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科學育兒:嬰兒晚上睡不好?可能和這9個問題有關!

科學育兒:嬰兒晚上睡不好?可能和這9個問題有關!

1、「我餓了」

寶寶沒吃飽,通常會在睡眠中哭泣。半歲內的小寶寶,每晚需要餵奶2~3次;半歲以上的寶寶每晚只需要餵奶1~2次便可。

2、「我不舒服」

寶寶房間溫度過高(室溫≥30℃)、溫度過低(室溫≤15℃)、空氣過於乾燥、空氣過於潮濕、卧室光線太亮、空氣不新鮮、被蓋太厚或太薄、入睡的環境質量差等都會使寶寶感覺不適。

3、「我累過頭了」

寶寶臨睡前進行了劇烈運動,他的大腦皮層長時間處於興奮狀態,便不易入睡。

溫馨提示

睡前可以給寶寶熱水浴、按摩、講故事、聽輕音樂或者餵奶均有助於緩解疲勞,儘快入睡。

4、「你們還在玩,我也不想睡呢」

對孩子來說睡覺意味著不能玩耍、和媽媽分開並面對自己的夢幻。如爸媽入睡晚,勢必推遲寶寶的入睡時間。爸媽應「以身作則」,保證寶寶足夠的睡眠時間。

溫馨提示

寶寶的最佳入睡時間最好在晚上9點前,這樣10點到凌晨1點,寶寶恰好處於深睡眠狀態。生長激素在晚上10點至凌晨1點分泌最旺盛。

5、「我還沒有哄自己睡覺的能力呢」

3歲內的寶寶入睡還有依賴性,多數需要媽媽或保姆幫助,如給他洗澡、按摩、講故事、哼唱兒歌等,都有助於寶寶放鬆,並進入睡眠狀態。

6.「是你讓我養成了不好的睡眠習慣啊」

不良的入睡習慣來源於爸媽或保姆,例如讓寶寶含著媽媽乳頭或橡皮奶頭入睡等,讓寶寶養成入睡的依賴性。

7、「媽媽,你把我吵醒了」

父母將寶寶淺睡階段的夜動誤認為是夜醒,頻繁檢查紙尿褲或餵奶導致寶寶睡眠中斷。

溫馨提示

(1)正確地掌握寶寶深淺睡眠時機,不要去打掃處在淺睡眠期地寶寶。

(2)在睡前為寶寶換上一條迅速鎖水的乾爽紙尿褲,能讓寶寶睡得更香。在寶寶睡眠的過程中不要頻繁更換。

8、「媽媽,我怕……」

 父母親對孩子哭醒採取不理不睬的態度,會加重其恐懼心理,從而影響睡眠;

 經常更換撫養人。

 離家外出旅遊入住賓館。

溫馨提示

(1)寶寶睡前要保持平和的心情,不應閱讀或觀看緊張的故事書或電視片,不聽恐怖的故事;家長更不能隨意教訓寶寶。

(2)不要隨意換保姆。

(3)外出旅遊入住賓館睡覺時,媽媽一定要陪伴。

9.「我生病了」

 感冒發燒引起鼻塞、呼吸不暢通而在睡眠中易醒;

 佝僂病活動期。2歲內寶寶夜晚易醒、哭鬧不安或驚跳,家長需及時給寶寶補鈣和魚肝油,並多曬太陽。

 燒蟲病:寶寶睡著後1~3小時,燒蟲爬到肛門口產卵,引起肛門口奇癢,寶寶也會啼哭不停。媽媽應帶寶寶去醫院檢查,確診後給予驅蟲治療。

 夜啼:健康嬰兒突然煩躁不安或持續性哭鬧,10%~20%可能是一過性腸絞痛作怪。「與平常啼哭聲不同」或晚上連哭時間超過30分鐘,怎麼哄搖也不肯入睡的嬰兒,可能是身體患病的信號,一定要及時就診,否則會危及生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育兒 的精彩文章:

新手媽媽必備!一歲以內寶寶育兒知識
育兒知識:想備孕二胎,多吃這6類食物可以提高受孕幾率
別以為暑假就是用來玩的,養成這6個好習慣,孩子將受益終生!
生過孩子的女人,千萬別信男人的這句話
「雲養小孩」已經成為當下的一種育兒方式

TAG:育兒 |

您可能感興趣

這幾種技能不要讓孩子過早學習,想科學育兒只能晚點教!
科學育兒,你到底缺了什麼?
科學育兒就是照書養?你都犯了哪些育兒大忌?
孩子哭鬧不聽話?20 本書里的科學育兒知識,看完就能用得上
想要孩子長得高,科學育兒少不了!
科學育兒 | 孩子對父母的愛是無條件的,那麼你對孩子的愛呢?
都講科學育兒,老一輩的人總說我做得不對!姐妹們,我該怎麼辦?
科學育兒 | 巧克力、糖果五歲後才能吃?我這樣教孩子
90後寶媽育兒觀被說「矯情」,科學育兒犯了什麼錯?
別讓科學育兒害了孩子,這些東西別給他多吃,性早熟就是它造成的
要科學育兒,看見婆婆帶孩子有這3種情況,趕緊阻止,會害了孩子
科學育兒,遠離大媽|「別說了,我家孩子真的不缺鈣!」
科學育兒 | 當年那個被否定的孩子如今過著怎樣的生活
讓每個孩子健康成長! 科學育兒從這裡開始!
科學育兒, 遠離大媽: 冷點兒冷不壞, 「捂」能捂死人
這本好評不斷的暢銷育兒書,揭秘了一套你所不知的科學育兒法
嬰幼兒必須每5小時喂次奶,否則會低血糖?醫生:要科學育兒
這三種行為,寶媽們一定不要做,否者會傷害到寶寶!要科學育兒!
科學育兒 | 不打不罵,管教「小惡魔」用這招就對了!
剛出生的寶寶餵養知識,媽媽你知道多少,學會這些才能科學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