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迅雷程浩:創業公司做智能音箱是九死一生

迅雷程浩:創業公司做智能音箱是九死一生

雷鋒網按:本文作者程浩,美國杜克大學計算機系畢業,曾經在矽谷和百度工作,後創辦迅雷網路,並成功在美國NASDAQ上市。他認為「人生最大的風險就是從不冒險」,現在專註於互聯網領域的投資。

亞馬遜Echo近千萬的出貨量,帶火了智能音箱,國內已經在做和想做的創業公司不在少數。包括很多之前做語音識別和語義理解的創業公司,過去苦於找不到好的商業模式,現在都考慮往這個賽道上靠。但我的整體判斷是創業公司直接做音箱的機會很小。

具體幾個觀點:

一、創業公司的技術先發優勢並不重要

智能音箱的核心技術,硬體層面包括麥克風陣列,即機器能不能在幾米之外聽清楚,也就是遠場語音交互;軟體層面主要是語音識別和自然語言理解。

目前可能一些創業公司在硬體技術上、演算法上有一些先發優勢,但這不重要。我非常認同老友雷鳴的一句話「長期來講,未來的人工智慧之爭,會逐漸從人才之爭變為數據之爭,其核心在於數據的私有化以及人才的可流通性和長期充沛性」。

簡單講,技術壁壘未來會越來越弱,因為人才可以流通,巨頭可以招最優秀的人才。未來數據才是核心競爭力。而在語音識別和自然語言理解領域,巨頭太不缺數據了。

所以智能音箱不同於安防、醫療等垂直領域,創業公司沒有數據壁壘,無法建立起長久的技術優勢。現在巨頭都把智能音箱這個業務作為未來新的流量入口,投入重兵之下,創業公司難以抵抗。


二、生態系統是創業公司不能承受之重

拿熱銷的亞馬遜Echo舉例,除了計時器和設定鬧鈴提醒這類工具外,國外消費者最常用的擴展功能(Skills)是播放音樂、智能家居(開關燈光)和新聞簡訊。

工具類功能對創業公司和巨頭來講都沒難度,這不是核心。真正的分水嶺是音樂、有聲讀物和智能家居,也就是我說的生態競爭,或者說合作夥伴之爭。創業公司要跟大公司拼生態和內容,幾無可能。

以智能音箱上的Killer App音樂舉例,數字音樂版權方面,今年5月環球音樂與騰訊音樂的聯手,意味著騰訊音樂娛樂目前囊括了環球音樂、索尼音樂和華納音樂三大唱片公司的全部獨家版權。阿里音樂集團也擁有一些頭部內容。

現在創業公司在音樂版權上還能打打擦邊球,以後萬一這些巨頭認真起來,你怎麼辦?首先版權授權費會水漲船高,創業公司難以承受,就像當年影視內容一樣,視頻網站火了後,一集電視劇從以前的1集1萬到上百萬;其次如果巨頭真的很重視這事兒,完全可以不把最好的音樂資源授權給你,也包括《中國新歌聲》、《歌手》、《曉說》等優質的內容IP資源。

所以創業公司在以上這些資源上完全沒有競爭力,因為巨頭已經建立了龐大的生態體系。說白了就是,你創業公司的音箱語音識別、語義理解再準確,內容資源上卻差了一大截,消費者同樣不會買賬。

同理智能家居的生態系統一樣。我是巨頭,你是創業公司,做為一家智能電燈的廠商,會選和誰合作?肯定是誰賣的好,誰能長期做下去就跟誰合作。而且如果一個合作夥伴提供的Skill真的特別好,巨頭還可以補貼要求獨家。因此創業公司在和這些大公司爭奪生態合作夥伴時,同樣處於劣勢。

回到創業公司自身,創業公司必須有能力獨立提供價值,如果這個價值依賴於生態和合作夥伴,那就是生態系統的打法,創業公司就沒有任何優勢了。就像當年的安卓和iOS火了之後,微軟這麼大的企業想進入也不行,沒辦法,這就是生態競爭的殘酷性。

三、巨頭都極為重視這條賽道

大家都覺得智能音箱是下一個流量入口(當然具體是不是,不是今天討論的話題)。國外也是大公司間的較量,主流的就是亞馬遜、Google和蘋果三巨頭,聽說微軟和Facebook也很快發布。為了搶場景入口,大公司可以有100種手段,各種推廣、降價、未來甚至不排除免費,如果成本足夠低的話。

亞馬遜的Echo為什麼賣的這麼好?你把亞馬遜首頁常年留給Echo的位置折成現金,你算算那是多少錢!再加上亞馬遜有Prime會員服務、流媒體版權以及電商服務等完成的生態系統。所以協同效應是很明顯的!

面對巨頭們搶奪場景入口,這種級別的戰爭,創業公司要躲遠點,不是濺一身血的事兒,而是很容易成為炮灰。這麼說吧,未來國內會有超過一百款智能音箱出來,但最終能留在市場上被用戶接受的不超過10款,剩下的都是炮灰。


四、退而求其次,創業公司不做硬體只做操作系統也不行

雖然創業公司做音箱做不成,那我做軟體,也就是智能音箱的操作系統行不行?對不起,也不行。首先,百度DuerOS和阿里的AliGenie已經選擇了做開放平台。他們也為硬體廠商提供操作系統、Skills以及內容的一站式服務,合作夥伴只需要提供硬體就完了。

不過即使這樣,DuerOS和AliGenie我也不太看好。大家都想成為智能音箱的安卓,但我覺得很難。當年安卓的合作夥伴主要是硬體廠商,他們沒有做操作系統的能力,而且安卓允許合作夥伴做深度定製,提供了非常大的靈活性。而現在「認真」做智能音箱的都不缺軟體能力,所以每家都會有自己的iOS。

智能音箱操作系統其實更像當年手機的第三方ROM,大家剛開始做的時候可能考慮用第三方的,但如果打算認真做,未來一定會把這個換成自己的,因為這塊是核心競爭力。

當年的第三方ROM,最開始一個license賣2塊錢授權給手機廠商,後來倒貼2塊錢都進不去了,因為這是手機的核心,手機廠商必須自己做,再後來不做手機的第三方ROM全死掉了。未來智能音箱我認為只有幾個巨頭能玩,而且每家一定都是軟硬一體,都擁有自己的操作系統。


五、創業公司一個很大的機會就是被巨頭收購

說了半天,是不是這個領域創業就完全沒機會了呢?也不是,你仍然可以做Skills、做內容等等,配合巨頭的生態系統,雖然事聽起來好像沒有那麼大,但是有單點突破的機會,而且現在是一個好機會,巨頭們都很需要你。

還有一個機會就是被收購,而且這個機會可能還不小,特別是如果你還有好的技術。說白了,巨頭今天都覺著這事重要,但過去積累不多怎麼辦?那就花錢買時間吧!就像百度前些日子收購西雅圖的KITT.AI一樣,其他巨頭們都有類似的需求,也許正在到處找標的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樂視網公告:賈躍亭直接所持公司股份被全部凍結
微軟發布SynNet,遷移學習
亞馬遜CEO 貝索斯當了半天世界首富;賈躍亭公司資產被全部凍結;三大運營商:9月1日起取消手機國內漫遊費
英特爾發布2017Q2財報,營收148億美元高於市場預期,但 AI 戰略仍有隱憂
基因檢測的App Store暗藏建立基因資料庫的野心

TAG:雷鋒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創新奇智徐輝:創業公司不能光燒錢要產生商業價值
互聯網公司雄霸智能音箱市場,硬體創業公司該慌嗎?
安吉智能:快遞小哥要失業了?它解決了電商物流的「最後一公里」難題|創業
信雲智能:製造業升級不能「大躍進」,一步一腳印是上策 | 創業
貝佐斯:和互聯網一樣,太空產業需要創業大爆炸
《創業時代》魔晶團隊遇危機 黃軒創業之路坎坷不斷
創業傳奇褚時健去世,被王石等企業家奉為偶像
劉江峰曬與羅永浩合影,疑為其創業產品智能鎖預熱
36kr專訪小水智能鄭長水:創業公司如何撬動智能客服幾百億規模的市場?
創業夢想在這裡生根
小睿智洗:傳統洗車行業發生新變革,無人智能洗車來了 | 創業
有營 HOUSE:不搞文藝的創業,只張羅文娛的生意|創業
對程序員來說,創業公司和大公司應該怎麼抉擇?
速感科技宣布全資收購智能家居創業公司「辰天科技」
馬云:創業初期最討厭公司里兩種人 會計和律師
瑞界:如何將科技轉化為幫零售品牌做生意的能力?| 創業
蘋果又收購一家人工智慧創業公司 或為加強Siri的能力
李淵三千兵馬起家,九死一生打下大唐萬里江山,創業當真不容易啊
開易科技:智能駕駛如何落地,這家公司給出答案 | 創業
亞馬遜創業容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