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創意 > 克里姆特:我們擁抱得越緊,就越是不安

克里姆特:我們擁抱得越緊,就越是不安

他們·我們

馬蒂斯,杜尚,蒙克……從19世紀到20世紀,現代藝術大師們在動蕩的世界中追尋著藝術和自我;如今我們再看他們,是貴族、渣男、瘋子、逆子、孩子……就像我們看他人,看世界,總會有自己的理解方式。

知其然現代藝術大師系列,這一期的主題是「他們·我們」。

這一期,我們來聊聊作為導師的克里姆特。

12

——克里姆特

我沒什麼特別的,就是個日以繼夜畫畫的畫家。任何想了解的我人,應該仔細看看我的畫就可以了解了。

(下滑查看更多圖片)

克里姆特畫里的人物,有太多相擁的時刻,它們以張揚的觀感讓人目不轉睛。

緊緊相擁,肢體交纏,眉目沉醉。

他試圖用黃金攫取你的注意,然後用鋪張的情感讓你窒息。

是溫柔還是佔有?

是付出還是索取?

克里姆特的畫里,人們擁抱得越緊,越是不安。

-對於愛,每個人都是自學成才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1862年 - 1918年),生於奧地利,是一位金匠的兒子。他們家是個擁有三子四女的大家庭,依靠父親的黃金手藝過活,生活相當拮据。

但也正是父親的這門手藝,克里姆特打小就熟識這種貴重的金屬,並在隨後的藝術創作生涯中,把它運用到極致。

《女人的三個時期》,1905年

懷抱孩子的母親在畫布中央,頜首低眉,萬千溫柔——這,是克里姆特對女性的致敬。從幼女、婦人,到老嫗,這彷彿是生而為人所不可逆轉的人生三部曲,他畫下了身為女人特有的細膩與感傷。

《女人的三個時期》(細節圖2),1905年

對克里姆特影響最大的還是他的母親。

他和母親安娜(Anna Finster Klimt)一直夢想著當音樂家,卻苦於生計沒能夠實現,以至在克里姆特的父親和弟弟相繼逝世後,因為沒有了生活的支柱,母親患上了抑鬱症而精神失常。

克里姆特之母,安娜·克里姆特,1906年

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讓克里姆特對女人的態度、她們在社會生活中所充當的角色,充滿了矛盾的情感:有愛,有性,也有無奈

比起繪畫的技法,這種對人世間情感的體察對克里姆特來說更為影響深遠。

正是黃金和女人,讓他站到了維也納藝術界一個意想不到的巔峰——1903年,與官方藝術決裂,標誌著他個人的裝飾性象徵主義風格已經成熟,成為了分離派的領軍人物,在猶太中產階級備受賞識和追捧。

由此,也開啟了克里姆特的「黃金時代」。

- 深深相擁,決絕抽離

《吻》,1907-1908年

克里姆特的畫感官氣味濃郁,他的生活也是如此。

「他的私人關係複雜:女人、孩子、姐妹,均因為對他的愛而相互變成敵人。

阿爾瑪·馬勒(Alma Mahler)的自傳中,克里姆特的風流展露無遺。

1899年,20歲的阿爾瑪遇到了自己的初戀情人克里姆特,他們約會、擁吻,甚至結伴去義大利旅行,像任何一對私密而歡愛的情侶一樣。

但克里姆特卻未曾給她任何允諾。

《彈鋼琴的舒伯特Ⅱ》,1899年

同年,溫柔的米茲·茲曼爾曼(Mizzi Zimmermann)終於被克里姆特畫在《彈鋼琴的舒伯特Ⅱ》的背景中,她多年來一直是克里姆特的模特,在他身後默默付出,甚至,還為他生了兩個孩子……

只是,克里姆特依然未給她任何契約和保證。

《艾米莉·芙洛格》,1902年

事實上,克里姆特一直與不同的女人糾纏不清。

早在1890年,克里姆特就認識了艾米莉·芙洛格,她是克里姆特兄弟恩斯特的小姨子。在兄弟恩斯特過世後,克里姆特遭受重創,在一次補畫恩斯特的作品時,他畫上了年僅17歲的艾米麗。

他們的相識相知,維持了整整一生。她是克里姆特唯一願意與之合葬的那個女人。

但克里姆特依然沒和她結婚。

他要女人,但不要婚姻。

他一生都與自己的母親和兩個姐姐同住,過著普通的中產階級生活。

克里姆特死後,共有14個子嗣來分奪他的財產。

對於每個女人,他都愛過,才會知她們的光芒與弱點,堅強與墮落,才能用如此繁複的手法去表現她們複雜的靈魂。

女人們註定會碰上這樣一個男人——

他善良、溫柔、有才華,深情但也多情,他足夠了解女人,了解情愛的美和痛。

把你點亮,再離開,卻讓你在失落中成長。

《吻》(細節圖),1907-1908年

象徵男性的線條和方塊,象徵女性的點和圓圈,讓它不僅有著很強的裝飾性,也充斥著神秘的象徵意義:

擁吻時的男人霸道而孔武,女人緊張而僵硬,他們裹在金色籠罩的愛繭之中;

而相擁之後,是懸崖萬丈。

也正如阿爾瑪所說,

我為古斯塔夫·克里姆特流盡了眼淚,同時他也使我醒悟了。

許多年中,我們之間的關係都很奇怪。後來他還說過我們耗盡一生去尋找對方卻從未將對方找到……他是我當時追求的一切,雖然是錯誤的做法。

《吻》(細節圖),1907-1908年

《吻》是克里姆特「黃金風格」的巔峰之作,也是「藝術陳列室」展覽的核心之作。

它彰顯著維也納現代主義的地位,卻同時也是它的終結。

- 迴向,給生命的擁抱

《死與生》,1911年

克里姆特不是好情人,卻是好老師。對女人如此,對學生更是如此。

在當時,克里姆特不僅僅是分離派的領袖,也是維也納藝術生活的倡導者和組織者,並且非常惜才,幫助同在分離派的奧斯卡·科柯施卡免受指責,持續鼓勵年輕的天才埃貢·席勒,甚至為他引薦畫商、模特。

可是好景不長。1908 - 1909年,「藝術陳列室」的兩次展覽收入並不理想,分離派更是由於裝飾性的畫風、美艷的題材,社會爭論的矛頭直指不休。

隨之而來的是,克里姆特進入了持續幾年的藝術創作低谷期,巔峰期的事業也就此中斷。

《死與生》(細節圖),1911年

被很多女人愛著,寵著;被一群人視為領袖,直到有一天,他要面臨生命中真實的問題——死亡。

一處絢爛,一處灰暗;畫面的一側交錯纏繞的兒童、女性、男性,隱喻著萬千眾生;而另一側,卻站著一個詭笑的骷髏——死神。

隨後幾年,克里姆特接受過溫泉治療,四處旅行,他的畫,黃金不再是畫面的主角,而漸漸用黑色的陰影包裹色彩。

對人類生命的必然經歷,已知曉得淋漓透徹:死亡是悉心的收穗者,不會遺漏任何一個。

這時的他,也越來越遠離同時期的歐洲同行們,只接受馬蒂斯曾提出的建議——相信藝術的自己自足,追求藝術的和諧。

同時期,備受克里姆特欣賞的弟子席勒,開始重畫他過往表現過的主題:

克里姆特《吻》 VS 席勒《紅衣主教和尼姑(愛撫)》

畫面中充斥著越來越多無法排遣的緊張情緒,即便人們相愛相擁,痛苦與掙扎也依然如舊。

——這也是導師克里姆特終生在探索的話題:

什麼才能拯救我們?

《新娘》(未完成),1917-1918年

1918年,克里姆特在創作這幅畫的時候因腦中風去世。

克里姆特也好,席勒也好,他們都不是高雅藝術的囚犯,而是被禁錮在他們所幻想的緊張之中——不求助於理智的力量,而求助於更加虛無的,愛的力量。

他的作品是一片聖地。

——埃貢·席勒

畫猶如此,人何以堪。

系列閱讀:

知其然 | 莫迪里阿尼:我不畫瞳孔時,他們才真的在看

知其然丨馬格利特:這不是一隻煙斗,他也不是一個畫家

知其然丨席勒:我愛你的身體,這令人羞恥嗎?

參考資料: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新藝術主義大師》 伊凡·斯蒂方諾 著,吉林美術出版社,2010

《小提琴的奏鳴——維也納分離派》王剛 編著,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

by Jane Rogoyska, Patrick Bade, Parkstone International, 2011

策劃團隊:其然團隊

撰文:陳元

責編:陳元

版式:CY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其然 的精彩文章:

莫迪里阿尼:我不畫瞳孔時,他們才真的在看
別傷心,總有一天我們會有貓的
專訪「百萬館長」黃光男:有知識的覺醒、精神的成長,才可談傳統的復興
別人的暑期檔展覽:畢加索、塞尚、波洛克·你的呢?

TAG:其然 |

您可能感興趣

克洛普:這不是我們踢得最好的比賽,但踢得很成熟
馬斯克,不管你是不是地球人,我們都愛你
沒有自主得分能力,不提進攻我們還是朋友,羅伯森依然是雷霆大腿
迪迦奧特曼是我們的回憶,你可以不喜歡他,但是不要詆毀他
火箭贏球將帥卻都不滿意!德安東尼:我們打得很臭,哈登:贏就好
跑步小腿疼,這你要警惕了!處理不好,很有可能讓我們越跑越傷!
這五位奧特曼我們可能再也看不到了,迪迦和貝利亞也是?
晒晒我們家的新房,格局不大卻是那麼特別,親戚看完都說很上癮
想問你怎麼還不來找我,我們都很擅長口是心非,又都很希望對方能有所察覺
我們很容易越愛一個人,就越希望把他打造成自己想要的模樣
我們也有過很好的時候,不是嗎
華晨宇給我們的驚喜越來越多,你永遠不知道他潛力的極限在哪裡
杜蘭特:我們絕對可以打得更好
芹菜我們都愛吃,營養也很豐富,但是不能跟這些菜一起吃!
為什麼我們那麼努力,卻離幸福越來越遠了?
愛你,我們跨越了物種,永遠在一起!
越南打臉亞足聯,裁判也救不了卡達!我們就是要一黑到底!
很久以前我們就克隆了蛤蟆,現在我們有了克隆猴
他們不斷的訓練,不斷地超越,才有了我們美好的藍天,像他們致敬
這幾道印度的經典美食,他們看著覺得好吃,我們卻覺得慘不忍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