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春秋左傳》通讀通解——襄公30(下)

《春秋左傳》通讀通解——襄公30(下)

襄公十年(前543年)(下)

八 子產預言陳國滅亡

半個多世紀前陳國發生的夏姬之亂,影響深遠。譬如《詩經》到夏姬之亂即不復存在。詩沒了,意味著良好的民風沒了。沒有良好的民風,皆因上樑不正下樑歪。

子產深諳此時國際形勢,為了鄭國能在晉、楚大國的壓力下左右逢源,就必須聯合諸多華夏小國,包括陳國。所以,鄭國子產親自到陳國結盟。

六月,子產蒞臨陳國結盟。結盟完成後,產回國向君王復命,談起陳國的情況:「陳國是要滅亡的國家,我們不能真的與其結好。他們積聚糧食,修整城郭。全神貫注此兩項,卻不安撫百姓。他們的國君根基不鞏固;公子們奢侈;太子呢則很卑微;卿大夫則驕傲自滿。整個陳國各行其是,沒有能做主的人。這樣的國情面臨當今的大國壓迫,又面臨諸侯之間的明爭暗鬥,能夠不滅亡嗎?我估計陳國不超過十年就會滅亡。」

子產的話可謂抓住了陳國的要害。此時陳國的國君陳哀公病體羸弱,國內政體一盤散沙。子產的分析不全是玄秘的迷信,他是透過現象看到了陳國的暗淡前景。果然,其後魯昭公八年,楚國徹底滅了陳國。成為春秋時最早被滅國的中等諸侯國。

九魯國叔弓去宋國參加宋伯姬的葬禮

秋七月,魯國大夫叔弓去宋國,目的是葬宋共姬。宋共姬就是前文說的守禮教而被燒死的伯姬。叔弓又稱子叔敬叔,是叔老的兒子,是魯宣公弟弟叔肸的曾孫。而伯姬是魯宣公的女兒。這麼算來,伯姬是叔弓的太姑奶奶。

此時,叔弓在魯國的身份是大夫。按照周代禮制,夫人去世,士弔。可魯國派大夫而且是有著美好家傳的大夫去參加葬禮,是個特例。為什麼要特別對待?一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血緣親族。另一點更重要,伯姬沒丟魯國的臉,我們魯國的周禮樂完備,是先進文化的代表。看我們伯姬,有氣有節,嚴守禮制。只有我們魯國的周公文化才能培養出這麼有氣節的女人。難道不值得你們諸侯國好好學習嗎?

十鄭國爆發內亂,伯有被殺死

鄭國的伯有(即良霄)嗜酒,為此專門挖掘地下宮室,取名「壑谷」。伯有徹夜飲酒並伴有鍾樂。上朝時間到了,他還在飲酒。大夫們只好到伯有家朝見。

伯有的家臣們稱伯有為「公」,前來朝見的大夫們只好也用這樣的稱呼:「公在哪裡」?家臣回答「吾公在壑谷喝酒呢。」大夫們轉身回去。

本來「公」這一稱謂是指周天王封的「公、侯、伯、子」的「公」。諸侯國里的卿大夫稱「公」,這是第一次。中國文化發展,大家族的主人或在社會有名望的人稱「公」,源於此。

這不禁讓人聯想齊國的慶封,飲酒作樂,肆無忌憚、驕橫於國。

不久,伯有朝見鄭國國君,再次提出派子皙去楚國,說完這個強硬的建議,他又回家繼續喝酒。

子產預言的事情到來了!伯有的舉動徹底激怒了子皙。七月十一日,子皙帶領駟氏的甲士攻打伯有,並放火燒了他的家。伯有逃亡到雍梁,雍梁在今天河南新鄭縣西。

到了雍梁,伯有才酒醒,方明白髮生了什麼事。雍梁不是居住之地,伯有暫時逃亡到許國。

伯有逃亡了,鄭國的大夫們聚在一起商量怎麼辦,執政卿子皮說:「《仲虺之志》有記載:『取替動亂者,欺侮自取滅亡者。』摧毀自取滅亡者而鞏固美好的存在,這是國家的利益。罕氏、駟氏、豐氏本來是同胞兄弟,伯有驕傲奢侈,所以不免於禍難。」子皮這番話等於給伯有定了性。

有人問子產:「要靠攏正直的,幫助強大的。」子產說:「這些作亂的人難道是我的同夥?國家的禍難,誰知道如何平定?如果有強大而正直的國政主持人,禍難就不會發生。我姑且保住我的立場吧。」子產對矛盾的雙方都有責備。而他自己定不會參與這種禍國殃民之事。他要堅守自己的政治信念。

十二日,子產將伯有家族的死者收斂並且埋葬。然後,他沒有與大夫們打招呼就離開了鄭國。印段讚賞子產的君子態度,就跟從子產。這個印段也屬於「鄭七穆」後代,印段之父是公孫黑肱,祖父是子印。

子皮派人勸阻子產不要離開鄭國,很多大夫認為,子產不加入我們就是我們的敵人。遂對子皮說:「別人不順從我們,為什麼不讓他走?」子皮說:「子產對死去的人都有禮而加之,何況對活著的人呢?」說完親自追上子產勸阻他不要離開。十三日,子產回到國都。

在春秋歷史上,子皮這個人是值得研究的。雖然左傳沒有對此人大書特書,但若沒有子皮這樣的明白人,鄭國很有可能會因這場動亂而走向衰落。因為這是一場統治階層全部捲入其中的內訌,這樣的內訌最後傷害的是國體、政體。對於身為鄭國執政卿的子皮來說,子產是可以振興邦國的人傑。而對子產來說,子皮就是他的「利見大人」。其後歷史證明了這一點。

十四日,跟隨子產的印段也回到鄭國國都。兩個人都在子皙家裡接受了盟約。十六日,鄭簡公和諸位大夫在大宮結盟,這個大宮就是鄭國的祖廟——鄭國的開國之君封叔的廟。和大夫們結盟,穩定了國都內的局勢。春秋時的社會結構還有「鄙人」,就是低於「國人」身份的下層百姓。這些人也需要穩定,於是鄭簡公帶領大夫們在鄭國的重要城門——師之梁門外,與都城之外的人民結盟。

伯有聽說了鄭國的結盟之事——你們結盟顯然是團結起來了,把我置之度外了!伯有憤怒。緊接著,伯有聽說子皮的家族軍隊沒有參與攻打自己——伯有內心歡喜,看到了希望!他說「子皮和我是一夥的。」

二十四日,伯有帶領家族兵甲,選擇平時很少有人走的通往墓地的城門,襲擊鄭國。為了更加隱蔽,兵甲們從城門的排水溝潛入鄭國國都。

管理軍隊馬匹的官員叫頡,所以稱馬師頡。馬師頡是伯有的內應。部隊一進城,馬師頡就打開了國家襄庫,讓伯有的兵甲武裝起來。襄庫就是武器庫。

武裝好的兵甲裡應外合攻打舊北門。

駟帶是駟氏家族的宗主,他一聽伯有發動戰爭,就和子皙親自指揮兵甲,抵禦伯有的軍隊。他一邊布置作戰一邊派人召子產,希望子產也帶兵加入戰鬥。子產說:「兄弟之間到達這地步,我服從上天所要幫助的一家。」

駟氏家族勝利了!伯有死在販羊的街市。

子產給伯有屍體穿上衣服,頭枕在屍體的大腿上號哭。他為伯有收屍,把棺材停放在街市旁邊伯有家臣的家裡,不久將伯有安葬在斗城,斗城即今河南的陳留鎮。

左傳關於 「枕之股而哭」 的記載,不陌生。齊國發生崔杼弒君之後,晏子就曾經枕齊莊公之股而哭。子產的哭和晏子的哭具有相同的意義——一哭其親族鬥爭而人命隕落,哭其家國因爭權奪利而風雨飄搖。

駟氏家族的人看見子產竟然這麼對待伯有,很氣憤。要興兵攻打。

子皮聽聞後,頓時發怒:「禮!是國家的支柱。殺死有禮的人,沒有比這再大的禍患了。」子皮的憤怒,制止了駟氏家族對子產的傷害。

這些事發生的時候,鄭國的游吉正在晉國訪問。他回鄭國,接近國都時聽說了這場動亂。游吉就讓自己的副手公孫肸(xi1)回國復命,初六日,游吉逃往晉國。游吉為什麼要逃走?因為在鄭國「七穆」中,游吉和伯有兩族比較親密。

游吉是個人才,鄭國不能失去他。駟氏家族的宗主駟帶追趕游吉,追到酸棗這個地方,即今河南延津縣附近,追上游吉。駟帶誠肯地勸阻游吉回到鄭國,並和游吉盟誓,用一個古老的、沉重的盟約儀式——將珪沉進黃河,意思是誓言說出口就不可能收回來,任何情況都不改變!

駟帶和游吉達成約定後,派游吉的副手公孫肸進入國都和鄭國的大夫們結盟,以達成權力階層的意見一致,和睦相處。十一日,游吉重新回到了鄭國。

至此,鄭國動亂告一段落。關於伯有被殺,春秋經上的記載是「鄭人殺良霄」直接稱伯有的名字。經上這麼記載,意思是——你良霄是從外返回攻打自己的祖國,這不對!所以直接稱你名字,連個職稱都不給你加上。

左傳敘事,有「怪力亂神」!儒家講修身養性可以改變事態發展。但某些神秘的東西似乎早已註定。如此節,敘述伯有被殺,用此前的一個事件闡明伯有的命里定數。

——那是襄公19年,鄭國的公孫蠆死了,鄭國大夫公孫揮和裨灶商量安葬之事。二人邊走邊說話,正好路過伯有家,伯有家的大門上長了狗尾草。公孫揮:「這個狗尾草還在嗎?」當時正是晨光熹微的時候,歲星在降婁的位置,等到降婁星在天空中間時,天也就大亮了。裨灶指著降婁星說:「還可以等歲星繞一周,不過伯有活不到歲星再到這個位置就是了。」

等到伯有被殺,歲星正在娵訾的口上,明年才能到達降婁。一周是12年,但是再轉回來,轉到娵訾之口,還不到降婁,算起來,從前554到今年543年,11年,沒有轉到一周。

在彼時觀念里,莠這種草是亂苗。《淮南子》一書有記載。

伯有死時,他的黨羽仆展和他一起死了。馬師頡逃到了晉國,晉國讓他擔任一個采邑的大夫。馬師頡怎麼能有如此的待遇呢?原來在襄公3年時,鄭國的樂成逃到楚國,後來又逃到晉國。馬師頡和樂成關係好。所以二人一起事奉晉國趙武。二人不甘心在鄭國失敗,就向趙武建議出兵討伐鄭國,趙武拒絕了!弭兵之會剛剛定完盟約。你們讓我出兵打鄭國,胡鬧!

鄭國動亂結束了,一切平息。執政卿子皮讓公孫鉏做了馬師。

十一楚國公子圍殺司馬蒍掩

楚國的公子圍殺了大司馬蒍掩。這是公子圍奪取政權的第一步。蒍掩是楚國優秀的士大夫,此人有政治智慧和經濟頭腦。襄公25年時,蒍掩變革楚國的土地政策,區分平原、丘陵、山林、沼澤等土地,進行測量。根據土地質量定賦稅,將軍隊建設和土地建設協同治理。於是楚國並沒有因為窮兵黷武而荒廢土地。楚國出現了國富民強,蒍掩功不可沒。

蒍掩,楚國的棟樑,因為反對公子圍的野心而被殺。

對此,楚國另一位正直的大夫申無宇說:王子圍必然遭報應。善人,是國家的主人。而王子圍卻暴虐善人!這是禍國殃民。而且司馬本來是令尹的助手,是國君的手足。去掉輔助自己的人,又斬除君王手足。以禍其國,不祥莫大焉。王子圍怎麼能不遭報應!」

也就是從現在開始,王子圍開始實施奪取君位計劃。其後,王子圍成功了,惡貫滿盈的王子圍成功後就是著名的楚靈王。

十二諸侯失信於宋國

宋國的火災造成的損失較大。諸侯各國為此開會,籌劃饋贈宋國財物。進入冬季,魯國的叔孫豹會見晉國趙武、齊國公孫蠆、宋國向戌、衛國北宮佗、鄭國罕虎及小邾國的大夫。諸侯在澶淵開會。

如此興師動眾,雷聲大,但沒下雨!事後諸侯並沒有給宋國任何幫助。為何如此?左傳沒說。《春秋》譴責這樣的行為——你們說話不算數!所以不記載參加大會的人。左傳中的君子評價:「信用不能不謹慎吧!澶淵的會見,不記載卿的名字,原因是他們不守信用。作為諸侯的上卿,會見了又不守信用,這是你們自己丟棄了尊貴的姓氏,不可以不守信用正如此。《詩》說,『文王或升或降,皆在天帝左右』,這是說你守信義與否,老天在看呢!又有《逸詩》說:『恭敬而謹慎你的言行,切勿展示你的的虛偽』,這是譴責不守信義。」

《春秋》記載說「某人某人會於澶淵,宋災故」,這是為了譴責他們。

魯國叔孫豹參與了大會,同樣也沒兌現對宋國的諾言。不記載魯國出席大會,是為魯國隱瞞邪惡。《春秋》一向如此,對於魯國的過錯,它從來是盡量遮掩。

十三子產取得執政權,開闢時代

本年,鄭國的子產登上權力的金子塔尖,成為鄭國的執政卿大夫。

子產是「春秋」時期可圈可點政治家,他於春秋政治格局乃至歷史發展皆有貢獻,他也是中國傳統政治哲學繞不過去的人物。

讓子產榮登高位的,是鄭國的執政卿大夫子皮。關於他二人的關係,前文有敘述。子皮經過深思熟慮,將政權交給子產!

子產對自己執政不是沒有顧慮,他對子皮說:「咱們國家小,受大國的逼迫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鄭國大家族多,受寵的也多。」子產說的是心裡話,目前妨礙他執政的勢力集團,恰恰是鄭國的「七穆」,這「七穆」在鄭國有合法性,有實力。他子產雖然也屬於「七穆」,但他的勢力範圍還不足夠應付「七穆」。

子皮斬釘截鐵:「虎帥以聽,誰敢犯子?子善相之。國無小,小能事大,國乃寬。」這句話不用翻譯,很清楚。子皮簡潔但擲地有聲。這簡潔的話語,一方面顯示他對鄭國的未來充滿信心,一方面表示他會堅決支持子產。子皮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在以後子產執政過程中,子皮的支持是毫不含糊的,如果說子產是春秋的歷史亮點。子皮則是點燃亮光的人。

子產,接過了國家的治權和責任!

子產在成為執政卿之前,雖然不是一把手,但已經位列是卿大夫序列,權力還是有的。子產利用手中的權力做了一個決定——委派公孫段做事,在公孫段做事之前,子產故意給他采邑。性情耿直的游吉問子產:「國家是眾人的國家,您怎麼單獨給一個人?」

子產回答:「人沒有慾望是很難的!誰不想實現慾望?他們去做事情,成功了,不是我的成功,難道是別人的成功嗎?何必吝嗇采邑,土地采邑難道會自己走掉嗎?」子產的話值得思考,再參照齊桓公時管仲的治國策略。便可理解他們都是深刻洞悉人性的執政者。這也是古代政治哲學所在。通常我們理解儒家治國完全採用仁、義、禮、智、信,是一種誤解。

古代聖哲的思想深刻就深刻他們洞悉人性。就拿儒家文化觀念來說,那些君君臣臣的思想,早被淘汰了,但那些洞察人性的思想話語到了今天也光亮如新。

游吉還是疑惑:「您這麼做,四方鄰國將怎麼看?」

子產回答:「這麼做不是為了互相違背,是為了互相順從,四方的鄰國對我們有什麼可責備的?咱們的《鄭書》記載:『安定國家,一定要優先照顧大族。』我姑且先照顧大族,再看它歸向何處!」從子產的話里,是否看出子產的心思?另外是否能看出歷史發展的端倪?比如其後中國歷史,不同程度地用大家族維護統治,乃至到了魏晉,出現了士族門閥制度。

到這裡,子產的用心昭然了。他要看看公孫段的態度!

公孫段恐懼。他把封邑歸還了。但是子產堅持把城邑給了他。

等到鄭國發生動亂,伯有死。鄭簡公讓太史去命令公孫段做卿,公孫段辭謝。可太史剛一退出,公孫段就又請求太史重新發布命令。太史再次發布命令,可公孫段再次辭謝。如此這般三次,公孫段接受了策書,爾後入朝拜謝。

如此虛偽的公孫段!子產看得明白,但是子產心照而不宣,不能馬上褫奪公孫段的職位,那樣他會做亂,但是子產始終壓制著公孫段。

公孫段是鄭國大家族勢力的一個代表人物,子產包容、防備、安撫。本質上子產是在限制貴族的特權。

然後,子產對鄭國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治理。

先整頓國都和周圍縣邑的秩序。讓鄭國從混亂中恢復秩序,讓國都和縣邑有所區別,上下尊卑各有職責,章法明晰。

然後,子產進行經濟變革,他在井田的基礎上,在田地四周清理水溝,以利灌溉。將住房和耕地合理配置。使農業生產更加便利。春秋時期井田制,八家共一井,所以,就將共一井的八家廬舍稱為為「廬井」。後來《漢書·王莽傳》記載:古者,設廬井八家,一夫一婦田百畝,什一而稅。這個記載可幫助理解子產的農業改革措施。

讀《春秋左傳》,需要注意它在細微處的敘述,該書沒有用記敘禮制的筆觸記敘經濟,但是忽略了春秋242年間的經濟情況,其他情況也會模糊不清。

等到經濟工作完成後,有了經濟基礎,子產開始治理官場——那些忠誠儉樸的卿大夫,受到子產的親近,那些驕傲奢侈的,子產毫不猶豫地推翻他。

鄭國的豐卷屬於「七穆」家族中的勢力比較大的,豐卷準備祭祀,向子產請求去打獵獲得祭品。子產不同意:「只有國君祭祀才用新獵取的野獸,卿大夫祭祀差不多就可以了。」豐卷生氣,退出以後就召集士兵,要攻打子產。

此時的子產不是沒有勢力,但是,子產避開了!他準備去晉國。

子皮站了出來!他勸阻子產留下來,然後毫不猶豫地將豐卷驅逐出鄭國。豐捲逃亡到晉國。

接下來子產該怎麼做?子產請求不要沒收豐卷的田地和住宅。三年以後,子產允許豐卷回國,並恢復大夫職位,更重要的是,子產把豐卷的田地、住宅,甚至將豐氏采邑的收入都退還給了豐卷。左傳沒說如何,但估計他也無顏再和子產爭鬥了。

子產執政一年,老百姓們唱歌罵子產:「算計我家產又收稅,量我耕地還收稅。誰殺他,我幫忙。」老百姓嘛,看得永遠是眼前的利益。

子產執政到三年,老百姓又開始唱歌了:「我有子弟,子產教之;我有土田,子產增之。子產死了,誰來接替?」

老百姓的歌聲里,子產是不死的。

【原文】【注釋】

六月,鄭子產如陳涖盟。歸,復命,告大夫曰:「陳,亡國也,不可與也。聚禾粟,繕城郭,恃此二者,而不撫其民。其君弱植(陳哀公身體病弱,參《史記·陳杞世家》),公子侈,大子卑,大夫敖,政多門,以介於大國,能無亡乎?不過十年矣。」

秋七月,叔弓如宋,葬共姬也。叔弓是叔老的兒子,是魯宣公弟弟叔肸的曾孫。又稱子叔敬叔

鄭伯有耆(嗜)酒,為窟室地下室,而夜飲酒,擊鐘焉,朝至,未已。朝者曰:「公焉在?良霄的家臣竟然稱他為公,朝見的人也跟著稱「公」」其人曰:「吾公在壑谷(地下室的名字)。」皆自朝布路而罷。既而朝,則又將使子晳如楚,歸而飲酒。庚子,子晳以駟氏之甲,伐而焚之。伯有奔雍梁,醒而後知之,遂奔許。

大夫聚謀,子皮曰:「《仲虺通「蘬」之志》云:『亂者取之,亡者侮之。推亡固存,國之利也。』「取亂侮亡,推亡固存,邦乃其昌」《尚書正義·仲虺之誥》293頁2007年12月第1版 上海古籍罕(子皮)、駟(子皙)、豐(公孫段)同生,伯有汰侈驕傲,故不免。」人謂子產「就直助彊(子皙直,三家強)」,子產曰:「豈為我徒?國之禍難,誰知所敝鄭玄注,止?或主彊直,難乃不生。姑成吾所。如果有主持國政的人強大而且正直,禍難就不會發生。姑且保守我的立場吧。」辛丑12日,子產斂伯有氏(此稱「氏」是指他的家人)之死者而殯之,不及謀而遂行(出了這麼大事,子產也是卿,應該與鄭國諸大夫商量怎麼辦。但是子產失望地離開了,不屑於再商量什麼)。印段(他認為子產是正確的,完全讚同子產,所以跟隨子產)從之,子皮止之,眾曰:「人不我順,何止焉?」子皮曰:「夫子禮於死者,況生者乎?」遂自止之。壬寅13日,子產入。癸卯24日,子石(印段)入。皆受盟於子晳氏(此稱「氏」是指他的家人)。乙巳16日,鄭伯及其大夫盟於大宮(鄭國初始封君桓叔之廟),盟國人於師之梁(杜預注,鄭國城門)之外。

伯有聞鄭人之盟己也,怒;聞子皮之甲不與攻己也,喜。曰:「子皮與我矣。」癸丑24日,晨,自墓門(通往墓地的城門)之瀆(楊樹達解釋為:都城的出水口)入,因馬師頡(馬師,是職務。頡,是人名。子羽的孫子)介於襄庫(說文解字:凡雲攘地、攘夷狄皆襄之假借字也),以伐舊北門。駟帶(子西之子子皙的宗主)率國人以伐之。皆召子產,子產曰:「兄弟而及此,吾從天所與。」伯有死於羊肆(羊市場),子產襚之(給伯有小斂),枕之股而哭之,斂而殯(大殮,屍入棺)諸伯有之臣在市側者,既而葬諸斗城(河南陳留之陳留鎮)。子駟氏欲攻子產,子皮怒之,曰:「禮,國之幹也。殺有禮,禍莫大焉。」乃止。於是游吉如晉,還,聞難,不入,復命於介(副手)。八月甲子(初六),奔晉。駟帶追之,及酸棗(河南延津縣)。與子上(駟帶)盟,用兩珪質於河。使公孫肸(游吉的副手)入盟大夫。己巳,復歸。書曰「鄭人殺良霄」,不稱大夫,言自外入也。

於子蟜之卒也公孫蠆(子蟜)卒襄公19年(前554年)將葬,公孫揮與裨竈晨會事焉(二人商量葬子蟜之事),過伯有氏,其門上生莠(狗尾草)。子羽(公孫揮)曰:「其莠猶在乎?(說文解字:惡莠恐其亂苗。故淮南書謂之向根。張衡賦美其顧本。莠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語言 的精彩文章:

TAG:漢語言 |

您可能感興趣

通讀《黃帝內經》之130:壽百歲者五官應如是
毛主席通讀17遍,300萬字《資治通鑒》,濃縮6句金言!
玩家通讀《上古捲軸5》中全337部書籍 並排出前五名!
通讀100條,掃掉書法盲!
《The De2》PS4版壁壘測試決定!通過抽籤來邀請300名法美通讀者的CBT!
一文通讀高達0079,1500字帶你看完整部0079動畫
《左傳》通讀(十一):重耳流亡,富貴者永遠富貴!
法米通讀者調查:超六成讀者有意向購買PS5
新修《清史》已進入稿件通讀階段,預計今年出版問世
《左傳》通讀:重耳流亡,富貴者永遠富貴!
韓國歷史家通讀中國史:明明三千多年的歷史,哪來的上下五千年?
跟百家講壇名師精覽儒道釋、通讀菜根譚
通讀《黃帝內經》之五十七:絡脈之見,五色各異,故何也?
1萬字通讀小說《追風箏的人》,了解一個活生生的阿富汗
每一個街邊算命大師,都應該通讀《哆啦A夢》
60秒帶你通讀手機簡史:變快了也變強了的46年
通讀《紅樓夢》全書,寶玉究竟和幾個女孩發生過關係
關於中國的第一個朝代,你了解多少?一篇短文帶你通讀「夏史」!
悅讀 I 與其通讀萬卷書,不如讀懂馬未都……
通讀《黃帝內經》之三十三:發熱之病,何者生?何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