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轉山三周年,岡仁波齊的加持分毫未減!

轉山三周年,岡仁波齊的加持分毫未減!

轉山三周年,岡仁波齊的加持分毫未減!

近日去電影院看了張楊導演的《岡仁波齊》,一個多小時的觀影時間,卻對電影中幾位朝聖者的平淡故事幾度落淚,除去對藏人淳樸信仰的敬重,更多的是想起自己三年前的岡仁波齊轉山之行。

電影院里其他人都是在看「別人的故事」,而我卻是真真切切地與劇中感同身受,以致於走出影院仍久久不能平復心境。

劇中人是以最虔誠的方式三步一跪拜兩千多公里,從青海到西藏艱苦跋涉最後才抵達岡仁波齊,生老病死的故事都在途中發生。

對於佛教徒來講,這是一部極好的關於願力與實際修持的故事片,對於喜愛西藏和對藏傳佛教系統感興趣的人來講也是很好的科普。

相比之下,三年前我去岡仁波齊則刪繁就簡地多,受窘於工作安排和得益於現代交通的便利,從浙江家裡到岡仁波且山下僅用了三天。

每每想起歷代高僧大德和藏地信眾們跋涉千里朝聖的事迹都萬分慚愧,但求今生今世福慧資糧圓滿,末學也能三步一拜地朝禮一次聖地。

2014年是藏曆木馬年,相傳佛陀釋迦牟尼誕生、悟道、圓寂都在馬年,所以藏人相信在這一年去朝拜岡仁波且得以積累十三倍的功德。

我深諳功德與過失都是不可量化的,但海內外諸多信徒都選擇在這一年轉山,那麼我們作為佛教徒的共業肯定不可思議,我也相信這座「須彌山」的加持力必定能帶給我許多法道上的啟迪。

於是,好不容易安排好休假時間,提前一個月就每晚跑步、走路鍛煉身體,提前前服用抗高反藥物,做好一切準備後即飛赴拉薩,直奔岡仁波齊。

最高海拔五千七百米,全程五十多公里崎嶇山路,路上只有帳篷提供熱水和速食麵,缺氧是我們內地人不可避免的問題,平均每日二十多公里的負重徒步也是需要突破我個人極限才能克服的問題。

我能走完全程,全憑著對三寶的信心,同行的藏人、印度人的虔敬心也給我不斷前行的動力。

轉山第一日的營地位於卓瑪拉山腳下的芝熱寺,這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噶舉派寺院,寺主丁增南加活佛非常慈悲,為方便馬年的轉山人潮建立了簡陋但乾淨的寺屬招待所,寺院廚房也為朝聖者免費提供美味可口的晚餐。

轉山三周年,岡仁波齊的加持分毫未減!

岡仁波齊神山腳下

一日高強度活動後,我備受高原反應和體力不支的折磨,在寺院大廚房用過湯麵片後即回房間休息。

然而夜晚的岡仁波齊溫度驟降到零下,落山風在整個峽谷里橫衝直撞,房間的雙層窗戶也抵擋不住寒風,我蓋著兩層被子也沒能感到暖和。

半夢半醒地度過了前半夜,凌晨三四點被喉嚨里的干癢渴醒,四肢冰涼意識卻十分模糊,我知道自己是嚴重的高原反應。

保溫杯里的熱水已經變成冰塊,我穿上所有能穿的衣服打著手電筒出門找水。

走出招待所平房,肆虐一夜的狂風已經平息,岡仁波齊的北麓一覽無餘地呈現在我眼前,啟明星引領的滿天繁星淹沒了月亮的光輝,卻像天上有一萬盞明燈全部照射在岡仁波齊的山體上。

雖然是夜晚,岡仁波齊從山腳到山頂的輪廓和雪線都清晰可見,具有標識性的「萬字」山脊更為明顯。

在那一瞬間我忘卻了身體的所有不適,沉浸在這寧靜幽遠的星空下神山中。

我面向神山找一塊石頭坐下,默默憶念釋迦牟尼佛名號,平時習慣閉眼念經的我那一刻卻捨不得眨眼,神山在我面前如神諭降臨一般互相凝。

我想這可能是生命中最好美好的一個夜晚。即使是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這些世俗的快樂根本無法與彼時彼刻相提並論。

轉山三周年,岡仁波齊的加持分毫未減!

朝聖路上風雪飄搖

在兩千五百年前,也是在恆河邊一個絕美的夜晚,啟明星剛剛升起之時,一位離家出走的王子——三十五歲的悉達多已經在一棵樹下禪定許久,他在入定前曾立下誓願,若不能了悟萬事萬物的究竟真理,我就絕不起身。

當啟明星高懸天空,周遭無比寂靜之時,悉達多王子目睹明星若有所思,激動地感嘆道:「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慧相,只因心常受垢染而不得見光明自性。」

多年之前讀一行禪師的《故道白雲》,禪師講述佛陀悟道時的這一情景雖然令人印象深刻,卻從未有過更深層次的體會。

而在岡仁波齊神山腳下的這個良夜,我似乎親眼所見佛陀的心路歷程。

我忍不住淚如雨下,吾等佛子終其一生聞思修行,莫不是在艱難走出雲霧繚繞的慾望幻象,以求看到最真實的自己。

而這短短兩句話之間的百轉千回不可言談,只有法道上的同行道友們才能感同身受。

不知不覺我已經渾身涼透,臉頰上的淚痕也凍成冰凌,我提醒自己明日還有三十多公里路走完,不能在戶外久留以免毀掉整個朝聖。

我面向神山做了三個大禮拜,再誦一遍《普賢行願品》迴向眾生,希望所有佛子都有機會能親臨神山感受神山的加持。

白駒過隙,一轉眼我已闊別神山和西藏三年。

轉山三周年,岡仁波齊的加持分毫未減!

時光荏苒,神山的加持讓我勇往直前

在前往岡仁波齊朝聖之前,我是個十足的「理論派」佛教徒,喜閱經典擇取佛家智慧。

也在茶餘飯後與親朋好友妄談佛法,對身邊許多道友的實修行為嗤之以鼻,斷章取義南懷瑾先生「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的觀點並以此為范。

從岡仁波齊回來以後,我親身經歷了數次真切的苦難,有關家庭、事業、世俗追求等等許多細節。

也曾有過跌落深淵般的絕望,失獨離群的恐懼,甚至迷失於生命的意義……每一次劫難的最後,都是想起岡仁波齊之行才能釋然,重新審視自我的本真面目。

每每沉溺於苦痛之時,悉達多太子靜坐菩提樹下目睹明星的形象就出現在我眼前,接連就是我在岡仁波齊神山下的那個美麗夜晚。

只要一想到這裡,人生就更加堅定,究竟的真理尚未悟得,一切境遇都是我的良師。

生而為人就無法避免痛苦,所有讓人消沉的苦果都來自自我的造作,怨天和尤人都是在逃避因果,我已經學會接納自己身上發生的一切。

從岡仁波齊回來我就告訴自己——接納自己此時此刻的全部,才是純潔新生的開始。

悟道後的釋迦牟尼,先後向我們開示了四法印、十二緣起、六度、二諦等離苦得樂的不二法門,曾經我只把這些無價之寶當作緩解情緒的良藥,只有現在,我才意識到這些應該是我生命的主題。

敏而時行之,用實踐去解構所有已知才能得到無量無邊的智慧——如果加持這件事情真實不虛,那麼我的轉山之行得到的加持就是如此。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所有佛教徒振臂高呼的口號,轉完山我才深刻地認識到,在追求萬事萬物的究竟真理的法道上,善與惡的保准和內涵都是需要被認真審視之後才能「受教奉行」的,帶著世俗認知和經驗走進佛門,就太容易誤入岐途曲解教法。

比如慈悲與智慧,所有人類都可以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詮釋這兩個詞語,然而在佛陀的教法里,慈悲與智慧遠遠不止布施乞丐和聰明伶俐

轉山三周年,岡仁波齊的加持分毫未減!

朝聖的意義無與倫比

從前我對去印度、西藏、五台山等地朝聖權當旅遊,以這樣的心態去了不少勝地也收穫良多,更別說端正心態後帶著十足的虔敬心去朝聖,我想,朝聖對佛教徒來說也是很重要的「一門功課」。

從佛陀誕生的藍毗尼到悟道的菩提伽耶、初轉法輪的鹿野苑,以及其他諸佛菩薩相關的殊勝勝地,當我們具足因緣得以踏上佛陀曾經真實生活過的土地,我們可以「感同身受」地體會佛陀的教法,這樣設身處地的思惟是無價的。

工業時代之前西藏的信徒可以耗時三年翻越喜馬拉雅山脈跪拜幾千公里去印度的菩提迦耶,只為親眼目睹那棵殊勝的菩提樹,這樣的朝聖故事在如今已不多見。

現代文明賦予了我們便捷經濟的交通工具,咫尺天涯再無隔閡,對吾等佛子來說,這是我們共同的福報。

而我自己已經默默制定了有生之年的數個朝聖計劃,未成之事不必多言,唯一可以確定的是下一個馬年還要去岡仁波齊轉山以表感恩之情。

上一次的轉山之旅幾乎是我前半生的一個分水嶺,無始以來飽受世俗生活之苦,此去經年逐漸斷、舍、離一切垢染光明自性之瑣事。

今生得此暇滿人身,又有福報得遇佛法,如若對此諸多利好視而不見碌碌無為,終其一生追求聲色犬馬,如此這般在最後關頭一定是悔恨莫及,末學在此與諸位道友共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不喝心靈雞湯 的精彩文章:

讀懂《易經~蒙卦》,你才會明白「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
「誠」是百得之源、成事之本
古人總結的煞風景的行為,不講文明都傳承了這麼多年啊
中國古代官員的「私」生活
《黃帝內經》:和喜怒而安居處

TAG:我不喝心靈雞湯 |

您可能感興趣

岡仁波齊,一個人的朝聖
中國10大最美的雪山,珠穆朗瑪峰第六,岡仁波齊峰第二,你喜歡嗎
岡仁波齊轉山之旅
轉完神山 岡仁波齊
92年女生愛上《岡仁波齊》67年導演張揚 稱兩人是轉世三毛與荷西
崗仁波齊轉山:從世界的中心路過,相遇海闊天空
30小時50公里,人生必經一次的岡仁波齊轉山
轉世三毛「與」岡仁波齊「的故事
日本NHK重走「岡仁波齊」朝聖路,12年間西藏有哪些變化?
岡仁波齊的前半生
愛在岡仁波齊:108顆佛珠了解一下
崗仁波齊,徒步在世界的中心!
神山岡仁波齊與聖湖瑪旁雍措的天堂
今天咱啥都不看 就來看看6月的岡仁波齊天氣怎樣,適合轉山嗎
信仰|岡仁波齊轉山,恰遇神山之犬
可以跟「岡仁波齊」相媲美,為什麼排片只有0.6%?
你見過這個角度的岡仁波齊神山嗎?
可以跟岡仁波齊相媲美,為什麼排片只有0.6%?
世界公認的神山岡仁波齊,至今無人登頂?
為什麼岡仁波齊是聖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