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你是贊同中國的合餐制還是西方的分餐制——是文化之爭還是文明之爭?

你是贊同中國的合餐制還是西方的分餐制——是文化之爭還是文明之爭?

國人對合餐制的批判不是近幾年的事情,早在民國時期就爆發過爭論。人們常規的批判模式就是認為西餐分餐的高雅。而中國人合餐的低俗和不衛生。似乎分餐是西方文明的一種象徵,我們應該全盤接受。分餐合餐派各有各的觀點,那麼首先我們先要了解中國餐飲制度的歷史。你是贊同中國的合餐制還是西方的分餐制——是文化之爭還是文明之爭?

在遠古時期,原始部落是以狩獵為主,對那些先民來說,常常打不到獵物要餓肚子。這就迫使他們在有限的食物面前進行分配。這是最早實行的分餐。歸根結底還是由於食物的稀缺。到了農耕文明,農民這一階級依然吃不飽肚子。他們只能實行合餐制,這樣可以確保每一粒稻米,每一片菜葉都不會被浪費。而統治者達官貴人不存在食物的問題,他們則實行起分餐制。這主要是因為政治社交需求。比如我們看電視劇所熟知的在君王的宴會上,一人一個小桌子,上面擺著酒、肉、水果。常常宴會結束了,桌上酒喝了,其它原封不動的在那裡擺著。歸根接地還是為了社交生活才這樣吃飯。你是贊同中國的合餐制還是西方的分餐制——是文化之爭還是文明之爭?

而且分餐制是一個表現等級的存在。比如周天子最奢侈,用九鼎八簋。就是說九個鼎裝著肉,八個簋裝素菜。通俗點講就是周天子吃飯,面前擺著十幾個缸,裡面全是菜。管他能不能吃完,要的就是氣勢。這或許是最早的「有錢就是任性」。而諸侯則次一點,七鼎六簋,大夫再次為五鼎四簋。假如你有幸穿越回周朝,你一瞅誰面前的缸最多,那絕對是老大。到了戰國就不存在鍋多鍋少了,雖然還是分餐制,但大家都是同樣的菜。這也就是孔夫子所說的禮樂崩壞了。你是贊同中國的合餐制還是西方的分餐制——是文化之爭還是文明之爭?

真正改變中國的是在西晉末年,中原戰亂,游牧民族趁機南下。他們的文化和中華文化得到了融合,這一時期就是我們所說的民族大融合。游牧民族的合餐制也帶到了中國。而中國強大的文化生命力也改變了對方。創造了一種分餐合餐混合制,就是各式各樣的菜放到桌子上,人們用各自的食盤自助自取。這種制度現在很常見了。但主流還是合餐制。不過還有一個地方必須要實現分餐。它廣泛存在於機關、學校、廠礦等企事業單位,而且都增加給人留下或美好或痛苦的回憶!你是贊同中國的合餐制還是西方的分餐制——是文化之爭還是文明之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也就什 的精彩文章:

殘酷的毒氣戰使130萬喪命——希特勒也曾在戰爭中中毒失明!
長城底下埋葬著多少白骨!孟姜女哭倒長城的謠言又從何而起
那些被毒殺的皇帝,還有最有可能成為網紅的司馬衷
打鐵還需自身硬,為什麼德軍沒有進攻中立國瑞士
1812年,拿破崙所率領的60萬法軍被凍死在歸國的道路上

TAG:歷史也就什 |

您可能感興趣

這兩本書被認為是中國最早的「無字天書」,也是中華文化的淵源,現在是非遺保護文化
漢服是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是中國的國粹之一,但是,為什麼不提倡穿漢服呢?
《犬之島》是文化的挪用還是對話?
關於四合院,這是我見過的最詳細的文章了,中國建築文化太強了
喝的是粥,養的是健康,品的是中國文化!
茶是文化,也是生活
有「中國飲食文化一絕」之美稱的一道菜,竟然是個蛋?
這些畫是戰爭年代的真實反映,也是文化習俗的真實寫照
文房四寶中的毛筆,與此人有很大的關係,如今卻成為一種文化
外國人討論:?中國文化在那些方面比西方文化要好?
道教實際上是禮樂文明的繼承者,它保存了相當部分的中國古文化
沒有文化的文化是可怕的……
與西方文化相比,中國文化優越在哪?
「國寶」的擔當,國家的印記,文化強大我們共同構建!
乾隆是文化的傳承者 還是文化的罪人?這些名作是最好的證明!
中國再無酒文化,只有酒局
中國亡過那麼多朝代,為何卻說宋朝是真正的滅國,跟文化有關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審美也是一種獨特的文化,也是一種人生境界
蚝干又稱蚝豉,在廣東可是美食文化之一,你有品嘗過沒
嘮叨是一種文化還是一種思維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