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馮連生談樹石盆景創作技藝

馮連生談樹石盆景創作技藝

【大師名家】

談樹石盆景創作技藝

圖、文|馮連生

我恩師賀淦蓀先生在1995年於湖北咸寧召開的首屆華中地區盆景研討會上發表的《論樹石盆景》專題報告中,提出「盆景在深化單體造型的基礎上,沿著樹石、叢林、組合多變的方向發展」這一倡導。此後20餘年來出現了一大批樹石盆景研究和創作隊 。

樹石盆景是樹木盆景和山石盆景自然而巧妙融合的構成形式。其藝術追求,是以樹石等材料為媒介,去尋覓天人合一的元素,融聚現代人對自然山川的感受;發現和表現生活中的美,反映社會本質和人的本質意義。

盆景藝術是在「第一自然」的基礎上創造的,「第二自然」是將樹石塑造為有審美意象的藝術品,讓精神與物質統一,是物態化的精神產品,是把自然美升華為藝術美。藝術從遠古走來,藝術讓人按照美的規律來構建、探索、寄託人類生命的情感。

從藝術造型的角度去分析樹木植物及山石要素,可以將它們抽象為點、線、面、體、色、質。盆景作品內部的結構形式,就是指這些材料的排列和構成。這些排列和構成包含形式線、比例、平衡、均衡、節奏、對立統一等法則。我在2014年12期《中國花卉盆景》雜誌上對樹石盆景的概念已做了一些解說,這裡再做一些補充。

形式線

指造型藝術中的各類線性關係。不同的形式線具有不同的視覺效果、審美情趣和情感色彩,便於我們宏觀地把握形象結構與構圖布置。常用的有平行線、「S」型線、「U」形線、射線、對角線、軸線等等。

比例

樹石盆景藝術可謂縮龍成寸、小中見大,比例非常重要。「咫尺之內,而詹萬里之遙,方寸之中,乃尋千尋之峻」等畫論,說的就是比例。造型上的比例指的是局部與局部,局部與整體之間的尺度關係。

平衡

物理學上的平衡是指一個物體的各種受力達到相互抵消時的狀態。審美意義上的平衡,是指審美的主客體及其心理要素在矛盾中所達到的協調統一。平衡在造型中屬於靜態的審美範疇,對稱平衡能產生莊重、嚴肅、穩定的美,但同時也有獃滯的感覺,嚴整有餘、活潑不足;而不對稱的平衡,往往是盆景造型中所追求的。在自然界,平衡是相對的、暫時的,不平衡是絕對的、永恆的。

均衡

均衡活潑自由,富有變化,它是由動到靜的臨界點,具有靜態與動勢的兩重性。在單體造型時,為了達到均衡的目的,首先需要打破對稱平衡的格局,再從不等邊形著手,尋求不對稱的平衡。在兩組或多組景物造型時,要從整體梳理好視覺形象的輕重關係(諸如樹比山重、石比樹重、配件比樹、石重……)。均衡在動勢盆景中是不可缺乏的藝術手段。

節奏

「節」是止,停止。「奏」是作,演奏。「節奏」是規律運動的重複現象。運動的輕、重,緩、急可以形成不同的節拍,而節拍強、弱,長、短交替出現,就會產生出不同的旋律。因而,合乎一定規律的重複,能造成一定程度的節奏感和韻律感。節奏在造型藝術中往往通過虛實、疏密、往複、迴旋等方式來表達,各部分之間的停頓與連結構成一種具有韻律的比例關係。

恩師賀淦蓀先生說過:「動勢盆景造型的美學原理是『動勢與均衡兩者矛盾的變化統一』。它像在平衡木上表演一樣,一方面要讓平淡無奇之姿力求變化,動出千姿百態。然而,動極則不安,故另一方面又要動而不亂,動而有序。這就需要動中求靜,力求均衡,使動力重心兩者矛盾求得和諧統一。然而過於平穩又缺少表現力,於是又靜中求動了……」。如此反覆交替,周而復始,相互制約,相互依存,使這種運動形式升華,創造多種形式美感。

創作樹石盆景應先選樹,再選石,這些我在2014年12期《中國花卉盆景》雜誌上也點到過,這裡再做些補充。

1.根穿石式樹石盆景

崖上生輝 米葉冬青、太湖石 盆長80厘米 李雲龍作

根穿石式或可稱為石包根式,又稱為石上式,取其在石上種植樹木的意思。根穿石式有半穿石與全穿石兩種形式。半穿石即在封閉有底的山石洞隙中種植樹木,全穿石則在開放式無底的洞穴中種植樹木,將根系穿過山石的洞穴引進盆內,實際上是用山石打了一個圍子,增加了容土量,對樹木的生長有利。根穿石式樹石盆景選用硬質或吸水的軟質石料都可以,只要比例合適,對樹種也不挑剔,在表現景觀上,範圍更廣些,不僅可以表現石頂、崖頂和峰上的景觀,還可以是山麓、山坡的景象。樹木也是獨木、合栽皆宜,因此,根穿石式樹石盆景在用材和表現內容及管理上相對要豐富一些。

2.根包石式樹石盆景

秋掬江天 朴樹、黃石 張家林作

根包石式是指在樹木與山石的結構中,樹木的主板根包附於山石的石縫或褶皺之中,而且樹根與山石結合部分裸露於盆面之上,實際上是提根、露根的一種樹石結構形式。所謂樹石盆景,主要指的就是這種形式。製作根包石式樹石盆景,最好選擇硬質石料,避免數載辛苦,功成而折損。樹木與山石的挑選是一個雙向選擇,既能依石選樹,亦可依樹選石,雙方在大小體量、神韻氣質上達到合理、合情與和諧為上。此式樹石盆景可表現生命的頑強、不畏艱險的攀登精神或凌空俯視萬物的氣勢,製作要點是樹木特別是根部要與山石渾然一體。

3.倚石式樹石盆景

三角梅抱石 鄭永泰作

倚石式適用於表現單體樹木的清逸的庭園小品。此式要求以瘦漏皺透的「石狀石」為造型特點,樹木依石而安。可以是樹依石,也可以是石依樹,可以將樹根或樹榦嵌入石縫、石穴中或使樹榦抱石、繞石,既可以表現樹木在特定條件下運動生成的樹相,又能展示石狀石的美妙形態。要注意樹木不要遮掩破壞石形的完美,達到渾然天成、相依相伴、顧盼生情的藝術效果。

4.點石式樹石盆景

觀瀑 米葉冬青、龜紋石 盆長100厘米 梁玉慶作

點石是在盆面上或盆土中點綴布置山石,表現樹木生長的地貌環境或調整構圖布局的輕重,達到均衡,增添自然野趣。此法最適合古老樹樁點綴山石。要注意樹與石、石與石之間的關係,要做到虛實相生,石脈相通,聚散有法,錯落有致,還要把握樹木形態與山石形態的和諧統一。

5.景盆式樹石盆景

翠林春早 對節白蠟、幽蘭石 馮連生作

景盆樹石盆景與自然石盆盆景的相同之處,都是將山石製作成具有盆的功能,都能栽植樹木植物。不同之處是自然石盆的外形向人造盆的外形靠攏,而景盆造景為盆,以豐富多彩的自然景象為造盆依據,即盆就是景,景就是盆。可以樹石相依,多式組合,按意布景,組合多變。景盆造型分為淺、中深、深三種類型。在表現自然景觀上,淺的適合表現山坡,水岸、礁渚;中深的可以表現坡嶺、崖壁、山麓;深的則能表現山峰、山嶺、俊俏的山頭。景盆之中,還能製作溪流、池塘、湖泊等水域。景盆樹石盆景分則可以獨立成景,合則能夠組合多變,既能表現溪澗、江河、湖海、島嶼,亦能表現崇山峻岭、懸崖峭壁、山麓丘陵,能在無限的時空中截取物相,表現複雜多變的大自然景觀。景盆樹石盆景是一種表現範圍更大、更自由的形式。製作景盆時要符合山石盆景造型諸原則,栽植樹木時又要符合盆景用盆諸功能,能盛土、排水、透氣、固定樹木根系。景盆的製作,簡單概括,就是製作能栽植樹木的空心山、空心景。

樹石組合能促使我們的栽培技藝、山石造型技藝向高難度方向發展。單體造型未考慮到的問題,樹石組合後累累發現、困難重重。比如必須考慮樹木的習性及養護中的採光、用水、施肥、換土、換盆等一系列問題。樹石相依,乃生死之交。樹石結合還要考慮前途發展,由於樹的生長,樹石比例關係的矛盾日益增大,不是比例失調,就是樹衰退致死。因此還存在樹的保健與保型矛盾,這些都是樹石盆景高難度栽培技藝的體現,是需要深入探討的新課題。

馮連生簡介:

馮連生,1949年生,湖北咸寧人。上世紀80年代師承中國盆景藝術大師賀金蓀教授,從事盆景創作30年。2001年被建設部城建司、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聯合授予「中國盆景藝術大師」稱號。現任BCI國際盆景協會中國區副主席、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花卉盆景賞石分會副理事長、中國盆景藝術家協會常務理事、湖北省盆景藝術研究委員會常委、鄂南盆景藝術研究會會長等職。

多年來,創作了大量優秀樹石組合盆景,並多次在「中國盆景展覽」和「中國花卉博覽會」獲最高獎。發表了《樹石結合 開拓創新》等論文20餘篇,60餘幅作品照片入編多種盆景書籍。多次在全國盆景培訓班授課和各級盆景展覽中擔任評委,歷任第六、七、八屆中國盆景展覽評委,2013第七屆世界盆景大會評委。

雀梅附石

樹石相依情難捨

薦圖|閑雲野鶴

精彩回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盆景 的精彩文章:

雀梅盆景《大風歌》欣賞
樹石相依百看不厭
怪根奇根雀舌羅漢松欣賞

TAG:中國盆景 |

您可能感興趣

柏樹盆景的創作
梅花盆景創作技巧
石榴盆景製作技巧
榆樹盆景再創作
樹樁盆景造型以柔塑剛技藝漫談
松樹盆景創作歷程
張文浦與連雲港盆景製作技
湖北盆景藝術大師馮連生樹石作品,對節白蠟盆景《淦gàn溪九曲》
楓樹盆景製作
山東范義成樹石盆景,李雲龍柏樹叢林盆景,景大師作品上海展
灌木叢林金彈硯石盆景創作
盆景製作技藝(3)樹樁盆景的形式
梅花盆景栽培製作技術
劉傳剛:一件大型垂枝式博蘭樹石盆景的創作
盆景製作的栽培技巧
海棠盆景的製作技巧
談榆樹盆景的製作
水旱盆景的製作技藝
石榴盆景栽培技巧
金彈子樹樁盆景製作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