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篤步前行,不畏風雨

篤步前行,不畏風雨

編者按

恰逢6.26醫師節,距離我本科畢業離校只剩13天了。從昨天起,同學們就開始在朋友圈轉載一篇文章《為什麼要當醫生?》,正當我細細回味這個問題的時候,手機里的音樂軟體響起了許巍《藍蓮花》的旋律,一時間百感交集。

藍蓮花

沒有什麼能夠阻擋

你對自由的嚮往

天馬行空的生涯

你的心了無牽掛

穿過幽暗的歲月

也曾感到彷徨

當你低頭的瞬間

才發覺腳下的路

心中那自由的世界

如此的清澈高遠

盛開著永不凋零

藍蓮花

01

什麼

要當醫生

這個問題估計是在過去的五年里我被提問頻率最高的一個問題,第二多的應該是為什麼要當一個婦產科醫生,不過這就是後話了。從高考填報志願起,父母也曾反覆問過我「你是不是真的想學醫」。我當時對這個問題確實沒有進行過太深層次的考慮,不過在我印象中,醫生是一個神聖的職業,這是毋庸置疑的。

我從小去醫院的次數並不多,一般小病去離家最近的小診所開點葯就行,所以說起來我接觸過最多的還是那幾位「全科醫生」。為什麼把全科醫生幾個字加上引號,一方面當時沒有這種稱謂,另一方面他們確實也沒有經歷過太正規的醫學教育,大多是初中畢業以後去讀了三年的衛生學校就出來行醫了。我很敬佩他們。他們或許醫術並不高明,但在當時確實一個人就能照顧到各個年齡,各種疾病,並且深深紮根在基層,一干就是一輩子。在中國的基層醫療體系完善之前,正是他們履行了照顧社區里每一位居民的承諾。

唯一讓我住過院的就是小學一年級時候做的腹股溝疝手術。手術的細節我已經不大清楚了,但是我依稀記得當時還輾轉過省兒童醫院等幾家大醫院,最後還是在我們當地的人民醫院做的手術。那時自己在手術室門口和父母告別,被穿著綠衣服的阿姨領進了手術室。躺在無影燈下的時候,我並沒有感覺到一絲恐懼,隨即便進入了夢鄉。我甚至還記得這個夢的內容:我在一個所有牆壁都是白色瓷磚的大樓里輾轉,除了我之外一個人都沒有,而且還找不到出口,最後在被母親叫醒以後我才解脫出來。當時的病房條件很差,在和我一簾之隔的床位上,一個和我年紀相仿的女孩每天都被換藥折騰得天翻地覆,那慘叫的聲音隨後還參與了我好幾年的噩夢。

做完手術以後我缺席了小學所有剩餘的體育課程,這也直接導致了我運動技能的退化,直到很多年以後才慢慢補回來一些。作為家裡並沒有任何醫療背景的「小白」,這些經歷便成了我開始接觸醫學的開端。

直到高考前,我還是一個諱疾忌醫的人,所有的不舒服我都指望自己能緩過來,但是有的時候確實給自己造成了相當長的不適。真正讓我想要當一名醫生的,還是家裡老人家們的情況。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都逐漸老了,身上毛病也多了,總得有一個能站出來保護他們的人,既然非得有一個人,那為什麼不是我呢?高考以後,我毅然填了北醫作為第一志願,但是又很戲劇性地和臨床專業失之交臂。

02

什麼

要當醫生

大一結束,我從預防專業轉到了臨床專業,算是正式踏出了當醫生的第一步。事情總不是一帆風順的,這個時候社會上各種關於醫患矛盾的負面報道開始進入我的視野里。或許這些事情很早就存在了,但是當時一心想往裡頭扎,沒來得及好好思考。但是我還是在安慰自己:我所在的是中國醫學的最高學府,以後要進的也是中國頂尖的醫院,加上我不是火爆脾氣,這種事肯定落不到我頭上。

抱著這種信念和在醫學院里眼不見心不煩的態度又安然過了兩年,在兩年前的這個時候來到了北大醫院。北大醫院可以說是滿足了一個醫學生內心所有的「需求」——醫院大、水平高、重視教育、有醫院文化等等。不僅如此,授白大衣儀式上院長和各位領導的一通雞血打得大家嗷嗷直叫,甚至有的女同學絲毫不掩飾內心的激動而哭了出來。我當時也感覺,這麼好的醫院,一定是個世外桃源了吧。

後來見習的過程中,我見識到了無數師兄師姐的紮實、帶教老師的睿智和科主任們的淵博。在高山景行面前,我有時會感慨自己的渺小,也藉此鞭策自己迎頭趕上。就在自己幹勁十足的時候,最不願見到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某個清晨在風濕科病房聽晨交班的時候,突然有一個狼瘡腦病的病人血壓驟降,呼吸心跳極度不規則,整個病房立刻投入到了緊張的搶救當中。那種情境下,我第一次感覺到了生命的危在旦夕,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嚴肅。住院醫們輪番進行心肺復甦,護士們想盡一切辦法為病人多開放幾個靜脈通路,而我們見習醫生們也在記搶救記錄。最終這個病人也沒有救過來。頭一天還跟你對話的人突然就沒有了,這是一件很難令人接受的事情,但是最不能令人接受的還在後頭。在搶救過程中病人的家屬們像約定好了一樣人間蒸發,怎麼也聯繫不上;而當病人的搶救接近尾聲的時候,一大群人又湧入病房裡呼天搶地,沒有一句對醫護的感激,取而代之的是謾罵。最後他們還一起堵住了病房大門,不許裡面的醫生出去。我們實習學生因為提前出去上課,沒有被堵在病房。這周剩餘的病房見習都被取消了。從這件事情我明白一個道理,並不是所有的高尚都能得到應有的尊重。

這之後某醫院婦產科遭受了「高知」醫鬧,讓我明白了並不能用一個人的社會地位去預估他的品行。過去兩年里,我參與了三四次危重患者大搶救,病人從一歲多到八十幾歲,醫護人員的努力沒能挽留他們的生命。病情危重是一個方面,但更多的還是醫學本身的局限性。

那到底,我還要當醫生嗎?

當然要,而且越是這樣發現了醫療中不盡如人意的一面,越是讓自己反思,到底是什麼導致了這樣的現象,要如何改變這些現象。醫鬧要如何應對——除了加強立法,我們如何防範,重點關注?醫學的局限性要如何彌補——除了提高自身技能,期待技術進步,是否我們應該從預防宣教開始,提高大家對疾病的認識,做到早診早治。最後我覺得我們青年學生必須要明確的是,醫院的高尚並不代表我們每個人都高尚,反而醫院的高尚是由每個醫院裡的個體的高尚體現出來的。審視自己的一言一行,才配得上高尚的集體,才能真正做好當一個醫生的準備。

03

什麼

要當婦產科醫生

——「那麼請問這位同學,你為什麼選擇當婦產科醫生?」

——「一種感覺吧,我也沒輪轉過婦產科,就是一種感覺。」

老師們都樂了,我卻感覺很羞愧,面對這麼重要的問題,我竟然找不到一個看起來更加合適的理由。在半年多前的婦產科推薦免試面試的現場,婦產科主任楊慧霞老師問起我這個問題,我的回答逗樂了在場一多半的老師。其實我面試之前有背過很多關於這類問題的答案,比如「我喜歡迎接新的生命的到來」、「我喜歡和女病人打交道」等等,但是想來想去這些理由都還不夠說服我,於是便說出了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確實就是一種感覺,感覺自己會喜歡當一名婦產科醫生。有人可能會覺得這個決定草率,但是熟悉我的同學們基本都不大意外我的選擇——在他們眼中我似乎從一開始就應該是一個婦產科大夫,或許這跟我由來已久的「婦女之友」的稱號不無關係吧。

後來在婦產科的見習和實習,我參加了婦科的手術,見習了產房裡的接生,還和各種各樣的病人接觸。我感覺自己能夠勝任這份工作。雖然還不敢說是熱愛,但是我在慢慢培養對這份職業的感情。

近半年來,我加入了陶霞老師組織的「守護女性宮頸健康」團隊,開始著手於健康宣教的事業。健康宣教的事業是偉大的,也是孤單的。想在人沒有生病的時候引起她對疾病的重視非常困難,也是最讓醫生們棘手的地方。

我在朋友圈裡轉載我們公眾號的文章已經小半年了,講HPV和宮頸癌的文章少說有十幾篇。有一個朋友很有趣,她經常給我發的朋友圈點贊,但是昨天她突然找到我:「我想去香港打HPV疫苗,但是那些二價四價是什麼意思啊?四價疫苗包括子宮癌、宮頸癌和乳腺癌嗎?」我差點就要氣炸了,這都哪跟哪啊,要是我的科普對象還都處於這種狀態,那我就真的算白科普了。於是我一篇一篇翻出公眾號歷史文章責令她去閱讀,雖然她欣然接受,但是到底有沒有讀,也不得而知了。

這也值得我反思,真正需要科普的對象,真的是零基礎的。想讓他們了解一種疾病,必須講得比小學老師用小木棍教大家十以內的加減法那麼透徹才可以。道阻且長,非一日之功。

但是也要看到希望,公眾號創立半年來,許多患者常常寫信來分享自己從公眾號得到的感動和收穫,從字裡行間,我能感受到她們對這一點點收穫的感激之情,這是最能鼓勵人心的細節。後來我跟隨陶老師出門診的時候,也有患者在看見我的胸牌以後一眼就認出了我——你是公眾號里的江路啊,是個小夥子啊?我一般都會微微一笑,但是心裡還是會有一些小小的自豪感。還要特別感謝陶老師,她給了我和其他所有志願者這個平台來進行健康宣教,我也希望能夠循著她的足跡,一步一步地成為被患者信賴的婦產科醫生。

說到底,我選擇當婦產科醫生還是一種感覺。人生哪有那麼多深思熟慮,哪有那麼多盡善盡美,既然選擇了,就堅定信念好好做下去。

以上是我內心深處對三個問題的答案,也代表了我在人生不同階段的思考。無論世界如何變遷,我慶幸自己還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但願我能時刻保有內心的清澈高遠,但願藍蓮花永不凋零。

最後我想以朋友圈文章《為什麼當醫生?這或許是最走心的答案》中最後一段話來結尾。

為什麼要當醫生?

我們追逐的

正是我們不想失去的

然後有一天我們發現

在追逐答案的過程中

我們逐漸活成了答案本身

黑夜中走過的路

將引你走向光明

今天,2017年7月2日,北京大學醫學部2017年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隆重舉行。作為2017年北大醫學部的一名畢業生,江路參加了典禮並被醫學部主任詹啟敏院士的新歌《青春記憶》深深打動,第一時間與1314志願者團隊的成員們分享。感謝詹主任的愛心——母校是所有北醫學子溫暖的港灣。

作者簡介

江路

北京大學醫學部2017屆畢業生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婦產科

2017級碩士研究生

守護女性宮頸健康公眾號 作者 編輯

宮頸疾病多學科聯合門診 講者

公眾號首文暨公眾號的健康倡導目標:

撰稿 江路

編輯 江路 謝通

審核 陶霞

(文中圖片源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守護女性宮頸健康 的精彩文章:

香港宮頸癌三級預防的發展歷程和現狀
一路的陪伴讓我們都不再孤單

TAG:守護女性宮頸健康 |

您可能感興趣

踏雨前行,與您風雨同舟
人生:風風雨雨,努力前行
我雖然膽小,前行的路上卻無懼風雨
即使一路風雨兼程,也要微笑前行
風雨人生,默然前行
9月,不懼風雨,勇敢前行——致親愛的自己
風雨之中,打傘也要前行;失敗之後,帶淚也要站起來
六年風雨,砥礪前行。感恩有你,未來可期
生活,不是等暴風雨過去,而是學會在風雨中跳舞
不畏風雨只為你
生活不是在暴風雨過後,而是學會在雨中風雨兼程
風雨之中,打傘也要前行;失敗之後,帶淚也要經營!
不是等暴風雨過去,而是學會在風雨中跳舞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
暴雨、狂風「夾擊」湘潭,他們卻在風雨中「逆行」!
「風雨飄搖」的國運,是如何一步步洗人的
作為自行車界的「叛徒」,我卻讓你風雨無阻的出行!
時光如織,風雨中前行,陽光中奔跑
即使前方會經歷風雨,也要堅定方向前行
為什麼有時是暴風雨前的寧靜,而有時卻是山雨欲來風滿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