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傳統代工年產值上億,「互聯網+共享」搶佔家庭廚房入口

傳統代工年產值上億,「互聯網+共享」搶佔家庭廚房入口

本期專訪人物:林炳金 上海我渴了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聯合創始人/CEO

本期人物簡介:連續創業者,凈水行業資深專家,金將普集團董事長,同時目前也在做天使投資人,是淼星投資管理合伙人,正和島上海執行秘書長。

我渴了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聯合創始人/CEO

成立「我渴了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從OEM廠商轉型以凈水機為切入點,用「互聯網+共享」的商業模式做智能家居,林炳金看到的是廚房場景下的消費入口。在此之前,曾打造了行業隱型冠軍企業,但是,不甘平庸的他,想要做行業引導者,繼續開闢新的天地。

林炳金告訴投融界記者:「創業其實就是一個坑過一個坑,資源也好、優勢也好,所有的一切都是階段性的,一定要根據時間、市場環境等各方面的變化而『變』,在對的時間,找到對的解決方法,一個階段一個階段推進下去。作為連續創業者,我把自己的創業生涯歸為3階段,創業是因為喜歡賺錢--選對了一個行業併當成事業--希望能跨界開創一個新的行業。」

我渴了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85後奶爸創業者 林炳榮

早在十年前,林炳金的85後弟弟林炳龍在管理公司的過程中就提出凈水機+互聯網,但當時並不被看好。隨著後續聯想移動、百度91等職業經理人的加入,一個集合軟硬體人才的優秀團隊成型並趕上了2014年智能硬體爆發元年。林炳金、林炳龍兄弟做為天使投資人和聯合創始人成立了上海我渴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當年,「我渴了」完成股改並掛牌場外市場(股份代碼100429),目前已經引入了數千萬融資,做為首家提出"廚房場景消費"、"家庭第四屏""凈水機器人"的創業公司,未來的發展道路還很長,但是林炳金將為成為行業領先者而繼續前行,將最新的理念與凈水模式,深入到每家每戶。(文/封遠群)

以下是林炳金專訪實錄,投融界整理刪改--

創業三步走:賺錢-做成一份事業-開創一個新行業

我在2001年就開始創業了,我是閩南人,我們這邊的人比較喜歡從商做生意,在我大學一年級的時候即開始在電腦城倒騰,之後發現賺錢的速度特別快即選擇肄業並開始了創業。我把自己的創業概括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掙錢階段。在我看來,最初幾年不算創業,嚴格上來說應該叫「做生意」,以掙錢為目的;

第二階段是選擇一個有意義的行業,能做的長久的領域持續的掙錢。2004年到上海後,我做了重新再創業的規劃,在思考究竟哪一個行業有前途,怎麼樣在一個行業里做的深、做的久,經過深度思考之後最終選擇做環保行業、凈水器行業。切入這塊以後做的很順利。剛開始是做OEM代工,一年產值有2、3個億;

第三階段是怎麼成為行業的引導者、開創者。2009年,我處於模糊階段,OEM代工這一塊的業務已經很穩定並逐步進入農業、服務業。但我靜下心研究發現凈水行業年複合增長率很快,於是開始考慮:「現在做代工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產業資源,但成為行業領導者的機會很小。要想要成為行業領導者,一定要在組織上、產品上、商業模式上有創新。經過不斷的探索、試錯、思考,最終在2014年,在之前的產業基礎上結合了」互聯網+「,成立」我渴了「這家公司。

網站展示

尋找核心團隊,被質疑」土豪暴發戶「跟風湊鬧

這個項目一開始是我弟弟林炳龍提出來的,做為85後的創業者,他對趨勢的預判清晰,對未來生活方式的認知深刻,而我在十幾年的企業經營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自己對企業管理的思考和方式。創業,首先是找到對的人。

做為軟硬體結合的項目,我渴了團隊里我和我弟弟林炳龍對凈水行業有深刻的認知,硬體團隊來自聯想移動等手機行業,而互聯網團隊則是曾經把"安卓市場"做到3個億用戶的核心研發人員。

組團隊的過程也經歷了一些小插曲,例如:與我渴了CTO第一次在上海見面,我告訴他說要用互聯網+共享的模式做這個智能凈水器,他說」你就是個土豪暴發戶,想跟風湊熱鬧,哪懂做互聯網?「

第二次,我和他在廈門的海鮮大排檔喝酒,聽完我細細說完以後,他覺得」這有點意思「說他回去做個PPT給我看看,實際是想考考我是否真的對智能家居有自己的思考。

真正加入進來3個月後,偶然看到最初拍攝的關於公司商業模式、產品的宣傳視頻,他看完由衷的說:「老大,我真的很佩服你。」

人才是基礎,但做出極致用戶體驗的產品才是核心。

產品圖

模式博弈,創新組織形式與對接資本市場之間的選擇

在成立「我渴了」之前,我做的代工公司已經規模不錯了,所以最初我們一直在考慮,到底是用舊的公司繼續做,還是新成立一個公司?最後覺得,舊的公司還有很多的不規範,如果引入一些專業的職業經理人進來,原有的組織形式不適合未來的發展。所以最終選擇新成立公司,整個架構、模式都重新梳理。

新的商業模式,需要資本的助力,要接觸資本,就需要符合資本市場的要求,所以從組團隊,成立新公司開始就進行股改、掛牌。掛牌的過程中相關的規範要求讓我渴了從成立之初就股權清晰、管理規範。目前「我渴了」已經引進了數千萬的融資,投資人中既有深交所上市公司的董事長和高鐵媒體銀馬傳媒,也有互聯網企業京東金融、美家幫互聯網家裝。當然,融資只是創業過程中的一個因素,現在我們還在嘗試探索符合發展趨勢的創新型組織形式,比如不用到辦公室坐班不用KPI考核,但通過賦能管理形式吸引了更多優秀的85後、90後參加項目,其中不乏眼界開闊、技能專業且有自我追求的富二代。

好的組織形式才能留住優秀的人才,優秀的團隊才能做出極致的產品,極致的產品才有機會獲得用戶的認可……

在我看來,創業其實就是一個坑過一個坑,要想具備一直領先的核心優勢,需要圍繞著用戶需求的變化而不斷「進化」,在對的時間,找到做對事情的方法,這點很重要。

投融界「CEO說」欄目:以人物採訪為核心,通過深度調研優質項目,挖掘創業者背後的故事,完整呈現創業各階段的點滴與精彩,給更多創業者帶來同在感,給投資方帶去更多優質項目的觀察視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投融界 的精彩文章:

投資大神們的幕後:為什麼他們都做過球童?
投融界2017年5月市場融資數據研報:企業服務領域蟬聯第一,共享充電寶背後資本暗流涌動

TAG:投融界 |

您可能感興趣

家庭餐廳掛畫,千千萬萬家庭的共同選擇
老照片:七八十年代的「萬元戶」家庭
讓家庭醫生進入千家萬戶
歐盟新規或將推高房價,德國家庭平均6年凈收入就能買房!
民國家庭相冊,看那個年代的民眾風采
中國人曾有45個家庭出身代碼
專為中國人研發的廚房收納神器,受數百萬家庭激贊!
全球私人財富最多國家:中國第二,高凈值家庭已達460萬戶
華為智能家庭總經理閃罡:半年圈下2千萬用戶 今年要擴千家店
一家四口都是網紅主播,這個家庭年入千萬!
一位70年代美國家庭主婦的老照片
重磅!共和黨擬推出史上最嚴格移民議案,數十萬計劃移民家庭受影響,狂砍親屬移民名額
澳洲讀個私校,一個家庭得準備100萬澳元,大家卻還搶著入讀!
百年前的日本家庭相冊 傳統婚禮上的新娘
美國家庭偶中12億頭獎 丈夫攜全體家人出國暫避
家庭女佣人數冠居全球的是個南美國家
懶人必備廚房神器,97%的義大利中高產家庭都買了
這個家庭婦女靠收納月入百萬成為名人
中國第一個美女機器人誕生,未來機器人老婆會進入家庭嗎?
酷開兩年連獲三次入資 OTT獨角獸瞄準智慧家庭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