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情商下降症——人類第三狀態

情商下降症——人類第三狀態

研究表明,現代人的一年要承受先人一百年經受的變化,人人都處在這種變化的壓力之中:工作壓力、學習壓力、生活壓力、人際關係壓力、環境變化壓力……壓力過大,人們就會產生諸多不良的情緒體驗,從而產生心理失衡狀態,影響人們正常的學習、工作、生活和身心健康。這種現象被心理學界稱為情商下降,又稱人類第三狀態,即通常所說的亞健康狀態(第一狀態即身心健康狀態,大約佔人類10%左右;第二狀態被稱為疾病狀態,大約佔人類20%左右;剩下70%左右的人處在第三狀態,即既沒有疾病,又不健康,也就是情商下降狀態)。因此,研究情商,必須了解人類第三狀態的成因、由來、表現及其自療的途徑。

目前,科學界給出了第三狀態的一些描述性定義。例如,有些學者認為虛弱就是第三狀態。這種虛弱包括沒有疾病但卻感覺虛弱,以及重病治癒後恢復期的虛弱;慢性疾病在痊癒後平穩期的虛弱,以及因衰老而致的組織結構的退化(老化)和各系統生理功能的減退而出現的癥狀。

有些學者認為:疲勞就是第三狀態。疲勞既指精神(心理)的疲勞,也指軀體的疲勞。造成疲勞的原因多是社會性的,諸如生活負擔過重,工作壓力太大,社會競爭激烈,人際關係緊張以及意外突發事件等,其是精神長期處於壓力狀態所致。

第三狀態的基本癥狀如下:

心理方面的特徵包括疲勞、精神不振、心情低沉、反應遲鈍、白日睏倦、夜晚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弱以至健忘、性機能減退、心緒不寧、煩躁焦慮、多夢易驚等。

軀體方面的特徵包括乏力、睏倦、不耐久勞、氣短、出汗、骨關節及肌肉酸楚疼痛,並伴有心悸、心率快慢不齊等。

第三狀態的表現

「人沒有病,但時常覺得自己很虛弱」;「我經常無端地發火,莫名其妙地發脾氣,看什麼都不順眼」;「我覺得我的生活亂糟糟的」;「我好像怎麼努力也不能獲得滿意的生活」;「我太累了,活得真沒意思」……這種人的共同特點是:生活質量差,工作效率低,極易疲勞,同時伴有食欲不振、失眠健忘、心緒不寧、精神萎靡、焦慮憂鬱、性功能減退等。簡言之,「活得真累」是第三狀態的典型表現。具體說來,第三狀態有如下表現:

1. 焦慮感

焦慮可以解釋成擔心。例如,擔心飛機墜毀,擔心車禍,擔心被雷電擊死,擔心被路旁招牌砸傷,擔心罹患癌症等。焦慮的人會把想像化成事實,進而變為恐懼。焦慮症者的焦慮,不是來自周圍環境的真正危險,而是虛無空想。

焦慮可以說是現代人的心理通病,或者說,現代是個焦慮的年代。美國心理醫生弗雷漢(Frahand)曾說:「忙碌的年代,讓現代人的靈魂空洞游移,煩惱不堪,焦躁不安,生機的表象下充滿無助。」費雷漢把焦慮與忙碌畫上等號。中國目前的變化正在朝向忙碌的現代社會邁進,正是焦慮症形成的溫床。

焦慮的人具有以下特徵:常常覺得生活的周圍危機四伏;認定自己不被喜歡;自認為無法解決生活上的難題;妄想有人和他過不去甚至妄想有人害他;常有出虛汗、心悸、焦躁不安、胃絞痛、慌亂等心理反應。

2. 罪惡感

所謂罪惡感是指一種自我矛盾衝突,內化的行為準則與外在評價標準差異太大。不在事情本身,而在於自己。

「罪惡感」和羞恥是兩回事,羞恥是做了令自己覺得不好意思的事被抓住,如偷窺等。而罪惡感則是一種「罪由心生」的感覺。例如,認為父母的離婚是由於自己童年做了太多的壞事所致。

抱有罪惡感的人往往潛藏很深的心病,他們大都是不良經歷的受害者。因此,他們大多對人對事抱著懷疑態度。倘若料定別人不相信自己,常常會由失望而引起憤怒並導致以侵犯相報復。「敵意」和「憤怒」是致命的心態,它們不僅是誘發和強化心臟病的致病因素,而且還會增加其他病患發病的可能性。潛伏「罪惡感」的人總是為自己杜撰和假想了許多所謂「罪行」。因此,他們害怕被報復,經常神情恍惚,驚嚇不已,並動不動以憤怒來發泄自己的害怕。罪惡感「沉潛」心裡,久而久之會使人的心理失去平衡。因此,發怒被認為是典型的慢性自殺。

抱有罪惡感的人具有以下情緒特徵:常常覺得自己很沒用,因此往往做錯事;喜歡遷怒別人;習慣滿懷怒火,極易發怒,如音樂會的取消、出門下雨、汽車半道拋錨等,都會引動他的怒氣;常常心神不寧。

3. 疲倦感

所謂疲倦是指心理上的「精疲力竭」,對什麼事都提不起勁,神情恍惚。

從生理的角度看,一個人在經過一夜休息之後,生理的機能會迅速恢復原狀,彷彿充了電一樣。但是,有疲倦感的人則不是如此,他們經過一夜睡眠之後,仍然疲倦難當,無精打采,情緒枯竭、憔悴。他們常見的癥狀是:意志消沉,頹喪不振,厭倦,無聊,煩透了等。疲倦感是憂鬱的初期癥狀,心理學稱之為「小小憂鬱」,如果處理不好,久而久之就會發展為憂鬱症。

疲倦感往往與人的過勞有關,它們來自一個人的長期不自量力,例如,一人兼數職,長時間地搜刮自己,最後導致自我崩潰。因此,疲倦的人口頭禪是「我累死了!」、「我好累!」

4. 煩亂感

所謂煩亂感即失序的感覺,或者說平常有序的運作機制出現了紊亂狀態,工作、生活、感覺以至書桌、室內一團亂,隨時會爆炸,傾瀉而出。人的煩亂是一種生理上的高刺激感受,很容易被外在的刺激所激化,超過閾值滿溢出來。

煩亂者的表現是常常生氣,動不動就暴跳如雷,指責對方,而後又會充滿沮喪,淚流滿面。造成煩亂的原因是壓力過大。專家發現,人的第三狀態主要是由各種壓力導致的,壓力是第三狀態之本。

具有煩亂感的人癥狀是:亂七八糟,不安,冒火,失序等;中年人面臨事業的轉型、更年期、生涯的不斷重新規劃與設計,都會出現短期的煩亂感;大城市的煩亂感是中小城市的數倍;城市的煩亂感又大大高於農村;發達地區比發展中地區的人有更多的煩亂感。

煩亂感提醒我們,人的防禦機制處在空前未有的薄弱狀態,極易受到傷害,隨時都會動搖,可能無法自我控制。

5. 無聊感

所謂無聊感即無所事事,是一種無論做什麼都不對勁的內心感受。心理學家洛夫·格林森(Ralpf Greenson)把無聊界定成兩種類別:「毛躁型」與「被動型」。其共同的特徵是:不滿足與不想動的狀態;空虛感;時間扭曲感;被動的觀望態度,希望外援;心有渴望,但又不知渴望什麼。

具有無聊感的人口頭禪是「好無聊啊!」,口氣中透露出坐立難安的窘態。研究認為,愈是都市化的城市人愈是無聊,他們身處信息發達的城鎮里,卻不知可為何事。無聊感提醒人們:必須對現有的工作進行反省。無聊的人有三大特徵:空虛;幻想;「機械化」。

6. 無助感

所謂無助感即覺得自己孤立無援的感覺。現代社會的生活方式,分開了鄰里,隔斷著親情。每個人從小就被教育要自立、自理,要為自己的一切行為負責。誠然,自立和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是理所當然的,但過多以至過分的強化卻使一個人變成了完全自主的機器,不能信任也不能依靠任何他人。

實際上,人天生是具有豐富感情的動物,「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因此,人天生就需要集體和交流。而現代社會從環境的演變到個人人格的塑造,卻距這種要求越來越遠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現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大都建立在「做作」的基礎上,因為維繫他們關係的東西不再是內心的真情實感,卻往往是某種「需要」、「所圖」或「利益」。

無助感實際上是生活本身的一種厭惡,它提醒人們必須重視和重建人際關係。

7. 無用感

所謂無用感是一個人對自己本身和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認為自己一無是處,毫無用處。無用感是罪惡感的一個變種。罪惡感將厭惡外化,而無用感則將厭惡指向自己內心。

有無用感的人表現為經常的自卑、羞怯、內疚,沒有信心。這種人很容易責備自己,儘管他們並沒有給別人帶來多大的傷害或不便。更明顯的是,他們認為自己無論是儀錶容貌還是知識能力,都一無是處,不可能讓人喜歡。在工作和困難面前,他們毫無信心,認為自己根本無法勝任工作。即使他們有所成就,也會覺得是碰巧運氣好而枉得虛名。

無用感的由來常常是源於變化太大和競爭過分激烈所給人帶來內心的恐懼。有競爭就會有失敗,有變化就會有落後,在這些可怕的結果尚未出現之前,他們就以「無用」為借口而退縮了。

內容來源:書問

書名:《情商決定一生》

作者:竇勝功,周玉良

出版:清華大學出版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問閱讀 的精彩文章:

夏季「桑拿天」中暑了怎麼辦?
一個水果的比喻,讓你認識H5的優勢
局座拎「海帶纏潛艇」布袋搭地鐵:意外成名的網紅張召忠
在廚房裡檢測家族遺傳病
地鐵色狼的咸豬手,就該這麼被辦了!

TAG:書問閱讀 |

您可能感興趣

十大最危險的動物,人類只排第二
地球步入第六次「生態大滅絕」,人類會慢慢消失?
魅影縫匠:人類的病態愛情
一組催人淚下的反人類設計
人類首次從隕石上發現的生命形態
人類致癌物分哪幾類?
危險的「第八大陸」!「塑料怪物」在吞噬人類的食物鏈?
人類是長情動物嗎
盤點人類經歷的戰爭形態,第五次足以毀滅地球!
肝臟給人類的一封信:我最怕這「五種病毒」和「三大天敵」
同濟大學實現人類首次肺臟再生!中國完成第一例成體肺幹細胞移植,兩患者癥狀明顯改善
世界上最大型的淡水魚類,第一種胃裡還有人類的殘骸!
人類死亡之後是否會以另一種形態存在於另一個世界?
人類在火星上的第一步!
人類疾病史裡面的一項怪病,外地口音綜合症,突然會了一種地方話
人類死亡之後是否會以另一種形態存在另一個世界?
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來臨 人類該怎麼做?
動物們與人類最感人的一幕,第一張就讓人淚流滿面
被世人唾棄的三大發明:危害人類幾十年,其中兩項出自同一人之手
藝術,作為人類的第二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