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長平之戰的鍋到底應該誰來背

長平之戰的鍋到底應該誰來背

眾所周知,長平之戰趙國主力盡毀,從一個能和秦國正面對抗一流軍事強國變成了只能勉強自保的小國家。那這場戰爭的慘敗,到底誰應該負責?

首先,要從戰爭的起因來說,韓國已經把它的上黨割讓給了秦國。而趙王為了一塊土地,就和秦國直接鬧翻,這筆買賣到底值不值。個人覺得,為了上黨這麼一個郡,在國內軍事和糧草各方面都沒有準備妥善的情況下就和秦國開展是不妥當的,典型的因小失大。

其次,不戰則不戰,如果戰就戰的硬氣十足。趙國剛開展的時候,甚至找人去秦國和談,而且輕信秦國會和談,結果韓魏都沒有幫趙國。這是典型的外交失利,如果前期不和談,韓國和魏國一定會傾力幫助趙國。先不說原本三晉就是一家,即使戰後趙國一家做大,也比秦國一家做大好,因為秦國實在是太殘暴了。外交方面,應該是合縱,秦趙酣戰的時候,如果魏國和楚國如果能襲擊秦國後方,戰局也不至於打的這麼被動。

廉頗是著名戰將不假,可是他以逸待勞的作戰方針,真的有點不敢苟同。戰爭開始的時候,秦國是出國作戰,地形和氣候都沒有趙國熟悉。在秦國全部兵力還沒有駐紮過來的時候,廉頗手握幾十萬大軍,為什麼不進行騷擾和打擊。而是慢慢等待秦國所有主力來了以後,再躲在工事力等死。趙國胡服騎射,戰鬥力雖然沒有秦國那麼爆表,但是20萬趙軍打10萬秦軍還是綽綽有餘的。可是廉頗在戰爭伊始,兵力有很大優勢的情況下卻很少主動出擊,真的是令人費解。

戰爭打的就是人,但是比士兵更重要的是有一個厲害的元帥,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秦國還有個縱橫捭闔的白起,十分老辣善戰。可是趙國呢,除了一個會守城的廉頗,就剩下了一個紙上談兵的趙括了。趙國的人才儲備嚴重不足,甚至在馬奢和廉頗以後出現了軍事人才的斷層,這個是很可怕的,尤其是趙國這樣一個軍事強大的國家。如果,一個軍事足夠強大的國家裡沒有一個好的統帥,就好比一台跑車裝了一輛電動車的發動機一樣,外強中乾,難有打的作為。

長平之戰的鍋理應趙國整個國家來背,因為那時候的趙國和趙武靈王時候的趙國有天壤之別。一個是積極進取,開疆拓土,一個是拘於規則,安穩守土。長平之戰的失敗不是偶然,是必然,及時沒有長平之戰,趙國的未來也是很堪憂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平之戰 的精彩文章:

長平之戰,一個被腹黑了2000多年的人,其實他並沒有大家幻想的那樣一觸即潰
燕國本想在長平之戰後從趙國大撈一筆,沒想到最後悲劇了!
《長平之戰》的45萬白骨真的只是中了秦國的「反間計」?
長平之戰始末(九), 毛遂自薦, 聯楚合縱
長平之戰趙王為什麼用紙上談兵的趙括?不用趙括,趙國就不會失敗嗎

TAG:長平之戰 |

您可能感興趣

長平之戰趙國大敗,這個鍋趙括到底該不該背?
長平之戰是誰的錯,難道所有的鍋都該趙括背?
長平之戰因趙括紙上談兵?這口鍋他背的太冤
長平之戰非紙上談兵之錯,趙括背了兩千多年的鍋
秦軍剛贏得長平之戰,沒想到卻遭到了最大的慘敗,幾乎全軍覆沒
白起的長平之戰最有名?這一場戰爭其意義不輸長平之戰
長平之戰秦國到底勝在哪兒?
長平之戰爆發前,趙國接受上黨地區,到底算不算戰略錯誤?
長平之戰的戰況是怎樣的?
長平之戰慘敗後,趙國為什麼還能打贏邯鄲之戰呢?
背鍋兩千多年,馬服子你可知否?然長平之戰非趙括之過
長平之戰趙括本不該背鍋,「神一樣的對手」,換誰趙國都得輸
長平之戰白起被人稱讚,他卻背負紙上談兵的罵名,真相原來是這樣
白起的巔峰一戰,後來只有韓信、項羽敢模仿,不是長平之戰!
長平之戰後慘重損失的趙國,是如何贏得邯鄲之戰的?一起來看看
也說長平之戰
長平之戰對峙時白起在做什麼——揭秘秦國為何不一開始就派戰神白起指揮長平之戰?
長平之戰,趙軍的多次衝鋒,突破不了白起的防線,原來這才是真相
中國歷史上最慘烈的戰爭——長平之戰:趙括到底是不是紙上談兵?
長平之戰中,白起真的有必要殺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