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遊戲中的教子秘籍:古代的小孩玩兒什麼?
古代的小孩兒,沒有玩具房,遊樂場,動畫片,電子遊戲……但他們的童年卻那麼快樂,這想必要歸功於那些伴隨他們成長的中國傳統遊戲。
過家家、捉迷藏、跳大神、耍狼牙棒……這些傳統遊戲,中國娃從古代玩到21世紀,其不死的生命力到底從何而來?就讓現代教育科學為你揭開傳統遊戲中的教子秘笈。
北宋 蘇漢臣《秋庭嬰戲圖》
看看圖中這個姐弟二人玩得入神的玩具——棗磨,就知道什麼叫創造力了。
棗磨玩法
取鮮棗三枚、將一棗橫切去半,露出棗核,再用三隻竹籤將其鼎足而立;取細長的竹篾一根,兩端各安紅棗一枚,置於棗核上,找到平衡點,輕輕一撥,旋轉不已。
tip1:傳統玩具為何百玩不厭?
相比固定成型的現代玩具,傳統玩具多需兒童自己從生活中取材,DIY及動手操作,具有更多探索與創造的空間,從中獲得豐富多彩的物理經驗,因此不易玩厭。
南宋 劉松年《傀儡嬰戲圖》
長凳被放倒,凳腿上綁著用木棍搭成的架子,四周拴上布片,一個娃貓在後面,他正在鼓搗什麼玩藝兒?
南宋 李蒿《骷髏幻戲圖》
木偶,在宋代叫做懸絲傀儡。雖然觀看距離太近,懸絲都穿幫了,但是娃們視若無睹,眼裡只有這個會騰雲駕霧的小人。
宋代懸絲傀儡戲之發達,超乎我們的想像,竟然構思出如此限制級的恐怖木偶戲,對嬰兒放映。看小骷髏那密布全身關節的懸絲,不知道是不是連腳趾頭都能動呢?難怪嚇壞了母親,卻吸引嬰兒撲上來。大骷髏,是宋代畫家的「魔幻現實主義」。
tip2:動畫片PK不過木偶戲?
傳統扮演遊戲,兒童需要自己設計角色,準備道具,構思情節,相比僅是被動接受信息的動畫片,更令兒童腦洞大開。
南宋 《蕉蔭擊球圖》
說起古代娃們的戶外運動遊戲,那就更令今天的娃們艷羨了。圖中幾位萌娃,你猜他們在幹啥?
明 杜堇《仕女圖》
這個遊戲似曾相識?給個成人版的提示。猜到了嗎?孩子們在玩的正是中國「高爾夫」——捶丸的低幼版——角球(球用動物角骨製成,故名)。
tip3:科學設計超越現代幼兒高爾夫幼兒期是發展專註、精細及大運動能力、手眼協調能力的敏感期。成人的長球杆改為手握木拍,看似簡單的改造,更加符合幼兒的運動力學,並有針對性地發展以上各項能力。
宋 佚名《小庭嬰戲圖》
圖中這場角球比賽則出現了混亂局面,兩伙兒娃丟下球和拍,開始激烈的你爭我搶,他們在爭搶什麼?籌,是捶丸的計分工具。成人版的籌是木牌,低幼版中被換成了小棍兒。
計分給簡單的運動平添競爭的樂趣。小棍兒比木牌更有利於幼兒計數,在遊戲中培養了幼兒早期的數感。怎麼樣?是不是很想買上一套仿製的角球送給娃呢?
tip4:玩中學,學中玩計分給簡單的運動平添競爭的樂趣。小棍兒比木牌更有利於幼兒計數,在遊戲中培養了幼兒早期的數感。
《元人戲嬰圖》
這是一位元代蒙古的小騎士和他的豪華坐駕,肩上架的籠中鳥,也許是他的戰利品。北方游牧民族經常把騎羊作為兒童騎馬前的訓練。能騎羊之後,便開始騎射鳥鼠的訓練。
tip5: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電子遊戲與圈養,讓今天的孩子與大自然越來越遠。而傳統遊戲,則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精神活生生的變現。下圖中群嬰在玩的遊戲叫做鬥草,也就是拔梗的古代版。
清 焦秉貞《百子團圓圖冊》
傳統遊戲最牛之處,還在於多數遊戲都要大家一起才能玩。圖中孩子們有的在往簸箕里鏟雪,有的用簸箕運雪,有的在用木鏟修整。各有分工,協同合作,終於築成一尊巨型雪雕大佛。
tip6:在大家一起玩遊戲的過程中,孩子們學會團隊合作、與同伴相處、情緒管理……可全家一同參與的傳統遊戲,更使得親子之間、家庭內部的感情越發融洽。
轉自 | 騰訊儒學
2017年8月12日


TAG:佩里的時尚圈 |
※《史上最坑爹的遊戲9》:迎戰熊孩子,史小坑的兒童節惡搞秘籍!
※在宋慧喬的新劇《男朋友》中,我get了矮個兒妹子穿出霸道女總裁范兒的秘籍
※《妻子的浪漫旅行》陳小春應采兒cp超圈粉!35歲的耿直女王究竟用什麼秘籍練就的「神仙」身材?
※古代女人縮陰的秘籍!
※阿衰漫畫:小衰送「遊戲秘籍」老金喜極而泣?怎麼攤上這個老師
※谷歌機器人教你的撩妹撩漢秘籍!網友:這哪兒是機器人?是段子手
※微型圖書:西方的傳教秘籍,中國的作弊神器
※《變美秘籍寶典》 仙女們的誕生!
※私藏!六旗樂園獨家遊玩秘籍!
※秘籍!教你搞定各種類型的妹子!
※小個子微胖女生獨家穿搭秘籍:這樣的妹子是吃可愛多長大的嗎?
※林允又來教你護膚了 小仙女的養成秘籍都在這
※星爸杜江的獨家育兒秘籍
※大S和老公帶娃旅遊,他們的婚姻保鮮秘籍是這樣的
※教你美|徐璐自曝「毛猴」體質,直播脫去「毛外衣」的獨家秘籍
※巴蜀導讀丨好家長的修鍊「秘籍」,藏在這些育兒書單里
※擒男秘籍-倪妮教你美美噠拍旅遊照!
※育兒秘籍:專攻孩子的五大無禮要求!
※罕見古傳八段錦總決!佛、道兩家秘籍真傳,值得珍藏!
※閃耀秀髮的秘籍?護髮界「三小隻」手把手教你修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