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夏天帶寶寶游泳 這些安全知識一定要牢記

夏天帶寶寶游泳 這些安全知識一定要牢記

在這驕陽似火的夏天

新聞總是頻繁爆齣兒童意外事故的發生!

所以小科覺得非常有必要在此分享一些,

關於兒童夏季安全的必備常識,

望各位家長牢記並奔走相告!

夏季多雷雨,教孩子防雷電

危險警示:雷擊

不要在樓頂或樹下避雨,不要在水面和水邊停留;

嚴禁奔跑,不要張嘴,應立即雙膝下蹲,同時雙手抱膝,胸口緊貼膝蓋,盡量低下頭,因為頭部較之身體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擊;

遠離金屬物質,不能玩手機;

雷電交加時,頭、頸、手外有螞蟻爬走感,頭髮豎起,說明將發生雷擊,應趕緊趴在地上,並丟棄身上佩戴的金屬飾品和發卡、項鏈等,這樣可以減少遭雷擊的危險。

小科建議提前看天氣預報,避免雷雨天氣帶孩子出門,特別是戶外活動。

防止兒童中暑

危險警示:中暑、胃腸道不適

避免陽光直射,特別是在上午10點到下午2點,太陽光線最強的時候避免待在室外;

高溫時間段避免孩子劇烈運動;

孩子夏季飲食應盡量清淡;

夏季要控制喝冷飲吃冰淇淋的數量,減少腸胃不適。

兒童游泳家長必備常識

危險警示:溺水、抽筋、體力超支、清潔衛生

千萬不要讓孩子離開你的視線,在水邊獨自玩耍;

一定要選擇適合孩子的水位和水溫;

在下水前為孩子做好熱身運動,拉伸筋骨;

孩子的游泳時間最好控制在15-20分鐘;

游完泳一定記得為孩子清潔眼睛和身體,以免泳池的水造成孩子感染眼睛或皮膚疾病;

注意游泳館水多地滑,要防止兒童摔倒。

小科建議家長們備足溺水急救知識以防萬一。

千萬別把孩子單獨鎖在車內

危險警示:缺氧、高溫、脫水、翻爬

車廂內不通風極易造成兒童缺氧;

夏季封閉車廂氣溫可能在10分鐘左右飆升至40幾度,成人都無法正常呼吸何況小孩;

溫度飆升導致室內人體出汗缺水,這是威脅孩子安全的又一因素;

還有家長鎖了門但開著車窗,兒童翻爬出車窗也會有極大危險,請各位家長千萬謹慎。

小科建議家長們千萬不要把孩子單獨留在車內,即使留鑰匙也不可以。

兒童夏季防晒

危險警示:晒傷皮膚、強光刺激眼睛

夏季即使在陰天也應該為兒童做好防晒工作,陰天的紫外線對成人和孩子皮膚都會造成傷害;

準備兒童專用的防晒護膚品,小孩在的皮膚非常嬌嫩,成人用的防晒化妝品一定不能給孩子使用;

買不到合適的護膚品就採用物理方式:雨傘、墨鏡、帽子等,個人覺得帽子非常必要,夏季帽檐遮擋強光,可以避免對孩子眼睛的傷害太大!

小孩子在強烈太陽光下戴墨鏡能保護雙眼,但小科不建議在室內戴和長期戴著不摘。畢竟他們的視覺功能發育還不成熟,正常的發育也需要適當的光線刺激,長時間戴墨鏡可能會形成弱視。而且無論是家長孩子孩子,帶墨鏡也要選擇合適的哦~

游泳時進水,拉耳單腳跳

危險警示:中耳炎,耳膜損傷

假如兒童左側耳朵進水,抬起右腳,頭朝左傾,單腳跳,一般可以把水控出來。右側耳朵進水則反過來跳;

另外,可以向外、向上牽拉耳廓,使耳道變得平直,利於水的排出;

切勿把棉棒塞進耳朵里吸水,這很容易損傷鼓膜;

如果單腳跳又不能排出水分的話,就需要去耳鼻喉科及時檢查。

小科建議大家無論是洗澡耳朵進水還是游泳進水,地面濕滑,在單腳跳時,要注意安全,避免滑倒摔傷。

文章來源於:網路 如有侵權 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育兒 的精彩文章:

催奶食譜,送給發愁的產婦們
寶寶夏天感冒反覆不見好?你可能忽略了這5件事!
兒科專家告訴你,夏季寶寶一天洗幾次澡?
夏季,寶寶一睡覺就滿頭大汗,很有可能是這裡出了問題!
夏日炎炎,寶寶長的是痱子還是濕疹?看完秒懂!

TAG:科學-育兒 |

您可能感興趣

寶寶睡醒一覺就大汗淋漓?這幾點知識你應該知道
月嫂巧珍:寶寶猛長期,這些知識您一定要懂得!
為什麼寶寶都喜歡豎抱?這些知識你必須都知道
每天一條珠寶知識│當然是硬的更好!
這些墨汁小知識,你一定要知道!
寶寶囟門閉合早晚會影響智力嗎?這些寶寶頭部護理知識寶媽須知
要站著吃飯?那些你不一定知道的健康飲食冷知識,都在這裡啦
祖母綠怎麼鑒定 教你一些寶石方面的知識
每天一條珠寶知識│我「形」我素
每天一條珠寶知識│駐顏的秘密是保養噢
鼻孔被摳大了怎麼辦 這些小知識一定要牢記
寶寶發燒只能打針喂葯?這些護理小知識,媽媽一定要學會!
山楂荷葉茶能天天喝嗎 一定要了解的健康知識
手機安全小知識,這三點還請牢記!
關於早春寶寶護理身體的那些知識,這些食物不要錯過哦
拍古風人像,這些小知識一定要先了解!
不再怕寶寶食物過敏,媽媽們最好記住這些知識
白色頭髮要拔嗎 這些知識一定得了解
想要拍得美,這些知識一定要懂
給寶寶選購奶粉,為了寶寶的健康,這些知識要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