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淘書記趣︱每次告別一點點

淘書記趣︱每次告別一點點

雷蒙德·錢德勒

工作之餘,譯了兩本雷蒙德·錢德勒(Raymond Chandler)的偵探小說,《長眠不醒》(The Big Sleep,1939)和《湖底女人》(The Lady in the Lake,1943),跟著硬漢主人公馬洛(Philip Marlowe)去了一趟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天使之城」洛杉磯。友人安迪先生建議收幾種「好一點」的老版本作紀念,若是帶有漂亮書衣,則更佳。在舊書網站上兜兜轉轉,把錢德勒代表作的英國初版美國初版看了個遍,原來那麼漂亮!可《長眠不醒》和《湖底女人》都是他早期的長篇名作,市面上保留書衣的初版難得,品相好的話,價格不免令人卻步。相對而言,出版於1953年的《漫長的告別》(The Long Goodbye)市價尚算可以接受,買了一本帶書衣的Houghton Mifflin Company初版過過癮。雖然書品難稱完美,稍加拾掇,燈下展閱,仍覺欣喜。

《長眠不醒》

《湖底女人》

藏書名家繆爾(P. H. Muir)寫過大量關於圖書版本的文章與專著,有些太深太博,我看不下去。常讀常新的是書信體書話《藏書消遣》(Book-Collecting as a Hobby:in a Series of Letters to Everyman)及其續集《藏書消遣二輯》。繆爾從來不把集書、藏書視作一項高門檻的活動,認為甫入門的愛書人絕不應該為了所謂的升值空間而買書,純粹出於自己的興趣確定收藏門類方為正途。

《藏書消遣》

在繆爾看來,過分執著於初版書的書衣有捨本逐末之嫌,實乃不智。因為書衣原本不過是一張素色的包裝紙或者玻璃紙(glassine),初衷是在訂戶收到書之前保護書封整潔。沒有裝飾也沒有廣告,書到買家手裡的那一刻,它的使命便終結了。「如今,許多出版商在書衣的設計上動足腦筋,但書衣依然不能算作書的必要組成部分。」繆爾的書寫於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以今天的眼光看,他對書衣的觀念略顯保守。他一定想不到,今日的舊書市場上,「現代初版本」(Modern Firsts)是否帶有原始書衣已經成為考量其價值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黑面具》雜誌供稿作者聚會,後排左二為錢德勒,後排右一為達希爾·哈米特

其實不止雷蒙德·錢德勒的初版書矜貴,類型小說名家如阿加莎·克里斯蒂、達希爾·哈米特、詹姆斯·M. 凱恩等的作品都為藏家所熱捧。揆其原因,似乎有二:一是為了讓這類書在書店裡博得大眾眼球,出版方會請設計師把書衣繪製得格外醒目靚麗,而當時像Knopf、Hamish Hamilton等出版社的審美眼光著實不凡;二是這些類型小說在過去的很長時間裡並沒有獲得經典地位,多數讀者不會刻意保存,隨買隨讀,互相借閱,世事流轉,初版本的大部分書衣都已從世界上消失了——有些書賈會把後印本(later printings)的書衣包在初版書上提升其價值,往往難以甄別,所以在購買一本初版書的時候,前勒口上的標價是否「健在」(unclipped)也很關鍵。《漫長的告別》書衣出自給不少童書配過插圖的Walter H. Lorraine之手,色彩冶艷,元素詭譎,月黑風高夜看上兩眼,森然逼人。

《漫長的告別》

錢德勒出生在芝加哥,七歲父母離異,之後跟隨母親去英國,待到重返美國時已二十有四。他在英國老牌公立學校里受過相當程度的古典教育,身上始終瀰漫著一股揮之不去的書卷氣。他輕視海明威的文風,不止一次在小說里加以調侃,「這傢伙把相同的東西說了一遍又一遍,直到你開始相信那一定是好的」。他推崇的是海明威的同輩菲茨傑拉德(F. S. Fitzgerald),在給Dale Warren的信(1950年11月13日)里,誇讚菲氏的作品富有魔力。

錢德勒的偵探故事注重文筆,注重對話,起承轉合不算出人意表,讓人入迷的是字裡行間無可救藥的浪漫主義氣息。《漫長的告別》或許是他最受歡迎的作品,書中不少句子早已成為書迷傳誦的經典。就是這個窮困而不潦倒、愛喝兼烈(gimlet)、開著奧爾茲莫比爾(Oldsmobile)、自稱獨狼(a lone wolf)的私家偵探菲利普·馬洛,固執地守衛著自己的社會良知,在城市最污濁的角落裡吟遊,說出了「我的心空曠得就像星辰間的空間」,說出了「海浪溫柔得猶如一位老婦人在唱讚美詩」,說出了「道一聲告別,就是死去一點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唐人的夏季日常:居室防暑、山中避暑、采冰解暑
美國的環球影城,看上去跟大阪的有點不一樣哦
人物純屬虛構,如果跟你雷同,算你倒霉
以色列人用一部戲的篇幅回答:這世界要堂吉訶德何用
中國被指拘押和強制遣返大批朝鮮難民 外交部回應

TAG:澎湃新聞 |

您可能感興趣

私人記趣┆今年第一份清單
只堡的故事 葦塘記趣
幼時記趣——那些老頭老太太還在玩的玩具
寧孜勤:京都三寺記趣
玄默冬吟記趣
徐霞客遊記趣說,來廣西兜兩大圈,竟是走了冤枉路?
行游 趕海記趣
為「伊」消得人憔悴 《鹽家茅台》誕生記趣
宋月航 人蔘記趣
星太奇:奮豆舉鱷魚報仇記趣味橫生!埃及牌廁紙木乃伊嚇壞眾人!
莫鶴群:詩人書法家劉笑宇記趣
古人筆記趣味小故事 劉清真蘭若寺遇仙 麻陽村人 張李二公
動物世界就在身邊——獅城留學記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