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民營中醫機構的崛起對公立醫院構成威脅?

民營中醫機構的崛起對公立醫院構成威脅?

作者:木槿

固生堂、君和堂大手筆的融資曾轟動一時;和順堂的走出去戰略碩果累累;跨界「外星人」紛紛複製連鎖醫館的案例在業界已經不是什麼奇聞異事......中醫發展呈勃勃之勢,可成功的背後,總有一些不為人知的痛。

隨著央視中醫藥法《對話》欄目的熱播,備受關注的民營醫館的發展問題在節目中展開了討論。以劉瓊女士為代表的民營醫館經營者向王國強局長提出了問題——民營醫館會不會更容易開?

1、民營醫館審批難成為歷史

因為年少時萌生的中醫夢,又發現中醫市場的商機——具有一波潛在的粉絲群,劉瓊從香餑餑的上市零售連鎖藥店進軍中醫館,開啟了一場大力擴張門店的歷程。

▲雲南聖愛中醫董事長 劉瓊

劉瓊說,「他們說我開醫館開瘋了!每年我得到上市公司的分紅有2000多萬元,全部拿來開中醫館,可是還不夠,遠遠都不夠,然後我就用我的股票去質押開中醫館。」

醫館不是人人都能開,要隨時做好虧損的準備,「一般我們的醫館投入都在1500萬元左右,最開始每年至少虧六七百萬。那是五年前的一個分界線,如果說2010年以後的一個分界線就要虧上千萬元,因為房租在漲,工資成本在漲,裝修費用也在漲。」劉瓊說。

現實相對於理想還是骨感了許多。過去,中醫發展還不被待見,規矩多,審批難,十年以前開醫館的人大多有共同的感受,束手束腳難有作為,令醫館人眉頭緊鎖。

「以前民營醫館審批非常困難,有很多限制,比如說在選址的時候,要求醫療機構之間必須相距500米、二環以內不能開辦。城管對我們的門頭,門臉裝修也有限制:在設計門頭的時候,我們要體現中國風文化,但設計出來審批的時候有關部門不同意。有一天政府部門給我打了一個電話,因為市容檢查,讓我們當天晚上之前一定要把醫館樓上那幾個大字拆掉,如果晚上之前不拆掉,第二天就封門。」劉瓊說。

對此問題,王國強局長解答了她的疑惑,也給廣大民營醫館人吃了一顆定心丸,「劉瓊講到的都是她的過去式,但是我相信,隨著中醫藥法的頒布,尤其是中醫藥法第14條,對於中醫診所從審批制變成備案制,都有了很明確的規定,所以這是一個對民營中醫機構來講非常利好的消息。」

2、公平對待民營中醫機構

劉瓊在發言中分享,「『民營』二字在13年前,聖愛中醫館剛剛開業的時候,是被歧視的群體,很多人看不起咱們民營機構。」

雲南省中醫藥管理局局長鄭進談到,自己剛擔任局長的時候,業內很多公立醫院的大夫、領導希望他以後和聖愛中醫館劃清界限。2011年他到聖愛中醫館視察,卻覺得聖愛的中醫藥文化建設做得特別好,用心之舉勝過任何一所公立醫院,他還發現到聖愛中醫館看病的老百姓特別多。

鄭局長由衷地讚許,「聖愛中醫館是當今社會經濟發展背景下,老百姓對中醫藥不同需求誕生的產物。公立醫院由於醫療資源問題,只能提供一些基本的醫療服務,但是聖愛中醫館卻提供了優質和高水平的服務,他們的存在意義很大。」

「你怎麼看待公立醫療機構,你就怎麼對待它(民營)。」鄭進說。

民營中醫館如雨後春筍發展是中國醫改體制過渡的一個必然出現的事物,鄭進表示,公平對待民營中醫機構才是正確的舉措。

3、多點執業對公立中醫醫療機構的衝擊

醫生即是品牌,從前公立醫院對醫生不放開,到現在的多點執業,解決了民營中醫機構招醫生老大難的問題。這兩種力量在市場上的角逐,對公立中醫醫療機構而言,既是壓力,也是挑戰。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院長王耀獻對此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中醫藥法的頒布確實迎來了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春天,對中醫院的發展也會產生深遠影響,當然機遇多於挑戰。

第一個挑戰就是對醫療業務的衝擊。專家資源稀少,就會出現病人就醫分流。大型中醫醫院往往是大門診,以東直門醫院為例,醫院收入的75%來自於門診,所以說門診量少了,必然醫療業務會受到衝擊。

第二個挑戰是人事管理難度大。多地點執業加上中醫診所備案制,這可不是美酒加咖啡。

第三個挑戰是科研教學影響大。醫院培養一個人才、知名專家非常不容易。民營醫院都在搶奪優質資源,而我們的知名專家有時候也會出於經濟誘惑,忙著自己開診所,或者去民營機構執業,必然會影響科研教學工作。我擔心的是,如果沒有一流醫生做擔保,很難保證大型中醫院年輕大夫和醫學生的教學質量。這是百年大業,國之根本。

當然這三種挑戰是一種壓力,也是一種更高的要求,一種鞭策。」

不管是美酒還是咖啡,多點執業大勢所趨。

民營中醫機構已然成為中醫事業發展不可忽視的重要分支,在政策的光明指導下,王國強局長還對民營機構做出規定:堅決取締非法違法行醫。

本文為原創內容,轉載需授權。

編輯|木槿 視覺|三七

更多專業報道,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中部崛起中醫夢
互聯網公司在政務雲市場崛起 成為新科技力量
新崛起的全市場財富管理公司甦翔投資正在改變中國人的投資認知
AI和機器學習在建築業的崛起
新型大型技術公司正在崛起,政府職能需要被重新定義
硬科技創投崛起 中科創星獲投中早期投資機構十強
美國以為制裁中興,就能遏制中國科技崛起嗎?
暗影崛起新卡公布 奶德組建與中立橙卡
美國私人軍事公司(PMC)的起源與崛起
菲律賓眾議長表示建立亞洲聯合國?崛起中的東方巨龍
英國保守黨議員因公開抨擊中國崛起,涉嫌種族歧視遭黨內解僱
美國加征關稅旨在抑制中國的技術崛起
政黨制度、極化政治與川普崛起
美參院外委會通過「台灣旅行法」 專家:欲靠打「台灣牌」制約中國崛起
家庭安防市場崛起 成為智能家居「著陸場」
林毅夫:中國的崛起和對發展中世界經濟學的意義
頂級研究型大學中的商科崛起之星—全方位解析JHU金融專業
暗影崛起新卡公布 中立紫卡大壞狼法師
門閥政治的終結——北府兵的崛起
王中華:為中醫之崛起,《醫館界》需要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