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侯孝賢與他監製的《強尼凱克》丨FIRST場刊(二)

侯孝賢與他監製的《強尼凱克》丨FIRST場刊(二)

繼續FIRST青年電影展的場刊評分,來自桃桃淘電影與其他多家媒體一同帶來戛納各熱門新片的最新評價。




今天,他們帶來的是劇情片《強尼凱克》、《南京南》以及紀錄片《塑料王國》,關於這三部影片,他們又是怎麼說的呢?哪部可以關注一下呢?






《南京南》






柳鶯  ★


正如循環往複的片名,導演對於大學青春時光綿延的情感也似乎永不終結。也許正基於此,他選這種此一自反自反再自反的形式,為自己寫下「青春的墓志銘」。形式上的靈光一現被學生作業氣息濃重的攝影、表演嚴重拖累。情感的不節制也成為影片無法掩蓋的硬傷。



趙夢莎  ★★


1分水平 1分勇氣


電影很好的體現了年輕創作者的少年心氣和對電影毫不懷疑的熱愛與致敬。對於大學這座孤島以及宿舍冷暴力問題的描畫真摯而引人共情。但欠缺取捨的影像導致整體冗長的令人髮指。儘管在片子過去1小時後拋出了真實-虛構的自反結構,也忍不住借演員之口抖出了「電影再真也是假的,生活再假也是真的」的punchline,但依舊沒能超越一個普遍性的認識。




蘇七七  ★


一個習作,拍攝/電影創作的渴望遠高于思想與技術水平。電影中出現的幾場劇本字幕很好玩:開房,跳樓這些難拍的地方,就用字幕解決——好比考試時在卷子上寫個答題思路。這種對作品及創作者自身都不加錘鍊的態度,是有危險性的。影片中固然有真誠,但真誠,尤其一次次解說自己意圖的真誠,解決不了真正的貧乏。




張子木  ★


影片具有極大的對於自身生活進行觀察和影像再創造之熱情,但無法掩蓋其諸多的問題:段落間的斷裂,表達的冗餘和手法的幼稚… 雖然有些許構思的閃光,自我反觀的真誠,但整體差強人意。




大奇特  ★


屬於非科班的大學生習作,嚴重不合格。站在這個體系內它興許有一點結構上的想法,也就僅此而已了。思維沒能跳脫校園本身,單掄出來每一部分都尷尬,幾度應該結束都沒有結束。大概唯一真誠的就是它的那段「結語感言」了。




木衛二  X


「南京南」 x 四千塊和DV美學符合這部電影的需要嗎?我不知道。一出南京大學校園的「羅曼蒂克消亡史」。打遊戲和異地戀很熟悉很真實,但是啊,不適合放在劇情長片單元做評價。




王昕  ★


「在電影節觀看這部影片」構成某種社會實驗,也是比這部影片有趣得多的事情。影片的前半部分類似一切幼稚的畢業視頻,觀看體驗也一樣煎熬,後半部分試圖利用多層次的自反回收這些影像積累的壓力,然而也不甚成功。導演懷有某種畢業的離愁別緒,但影片中青春傷懷的書寫缺乏真正源於內心的力量,冗長而蒼白。導演可以繼續努力,然而這部影片不建議嘗試觀看。








《塑料王國》




木衛二  ★★★


CNEX的工業紀錄片模板,切入到了兩個家庭和幾個孩子的自然成長。他們愈是活力堅韌不認栽,愈讓人看得不忍。塑料垃圾的炎熾猛火,烏煙籠罩,令電影情境有如寫實恐怖片。再生的塑料與被侵蝕的生靈,幾乎在每一個畫面上演巨獸的吞噬。




王昕  ★★


小女孩伊姐(及其他小孩)是如此動人,彷彿科幻小說《荒潮》《拆船工》中女孩子的原型。影片抓住了一些很動人的時刻,小孩子們的創造力和靈光讓人感嘆。然而正如大多數已經決定主題的紀錄片,某種社會訴求讓影片未能更為深入地進入人物的生命。






張子木  ★★★


在清晰、厚重的議題下有生動的人物刻畫,兩個以塑料垃圾回收為生的差異性的家庭有著本質性的相同命運,都被當下畸形的經濟全球化所裹束。導演在影像內外的行動值得尊敬。




趙夢莎  ★★★★


創作者的良知和健全、堅定的心智是紀錄片的基本。優秀的視聽語言,節制的影像敘述。為這個畸形生態做了準確地切片。令人尊敬的是與被攝者始終平等的鏡頭,在荒唐、悲哀的現實中讓每個個體保有了善良的性格和完整的自尊。




柳鶯  ★★★★


《垃圾圍城》的擴展版,以更為詳實的素材和更為驚心動魄的方式展現橫亘在中國鄉村龐大的塑料垃圾回收作坊。用個案揭示觸目的全球資本化的參與與食物鏈底層令人痛心不已的生存環境。王久良在拍攝的過程中巨大的勇氣和冷靜令人敬佩。無用的垃圾對一些人的生命來說至關重要,而他們生命的價值和尊嚴又在何處?影片發出巨大的叩問,而答案卻並不那麼顯而易見。




蘇七七  ★★★★


紀錄片直面現實、介入現實的力量。——我們是不是像這個塑料回收廠老闆不敢去體檢一樣,不敢面對我們所身處世界的這一部分?景觀、故事與人物,呈現、傳播與觀看,不是沒有意義的。這個電影,拍的是,深淵之中的天使,做的事情是,無望之中的希望。








《強尼凱克》






張子木  ★★★


整體完成度非常高,對台北都市和生活於其中的各懷心事的人有著靈動輕巧的展現。但這種高度平衡的影像也缺少了一些直擊內心的力量。




柳鶯  ★★


都市中隱藏身世和心事的人們,是離開鳥籠一瞬間就不見蹤影的鸚鵡,也是永遠無跡可尋的電話聯繫人。在這部視聽精良的處女作中,孤獨和喪失愛的能力處處瀰漫,但散落在輕飄飄的故事中,動人的力量因而顯得不足。




大奇特  ★★★


靠人物關係交錯表現微妙的「距離感」,太遠太近都不好。「強尼」和鸚鵡反而更能拉進距離。




木衛二  ★★★


都市一隅的人生喟嘆和兒女柔情,攝影配樂製造了絲滑細膩的感性。銀幕外的人,隨夜色或陣雨,小心翼翼淌入這道生命的河流中。




蘇七七  ★★★


語言挺好,音樂挺好,小鳥很可愛。問題在於雖然細節與節奏都很自然舒服,但卻欲言又止,並未深入。關於現代社會的人與人的關係,過近過遠,親密疏離,這個片子觸及癥候,而太走向治癒系的小清新。




王昕  ★★★


影片頗為沉穩地呈現了三個不同生活圈子的人在台北「老舊」空間的相遇。背負著大大小小歷史問題(女兒、父母、哥哥)的三人還牽連著更多的家庭和空間,繪製了一幅飽含問題遭遇危機卻仍能自我更新的台北社會圖景。「拋錨在高架橋的上坡路」,需要的正是同心協力。略顯不足的是,缺乏某種力透紙背的時刻。










他們找強尼,她在找凱克


文 / 木衛二




《強尼·凱克》的片名沾了洋氣,略顯奇怪。


 


它的出處,來自瑞瑪席丹飾演的女主角徐子淇,但我更起疑。片名也許就是「瑞瑪席丹」名字本身。更何況,徐子淇不可言說的過去,似乎跟瑞瑪席丹的滿身傷痕勇敢重生有關聯。


 


獨自在台北租房生活,打點民宿生意的徐子淇,她飼養了兩隻凱克鸚鵡(另一部台片《白蟻》,甚至魏曉波《生活而已3》也出現了鸚鵡)。


 


她的手機上經常收到各式各樣莫名來電,無一例外都是要尋找名為「Johnny(強尼)」的男子。徐子淇百般解釋不通,來電依舊熱絡不絕。


 


有一天,徐子淇的鸚鵡飛走了。


 


再早之前,無法記住時間的李立分了神,開一輛老爺車的工頭張以風拋了錨。《強尼·凱克》就講述了這麼一個「飛走了」,「分了神」,「拋了錨」的清淡故事。


 


到底有什麼東西不見了,是不知所蹤的人,還是不再回來的鳥,觀眾只能自己去觀察留意,摸索查找。


 


難能可貴的是作為新人作品,《強尼·凱克》慵懶,倦怠,卻少有我個人印象中的刻板台北映像。沒有轟鳴到噪音騷擾的機車,沒有無來由的MV風,甚至沒有太濃,太嗲的台灣腔。


 


《強尼·凱克》的台北,似乎只有安靜閑適的街區,淡水河邊的綠意,夏風或驟雨,前來旅遊觀光的背包客,忙碌或發獃的老街市民。


 


這是導演有意處理過的城市空間,也是為無奔跑不電影的人生打氣。


 


開場部分,張以風call人拖了車,轉搭捷運(地鐵)。捷運上的李立一臉搞怪表情,與徐子淇互動,但徐不怎麼搭理他。


 


三人前後出了捷運,帶著關係懸念,從陌生的人流中,走向了同一片住宅地。


 


這是一部關於生活本身的電影。每個人都帶著故事,卻在夜色中,隱藏了起來。它用散文的筆法,講奔跑來療傷的女人,講無家可歸與車為伴的男子。還有雨天來襲,騎單車的年輕人,任車輪無限自在地劃破地上的一窪積水,消失了風景,遺忘了時間。


 


片中,人與人之間的語言溝通往往是無效的,甚至帶來怨氣與傷害(例如那場會被認為過火,夾雜粗口的父子家庭風暴)。


 


無效也體現在徐子淇與男朋友的交流上,他們熟練變換著國語、粵語和英語,唯獨找不到屬於兩個人的愛的語言。


 


徐子淇與女兒的聯絡,也更像是偶爾打卡。她的交流對象,只剩下不會說人話的凱克鸚鵡。


 


與其說,《強尼·凱克》是講述小人物的掙扎悲喜,不如說,它更像在掰扯百無聊賴。


 


說它是哀樂台北,卻儘是平凡瑣碎。如果同處藩籬之籠,會引發不可避免的爭吵升級,那不如選擇遠離。


 


事已至此,何須傷人傷己。如果挨得太近,只有塞車的情緒煩躁,那不如把鏡頭拉遠,升高,如同鳥的視角,又正像電影的結局。


 


黃熙用無法言說的孤獨,憂傷和隱秘,包裹了三個主線人物的過去,只露出零星半點。


 


她輕輕掠過這座河邊的城市,像鳥兒落在了小廟的檐頭,由著浮草在水面漂泊流落。


 


縱然如此,《強尼·凱克》並不以晦暗麻木來填充電影,卻大有「人生如寄,多憂何為」的感嘆。


 


晴雨相間,晝夜晨暮,日復一日,生活一直在這裡,它仍然有無限之美。






今天就到這裡,明天繼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桃桃淘電影 的精彩文章:

古靈精怪的高畑充希丨賞色
擁有如此強大的陣容,它會是近年最棒的黑幫片么?
《綉春刀2》暫列今年華語片第二,然而賽人老師依然堅持差評
圖集:熱門電影與熱門劇集,這裡一網打盡
FIRST電影觀察:那些生猛或溫情的記錄片

TAG:桃桃淘電影 |

您可能感興趣

HTC計劃推出《笑傲江湖》VR電影,由侯孝賢監製明年開拍
《強尼凱克》侯孝賢的得意門生治癒城市「孤獨患者」
金馬獎導演侯孝賢監製,李安期待的「史上最長VR電影」究竟如何?
侯孝賢:女性的邊緣地位造就了她們的複雜和寬廣 | 紙城PICK
楊冪文藝片首秀獲侯孝賢加持,入圍A類電影節,或榮膺國際影后!
《小偷家族》獲金棕櫚,看是枝裕和與侯孝賢的淵源
《煮海時光》:朱天文,侯孝賢,昨日街頭混混,今日台灣名導
李嘉欣、劉嘉玲主演,全程講上海話,侯孝賢這片對細節特別講究
陳凱歌侯孝賢經典之作將在台重映,哥哥「程蝶衣」25年重現芳華
侯孝賢御用女主角,與梁朝偉演夫妻搭檔,如今告別影壇30年
侯孝賢的七十一歲
侯孝賢首次監製VR電影,卻透露自己下一部電影還拍武俠片,但和《聶隱娘》很不一樣
不幸去世的青年導演胡波原來是侯孝賢門生,其遺作《大象席地而坐》11月將魂歸金馬
這個去年捧紅了年度神片《大佛普拉斯》的電影節,今年開幕片是由侯孝賢監製的
請回答1985:靠「打架」跨進電影圈的導演侯孝賢
侯孝賢的叛逆消亡史,再看[童年往事],凝視人生
侯孝賢:電影是講不通的,電影實際上是要去拍的
畢贛新片入圍戛納電影節,被贊繼承侯孝賢風格,他只用三字回應
民國「女流氓」,卻是胡蘭成一生最愛,連侯孝賢都對她讚不絕口!
71歲的蔣大為,71歲的林子祥,71歲的侯孝賢,唯獨他看起來仍像3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