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每日一穴】頭維穴:治療?頭痛,目眩,口痛,流淚~

【每日一穴】頭維穴:治療?頭痛,目眩,口痛,流淚~

尋找方法:




取頭維穴時一般採用正坐或仰靠、仰卧姿勢,此穴在頭側部髮際里,位於髮際點向上一指寬,嘴動時肌肉也會動之處(當額角髮際上0.5寸,頭正中線旁開4.5寸)。







主治病徵:




頭維穴的主治病徵為:指壓頭維可以治療臉部痙攣、疼痛等面部疾病。「按摩療法治療臉部痙攣、疼痛」。



〖取穴方法〗

人體頭維穴位於頭側部,當額角髮際上0.5寸,頭正中線旁4.5寸。




〖解剖〗

在顳肌上緣帽狀腱膜中;有顳淺動、靜脈的額支;布有耳額神經的分支及面神經額穎支。




〖主治疾病〗

頭痛,目眩,口痛,流淚,眼瞼(目閏)動。



〖人體穴位配伍〗

配合谷穴治頭痛;配太沖穴治目眩。




〖刺灸法〗

平刺0.5~1寸。



〖附註〗




(1)足陽明、足少陽經與陽維脈交會穴。




(2)《甲乙》禁不可灸。



〖別名〗

顙大穴。




〖穴義〗

胃經的五穀精微由本穴分送頭之各部。




〖名解〗




(1)頭維。頭,穴所在部位,亦指穴內物質所調節的人體部位為頭。維,維持、維繫之意。該穴名意指本穴的氣血物質有維持頭部正常秩序的作用。



頭部為諸陽之會,它要靠各條經脈不斷地輸送陽氣及營養物質才能維持它的正常運行。胃經屬多氣多血之經,在輸送頭部的陽氣當中佔有一定比例,對頭部各項功能的正常運轉起著重要作用,而胃經氣血傳之於頭又是靠本穴傳輸,故名。




(2)顙大穴。顙,額頭。大,多也,指穴內的氣血盛大之意。胃經屬陽明,多氣多血之經,與其它經脈相比,胃經輸送頭部的氣血物質要多,而本穴又為胃經氣血上供頭部的出口,其轉運的氣血物質也多,故名為顙大。




(3)足少陽陽明陽維之會。本穴為胃經向頭部輸送氣血之處,因其輸送氣血的量大且強,運行為風行之狀,性同膽經氣血,故為足少陽陽明之會。又因本穴輸送頭部的為純陽之氣,性同陽維脈氣血,故為足陽明陽維之會。



〖氣血特徵〗

氣血物質為天部陽氣。




〖運行規律〗

陽氣以風行之狀由本穴分散於頭之各部。




〖功能作用〗

向頭之各部輸送胃經的陽氣及精微物質。




〖治法〗

寒則補而灸之,熱則瀉之。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信箱:tg@weizy.cn(歡迎您原創投稿)


⊙責任編輯:

九歌(微信號:13714982120)









陽虛惡寒,陰虛惡熱





刮痧拔罐艾灸圖解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薦語

普及艾灸、刮痧、拔罐等中醫傳統保健方式,提供專業的養生保健知識,值得學習。





面診手診舌診脈診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薦語

學習面診手診舌診脈診,掌握體外診斷,有病早知道,無病多保養!















黃帝內經一聊就懂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薦語

本號致力於傳揚內經養生之術,《靈樞》《素問》,一聊就懂!






【粉絲福利】


高清穴點陣圖免費領



不懂找穴位?不懂艾灸取穴


一張高清穴點陣圖幫到你


男女版穴點陣圖合輯(共2張)



每人限領1份,

數量有限,領完為止!


領取方法↓↓↓



長按識別二維碼領取


點『

閱讀原文

進入領取購買頁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穴位 的精彩文章:

【薦號】中醫「十寶」 ,女人滋陰補血又保腎 !!!
人民日報:國務院鼓勵「西醫離職學中醫」制度化,不是開倒車
拔罐養生十大要穴,常拔保健康~~
養腎三字經 護腎操,人人必備!
偏歷穴:主治目赤,耳鳴,口眼歪斜!

TAG:穴位 |

您可能感興趣

【每日一穴】前谷穴:主治頭痛、目痛、耳痛!
【每日一穴】本神穴:頭痛、目眩就找它
下廉穴主治疾病:頭痛,眩暈,目痛,肘臂痛,腹脹,腹痛
陽谷穴主治疾病:頭痛,目眩,耳鳴,耳聾,熱病,癲狂癇,腕痛
支正穴主治疾病:頭痛,目眩,熱病,癲狂,項強,肘臂酸痛
足臨泣:頭痛,目外眥痛,目眩,乳癰
攢竹穴:眼痛,頭痛,腰痛,都可以找他!
液門穴主治疾病:頭痛,目赤,耳痛,耳鳴,耳聾,喉痹,瘧疾,手臂痛
前谷穴主治疾病:頭痛,目痛,耳鳴,咽喉腫痛,乳少,熱病。前谷穴取穴方法
玉枕穴:解決脫髮,治療頭痛,目眩,視神經炎,青光眼
五處穴:頭痛、目眩、癲癇
五處穴:匯五方氣血!頭痛、目眩就找它,還能治癲癇!
穴位 | 頭痛失眠,頸椎疼痛……一穴搞定!
陽溪穴穴位配伍頭痛,目赤腫痛,耳聾,耳鳴,齒痛,咽喉腫痛,手腕痛
風池穴:人體7大黃金穴位之一!按一按,緩解頭痛頭暈,暈車暈船!
天柱穴,主治後頭痛,項強,肩背腰痛,鼻塞,目痛,熱病
偏頭痛的「剋星」找到了,每天堅持吃幾口,通絡止痛,祛風清熱,頭痛遠離你!
中渚穴取穴方法 主治疾病:頭痛,目眩,目赤,目痛,耳聾,耳鳴,喉痹,肩背肘臂痠痛,手指不能屈伸,脊膂痛,熱病
崑崙,主治後頭痛,項強,目眩,腰骶疼痛,足踝腫痛,癲癇,滯產
後頂穴:頭痛眩暈就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