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寺院里「齋堂」又稱「五觀堂」的緣由

寺院里「齋堂」又稱「五觀堂」的緣由

在寺院里吃飯也是一堂功課,修行之人要心存五種觀想,亦叫「食存五觀」,這既是一種修行,又是一種有益於健康的飲食之法。因此佛教寺院的齋堂通常又稱之為「五觀堂」。食存五觀:

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

在進食之時,應當想到米糧來之不易,要經過辛苦勞作的種植和加工處理、廚人的洗汰燒煮,所以進食應當心存感恩,體諒其由來的艱辛,如此而受食才能激發道心,培植福德。

二、 忖己德行,全缺應供

進食之時,要好好的反思一下;自己的德行與所作所為,是否圓滿,是否對得起面前的飲食供養,若是還有差距,心生慚愧,趕快用功修道,如此才可堪受供養。

三、 防心離過,貪等為宗

進食之時,要謹防心念不正,遠離諸種過失,對於那些所受的食物,不要因為其美味可口,就起貪念;也不要因為不合口味,就心生嗔怒。這些都是不對的,因為這是分別心在作怪。

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

把所受之食當作是治病的良藥,用以療養身心饑渴,就是為了避免形容枯槁。令身體健健康康。同時,把進食當作是在吃藥,亦可以抑制人的貪慾,並減少其浪費奢侈的習氣。

五、為成道業,故受此食

在進食的時候,要誠心誠意地想:我是為了成就道業,才受食的,如若不食,則身體羸弱,疾病纏身,既然沒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我就無法來修行辦道。因此,進取適當的飲食,才能更好地精進道業。

古德云:「五觀若存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難消。」修行辦道之人,內求佛法,以增長法身慧命,外受諸食,以滋養色身性命。只是在接受飲食供養時,不可以用貪嗔痴之心去計較受食的好壞,揀擇受食精粗,而應該以惜福、慚愧、感恩、精進等心來接受供養,然後更加用心辦道,不造諸惡,廣增善根,以此功德迴向十方施主善信,共成佛道。

< 熱文 >

文 / 網路圖 / 弘法辦 編輯 / 果寬

GIF/1.8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海普陀山佛教 的精彩文章:

頓珠法師:生命,如此流轉著
在不生不滅處相見
業障生起了該怎麼辦

TAG:南海普陀山佛教 |

您可能感興趣

寺院齋堂又稱五觀堂的緣由
在寺院齋堂吃飯的規矩
有聲讀物 齋堂島拾零
京西百里畫廊——從三家店到齋堂
南山律在家備覽齋堂開示:眾僧良福田,也是蒺藜園;罪福由此心,非前境過咎
佛門禮儀:齋堂禮儀
南山律在家備覽齋堂開示:女眾應珍惜入寺修行因緣,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獲得最大法益
在齋堂吃飯要注意哪些問題?
南山律在家備覽齋堂開示:重視臨終人所求,給與照顧,是佛法修行者所應具備的胸懷
2019年門頭溝齋堂紅杏採摘節開啟
南山律在家備覽齋堂開示:出入道場有禮有節,定外之行隨經約令,成就定內加行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