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熱傷風、腹瀉、隱性中暑……夏季疾病頻發,這些提示必須收藏!

熱傷風、腹瀉、隱性中暑……夏季疾病頻發,這些提示必須收藏!

熱傷風、腹瀉、隱性中暑……夏季疾病頻發,這些提示必須收藏!

來源:新民晚報

記者:李若楠

最近連續高溫天,老年病人和急診、重症病人增加,尤其是晚上、周末,急診病人特別多。

熱傷風、腹瀉、隱性中暑……夏季疾病頻發,這些提示必須收藏!

新華醫院兒科門急診大廳。李若楠 攝

夏季持續高溫,哪些病最高發?我們又有哪些應對措施呢?

熱傷風「傷不起」

案例一:即便已是傍晚,回到家的陳先生還是大汗淋漓。剛進門一陣涼爽,可隨後就感到被汗水浸濕的衣服冰涼涼地貼在身上,不禁打了一個寒戰。第二天,陳先生就覺得鼻塞頭疼,渾身酸痛。

案例二:佟女士最近一周多次帶10個月大的女兒璐璐去醫院。因為反覆發燒,小傢伙的臉明顯瘦了一圈。

熱傷風、腹瀉、隱性中暑……夏季疾病頻發,這些提示必須收藏!

網路圖

專家支招:

天氣炎熱,無論是成人還是兒童,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俗稱的「熱感冒」都在增加。成人一時貪涼,將室內溫度調的很低,對著吹,或是洗了冷水澡,都可能生病,感冒發燒咳嗽接踵而來。對於兒童來說,一旦發燒,往往比其他季節更難退燒,很多孩子熱度一周仍不退,這與夏季高溫不容易散熱有關。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急診醫生表示,病癒需要一個過程,在已經合理檢查和對症治療的情況下,患兒家長或是成年患者不要過於心急,反覆來醫院,反而會增加交叉感染的風險。

市北醫院兒科主任許秀荷建議,空調不要持續開得時間太久,要適度通風,溫度不要太低。

浦南醫院急診科主任蔣兆華建議,市民多飲水,吃易消化的食物,並且保證充分睡眠。

「吃」出了問題

案例一:好友大排檔相聚,孔先生吃了近2斤小龍蝦,還喝了不少冰飲。大快朵頤之後,他因嚴重腹瀉被同伴送到醫院,此時血壓也偏低了。

案例二:年近七旬的王阿姨是典型的節省型,看看前一天做的菜還蠻好,聞一聞也沒有異味,就沒捨得倒掉,繼續熱來吃。可沒過三個小時,王阿姨便感覺腹痛難忍,開始腹瀉。

熱傷風、腹瀉、隱性中暑……夏季疾病頻發,這些提示必須收藏!

專家支招:

浦南醫院急診科主任蔣兆華說,進入夏天以來,腸道疾病激增,每晚10點-11點有一波就診高峰。其中以男性居多,30歲左右的中青年為主,夜排檔成了腹瀉的「重災區」。夏季食物容易變質,生冷海鮮加重了腹瀉風險。

上海市第八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歐強說,在門診中,像王阿姨這樣因為吃了剩菜剩飯發生腹瀉的病人佔了一半左右。7月氣溫升高,更適宜細菌增殖,食品腐敗變質速度明顯加快,市民應盡量少吃或不吃剩飯剩菜,如需食用,應徹底加熱。

上海市疾控中心專家表示,進入夏季,由細菌性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可能出現明顯高峰。蔬菜、水果要合理清洗、削皮; 吃海鮮、涮羊肉時,要徹底煮熟;不吃腐爛的蔬菜、水果。 一般腹瀉癥狀可逐步自行緩解,不要自行在無醫生指導下服用抗生素;如果腹瀉癥狀持續,並還有便血、發熱、脫水等癥狀,須儘快就醫治療。

大熱天該重視防「暑」

案例:三十幾歲的楊先生身體一向很好,可最近一周卻持續全身乏力,於是到醫院急診檢查。醫生詢問後發現,高溫來臨,楊先生卻開始晨跑鍛煉。而楊先生的不適可能就是運動量過大所致。

熱傷風、腹瀉、隱性中暑……夏季疾病頻發,這些提示必須收藏!

專家支招:

上海市第八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楊旭峰說,市民防暑意識提高,近期不止一名市民前來就診,詢問自己是否中暑了,其中有人描述自己擠完地鐵之後出現不適。但從癥狀來看,目前還未接診中暑病人。隨著戶外防暑措施日益加強,中暑病例在下降,但非勞力型的室內中暑要特別注意。

上海市疾控中心專家表示,氣溫過高、濕度大、風速小、體弱、對熱不適應、勞動強度過大和時間過長、過度疲勞等因素都容易誘發中暑。

為預防中暑,在高溫天(日最高氣溫≥35℃時),老年人和患有基礎性疾病的人群(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要特別注意防暑降溫;


應做到大量飲水、適量補鹽、飲食清淡、保證能量,不要飲用含酒精或大量糖分的飲料


盡量待在涼爽的室內,一旦氣溫升高到32.2攝氏度(90華氏度)以上,一定要開啟空調


如果不具備條件,可前往有空調的室內公共場所避暑

避免正午時段外出


外出時,應著輕薄、透氣、淺色的衣物,佩戴遮陽帽、太陽鏡等,並塗抹防晒霜

老年「隱性中暑」別忽視

案例:80歲老伯不捨得開空調,即便女兒一直叮囑,他跟老伴也堅持白天不開空調。幾天高溫下來,原本就有老慢支的老伯,感到胸悶,氣促,被女兒送進了醫院急診室。

熱傷風、腹瀉、隱性中暑……夏季疾病頻發,這些提示必須收藏!

專家支招:

浦南醫院急診科主任蔣兆華說,天氣炎熱,如果不及時採取避暑降溫的措施,原本體弱的老年人基礎疾病會加重。加上夏季出汗多,如不及時補充水分,也容易出現脫水的癥狀。另外一些老人高溫天還堅持鍛煉身體不減強度,往往適得其反。老年人要時刻記住補水,不能等到口渴再喝水。

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急診內科主任白建文說,高溫天氣對體弱老年人的影響最為明顯,尤其要注意老人可能會發生室內「隱性中暑」的情況。醫生提醒:


家裡有高齡患者和有基礎疾病的人,要幫助他控制室溫,若是老人在房裡不願開空調,客廳的空調要打開


關注老人喝水量,在高溫天氣下的進水量要比平常多,多喝800ml-1000ml,可以小杯多次

觀察老人一天的小便量,防止液體量不夠


如果進水量較多,出汗也很多,可以適量喝些鹽汽水,或者水裡放少許鹽進行補充,效果會比喝白開水更好一些

空調吹出的病

案例:54歲的張先生是一名工程師。因為他體型略胖,很怕熱,經常伏案工作,最近又常在家加班,空調溫度一般在23度左右。剛開始幾天,張先生略微有些腰酸背痛,起來活動幾下,就好點,可幾天過後他左肩膀疼痛難忍。到醫院拍了片子,發現頸椎有輕度退行性改變。推拿熱敷治療後略有緩解,加上局部保暖,三天後複診,疼痛明顯緩解了。

熱傷風、腹瀉、隱性中暑……夏季疾病頻發,這些提示必須收藏!

專家支招: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推拿科主任孫武權說,體質虛寒者,或者年老體弱者,空調溫度偏低,早上起床,或者落枕,或者肩痛不舉,或者腰部僵硬,直立困難。空調帶來的寒濕可以導致血液循環障礙,肌肉筋膜痙攣拘緊,以至於關節僵硬,疼痛,活動不利動。久而久之,肩周炎、頸椎病、腰突症就來了。

科學開空調:


空調溫度在醒著的時候,略微低一些問題不大,如果是睡眠狀態,最好調到26度以上


穿一件帶袖子的內衣,保護好肩、頸、腰部

不宜用竹席或玉石席


早上起床時,動作稍微慢一些,避免損傷


平時做些運動,增強體質

心腦血管病不再是老年人專利

案例:30歲的小夥子體重超過200斤,之前體檢發現出高血壓,一直仗著自己年輕沒在意,另外他也想通過運動減肥來緩解亞健康的狀態。可不想,高溫來襲,一冷一熱交替,他竟突發腦出血,幸好及時送到浦南醫院,目前恢復良好。

熱傷風、腹瀉、隱性中暑……夏季疾病頻發,這些提示必須收藏!

專家支招:

浦南醫院院長、神經外科專家劉衛東說,心腦血管疾病一年四季均可發,尤以季節變化期間高發。進入空調房,從高溫到低溫,甚至急劇相差十餘度,心腦血管快速收縮,就容易發病。還有一些老年人自行停葯,就更容易出現意外。而對於中青年來說,工作壓力大、生活不規律,這些也是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因素。

他建議市民日常要做好健康管理,尤其是40歲以上的高危人群要定期進行腦部健康檢查;已有高血壓等基礎疾病的人不應自行停葯,而且要每天定時一天三次測量血壓;另外,腦卒中的救治是爭分奪秒的,一旦出現頭痛、手腳沒力或發麻等異樣,千萬不可等,應立刻前往醫院就診。

最切「膚」的傷

案例:趁著傍晚天氣涼爽,家住浦東三林的51歲劉女士跟同伴又去跳廣場舞了。不料,後,腿、腳部出現大量紅斑,且瘙癢劇烈,各種止癢的大眾「醫方」和「土方」都用過了,不見好轉,甚至有加重趨勢。經過醫生診斷,劉女士患上的是典型的丘疹性蕁麻疹,也就是蟲咬皮炎。

熱傷風、腹瀉、隱性中暑……夏季疾病頻發,這些提示必須收藏!

專家支招:

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皮膚科主任徐楠說,代謝率高的人,如肥胖人群、兒童、年輕人,或者愛運動、體溫高、容易出汗的人,都易招來蚊子。愛穿深色衣服或者膚色較深的人也比較容易被蚊子叮咬。

預防蚊蟲叮咬首要任務就是要避免接觸。夏天花草樹木多和水源充足的地方是蚊蟲活動密集的區域,要盡量減少在這種地方的暴露時間。

一旦被叮咬盡量控制不要搔抓。止癢是首要步驟,風油精、爐甘石洗劑等很多非處方外用藥膏都可以緩解瘙癢癥狀,塗肥皂水或者金銀花牙膏也是不錯的選擇。如僅用外用藥物還不能很好地緩解癥狀,就需要使用氯雷他定、雪蘇等抗過敏藥物。如還出現如呼吸困難、哮喘、甚至過敏性休克等緊急的癥狀,那就要直接就醫。

編輯:趙一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魏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全世界女性地位最低的三個國家,女性千萬不要去,去了太危險!
愛新覺羅的後人現在都去哪了?大清亡後全部改姓,如今出了100多位書畫大家!

TAG:老魏說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酸、甜、苦、咸、臭……口腔氣味,提示不同疾病!
老年人身體發出這些「怪聲音」!可能提示中風、癌症、寄生蟲等風險……
提示癌症的皮膚癥狀有哪些?
臉上蒼白、咳嗽發熱、胸口疼痛,身體提示你小心癌症
醫生提示:這幾種食物是痛風的「天敵」,可以預防痛風,也可以降尿酸
咳嗽、咳痰才是肺癆?沒想到這些癥狀也是肺癆病的提示!
女性隱隱感覺腰痛,或許提示患有這4種疾病,別無視
身體出現四種癥狀提示糖尿病慢性併發症,拖久了不可逆轉!
乳腺癌是女性的紅顏殺手,出現五種癥狀提示腫瘤已是中晚期!
這幾種信號,提示「慢性髓性白血病」已經來臨,5個風險因素,6個併發症
糖尿病和尿毒症,中間連著個「糖腎」!這些癥狀提示糖腎
這些身體「信號」,提示糖尿病出現了併發症!
健康專家提示:夏季心臟病高發,多吃種4種食物,有效預防心臟病發作
警惕!夏季高溫甲醛大爆發,身體出現這幾種情況,提示甲醛中毒
中醫提示:這些食物是治療胃病的「特效藥」,再也不用天天吃藥了
腰疼、背疼忍一忍?別忍了,身體的3處疼痛,或是大病的「提示」
不論男女,腳趾出現這種「異象」,提示你的血管已堵塞,提防心臟病!
手指發麻可怕!它提示十種疾病!
三種情況,落枕可能在提示頸椎病!
養狗小提示:這些慢性「害狗」的行為,你還沒有發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