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還敢把尿嗎?看圖片觸目驚心!

還敢把尿嗎?看圖片觸目驚心!

今天又有新東西嚇到辣媽啦……

把尿的危害這麼恐怖!難不成,我們當年都是被爸媽摧殘著長大的么?

已經知道把尿壞處的寶媽就盡量轉發,提醒還不知道的新爸爸媽媽們注意啦!

早一點轉發就能早一點發現早一點糾正!

?還敢把尿嗎?看圖片觸目驚心!

每次一聊到把尿這個話題就會有很分明的兩個隊伍出現了「堅決反對把尿派」還有「堅決擁護把尿派」。

相信大部分被把尿的寶寶家裡一定有一個自認經驗豐富的老人,他覺得你小時候、你爸小時候、她小時候都是這麼帶大的...哪兒能給孩子包著紙尿褲到處走!讓親戚朋友看見多丟人啊...所以很多老人甚至從你的娃一出生起就開始「噓噓」~還有隨著把尿成功的歡呼聲。

是否把尿完全取決於寶寶的父母,並非是寶寶的奶奶 、婆婆。

1、對娃的脊椎不好

2、對娃的括約肌不好,會讓娃可能有尿不會自己尿,而一把沒尿也會憋出尿。

3、對娃的心理不好,

你想啊,本來玩的好好的,突然被拎起來小便啥的,還有那麼多噓噓嗯嗯的伴奏,舒服不?害怕不?

4、容易引發痔瘡和脫肛還敢把尿嗎?看圖片觸目驚心!

(就是上面的圖片,觸目驚心啊)

5、對孩子不尊重

一、把尿能達到訓練孩子控制排便的目的嗎?

嬰兒的尿道括約肌,肛門括約肌,要在3歲左右才完全發育成熟。這是人控制便尿的生理基礎。在此之前,孩子是沒有能力完全控制排便排尿的。

尤其是1歲以前,與其說把尿是訓練孩子,不如說是訓練家長找到孩子比較容易排尿的時間,比如吃奶後5-15分鐘,睡醒後。這還是比較成功的排尿訓練。

失敗的排尿訓練在1歲前比比皆是,後果是孩子完全不知道根據便意排尿,只知道根據被把這個動作來反射性排尿。比如經常聽到很多家長抱怨說,孩子晚上不能安睡,非要把一潑尿才能接著睡,甚至白天都不把不尿,只知道因為憋尿而哭鬧。

1歲之後,孩子們開始有了一點控制便尿的能力,但是並不完善。這和老年人控制不好大小便是一個道理。很多家長苛求孩子,一旦孩子把尿時不尿,或者不把尿的時候自己尿了,就會責怪孩子,甚至用呵斥打罵的方法來要求孩子尿尿之前必須告訴家長。這樣的家長,等老了之後,自己大小便控制不好的時候,要祈禱你的子女不要為此而呵斥你哦。

二、不把尿,少把尿,孩子更早學會自主便尿

實際諮詢中發現,晚上穿紙尿褲睡覺的孩子,很多在2歲前後甚至更早就能夠控制夜尿,或者整夜憋尿到早上。而夜裡把尿的孩子,2歲時多數還需要煩勞父母半夜起來把尿。

白天也不把尿,或很少把尿的孩子,更是普遍較早開始主動告知便尿,較早開始會使用尿盆,或蹲下尿尿。

這是因為不把尿和少把尿的孩子,一直以來都是依據便意來排尿的,所以對便意的掌握比較好。而過多把尿的孩子,始終在根據便意排尿和根據把尿動作排尿之間被混淆,對便意的掌握很差。

三、用紙尿褲好不好?

紙尿褲最大的問題是不環保。因為其中的吸水成分是不能降解的。另外穿著紙尿褲總沒有光屁股舒服。除此之外,再沒有什麼其他問題了。傳說中紙尿褲的很多問題,都是謬論,甚至可笑的謬論。媽媽完全可以放心使用。

而且也推薦媽媽們至少在寶寶睡覺時給穿上紙尿褲,這樣可以讓寶寶睡得更好些,媽媽也休息的好些。

四、怎樣適當把尿?

(該論點是針對部分「難做」的麻麻,本人無論如何都不主張把屎把尿)

孩子會爬,尤其是會走之後,很多媽媽發現,適當把尿是很方便的事情。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天。適當把尿也確實是可行的。

適當把尿,可以在6個月之後,寶寶睡醒後,吃奶後10-15分鐘嘗試把尿。而且要做到「四不」:

一,不過早。孩子出生後頭幾個月,便尿頻繁,且規律性差,自己也完全沒有控制便尿的能力。

二,不強迫。如果寶寶打挺反抗,要立即放下寶寶停止把尿。尊重孩子體現在每個養育細節。

三,不要在寶寶玩耍得正開心,專註的時候把尿。否則會影響寶寶的專註能力。有不會尿尿的人嗎?但專註能力如果不好好保護就會失去。

四,不要夜裡把尿。

五、「尿布+紙尿褲」經濟而舒適的選擇

白天尿布+晚上和出門時紙尿褲,這是很多媽媽的選擇。一來更經濟,二來可以避免和反對使用紙尿褲的家人起太大的衝突。

六、寶寶討厭把尿,也討厭尿布,怎麼辦?

很多寶寶七八個月開始會討厭穿尿布。於是很多媽媽乾脆白天只給孩子穿褲子,尿濕了就換一條幹凈的,一天七八條褲子足夠了,晚上扔進洗衣機一起洗,一點也不勞累。

如果怕寶寶不穿尿布尿了床鋪和沙發,可以在寶寶坐著玩耍的時候,鋪上大隔尿墊,或者乾脆白天就用大號隔尿墊把沙發和床鋪上。

七、真正有效的排尿訓練

寶寶1歲半左右,很多媽媽發現給寶寶有時能在尿尿前提前告知了。這意味著媽媽可以開始做些簡單基本的排尿訓練了。

(當然,如果繼續給寶寶穿紙尿褲,等到2歲再開始訓練也是完全可以的,且寶寶會學得更快。)

準備一個可愛的尿盆。

一個方便而可愛的尿盆會讓寶寶更願意在有尿的時候主動去找尿盆,或者告訴大人。還會讓寶寶慢慢學會自己脫褲子提褲子,學會控制自己準確坐上尿盆的動作,和不尿到外面的技巧。這些能力的提高,還會增強寶寶的自信。

很多媽媽發現,領寶寶到衛生間,讓寶寶學習蹲下尿尿也是一個很有效的辦法。

還有一個廣泛適用的辦法,就是大人上廁所的時候讓孩子進來「觀摩」。小孩子都是從模仿中學習的,尤其喜歡模仿大人的做法,做起來覺得自己很厲害的感覺。

八、以下是名家觀點:

崔玉濤:

紙尿布(尿不濕、紙尿褲)影響孩子生殖器發育是不科學的說法。很多國家已用幾十年也未發現類似問題。倒是傳統的"把尿"或"把便"方式,容易造成嬰兒脫肛現象,造成痔瘡的前提。中國人痔瘡發病率高與幼時接受"把尿""把便"有一定的關係。

孩子帶紙尿褲並不是為了使大人省事,關鍵是不要給孩子造成不良刺激。待孩子2歲後會感到排尿或排便至尿褲內不舒服時,家長就要因勢利導帶孩子到坐便器的地方,使孩子形成排便與坐便器的關係,很快就會建立正常的排便習慣。懶惰的家長為了省事,就會使孩子過度依賴紙尿褲。

使用紙尿褲與訓練孩子排便沒有任何衝突,訓練排便並不意味著把孩子排便。孩子能夠接受排便訓練的前提是:1.能感到排便到身上不舒服;2.對坐便器和排便產生聯繫;3.孩子有能力使用坐便器。能夠接受這些前提的孩子應該不早於1歲。一般1歲半開始訓練坐便如廁比較合適。

張思萊醫師:

一般我不主張對於小嬰兒把尿,因為家長很少把握住孩子要尿的時機,往往把尿孩子會抗拒的,反而不利於排便排尿的訓練。會坐後可以坐盆訓練。

媽咪育兒妙方

寶寶,尤其是6個月以內的新生寶寶,還沒有控制自己大小便的能力,媽媽即使給寶寶把尿,他也不明白到底在幹什麼,寶寶有時條件反射把尿時尿出來,有時是因為撒尿排便本來就頻繁,不是寶寶真的能控制拉屎拉尿了。

其次,我反對給寶寶強行把尿。

在把尿把不出來,寶寶已經身子扭動甚至苦惱的情況下,有些媽媽還是堅持不懈地把尿進行到底,全然不顧寶寶的感受。我堅決反對這樣簡單粗暴、不尊重寶寶的行為。

強迫寶寶、不尊重寶寶很容易成為一種習慣,比如強迫吃飯也是一大問題,父母及老人一旦養成這種親子模式,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許多問題都會越來越難處理。

而相反,如果父母順應孩子的升生長規律,在18個月—2歲之間,孩子心智發育成熟、表達能力尚好時,再用一種更良好的互動溝通方式來訓練上廁所,則會事半功倍,還在的感受也更快樂。

也許有人會說,我們家都把,還不是沒事?

請問:您尿頻,尿急,尿灼,尿不盡么?是不是晚上睡覺老起夜?睡前不排尿不舒服?出門前不排尿不舒服?出門後經常想著廁所在哪兒?上學時候考試前總覺得想尿尿?如今還有便秘困擾,痔瘡呢?沒有!!??也許時候未到。如果以上癥狀你有二項,恭喜!!!你小時候被把過屎尿了!!!親~~~寶寶不是試驗品,寧願「無所作為」,也不能埋下健康隱患!

知道現在的男性為什麼總有前列腺炎么?那就是膀胱功能不穩定引起的,逼尿肌無法自主收縮,引起尿頻,尿急,遺尿,簡稱:尿失禁!!!膀胱功能不穩定知道為什麼么??嬰兒期尿道括約肌受損!!!!!

知道為什麼那麼多人便秘,痔瘡,肛裂么?那就是肛門括約肌受損鬆弛,就是肛門直腸環對大便的控制力不夠!!脫肛都是小意思!!到老年時候就等著大便失禁吧!!

危害不是立竿見影的。現在很多國家都提倡科學育兒,可見大勢所趨。況且寶寶不是試驗品,寧願「無所作為」,也不能埋下健康隱患!願我們的寶寶都快樂健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足壇宙斯 的精彩文章:

和珅與嘉慶在獄中的一次對話,道出了誰才是大清最貪之人
夏天蚊子多 驅蚊不用蚊香 窗戶旁放一杯這 比蚊香還管用
經常揉這些地方,孩子長成「小巨人」
為2歲女兒挖墳,與她一起躺墓穴,這個爸爸真有愛!
一個不會微笑的人,是一個沒有未來的人

TAG:足壇宙斯 |

您可能感興趣

震驚!看完這些,你還敢吃小龍蝦嗎?
看了這組照片,你還敢讓P圖大神給你修圖嗎?你好馬叉蟲啊!
看你們還敢亂停車嘛!看的我真心爽快!
據說,這些恐怖片真的受過詛咒……你還敢看么?
看完這些,你還敢瞎練嗎?
這些網紅眼藥水你還敢用嗎,不怕眼瞎?
看完這篇,你還敢不用眼霜嗎?
太好笑了!看完這些你還敢亂停車嗎?估計車主想死的心都有了吧
憋尿的四大危害,看完你還敢憋嗎?你的小鳥怕是受不了!
還敢說你沒有密集恐懼症?看完這組圖,就乖乖的承認吧……
你還在撿肥皂嗎?看看這些肥皂,你還敢撿嗎?用手指和手槍做的,你試試?
旅遊景點現狀曝光!!!看完這些你還敢去嗎??
看完這個你還敢離婚嗎?震驚了!
看完這些,你還敢熬夜刷抖音嗎?
電鋸驚魂編劇給死神來了6寫劇本 你害怕了嗎?還敢看嗎?
看完這些,你還敢說自己真的懂紅酒嗎?
全切歐式大雙眼皮,看著都很揪心,你還敢做嗎?
看完這些,你們還敢整容嗎?
看了這個故事,你還敢吃肉嗎?
飲酒或導致牙齦感染和心血管疾病!看完你還敢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