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二季度的數據顯示國產手機品牌正陷入國內苦戰

二季度的數據顯示國產手機品牌正陷入國內苦戰

Canalys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產手機品牌的出貨量增長主要來自國內市場,在它們紛紛進軍國際市場的情況下,對國內市場的依賴程度加大顯然並非一個好消息,說明它們的國際化道路頗為曲折。

Canalys的數據顯示二季度華為以2300萬出貨量位居國內市場份額第一,緊隨其後的OPPO、vivo的出貨量分別為2100萬、1600萬,與華為差距分別為8.7%、30.5%;不過另一家市調機構Counterpoint給出的數據對OV的看法更為樂觀,華為、OPPO、vivo的市場份額分別為20.2%、18.8%、17%,後兩者與華為的差距為6.9%、18.8%。

另一家國產前四品牌小米在經過一年多時間的調整後,今年二季度開始出現逆轉,在國內市場的出貨量環比、同比均出現大幅度的增長。Canalys認為小米的出貨量為1500萬,Counterpoint給出的數據則顯示它佔有國內市場的份額為13%,擊敗蘋果回歸國內市場份額前四。

這四大品牌二季度合計佔有國內市場的份額近七成,它們市場份額的增長主要是以其他國產品牌的出貨量收縮取得所取得。問題是國內智能手機出貨量開始出現下滑,它們在國內市場的份額已經相當高,繼續增長的空間極為有限。

以華為為例,據Canalys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在國內市場的出貨量為2100萬,以此計算上半年其在國內市場的出貨量為4400萬,而華為自己公布的上半年出貨量為7301萬,其上半年的出貨量當中有六成是在國內市場完成的。

在海外市場,華為至今在印度市場、美國市場難取得進展;OPPO、vivo、小米等在印度市場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今年二季度的數據數據顯示小米環比增長近100萬出貨量、vivo環比增長40萬,但是印度市場受廢鈔令的影響智能手機出貨量開始出現下滑,去年三季度該市場智能手機出貨量為3500萬,而今年二季度下滑至2700萬,這限制了中國手機品牌在海外市場的發展。

自2015年至今,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排名已變化了數次,先是市場份額第一的小米被華為擊敗,然後是去年OPPO、vivo超越華為,接著是華為在今年一季度重新奪回國內市場份額第一的位置。

表面上看來,國產手機品牌風光無限,市場份額節節攀升,然而有機構給出的數據顯示去年國產手機品牌前三強的華為的出貨量同比增長30%、OPPO和vivo同比增長100%以上的情況下它們的利潤卻不見增長,意味著這種出貨量增長是以犧牲利潤為代價的。

在過去一年智能手機市場激烈競爭的情況下,手機元器件價格飆漲,這讓產業鏈最強的三星成為最大的獲益者,今年二季度的業績顯示其營業利潤同比增長超過七成。在蘋果的iPhone8將引入OLED面板後,國產手機品牌在OLED面板的供應方面受到更嚴重的短缺影響,內存、存儲容量的提升也在加大這些元件的供應短缺,然而由於供應鏈話語權的缺失讓國產手機品牌難以保證頂級元件的供應以及無奈接受價格上漲的結果。

為了催谷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增長,OPPO今年在國內市場進一步加大了營銷力度,在發布其新款主力機型R11的時候甚至請來中國娛樂圈的「半壁江山」,這意味著它將消耗更多的利潤!

不過其中之一的國產手機品牌華為似乎已認識到了這種做法帶來的不良後果,其創始人兼總裁任正非提出今年要將利潤放在首位,希望以技術為核心來推動出貨量的增長,而不是繼續與OV拼營銷和渠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柏銘 的精彩文章:

天翼智能生態博覽會,三星與中國電信推動創新科技進入生活
三星應用商店與合作夥伴共贏發展
全網通之爭其實是三大運營商對用戶的爭奪
印度智能手機市場不景,小米和vivo逆勢增長

TAG:柏銘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手機「佔領」印度:銷量前五品牌中,國產佔四席
國內手機競爭激烈,又一全球性手機品牌被退出國內市場
工信部數據顯示:國產手機稱霸國內市場,國際品牌很無奈!
銷售榜前十名九個為中國品牌 中國手機在印度咋「吸粉」
中國手機在印度咋吸粉?銷售榜前十名九個為中國品牌
印度手機品牌前十排行榜:三星蘋果高居前二 最受歡迎的中國品牌並非小米
中國高端品牌手機必爭之地,與蘋果決戰美國市場
中國品牌霸榜印度手機銷售
貿易戰促中國走品牌強國之路,那麼中國的品牌推手在哪裡?
又一國外手機廠商退出中國市場,份額早已被國產品牌瓜分
二線手機品牌集體淪陷,國內手機產業盛極而衰,供應鏈迎來最大倒閉潮
中國手機品牌躋身全球前五強靠了印度市場
必遭圍剿!三星更改策略再戰中國市場,入門新機難敵國產品牌!
三星成印度最受信任品牌 中國手機廠商未進前十
印度手機市場滿眼都是中國品牌 三星被小米擊敗名列第二
人物專訪:國外設計師品牌進入中國的發展 機遇 風險 與挑戰
蘋果壟斷國內高端市場 國產品牌被碾壓
敢與國際品牌拼實力的國內十大祛斑產品
【行情】第一季度國內手機品牌銷量/最流暢手機排行出爐
兩度入選中國出海實力品牌 這個手機品牌輸出的影響力讓同行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