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以「茶」為馬

以「茶」為馬

「茶者,南方之佳木也。」

——陸羽《茶經》

茶葉的魅力在於「三分解渴七分品」。這是兩大功用,而後者更為意味綿長。唐人總有雅意,無論做什麼事,即便做官也以詩取仕,雅到根上了。

於是有了陸羽。陸羽的功勞在於為茶立論。而且將飲茶作為當時上了品位的雅事,並且拔到時尚的高度。他把品飲當做藝術,將飲茶從解渴式的粗放型向細煎慢品的品飲型過渡,完成了一次喝茶方式的飛躍,使飲茶成為一種藝術,並富有文化意味。

三分解渴

七分品

為此,他寫了彪炳千年的《茶經》。從煎到飲全部理論化,論及茶之器,茶之煮,茶之飲等,喝茶需要一系列器皿和工具,有一整套程式,所謂茶道,茶味盡然在其中,有點飲者留其名的意味。從煎到飲,過程是美麗的,飲者可由此走入怡情悅性、澄心靜慮的仙境。茶性有容,可融儒、道、佛三教精神與人性為一體。飲茶如修身養性,不知不覺有黃梅入身的感覺,讓人走向博大和縹緲,雲無出岫心,鳥有歸巢意,你的精神化入茶中,飲茶就是「精行儉德」、冶性澹情。

靜心

獨坐

沁著茶香

陸羽開中國茶道之先河,絕非後人功利化、庸俗化的偽茶道,一味追求煮茶、泡茶、飲茶的觀賞性和煽情性,終而促成商業化的煽動手段。陸羽的茶道側重雅,側重理,也側重形,所以能傳世,就在於他不求功利,終為後世茶文化的發展提供了範本。

自唐人後,人們知道了茶,知道了茶是可以細煎慢品的,是門可以陪伴閑情雅緻的品飲藝術。從更高的層面看,因為陸羽人們對茶的精神品格的領略,從抽象的象徵方式直接進入到了具體可感的茶飲藝術之境。從此,曾經不引人注目的農業植物——茶成了融物質與精神為一爐的文化產品,品茗也成了將人之感性與理性兩個世界相融合的獨特的文化事務。

清香怡人

心歸寧靜

唐人愛茶,不僅僅滿足於陸羽。他們不停地發展《茶經》和陸羽學說,比較著名的有《十六湯品》,研究更加細微,比如採用什麼燃料、器具和方法能獲得最佳品質的茶湯。劉貞亮則歸納了茶之「十德」:一、以茶散鬱氣。二、以茶驅睡氣。三、以茶養生氣。四、以茶除病氣。五、以茶利禮仁。六、以茶表敬意。七、以茶嘗滋味。八、以茶養身體。九、以茶可養心。十、以茶可行道。如是觀之,茶德何不是人德?人德又何嘗不是茶德?

茶的研究變化和學說演化,正是人們追求茶之精神享受的物象。愛茶猶愛物,愛物如愛人。對於文化人來說,唐朝是可敬的,宋朝是可愛的,元朝是可恨的,明朝是可怕的。唐宋兩朝,對文人的貴尊,以詩取士也好,文人免罪也罷,起碼茶,在兩朝人手上,把玩得如詩詞一般。記得在貴州茶鄉湄潭縣城攀登城中央山峰上「天下第一壺」時候,我與茶友攀援在茶馬古道上,就有詩興來襲,茶就是馬,馬就是茶,所謂絲綢之路不就是以馬馱茶走向域外嗎?如今因為唐人雅好,因為陸羽與茶經開風氣之先,不禁化用詩友之名句:我想到唐朝去,以「茶」為馬,今晚就出發。

捧茶入定

(部分圖片源自網路)

「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神靈。七碗吃不得也,惟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盧仝《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

書評教育詩詞字畫旅遊

顧問:徐建星 陳明秋

譚五昌 張煒

主編:歐陽滋生

編輯:金鐲 念紅 靜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茶市 的精彩文章:

茶亦醉人何需酒之從山間到杯中
茶志 泡茶說

TAG:中茶市 |

您可能感興趣

以「拙誠」之心跑馬拉松
以「忠魂」揚國威 以「傳承」繪藍圖
特朗普再次以「黃馬甲抗議」嘲笑馬克龍,他這麼做有何目的?
特朗普再以「黃馬甲抗議」嘲笑馬克龍,完全是五十步笑一百步
猛龍以「德」服「人」,馬刺缺「德」無緣「黑7」
乾隆皇帝有一個「高檔」的茶宴,喝完茶竟可以「順」走皇帝的茶杯
運動以「膝」為貴!
馬拉松跑者跑兩會 為何被致以「迷之微笑」
以「樂天」自許者白居易
亞朵×網易雲音樂,你的酒店以後可以「睡音樂」了
奔騰以「天馬星途戰略」支持物聯網汽車前進
漢桓帝劉志何以被冠以「小偷皇帝」的美名?
授人以「魚」還是授人以「漁」—拿蒙台梭利的「感官教育」說事
馬首相納吉以「特朗普手法」打選戰
玉石何以「無價」
投我以「喪」,報之以「喪」
老茶頭為何會被冠以「高耐泡」之名?
美麗鄉村·上海張馬村:好環境也可以「當飯吃」!
以「宴」的儀式 承載「家」的精神
最火網綜帶你飛,以「小仙女」著稱的鄭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