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從歷史真相還原北宋名將楊繼業之死,潘楊兩家那些恩恩怨怨

從歷史真相還原北宋名將楊繼業之死,潘楊兩家那些恩恩怨怨

在人們的傳統印象中,楊家將的譜系是這樣的:第一代,金刀令公楊繼業,繼業有8個兒子,其中第六個兒子名楊延昭,又名楊六郎,六郎生子名文廣,文廣之子名宗保,宗保生子名懷玉。

這些印象都可靠嗎?

我們的看法是:

楊繼業歷史上真有其人,但民間盛傳的他與潘仁美之間的恩恩怨怨卻大多是假的。楊業與潘美(小說家筆下的「潘仁美」)並非有仇。陳家谷口逼楊業進軍,後又將接應部隊撤走的人是王 侁而非潘美。按《宋史·王 傳》,王侁字秘權,開封浚儀人,其父王朴,曾任後周樞密使,因上籌邊之策而名噪一時。王侁雖系名門之後,本人也有戰功,但其為人「性剛愎」,「以語激楊業,業因力戰,陷於陣, 坐除名,配隸金州」。

那位在小說家筆下壞透了頂的潘仁美(潘美)並沒有那麼壞,至少,他在陳家谷口並沒有算計楊業,更沒有像通俗小說或電視劇里所描寫的那樣,按兵不動,射殺楊七郎。

倘若說他在這次戰役中有什麼過失的話,那也僅是因為他誤信了王 之言而已。惟其如此,所以,宋太宗趙光義在事後處理參戰人員時,僅把潘美降三級使用,而對負有主要責任的監軍王坐則除名。

真正的元兇不是潘美

從歷史上記載的楊業之死來看,楊業是信任潘美的,他定下了分路出擊且戰且退的計謀,又甘願以自己為誘餌保全勝利。但王侁繼承了監軍混蛋的光榮傳統,領兵冒進。

潘美最大的遺憾是,沒能制約住王侁,讓王侁成了主導這場失敗戰鬥的臨時主帥,最終毀掉了楊業用生命鑄就的最後計謀。戰爭過後,王侁被革職發配,潘美承擔了治軍不利的責任被降職三級。究其原因,還是內閣不放心楊業這個降將,派來了多餘的監軍。

當這段歷史被民間不斷發酵,演繹成潘仁美借刀殺人的故事後,潘美開始了漫長的為內閣背黑鍋的旅程,一直到現在。

楊業的死,從他半生在宋的對立國任職時就已埋下了伏筆。潘美沒有臨陣奪掉王侁的兵權,這是監軍製造成的惡果。不能制侁與謀害楊業,是有著本質區別的。

這事過後,朝廷是如何處理和對待潘美的呢?《宋史》中說,楊業死後,「美坐削秩三等,責授檢校太保。明年,複檢校太師。知真定府,未幾改都部署、判并州,加同平章事。數月卒,年六十七。贈中書令,謚武惠。咸平二年,配享太宗廟庭。」這,就是歷史對潘美的公正評價和定論。

潘仁美被塑造成了一個跟秦檜差不多的反面角色。他公報私仇,處處陷害楊門忠將,致使楊繼業戰死沙場。但這是演義,不是歷史。歷史上潘仁美的原型是潘美,北宋人。一開始就跟著宋太祖南征北戰,忠心無二,戰功赫赫。那麼楊繼業的死真的是潘美的陰謀嗎?

我們先看看當時的情況。趙匡胤死後其弟弟趙光義登基做了皇帝,我們知道自古以來皇位都是老子傳兒子的,那麼趙光義怎麼做上皇帝的,這中間就大有學問了。

趙光義意識到如想永保宋境平安,就必須收復燕山,控制長城,以此作為屏障來對抗遼人的鐵騎。於是發兵攻遼。宋朝第一大將曹彬統帥北宋十萬精銳作為東路軍直撲北京,試圖將遼人趕出關外,奪下長城險關。沒想到的是十萬精兵在北京南邊的白溝河被遼國蕭太后率領的南北兩院的奚族騎兵全殲!一時朝野震驚!消滅北宋十萬主力後,蕭太后立刻移師山西,全力攻打北宋在山西的西路軍,就是楊家將軍團。

楊業率領的楊家軍很快將面臨寡不敵眾,形將被包圍殲滅的局面。此時正確的做法就是立即撤退到山西中部的險關固守,而潘美正是這樣建議的。

但坐鎮前線作總指揮的宋太宗趙光義沒有採納這個正確的建議,而是下了一道無比荒唐的聖旨:要讓楊業撤退時,順帶將山西北部四個州的老百姓全部向南遷移。這就是說,要楊業在強大的遼國騎兵的圍攻中「順便」完成大規模「移民」工作,保護擔著罈罈罐罐、扶老攜幼的老百姓走幾百里路回來。他把楊業軍團當成現代化機械部隊了。這道聖旨可以說直接地將楊業判了死刑。主斬官:宋太宗,劊子手:遼國鐵騎!

你可以說這個聖旨簡直是道弱智的命令。但如果你認為宋太宗趙光義也是弱智,那麼你就錯了!趙光義玩兒的就是借刀殺人!

自北宋第一大將曹彬在白河溝全軍覆沒後,趙光義已經沒有收復燕京的半點幻想了。守住自己的皇位成為他現實的目標。因為自己的皇位來的不明啊,以前的太子,自己的侄子還在身邊呢。楊業率領的楊家軍團是從北漢投降過來的,完全沒有信任可言。如果有人利用楊業軍團做點事,那後果不堪設想。如果放在平時,他也不用擔心,因為之前國內形勢一片大好,楊業動不出亂來,但現在形勢急轉而下,主力殆盡,朝野嚷嚷,皇位岌岌可危。此時的楊業軍團已然是趙光義身邊的一顆定時炸彈。

這道聖旨看似「弱智」,其實何其的精明歹毒啊!楊業如違旨突圍,拋棄四州百姓,不要說違旨當斬,光是拋棄人民這條輿論就足夠殺之。

而帶上四州百姓慢慢撤退又必死遼國鐵騎無疑。可憐的楊老令公不願再次投降,選擇了後者,浴血奮戰,彈盡糧絕,被遼國俘虜後絕食而死。而最後潘美替趙光義背上了這口大黑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朝 的精彩文章:

如果你活在宋朝,基本不會為失業而煩惱
古人真的都是傻子?做出了很多愚蠢的選擇?
南宋後期蒲江高氏家族:一門九進士 三位副宰相
在宋朝,老百姓是如何度過炎熱的夏天?
揭秘北宋王朝的奢侈生活:一只螃蟹竟要一千钱!

TAG:宋朝 |

您可能感興趣

大唐楊貴妃之死,當時的歷史真相究竟是什麼?
楊貴妃之死真相,歷史中的馬嵬驛
春哥說歷史之大宋朝那些事:趙匡胤御駕親征,負石開道,眾將同心殺敵,李筠絕命澤州城
春哥說歷史之大宋朝那些事:陳橋驛諸將異議,趙匡胤黃袍加身,返汴梁受禪登基史稱大宋
春哥說歷史之大宋朝那些事:李守節降宋,趙匡胤厚待之,也算是大宋開國功臣了!
黃巢起義之後,唐王朝受到朱溫的把持,竟把朝臣扔進黃河|知言歷史
春哥說歷史之大宋朝那些事:南唐反間計重金私饋太祖,趙匡胤據實回奏周世宗,更得信賴
劉備之妻孫尚香在歷史上究竟怎麼死的?
「半老徐娘」的歷史原型,南朝王妃,與丈夫相恨相傷,最終被賜死
歷史上李隆基為何會搶壽王李瑁之妻楊玉環?
姓李的我們,你知道李氏家族的歷史嗎?
《妖貓傳》裡面的大唐楊貴妃之死,當時的歷史真相究竟是什麼?
面對黑歷史!劉昊然王嘉爾張一山告訴我們: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歷談:托塔李天王李靖在歷史中竟然是一位大將軍?
歷史故事——周穆王與西王母
春哥說歷史之大宋朝那些事:數次南征,軍功無出其右,周世宗封賞趙匡胤,父子掌兵京畿
韓庚盧靖姍兩人公開戀情,盧靖姍知道韓庚的這些前任和黑歷史嗎
歷史晚自習:陳小春說唐詩宋詞是粵語朗誦的?李白對楊貴妃說唔好中意你內?
玄武門事變,李世民改歷史,埋汰老爹李淵,究其原因,也情有可原
春哥說歷史之大宋朝那些事:父重病在榻又遇揚州危難,太祖如何盡忠孝兩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