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科學研究發現:青春期孩子的情緒為什麼波動大?

科學研究發現:青春期孩子的情緒為什麼波動大?

很多家長有這樣的苦惱:孩子在小學時還很乖的,甚至在五六年級也是那種很聽話的,最起碼用家長的「套路」能管住。

而等上了初中、高中,家長的任何「套路」都失效了,你說東他朝西,打架鬥毆,抽煙喝酒,談戀愛啊,打遊戲,紋身,夜不歸宿,甚至不去上學,和家長一言不合就摔門,還有和父母大打出手的。

why???!!!

有人將告訴你:孩子進入青春期了,叛逆來了。

今天我們就從生理上和心理上看看青春期的孩子為什麼情緒波動大?

生理上

在生理上,青春期的孩子發生巨大的變化,身高、體重、第二性徵。

對於大腦,科學家利用核磁共振發現,青少年的大腦經過了快速的、爆髮式的增長。大腦的一些區域短短一年時間裡擴大了一倍。

而在另一組研究中發現,大腦爆髮式增長的部位會隨著時間發生變化,在3-6歲期間,增長最快的是額葉,這是大腦負責組織和規劃新行為並且維持注意力的部位,從6歲開始到整個青春期,最快的增長則發生在顳葉和頂葉,尤其是這兩個區域中負責語言和空間關係的部位。

同時研究還發現,在處理情感信息時,腦部杏仁體的活動要遠強於額葉的活動。

在成年中則出現了與此相反的情況。

杏仁體主要負責處理與情緒有關的信息,而額葉負責高級推理與思維過程,青少年更傾向於用非理性的反應來應對情緒性刺激。

看清楚了嗎?青春期孩子多是非理性地處理情緒的。

心理上

而從心理發展角度來看,青少年的心理活動呈現出矛盾,從四個方面來看:

心理上的成人感與半成熟狀態之間的矛盾

從心理上過高地評價自己的成熟度

認為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屬於成人水平

要求與成人的社會地位平等

渴望社會給他們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

心理斷乳與精神依託之間的矛盾

他們要求在精神生活方面擺脫成人,特別是父母的羈絆,而有自己的獨立自主的決定權。

事實上,在面對複雜事項和困惑時,他們依然希望在精神上得到成人的理解、支持和保護。

心理閉鎖與開放性之間的矛盾

他們認為成人不理解他們,對成人產生不滿和不信任。而事實上很多成人確實讓他們沒辦法信任。

與此同時,成長的很多苦惱又使得他們倍感孤獨和寂寞,很希望與他人交流、溝通,並得到他人的理解

成就感與挫折感的交替

一時激情滿懷,一時低沉沮喪,兩種情緒體驗常常交替出現。

來張特寫

特別指出的是,青春期也是分階段的,青春期早期和後期。

早期從13歲-15歲,後期從16歲-20歲。而在一些研究表明,孩子在青春期早期的情緒中,負面消極的情緒居多。

隨著腦部額葉的發展,孩子的理性思維不斷增加,慢慢情緒沒有以往那麼激動,看問題也越發理性。

另外隨著時代的變遷,現在青春期有提前的趨勢,有些孩子在小學五六年級就進入青春期了,大概是12歲左右。

高興的時候我是這樣的

GIF/1K

看到這些,你能理解孩子為什麼有時候那麼大的脾氣了吧。

另外還有一點是對於不了解孩子這些成長過程時,家長採取了簡單粗暴的方式,打罵,責備。

曾經一位家長因為孩子把自己的門反鎖了還去砸門了,這是何等的粗魯。

而這樣的行為越發激化了孩子對家長的反抗和不信任,戰爭就這樣不休止。

面對如此戰爭,後續文章會陸續介紹如何從容面對孩子的青春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公眾號 的精彩文章:

你的午餐到底該怎麼吃?
有關你的一切快樂
「我就抱著你睡啥都不幹!」「你還是人么?」
周日盈利必跟 聯合會杯攻略
第一次跑波士頓一萬米路賽是什麼體驗?

TAG:公眾號 |

您可能感興趣

腦科學揭示:如何發展孩子的大腦?
研究者發現:孕婦血糖高孩子先心病
研究發現,愛走神的孩子竟然更聰明!
學習鋼琴究竟能給孩子帶來什麼?
家長和兒科醫生的夢魘:謹防孩子感冒後爆發心肌炎
家長如何培養高情商的孩子:向情商「大咖」岳雲鵬學習
讓孩子體驗科學的奧秘,成為科學小達人
如何開發孩子的智力?培養出聰明活潑的孩子,成為最強大腦?
孩子為什麼學習
你為什麼讓孩子學習藝術?
研究發現,在農場長大的孩子更健康,更快樂哦
怎樣和青春期的孩子交朋友
張歆藝擔心肯尼的病情,請來了孩子的親媽,肯尼卻大發脾氣
漲姿勢!「旅行青蛙」中的親子閱讀誤區,你發現沒?《嬰幼兒神奇故事會》 專家教你與孩子科學共讀 讓孩子成為終身閱讀者!
兒童心理:孩子不愛學習,偏科,怎麼辦?
孩子發燒,媽媽發狂:奧易精醫兒科問答
科學家洪蘭:孩子最好的腦力開發,是父母的關愛和信任
哪些因素會影響孩子的英語啟蒙學習?
講給孩子的十大發明
科學啟蒙的秘訣,是讓孩子通過「實驗的魔術」產生「科學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