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聽見海浪的聲音 站在城市的最中央
平生一顧
作者:平生一顧,外語系男神,帶著麥兜般淺笑行走在冷暖人間。波波同學的大後方,吳波頻道特約作者。竹杖芒鞋輕勝馬, 一蓑煙雨任平生。
我相信,在這個世界上,總會有這樣一些人,他們對自由的渴望超越了對安全的期待,會在迷惘、探索、彷徨之後走上一條真正屬於自己的路。
兩年前的時候,參加畢業實習,公司是一個合肥的老牌進出口國企,專業頗對口。
實習部門的姐姐,數年前也從安大畢業,一見面就頗親切。和她聊了很多,聽她訴說自己的工作有些循規蹈矩,千篇一律,卻又放不下這份穩定。也聽她分享老公的折騰,打破鐵飯碗,玩攝影,開文藝吧以及帶她和孩子說走就走,滿臉崇拜與幸福。
臨走前,她說:跟你聊這麼多,是因為你的笑很單純,讓人信得過。想告訴你人生不怕折騰,你還年輕,有無限的可能等著你去找。守著一顆永恆的心,越鬧騰越多彩。
是的,安穩和折騰從來都不是對立的,把握住向上的心,嘗試新的人生。
五一回家,偶遇復讀那年的地理老師,五年未見,他還認得我。開口便問:畢業了吧?在哪上班?做什麼工作?
如實回答,畢業一年了,在合肥,做外貿。
老師接著說,有女朋友了吧,下一步就是買房結婚叻!
聽完有點奇怪,尤記得當年上課時,他的意氣奮發「指點江山」,為我們繪聲繪色講述自己的人生經歷,多彩而又跌宕,常常鼓勵我們上了大學要出去看看,要有顆不安分的心。怎麼現在的話竟和父母一樣落了俗套?
抬頭一看,老師頭髮已花白,和父母相仿的年紀。
走出半生,歸來如何還是少年?
現在,畢業一年工作一年。
默默工作,好好生活。
城市最溫柔的地方就是無聲擁抱每一個拉著行李箱的年輕面孔,最殘忍的地方亦是年輕面孔的吶喊聲都淹沒在狂歡和嘈雜中。
每周日的傍晚常去天鵝湖邊或者濱湖岸上草原,什麼也不幹,出了默默走上一圈。從某種意義上說,以上兩個地方是合肥這座城市的兩個中心。
在人來人往間,順著自己的方向行走,常想起那句歌詞——
「我聽見海浪的聲音,站在城市的最中央」。
這海浪既不是天鵝湖水也非巢湖浪,更多的是自己內心的聲音,無論身處的世界如何喧囂,可以抽出一段時間傾聽自己的內心,是件很幸福的事情,想一想過去一周的得與失,問一問下一周自己想要往哪走。
常跟朋友說,在熱鬧喧嘩中沒有走散的人,一定是在其中努力保持獨立人格和性格的人,無論世界如何險惡,總能堅定的向前走。
個人最初常自命不凡,總是把創作的衝動誤以為是創作的才華,總是把對孤獨的恐懼誤以為是對愛情的嚮往,卻忘了得先接受自己的平凡,然後像孫少安一樣去奮鬥,像孫少平一樣去生活,像田潤葉一樣去愛。
在寫這篇文字前,看到網上有人總結的一段話:
畢業一年,既無出世的能耐,又無入世的精明,周轉於人情世故間,笨拙又生疏。
疲於應付著一地雞毛蒜皮以及偶爾的不懷好意。掙扎抗爭,似乎總是杯水車薪。開始認識到情誼的淺薄,功利的可愛。
依然天真,但是也學著虛偽。依然不甘,但是也妥協。迎面而來的一巴掌,你咧嘴笑笑,不言一語。
然而,人情世故是人生必須講求的,雞毛蒜皮常常累積成生活,遇到不懷好意方能習得真心意,情誼的深淺用來區別對待人事,學著瀟洒的追功求利,虛偽常常是通行證,妥協偶爾也邂逅峰迴路轉,巴掌之後更清醒的計算得與失。
這一年,可能比過去數年,都得到的更多,都失去的更多。
畢業後,大多數普通人徹底走出了待了二十餘年的象牙塔,在那裡有父母的餘蔭,也有師長的指引,一切資源集中,看起來出類拔萃。
當第一次赤裸裸走入萬千人海,不光是他人難識,常常連自己都會迷失。所以,會失落,會不甘,會難過,會埋怨社會現實,人心不古。
但是,明知道社會險惡卻不屈奮鬥者,才是真正的勇者。
我不知道,前方到底有沒有詩與遠方,但至少我現在還沒到前方。
偶爾會給自己打雞血,喝雞湯,比如:Dream as if you are going to live forever, live as if you are going to die today.
以永生的氣魄構築夢想,
用末日的情懷活在當下。
聽起來就很有遠方。
這一年,也有很多回憶起來咧開嘴角的事情。
可以經濟上終於完全獨立,可以屯自己喜歡的書和板鞋,可以偶爾給父母買點小禮物;
可以租一套小單身公寓,終於有了珍貴的個人空間,在裡面放肆的蹦躂和安靜的聽歌;
可以花一天的時間待在廚房,研究嘗試各種新菜式;可以在電腦前坐一晚,只為找到一首自己喜歡的配樂;
可以遇見一些性格各異,善良美好的同事,常常一起約飯K歌壓馬路;
可以在繁忙的工作之餘,走過很多不同風格的城市。
在魔都黃浦江畔的人海中,清晰的聽到整點鐘聲是東方紅的旋律;
在南京博物院感受科技博物,吃完鴨血粉絲湯和煎餃,去對面的先鋒書店選幾本書;
在羊城花都的珠江邊,感受有軌電車的慵懶與時尚;
在西湖邊辨聽音樂噴泉,變換了哪幾組曲子;
在帝都的胡同口,聽老大爺侃戈爾巴喬夫89年訪華實況,順著前門的鐵道走一走,走到夜晚的皇城根下,感受燈光襯托下的中國紅;
在山城兩江的霧都,燈火絢爛的洪崖洞迷了眼,地道正宗的老火鍋饞了嘴,上上下下的觀音橋暈了神,北川半兵衛的抹茶沁了心。
可以更成熟的與熟悉的她更成熟的交流,談理想說人生,同努力,共成長。
但這些,並不代表,選擇了安穩,服從了安穩。
電視劇《雞毛飛上天》開頭有幾句話:雞毛雖輕,可有點風,它就能飛到天上去。人活著是要靠精氣神,一步一個腳印,心裡永遠不要心存僥倖,否則的話,雞毛也別想飛上天。
每個人大概都有一顆不甘平凡的心,總想著打破現在的生活,有朝一日可以飛上天。
有的人會冷靜的分析自己適合安穩還是闖蕩,最終做出務實的選擇;有的人會在穩定的生活下默默積蓄能量,等待機會,以最大的把握起飛。
確實,如今,平民階層的上升通道越來越窄,社會分級日趨嚴重,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窮極半生也不過為了有房可住,個人奮鬥似乎離社會大勢越來越遠。但這並不代表個人奮鬥失去了意義,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們可以對社會失望,但決不可對自己失去信心。
畢竟,《人民日報》有一點說的是對的,失去奮鬥,對於大多數的普通年輕人,真的會無家可歸。
我不知道,我還會在合肥,這個已經生活了5年的地方再待幾年,但我依然想著有朝一日,可以去我喜歡的北京南京做一些自己從未做過的事,見一些期待已久的物,認識一些久處不厭的人。
我依然相信,我可以承擔更多家庭責任,守護父母安靜的變老,看著哥哥姐姐幸福的成家,做一個更擔當更成熟的兒子,弟弟,叔叔和舅舅。
我依然期待,
和喜歡的人一起,
去東北過冬,
去南海消暑,
去天山攆羊,
去嵊泗玩泥。


TAG:吳波頻道 |
※聽,海的聲音
※我聽到的中國江河都是詩人哭泣的聲音
※塔門:聽海浪的聲音
※傾聽海的聲音
※和家人去三亞,聆聽海的聲音!
※我在最寂靜的角落裡,聽科技最熱烈的聲音
※走進西沙中建島,請聽「海上家園」的聲音
※於西涌海岸聆聽海的聲音
※在詩詞中,聆聽夏的聲音
※世界海洋日:聽,海哭的聲音
※聆聽新中式沙發背景牆的聲音
※「我聽到最美的聲音,是南極的呼吸」
※吹著涼涼的海風,聽著海的聲音!
※我聽到最美的聲音,是南極的呼吸
※我聽見了極樂世界的聲音
※聽,春的聲音
※聽,雪走在路上的聲音
※來認識一下威武的海外「好聲音」團隊!鹿城獲國家形象傳播最具影響力城市!
※我在日系清新的可樂廣告里聽見了汽水開罐的聲音!
※海螺里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