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為什麼大家都公認的好人,在家卻不是

為什麼大家都公認的好人,在家卻不是

作者:周梵

01

F小時候家裡條件不算很好,平時吃的喝的都很樸素。一次F的奶奶過六十大壽,家裡來了好多親戚客人,媽媽做了好多好多平時吃不到的好吃的,F看著不斷的咽口水。

那一年F不到五歲,F看到桌上的雞腿,實在饞了,爬上椅子就伸手想拿,在旁邊忙活的媽媽看到了,提起鍋鏟狠狠的拍下去,她的小手立刻紅腫起來。

媽媽罵道:「你懂不懂禮貌,長輩都沒上桌,你怎麼敢隨便拿桌上的菜!你這樣別人會說你沒家教,給我滾下去!」F那一刻整個人都怔住了,訕訕的收回了手。

那一刻,她第一次強烈的意識到不能自己想要什麼就要什麼,滿足自己需要是不對的。要聽話,要乖,要得體,要為別人著想。

在F的成長過程中,無論是母親還是父親,給她最多的耳提面命就是要懂事,不要和別人不一樣:言行要舉止得體,不要做出格的事情,不要給別人添麻煩。

她早已把這些外部曾經對自己的教育和影響內化成自己人格的一部分了。所以F長大以後,成為一個乖女孩,她特別會察言觀色,善解人意……

但問題就在於,那個想要為自己而活,想要滿足自己需要的部分,並不會因為自我說服就消失,這股力量只是被強行壓抑下來。

被不斷的評判和否定,被我們的社會人格認為是「不好的」「自私的」「不負責任的」。這個部分雖然真實存在,但卻一直沒機會真正被允許自由的表達,所以這股力量總是試圖找機會冒出來。

這也是很多人生活中,總是矛盾和糾結的部分,就是有太多自己的陰影不被接納,兩股力量不斷的交戰,拉扯。

因為每個人內心深處那些真實的渴望和需要,並不會因為社會人格的壓抑就自行消失,它們一直都在。只不過被壓抑到了更深的地方,那些我們不想面對不想承認不願接納的部分,就是陰影人格。

我們每時每刻都在和社會人格爭戰,都在我們的內在不斷自我消耗。

02

F的婚姻和生活出了很多問題,她總是把自己搞的很累,有時別人請她幫忙,尤其是領導和一些權威人士,即使自己有很多事,心裡不情願,也會答應下來。

沒有力量說不,內心深處總在意如果拒絕別人,別人會怎麼看自己。雖然她所有的同事和朋友都公認她是「好人」,但在伴侶和家人面前卻非常情緒化。

她發現自己越來越不快樂,總在證明和討好。而且她也覺得自己越來越不喜歡自己。當我們最不喜歡自己的時候,也是最沒有力量的時候。

F雖然對工作同事和朋友總是客客氣氣的,幾乎有求必應,但是對家裡人,尤其是對老公和孩子卻總是缺乏耐心。而且常常是前半段強壓著怒火,好聲好氣的說,突然沒有預兆的就爆發了,即使她知道這樣不好,但根本就停不下來。

直到有一天孩子突然沖她大吼,你就知道對我凶,你對所有人都比對我好,你到底是對他們假好還是真心討厭我?!F那一刻完全怔住了,最後終於發現她壓抑的情緒所爆發的出口就是她的家人。

所有那些未被滿足的渴望,是絕不可能靠個人的意志力被真正壓抑下來的,最後這股能量一定會爆發出來,要麼對外,在關係中呈現;要麼對內,在身體上表現出來。

所有的「必須友善」「必須勤奮」都變成一種「應該」,都是一種強迫和壓抑,即使是那些看上去很正確很好的「應該」,只要一變成強迫,那麼原本是好的就會變成壞的。

所以艾克·哈特在他的《新世界,靈性的覺醒》里說,「地獄之路是好的意圖鋪就的。」任何時候,一旦在不允許自由選擇的情況下,強迫自己或他人只能做那些「好的」選擇,那麼這個「好習慣」「好品格」就會變成一種強迫性牢籠。

如果只能做一種選擇,那就意味著沒有選擇,沒有選擇就沒有自由,沒有自由就意味著所有的現有選擇都是建立在自我壓抑,自我犧牲上的。

它並不是發自內心的遵循自由意志的選擇,而是被迫履行某些社會規條或他人的期待而不得不做的一件事。這個「好」,原本的意義就消失了。這個「好」變成了一種負擔和道德綁架。

無論是「分享」「負責任」還是「幫助別人」,這些品質只有在允許自己可以「不分享」「不幫助他人」「不負責任」的前提下它才有其真正的意義。道德規範終究只是愛和善的替代品,永遠不可能變成真正的愛或善。

例如,社會規範要求人們應該要「孝順父母」,就算兒女們回家的次數多了,也不是因為愛或思念,而是基於責任或義務。

如果你有孩子,你還記得抱著那個小寶寶時的情景嗎,你看著TA的眼睛,TA也看著你的眼睛,你們凝望著對方,那一刻你能感覺到這個小生命對你的愛。

然而TA不會背弟子規也不知道任何道德規範,TA只是純然的沒有條件的想要愛你,選擇愛你。真正的愛是不需要任何要求或強迫的。

但如果你需要藉助某種約束或規範才能迫使對方愛你,那麼你要自己先反省一下,為什麼你會讓自己的關係走到如此境地。如果你是那個被約束的一方,也要去看看,你在恐懼什麼抓取什麼,以至於允許對方有籌碼可以控制你。

最大的自由,才有最大的成長,同時才能使用出最大的力量。如果只是遵守道德規則,那不是成長,只是服從。

03

很多人擔心,如果我什麼都接納,如果對我的孩子或身邊的人這麼做,他們會不會就放任自由從此放縱墮落下去了。這些人在問這個問題時有一個假設,他們認為人性本惡,只要有機會就會作惡墮落。然而他們不了解是,所有的生命都有一個共同的原始動力——進化。

進化的方向就是,更好、更有力量、更有愛、更美。這是所有的有機物共同的目標,不以某個人類的意願為轉移的。

人類是地球上最為複雜和精美的生物,這個部分的原始動力更為強烈。不需要一個充滿擔憂和焦慮的父母或領導伴侶,來告訴TA你應該變得更好,如果不變好,我就代表月亮懲罰你。

在沒有懲罰和苛責的前提下,依然願意去做願意給出,那時候的給出才是真正有力量的。因為那不是某種交換,而是源於自己出自本心的選擇,這時一切都變得更為輕鬆而更容易顯化成果。那是一種更為自然的能量流動,順勢的狀態。

就像我自己過去的經歷。當我真正可以接納自己的休息狀態時,我就可以允許自己心無掛礙的休息,而沒有過去那種一邊休息一邊還有惶恐不安的感覺。

而這時,因為純粹和自在的享受休息,休息的效率也會很高,在更短的時間裡,休息的需要就會徹底滿足,而滿足之後再去工作,會有更多的熱情和創造力。

而且我越來越多的發現,所有真正成就很高的人,無論是優秀的企業家,還是名校的高材生,當你去觀察他們,會發現他們都是非常重視休息的人。

而且他們的工作勤奮和高效,絕不是自我強迫出來的,而是——根本停不下來!

生命原始的目標就是進化,還有創造,當所有的壓抑和強迫的人為糾結的力量都消除掉之後,源頭那股想要創造的動力就沒有阻礙的自然顯現了。

哪怕是幫助他人也是如此,當你真正有幫助他人的力量,那麼前提是你必須先允許和接納可以拒絕幫助他人的自己。否則即使你真的在幫助他人,你也無法享受到這其中的快樂。而真正能給出接納的人,內心必定是強大和自由的。

生命中有很多這種悖論:當你不害怕失去時你才能真正得到;當你不害怕失敗時,你才可以真正的成功;當你可以接納自己的陰影,你才可以真正轉變它。

要未來變得更好而否認現在是完全沒有必要的。永遠要記得,現在的你就是最好的,下個階段的你將會更好。

幸知八月會員課來襲

教你讀懂《我的前半生》

課表一鍵收藏

授課方式:微信群語音授課1小時+答疑30分鐘

報名方式: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潘幸知 的精彩文章:

什麼時候才是要孩子的最佳時機
在婚姻里,你是女人、女孩還是母親?這點很重要
婚姻中最好的姿態:50%女人 20%母親 30%女孩
因為童年被性侵,他們一個接一個自殺身亡

TAG:潘幸知 |

您可能感興趣

這個世界真的太噁心了 還好 我也不是什麼好人
壞人的猖獗不只是因為他們夠壞,還有好人的沉默
嫁給這四日的男人,找對好人家,全家幸福,花錢不愁!
為難你的都不是什麼好人
北宋的一個大好人,人們卻評論他不是好官,一石匠的話讓大家慚愧
好婆婆的「四大標準」,哪怕只佔一個,也是嫁進了好人家
別緊張,我不是什麼好人,我是來搞笑的
這三大星座的人,公認好人緣,受得大家的喜歡,異性緣不斷!
什麼面相的女人能嫁到一個好人家
家有男孩家長這樣教,長大不僅會有出息,還有好人緣
紅樓夢:有底線,不害人,賈家只有他是好人,卻最終難當大任!
畢竟 能讓你為難的 都不是什麼好人
你才是老好人,你全家都是老好人
最有後福的老好人手相,你家中是不是也有這麼一位?
閨蜜婆家的婚房,這麼好的房子真是太用心了,為她嫁個好人家高興
好婆婆的「三大標準」,哪怕只佔一個,也算是嫁進了好人家!
好人家的女孩兒是不會半夜還在外面閑逛的,是嗎?
傳喜法師:認為自己是好人,是因為還沒開始做好人
心不善,人不正,大富大貴沒有用!人在做,天在看,好人終會有好報!
這三大生肖女最好命,不僅無災無難還能嫁到好人家,帶著家人發大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