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戲劇和電影藝術的千里馬——追憶伯格曼

戲劇和電影藝術的千里馬——追憶伯格曼

戲劇和電影藝術的千里馬——追憶伯格曼

|在英格瑪·伯格曼的晚年,他的女婿、瑞典最為著名的偵破小說家Henning Mankell(和伯格曼的女兒Eva Bergman結婚)是他最親近的人之一。

現在英格瑪?伯格曼過世了。對於像我一樣生活在他身邊的人來說,這並不算意外。他剛滿89歲,算是壽終正寢了。他安息的時候,那顆年邁的心臟終於在法羅島多雨夏季的這個早晨停止了跳動。以往海灘上那些即使在他扮演馬勒(古斯塔夫·馬勒 Gustav Mahler)時仍然能夠保持安靜的兔子們,在這個時候卻對這個老精靈將要去往何處產生一種強烈的好奇。他走了,沙漏終結了自己的工作。

英格瑪?伯格曼的生命歷程是具有創造性的。如果說他有上帝的話,那麼這種力量就是。創造力讓他原本就不穩定的生活充滿了更多的不安。幾年前他就已經感覺到這種力量逐漸走向枯竭。那時我就看出,他正在離我們遠去。

創造力沒有回來。他嘗試著和往常以往坐在寫字檯旁邊,面對著那些黃色的充滿劃線的稿紙,結果什麼也沒有發生——而以前總是會寫下些什麼。

他的視覺越來越不好,到最後他不能看電影或者電視,也不能閱讀。唯一還能夠享有的只有音樂。充滿英格瑪·伯格曼一生的職業是導演,戲劇家,電影的創新者,我沒有想到在他的晚年排在第一位的卻是音樂。他從來沒有夢想成為一個音樂人。但是他曾經開玩笑說他可以在另外一種生活中成為一個樂隊指揮。

音樂誕生了。在他經常談論的話題中,樂譜取代了劇本。他採用音樂術語來形容電影和戲劇作品中關於他自己和那些演員的表演,比如他稱那些作品為奏鳴曲,並且總是試圖在他的電影和其他表演中找出一種音樂特殊的表達方式。

戲劇和電影藝術的千里馬——追憶伯格曼

他沉浸在音樂里。厄蘭·約瑟夫森(Erland Josephson)曾經指出,英格瑪·伯格曼非常善於交談。這是我經歷過多次的。不過現在我看出,幾乎我們所有的談話都會或多或少轉移到音樂上。那種曾經有過的體驗重新降臨到他的身上,音樂出現在話語之前,也存在話語之後。音樂是開始,也是結束。在音樂的啟發中他能夠看到通往另外一些真相的通道,這不是我們憑藉自己的感覺所能直接觸摸到的。在音樂里或許存在著我們大多數人企圖尋找的通往其他世界的橋樑。

伯格曼深深著迷的並沒有被觸摸到。這不是他所能決定的。對於他那種或許已經產生的虔誠,我並不清楚。當他談到他可以通過音樂感覺到另外的世界,那並不代表一個「新生命(譯註:和晚年old age相對)」的開始。

然而他依舊嘗試去理解那種奧秘所在,就像它永遠存在真實世界的某一部分里。對他來說沉浸在音樂里就像是斯特林堡(奧古斯特·斯特林堡 August Strindberg)談論石頭或者學習觀看雲彩一樣普通。這不算迷信,只是被一種好奇心環繞著對存在真相邊緣的奧秘的探究。

或許什麼也沒有被發現?但是如果人們不主動去嘗試的話,又怎麼能夠知道結局呢?我想,音樂本身確實是他著迷的原因之一,而另一方面,我覺得是他的童年。更確切地說,是他的孩子。對我來說,這是一種非常積極肯定的形容。我的意思是,孩子是真正的藝術家。當我們成長的時候,學校開始修正我們曾經寄予信任的空想和幻想;當那些真實世界裡的字母和數學公式開始生效的時候,也意味著我們確實失去很多之前擁有過的:對於幻想和想像世界力量的膜拜。儘管不是因為幻想並不能幫助我們建造充滿想像力的小房子或者木筏,或者把樹木削成一艘小船,我們就喪失了這種力量。

戲劇和電影藝術的千里馬——追憶伯格曼

幻想是為了重生

我們利用幻想和想像的力量是為了處理生活中那些最為艱難的時刻。瑞典文學中有很多作品是來自孩子們的,描寫他們如何運用這種幻想的力量來承受這個難以琢磨的、虛偽的和危險的成人世界。如果人們經歷了學校生活得以重生,還能繼續追求成為藝術家的夢想,那意味著他可以再次憑藉幻想力量征服這個世界,就像他在童年時期曾經做過的。我們是充滿理性的生物,而幻想則存在在那些令人煩惱不安的地方。我曾經遇見過很多偉大的藝術家。他們之中沒有人否認,正是他們童年生活的經歷深深地影響了他們日後的創作,而其成人生活的經歷只不過刺激了他們的求知慾,以及確立了政治上和道德上的立場態度而已。

英格瑪?伯格曼就是這樣的人。這不僅只是在《芬妮與亞歷山大》(Fanny och Alexander,1982)中偶然出現的內容,還有更多作為導演對於童年時期最重要力量源泉的一種尊重。幻想和想像經常成為他指導性的工具。現在他就這樣離去了,就在他接近死神的時候,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藝術神駒,完成了一批宏偉巨制,為人們留下了無數的電影、戲劇作品、劇本和書籍等寶貴財富。

現在關於他的文章已經成千上萬,可惜大多數文過飾非,人們總是帶著尊敬崇拜的心情去閱讀他。但是我們不應該忘記,伯格曼是個少見的複雜性格的人。比如他有著強烈的控制慾望,這意味著他的工作夥伴必須忍受並且去適應他,而他的冷酷往往激起一些反感。儘管這不是真實的,但是他在瑞典皇家戲劇院被聘用以及後來被解僱的事情還是多次被人提起,甚至在他遠走他鄉之後還不能倖免。我不相信劇院的工作人員決心如此之大,但是畢竟無風不起浪。他需要捍衛自己的創造力,這使他變得更為無情——和很多其他的藝術家一樣。如果他個人複雜的性格不能被完整地闡述,那麼人們永遠無法為他建立公平公正的紀念碑。

戲劇和電影藝術的千里馬——追憶伯格曼

高處不勝寒

但或許還是太早了?首先是滿懷敬意的,讓那些最為複雜的圖片都能夠得到位置。伯格曼自己明白,很多事情都會變成他所了解的斯特林堡那樣。首先迎來的是敬意和諂媚,不久之後猙獰的獠牙就會顯現出來。有的就是笑裡藏刀般的險惡。

他被捧上了頂峰,冷暖自知。

我們終於可以認清這麼一部分人——他們受過高等教育——自詡為「伯格曼專家」,然後開始招搖過街,到處談論「伯格曼和我」並且以此獲得高額的報酬。

但是他是偉大的,英格瑪?伯格曼。毫不妥協,在70年代初期他就已經這樣做了,他將一篇極不友好的評論文章甩到別人臉上——或者他會將此儘可能得通過他的戲劇或者電影表現出來。他的重要性在瑞典之外毋庸置疑。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按照習慣的表述——他在自己的祖國從來就不是一個預言家。有一次他被那些興奮的瑞典稅務官員追逐,不得已得離開。不過他總是會回來的,還為他那奔放不止的創造需要找到法羅島這個最後的棲身地。

萬物總皆歸一。先是他的妻子英格麗(Ingrid von Rosen)離去,之後是他的創造力,最後是他那顆年邁的心臟。

他是近百年來瑞典、北歐、歐洲和世界範圍內能夠在將來依舊存在影響的藝術生命之一。在這方面無人會有異議了,它正在發生。

原文刊于丹麥報紙Infomation2007年8月3日,丹麥文翻譯:Ebbe Rossander;中文翻譯:Tati

戲劇和電影藝術的千里馬——追憶伯格曼

(1948.02.03-2015.10.05)瑞典著名偵破小說家,伯格曼女兒Eva Bergman的丈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迷影網 的精彩文章:

《在這世界的角落》:是日常還是非常?
NOWNESS短片:終結公司

TAG:迷影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外國電影史》之電影的起源和盧米埃爾兄弟的「活動電影」
電影大師阿巴斯的攝影人生
眾女星出演奧斯卡創意短片《電影的藝術》
電影與尼泊爾
權力的遊戲幕後劇照:瓊恩雪諾坐在電影片場,珊莎·史塔克和「二丫」同框
電影界的王爾德
權力的遊戲「馬王」新電影——布拉文
阿里大文娛與迪士尼合作 引入千集動畫和《冰雪奇緣》等電影
漫威電影中的神器,雷神之錘妙爾尼爾!
尼古拉斯凱奇電影推薦
電影《古墓麗影:源起之戰》來襲,好萊塢女星坎妹飾演勞拉!
電影人方勵的奧斯卡科技獎故事——從技術工程師到韓寒電影製片人
電影說 妖貓傳:陳凱歌的致美幻術
《古墓麗影》電影勞拉演員暢談角色哲學拍攝感受
電影說 科洛弗悖論:深淵般的劇情坑與中國代表章子怡
美妙的街道藝術,受到電子遊戲,電影和漫畫的啟發
好萊塢的大眾情人、希區柯克電影的男主角:關於加里·格蘭特
黑豹電影彩蛋劇透:斷臂冬兵現身,華生馬丁弗瑞曼搶戲
十部影片,勾勒亞洲藝術電影市場的未來
奧斯卡,那些逐鹿群雄人和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