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黑暗,而又不懼怕黑暗
前兩天,朋友跟我推薦了個電影《素媛》,我一口氣看完了,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講述的一個小女孩被嚴重暴力性侵,而犯罪分子卻因為法律的不完善只被判了12年的故事,現實生活中的這個小女孩在16歲自殺了,看完以後心裡真的久久不能平靜。又給我推薦了幾部電影《辯護人》、《熔爐》、《七號房的禮物》、《恐怖直播》。
這些都是揭露人性的電影,會讓人陷入長久的思考,對國家,對社會,對法治。
1、制度的健全
《熔爐》中,對聾啞兒童實施性暴力的校長和老師,因為當時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只被判了幾個月,進而導致了男孩對社會的絕望,選擇了與老師一起卧軌自殺,釀成了悲劇。《傲骨賢妻》裡面,身為律師的他們也在通過法律,很大程度上就是利用法律的漏洞,維護著當事人的利益。在我看來,法律一直是存在漏洞的,可以說不存在任何法律漏洞的法律體系是不存在的,犯罪份子新奇的花樣層出不窮。而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儘可能地完善法律制度,在一個個真實的案件中完善。而這就牽扯到第二點,用法人員的素質了。
2、用法人員的素質
我們怎麼能夠做到儘可能地完善呢?在《辯護人》裡面,涉及到國家安全法的事件時,很多律師因為擔心自己的前途,畏懼所謂的權利,而選擇緘默不語,而正值事業巔峰期的宋律師勇敢地站出來,為弱勢力做辯護。確實,如果用法人員都不能站出來,那哪些無助的人們又該選擇信任誰呢?
3、對受害人的寬容
《素媛》裡邊讓人心痛的一句話:爸爸,我看叔叔沒有傘,我就幫他打傘,我做錯了嗎?
在現今這個社會,被性侵的女孩無端無辜地放大,這是她們的錯嗎?我們又憑什麼要用另眼看待他們呢?真希望她們不再受媒體的騷擾,再也不要出現自殺的悲劇。
4、自我保護-認知黑暗而又不懼怕黑暗
而很多悲劇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呢?如果父母能夠接送小孩上下學,如果父母教育小孩跟陌生人接觸時要注意的問題,如果……朋友說,你太善良了,你要多看看這樣的電影,多了解了解人性的複雜。是啊,人性是複雜而又多變的。我們要知道社會存在著很多黑暗面,但是又不要去懼怕它。
以上都是我的淺陋之見,如有不妥,還煩多多指教。
我們那麼努力,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我們——《熔爐》


TAG:星月藍山 |
※真正的光明不是沒有黑暗,而是不被黑暗所吞噬
※《吃掉黑暗的怪獸》:黑暗其實不可怕
※黑暗恐懼症,你知道嗎?
※「暗黑+喪系」女頭刮大風,保持心裡的光,因為你不知誰會藉此走出黑暗!
※保持內心的光,因為你不知道誰會藉此走出黑暗
※數碼寶貝:黑暗系究極體,你可能只知道黑暗暴龍獸,其他都沒見過
※你聽過《倔強》,卻不知他自認虛無的黑暗人生
※保持心裡的光,不知道誰會藉此走出黑暗
※黑暗迪迦雖然棄暗投明,但是他的做法卻引來不少罵!
※「黑暗」未必是黑色,也可能是白色
※黑暗扎基,黑暗迪迦,誰才是黑暗最強者?
※微笑是黑暗裡的一盞明燈,使人的心靈不再陰暗
※「媽媽,我怕黑」黑暗裡到底有什麼,讓寶寶如此懼怕?
※陳立農節目首表心跡,稱自己狀態一直都不好,不會再懼怕前路黑暗
※顛覆你三觀的黑暗冷知識,你一定不知道,和狗親吻也會得狂犬病?
※被迫酒桌跳舞、她以死揭露黑暗,黑暗卻依然沒有改變……
※如果我會發光,就不必害怕黑暗|王小波書單
※我們為什麼那麼害怕黑暗?
※黑暗的絕望,自由不易
※產後抑鬱:沒經歷過,就不知道有多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