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真太極的敲門磚:勁形合一!真正掌握了那麼你的一隻腳已然踏進太極聖殿的大門!

真太極的敲門磚:勁形合一!真正掌握了那麼你的一隻腳已然踏進太極聖殿的大門!

大家都知道:「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這句話,這不是少林功夫的說法嗎?於太極何干?

請大家注意,中華武術雖然門派林立,分支龐雜,但其理自古如一,無論哪派都講兩個字:「氣」與「形」,這個「氣」字是內里的東西,氣充盈則有勁,所以大家都要練氣;「形」者外形,不同的門派對他的追求卻有不同的側重,總的可分「剛」與「柔」兩大類,即將身體練得「硬如鐵」或將身體練得「柔無骨」,無論剛也好,柔也好,都是要練「形」的,這個「形」就是我們練的拳架。

傳統武術無論哪門哪派,都強調「氣」與「形」的統一,這也正是中華武術的獨特及優秀之處。傳統武術對這個問題的歸納就四個字:「勁形合一」。

太極拳在武術中並非異類,其基本理法依據同其他門派同出一源,並無本質區別,同樣強調這一點,而且從練拳第一天起就開始了,何以見得呢?請看我們每天練的拳架,從外表看,每一個拳勢都是一種「形」,對「形」的要求,如步法,兩腳怎麼擺,多少距離,角度等;身法,姿勢是直是斜,是俯是仰;手法,是拳,是掌,是擠是按等等。

從內講,則是對意,氣,勁的要求,要心寧靜,最重要「意氣君來骨肉臣」,也就是意領勁,勁領「形」;而如虛領頂勁,沉肩墜肘,坐腰松胯,中正安適,步隨身換,虛實分明等等,全是對練拳內與外的要求,這樣做是為「內養真氣」,外練形(筋骨皮),其中心目的,則是追求內與外的和諧統一,這正是「勁形合一」的含義。

勁者內勁,形者外形,勁在內,形於外,這是一對陰陽關係,有勁無形,則勁無所止,沒有落點,終無外用;有形無勁,則內里空虛,形不堅實,是一花架子,因此,勁與形不可偏廢,兩者合一而用,是為「勁形合一」。

我們知道,行拳的本質就是一蓄一發,一陰一陽的不斷轉化過程,練拳的目的就是要使這個過程盡量快捷順利,同時使收與發,陰與陽之能量最大化。我們將這一過程形象化,具體化,避開抽象思維。

先看發勁,發勁的目的是要將體能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運送到落點發放出去,而發出的能量形式主要是動能,動能是以機械運動的形式存在的,而身體的運動形態(即拳勢)正是這種機械運動形式,顯然,是拳勢承載了這種能量。

拳勢是一種人體運動的形態,因此我們先從動力學角度來看一下人體結構。

人體是一個能運動的物體,而支撐人體運動的就是骨節,武術中「中節,根節,梢節」的節,就是指骨節,而「筋」則將這些骨節串接起來形成一個整體支架,這個支架是如此的靈活,他可以支承全身的重力,可以在運動時保持平衡,可以變形,可高可低,可左移右移,可跑可跳可停,他們的配合是如此完美,人類迄今還做不出能與之媲美的機器,當然,這些運動都服從於大腦的指令。

現在,我們將皮肉內臟全都忽略,僅看這副骨架和這條筋。

每個骨節之間可做相對運動,可曲,直,旋轉,整個人體才得以運動,而令這些骨節運動時不至於散架,則是筋的作用,筋將這些骨節整合在了一起。

筋可伸可縮,筋松活,則骨節就便於運動,就「活」,筋拉緊,則骨節間就被收緊,運動就受阻,若人死,則筋極度收縮,全部骨節就被「綁定」,就「僵」了。因此,筋與骨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有機體,為人體運動提供了一個靈活又不失堅固的支架。

筋骨的變形運動能力幾乎決定了拳架的質量,亦即形的質量,所以,為求運動活潑,各門武功都要「伸筋拔骨」,為的是使筋伸縮量增加,骨節運動自如。少林用外拔法,而太極用內松法,兩者結合應是好法。

回過頭來再看發勁,為使體能最有效的轉化為動能,就要使整副骨架以最合適的運動形態適應這種轉化,換句話說,就是要使骨架最大限度的傳遞和承載動能,這種運動形態便是「形」,便是拳勢。

那什麼才是「最合適」的形呢?

有兩個要素:一是方向性;二是穩固性。

大家都知發勁要專主一方,當我們想向一定方向發落時,勁就隨心意向一方聚集,此時身體必須轉向此一方,整副骨架都會變化,因關節的轉動只在一個相對範圍內是活動最靈的,所以每個骨節都要協調配合,調整到最靈活,最利於向此方向運動的位置。同時各相鄰骨節還要有合適的角度,以便力的正向傳遞,使傳遞損失最小。

方向調好了,還要使整副骨架的姿態處於一個穩固的姿態,使其在靜態和運動態都有最好的穩定性,當其承接反作用力時不至於搖晃,傾倒,而要使來力節節正向傳遞到腳底,使側向力減至最小,就像三腳形支架或拱形支架的正向受力方式,而應避免承受側向力。

只有達到這兩個要素,才是最合適的「形」,武術中稱為「形整」。

若有一點不對,都會互相牽扯,使運動不順,或不穩固,結果,勁就發放不利,達不到效果,這時候就稱「形散」。

這種骨架的調節,俗稱「對骨節」,也有稱「找勁」的,骨節對得好,才能達到『節節』貫串的狀態,才能將勁以最小的傳遞損失,最精確的方向,以及最快的速度發放出去,同時還能承接反作用力。

由此可以想見,並不是任何「形」都能得到最佳的發放效果,即是說,有些拳勢並不能得到好的發勁效果,想得到最佳的發勁,是需要內勁與拳勢拳形完美配合的,想要發一種(或一類)勁,就必需配以適合這種勁能夠最佳發放的形(拳勢),反過來,某一種(或一類)形,只能適合於某一種(或一類)勁的發放。

這種配合是需要精心去找的,這種完美配合的結果便能得到「整勁」!這就是「勁形合一」的狀態。

這種勁與形的配合是有規律可循的,傳統的練法就是「找勁」,「對骨節」,其具體配合或搭配的原則,就是「形」要「整」,要為勁的運行提供一條無牽扯阻滯的「滑利」通道,凡有阻滯,便是「不整」,便是「形散」,就會形到勁不能到,或勁欲往而形牽扯不利,勁就不能「整」,就得不到「整勁」,沒有「整勁」的拳架就是花架子。

「整勁」必須以「形整」為基礎,否則勁就不會「整」,就不可能「周身一家」。這些規律,前人早有歸納總結,可參閱《易筋經》和《九要論》有關內容。因此,檢驗拳形(拳勢)質量的標準就是看其能否得到「整勁」,若不能,則該拳勢沒做對,或該拳勢根本就設計錯了!

再拿套路中任何一勢來看一看,哪一勢不是要求意,氣,勁與步,身,手的配合運動,其目的不就是要求內外統一,達到「勁形合一」的狀態,從而得到「整勁」嗎?

太極套路的每一勢,定然是前輩精心挑選的,他們包涵了最重要的勁形搭配方式,這些拳勢用於全面開發人體體能隨「意念」蓄集,並進行路徑,方向,大小可控的運行和發放的能力,而其包涵的攻防意義倒在其次了。

「意念」指明了方向,大小,而形體必須立刻轉向那個方向,並由形體提供一個「滑利」的路徑通道,同時,還要提供一個落點,就是全身之勁聚集之點,這樣,內勁才能夠發於外,並在落點產生殺傷力。

太極拳勢,類似於心意拳24把的功用,只是太極練時可只運不發,讓內勁在體內流轉不息,若將其練得爛熟,以至不假思索,就到了「招熟」境界,再練到一定程度,就自然會找到「勁形合一」的竅要,那時,套路拳勢之外的隨意一動,不經意間都會符合「勁形合一」的要求,有限的拳勢就能自然演化出無窮的變化,一出手都是「勁形合一」的好招,這才有真的「無招勝有招」。

這時的拳勢才算真的練到手,與此同時,也可以不必拘泥於拳勢了,因為他已完成了歷史使命。

你在行拳時可能不經意做出套路拳勢之外的「奇怪」動作,但只要是符合「勁形合一」的要求,那仍是真太極,要知道套路是手段而非目的。

當我們練拳時,時時擔心忘了套路動作,關心動作的正確性,此時,是「拳領著我打」,反之,當我們充分理解了套路的「良苦用心」,時刻瞄準我們的目標:「勁形合一」,就很容易找到正確的動作,增強自信。

如果我們依據「勁形合一」的法則去練,就能日勝一日的熟練套路,掌握套路,進而駕馭套路,此時才能真正享受「行雲流水」的樂趣,此時就變成了「我領著拳打」。

在此應該注意,你的動作不可能與師傅的一模一樣,因為每個人的身體骨架是有差別的,有人走路內八,有人卻外八,這兩個人的弓步,馬步絕不能一樣,否則總有一個站不穩,因此,所謂「形似」是個原則架構,而不應追求所有細節的一模一樣,每個人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形,符合「形整」的原則,就是正確的。

也正因為每個人的個體差異,才會有同一個師傅教的同一套拳,卻會有每個徒弟自己的風格特性,也才會演化出陳,揚,孫,吳的差異,他們都練錯了嗎?恰恰相反,他們都把師傅的太極吸收消化成自己的太極了。所以才會有「不求形似,但求神似」的說法,這個「神」就是「勁形合一」的原則不能變。

我們可以看到,有人打太極,從外形上看,並沒有什麼不對,可就是沒有太極的「氣勢」,這個氣勢從何而來呢?

「拳」者,必有「吞吐撒放」的氣勢,他是精神與外形相結合的產物,是內勁外發的產物,沒有「勁形合一」,何來拳相,無拳何來氣勢!那種軟綿綿的太極,充其量只能說是太極氣功,是借太極之形,行氣功之事,卻不能稱其為拳也!

到有一天,我竟然會不經意做出套路之外的動作,甚至忘了套路動作,順序,方向,卻照樣可以自然而然,行雲流水,這是怎麼回事?是倒退了嗎?不!恰恰相反,這是因為我把師傅的拳已變成了我的拳,我把他消化吸收,成為我身體的「本能」了!就像我要走路,兩條腿就去了,根本無需經大腦想先出哪條腿的問題,到了此一境界,才算是「功夫上身了」。

但是,太極功夫卻還沒完,這只是知己的功夫,「懂自己的勁」了,太極還要你去「懂別人的勁」,這時去和別人推手,或直接去散打,一定會突飛猛進,此是後話不提。

因此,外形的「整」,是太極進階基礎的基礎,形不能整,則不能由內達外,養身無過,但終不能用之於「搏」,太極則終不成其為「拳」。

因為只有「形整」的拳勢才具備發出整勁的條件,才能產生堅剛之形,才具備強大的殺傷力。

因此,我們練拳應該牢記「勁形合一」這一原則,不能忽視外形的訓練,每一勢必須找到正確的勁形配合,那些「虛領頂勁,沉肩墜肘,松腰坐胯,步隨身換,虛實分明」等等,無不以此為目的。始終不忘「勁形合一」之道,才能練好「拳」,而不僅是練「氣」,須知你不打拳,光打坐也是可以練氣的,但這是氣功,不是武功。

當今太極之不善「搏」者,定然與不重「形整」有關,認為有氣便是拳,殊不知,氣無外發終無外用,形不整何以摧人?。

認識到這一點,我們將「勁形合一」作為檢驗拳勢的標準,反而更加便利,目標明確,對於自學者更是如此。掌握了「勁形合一」這把標尺,就拿到了真太極的敲門磚,每日自省,必然日練一時,功長一寸,直到有一天,「勁形合一」,「不假思索」,你的一隻腳已然踏進太極聖殿的大門!啊啊!恭喜恭喜!

加入微信群一起和我們交流分享!獲取海量太極拳教程、視頻資料(最新增加40張DVD資料),免費學習太極拳!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九五太極養生 的精彩文章:

「上下一條線,腳下陰陽變」 太極拳盤架時,身上幾大節的連接全憑「榫頭」!
武式太極拳之蓄力與吐力,身體完全放鬆,自然有如彈簧蓄勁的感覺,猶如壓彈簧蓄勁!

TAG:九五太極養生 |

您可能感興趣

你太精,我太傻,不適合一起玩耍 !
持久、細膩、不脫妝,三合一的散粉到底哪個才是你的真愛?
你太精,我太傻,不適合一起玩耍。
你太精,我太傻,不適合一起玩耍!太經典,好好看看吧
你太精,我太傻,我們不適合一起玩耍!
經典語錄:你太精,我太傻,不適合一起玩耍 !
這才是神一樣的王陽明,這才是最準確的知行合一!
你太精,我太傻,不適合一起玩耍!(經典)
王陽明說這一鍋鍋的雞湯我不背,知行合一的真意是醬紫的
真誠與虛偽的人,真不適合一起玩耍!
在西藏真的適合一個人窮游嗎?看看他們的菜單價格,也許和你想的不太一樣
樓市驚變,最有殺傷力的「三價合一」真的來了!
太極的規則!希望太極愛好者知行合一
太極拳「五弓合一」的練法
太極練了這麼久,你了解過「天人合一」的境界嗎?
楊式太極拳的『步』『樁』合一
海賊王:四皇的性格癖好!綜合一看,果然還是紅髮最強!
丸子頭,馬尾辮不算啥!這款「二合一」造型才最有少女感!
見證奇蹟的充電神器,充電寶+插頭二合一,出門帶它一個就夠了!
三價合一,樓市再給炒房者一記重拳!炒房者手裡的房子真要賣不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