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官員死了父母不敢回家守孝,明朝的丁憂制度到底有多不近人情?

官員死了父母不敢回家守孝,明朝的丁憂制度到底有多不近人情?

古代中國官員最講究「孝」字,一般來講不管當了多大官,只要是父母亡故,都要辭官歸籍為其守孝,稱之為「丁憂」,這種制度一直沒沿襲到了明朝,大明開國後,太祖朱元璋重建禮法,官員丁憂制度得到了很好的執行,大小文官基本都能遇喪解官,守制三年。然而到了朱棣時期,官員們開始出現了奪情現象,此後愈演愈烈,到了宣宗和英宗時,奪情已成泛濫之勢。

當時從朝廷重臣到地方九品小吏,無不積極運作,謀求奪情起複。按常理百行孝為先,為父母長輩守孝是中國的儒家道德中的一個重要禮法,而這些飽讀儒家經典的士大夫為何要離經叛道,作出此類有傷德化的事情呢?

明朝中後期,奪情成風,其中自然有被皇帝強行起複之人,不過絕大多數官員多是積極謀求「被奪情」,其中以中下層文官居多,官員們如此費盡心機,逃避丁憂,主要還是有現實的原因。

首先,俸祿太低,生活很難保障。

明朝實行丁憂期間俸祿減半的政策,洪武十二年(1379年),朱元璋下令,任職三年以上且無不良記錄的官員丁憂期間俸祿減半,直到居喪結束;任職不滿三年的則只發三個月的全俸,作為政府提供給官員期間的全部生活保障,這也是為了減少政府的開支。

但是,久居深宮的朱元璋並不知道,他也許是中國歷史上最摳門的皇帝了,而他手下的大小官員,則不幸成為了歷朝歷代最倒霉也是最窮的臣子了。

那麼,明朝官員的收入到底少到什麼程度呢?我們以海瑞為例就大致清楚了。海瑞這位不貪不斂、不義之財分文不取的二品大員,領著文官中的絕對高俸祿。而僅靠俸祿生活的海瑞一家窮的叮噹響,沒錢請僕人,大小事情都得自己動手,但仍不足以豐衣足食,由於營養不良導致身體長期處於亞健康狀態。

更可悲的是海瑞死後,家裡沒錢下葬,連棺材都是好心人集資湊起來的。他的同事僉都御史王用汲前來向協助處理喪事,看到海瑞家如此凄慘,忍不住失聲痛哭。

像海瑞這樣為官清廉,甘於清貧的還有朱元璋時期的吏部尚書吳琳。吏部尚書是六部之中地位最為顯赫的,可是這樣一位部長級別的高官,在退休之後還得親自下地插秧,干農活養家糊口。

可以想像,其他中下級文官的生活就更慘了。一旦丁憂,俸祿減半,甚至連一半工資都沒有,不謀求起複,只能在家活活餓死。俗話說:「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方知榮辱」。肚子都填不飽,還有誰會在乎禮義廉恥呢?謀求奪情自然也在情理之中了。

其次,影響升遷,蹉跎仕途。

自古以來,論資排輩是中國官場亘古不變的鐵律,一朝天子一朝臣,江山代有明主出,皇帝走了一個又來一個,朝臣換了一代又一代,但是,這個鐵打的規矩卻始終不曾改變。

官員要想升遷,必須要有一定的資歷積累,資格越老越吃香,升遷的機會就越大。丁憂一次,就意味工齡減少三年,更何況一生中可能要丁憂好幾次,若每次都堅持居喪終制,勢必影響升遷,累及仕途。

最後,復職困難,前途不可測。

另外一個讓官員逃避丁憂的原因就是丁憂之後的二次上崗問題,明代的編製很固定,一個蘿蔔一個坑,只有前任的把位置騰出來,才有機會安排新人來填空。

明朝中期以後,各級部門的官員隊伍基本穩定,官缺極少。一旦出現空缺,丁憂官員還要和其他伺機升遷的人一同競爭,結果如何,實難預料。對於那些朝中無人、沒有背景的官員來說,丁憂之後可能要經過漫長的等待。這種情況對於丁憂官員而言,不僅是精神上的折磨,也是生活上的巨大考驗。

因此,無論從何種角度來看,明朝官員逃避丁憂,是迫不得已之舉,若非要和孝或不孝扯上關係,未免有些牽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古歷史 的精彩文章:

張廷玉家每逢過年,必掛出同一幅春聯,拜年的人看到此聯羨慕不已
康熙最喜歡的漢臣,明珠也要看他臉色,雖是奸臣但結局出奇的好
乾隆藏寶庫房幾十年未打開,全是極品,最後這個倉庫被溥儀搬空了
開國典禮上,閱兵戰士們得到一個死命令:天上下刀子也要原地不動
此軍閥58歲後生下14個子女,死後家產巨大,留下遺言送給溥儀

TAG:千古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不被父母看好的愛情,到底有多慘?
帶女友回家見父母,你的情商到底夠不夠?
他不願意帶我回家見父母,是不是不愛我了?
他還不到兩歲,卻被父母盼著早點「死去」,背後真相讓人心痛
「父母在,不遠嫁」 在愛情面前,你做得到嗎?
堅守承諾在「他人父母」膝前盡孝二十多年,也只有戰友情了
李小璐父母近照,想不到他們是這樣的人,難怪她遲遲不願公開?
男友不願意帶我回家見父母,這是不是因為他不夠喜歡我呢?
不被父母祝福的感情,到底能走多久?
李小璐父母近照,想不到他們是這樣的人,難怪她遲遲不願公開
那些「失蹤」了的父母,時間不會等你回來!
帶孩子的這種「病」,很多父母都有,關鍵是他們卻意識不到
年少時不能得到父母疼愛的手相,家庭不和睦
有了孩子,才明白讓父母最受不了的竟是……
當你不在家的時候,父母都是怎麼過的?
父母的痛,是關愛已到,卻不被需要
想讓自己的老婆辭職在家照顧父母,男人這樣的想法到底對不對?
你有多久沒有擁抱過自己的父母?
遇到不靠譜的父母,只能告訴自己「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你有過明明過得不好,卻騙父母說一切都好的經歷嗎?怎麼熬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