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一個既有主見還聽話的孩子?
只聽話而沒有主見,很容易讓孩子形成「奴僕型」性格,事事都是隨風倒,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永遠都是以一名追隨者的角色出現。
有主見而不聽話,很容易讓孩子形成「偏執型」性格,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是自己拿主意,不善於聽取別人的合理化建議。
不要事事都要求孩子聽話,父母要通過自己的言行,去影響孩子,讓孩子主動聽話,主動的徵求父母的意見。
孩子按照父母說的話去做事,得到了別人的認可和成功,那麼,孩子也會認可自己的能力,在成功帶來的喜悅和鼓勵之下,孩子就會敢於面對問題,從而心甘情願的聽父母的話。
要想讓孩子有主見,父母就要讓孩子多做一些事情。孩子不經歷一些事情,就不會思考,也就不會有自己的想法,又怎麼可能會有自己的主見。
所以,在家庭環境里,父母就要有意識地安排孩子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在自己做事情的過程中就會激發其自身的能力。
父母怎麼做,才能讓孩子既聽話又有主見,既能表達自己的看法,又能善於傾聽,採納別人的建議呢?
1、就事論事,不要延伸
當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要協助孩子一塊去解決,千萬不要因為一件事情沒有處理好,又牽引出其它的問題。
父母這樣做不僅幫不到孩子,而且還會因為問題的延伸,引起孩子的反感,從而讓孩子不聽話,有時並不是孩子不聽話,而是父母說的話不中聽。
2、多聽少說,不要打斷
當孩子在敘述一件事的時候,父母要耐心地聽完孩子所說的話,而不要從中打斷,或者過早的判斷,下定義。
因為,很多事情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只有通過孩子的傾訴才會了解孩子內心的感受,傾聽對於孩子來說就是一種接納,父母的接納會讓孩子樂於表達,當孩子說完了自己的想法後,父母再說出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孩子就會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議。
3、穩定情緒,不急不火
情緒是一切問題的導火索,很多父母就是因為不能調整自己的情緒,當孩子出現問題時「火冒三丈」。這種情緒會讓孩子產生恐懼的心理,孩子在這種高壓的情況下,表面上會屈從,內心之中卻埋下了一顆抗拒的種子。
不論孩子發生了什麼事情,父母都要穩定情緒,和孩子一起面對,這也正是孩子需要父母幫助的時候,而不是火上澆油。父母遇事不慌、不急不躁的態度同樣會影響著孩子。
4、探討徵求,不要嘮叨
在家庭環境里,如果能夠遇事就和孩子說一說,提前徵求一下孩子的建議,和孩子一起探討問題,這種形式會激發孩子的思考,從而鍛煉孩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果父母能夠以平等的方式對待孩子,孩子也就會自然而然的聽話。父母的嘮叨會讓孩子無所適從,擾亂孩子的思考,讓孩子產生反感。
孩子最初的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大多來源於家庭,來源於和父母日常的互動。所以,讓孩子聽話是有必要的,但是一定要講究策略,因為也只有孩子聽話,才能夠引導孩子有自己的主見。
不要單純的讓孩子聽話,因為聽話未必就是優秀的孩子,也不要只讓孩子有主見,如果堅持自己沒有見解的主意,只能是固執己見。
聽話,就是能夠分析利弊,善於借鑒;主見,就是有主意,更有自己的見解,聽話又有主見才是一種智慧。
END


※康有為詩集:今日聊為樂,吾生亦已難
※賈蘭:賈府最後的榮光
※全球常用貨幣大全!附最新匯率!
※雲上的誘惑:世界各國空姐,大飽眼福!
TAG:壹號收藏 |
※孩子「聽話」與「有主見」,真的衝突嗎?既有主見又聽話的孩子怎麼培養?
※孩子為什麼「不聽話」?聽話又有主見的孩子,是如何培養出來的?
※怎樣培養有主見的孩子?
※沒有主見的「乖孩子」是如何培養出來的?
※如何培養一個有主見的孩子?家長需要注意的問題
※婚姻里,如何培養一個聽話的男人?
※拿破崙說:「思考會改變一個人的命運。」你還在培養聽話孩子嗎?
※如果你自己都沒有耐心,又如何培養一個有耐心的孩子
※如何培養孩子做事的自主性?這6個方法必須得知道!
※如何培養一個有靈性的孩子!
※我說的,你有在聽嗎?如何培養孩子傾聽的能力與禮儀?
※培養一個好孩子,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如何培養高情商的孩子?聰明的媽媽從來不會對孩子說這幾句話!
※他是毛主席的父親,他究竟做了什麼,才培養出來這樣的兒子?
※從小培養孩子的聽說和讀寫能力,除了睡前故事,我們還能怎麼做?
※真正有遠見的父母,都懂得培養孩子這兩種能力
※讓孩子這樣花錢才能培養孩子的正確的金錢觀?你做對了嗎?
※把孩子思維培養好,這輩子你就贏了
※如果家裡正好有個特別聰明的小孩,該怎樣培養他有一些成就?
※孩子能否成功,看看你有沒有培養他這些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