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鄭板橋丨聰明難,糊塗尤難,由聰明轉入糊塗更難

鄭板橋丨聰明難,糊塗尤難,由聰明轉入糊塗更難

鄭板橋丨聰明難,糊塗尤難,由聰明轉入糊塗更難

鄭板橋非糊塗人,20歲考中秀才,40歲得中舉人,44歲成進士。

然而仕途還算順當的他為何會語出一句「難得糊塗」?

他聽聞萊州有一雲峰山,碑刻頗多,便前往。不料,因賞玩碑刻過晚,他不得不借宿山家。一位儒雅老翁將他迎進屋去,兩人攀談起來。老翁自稱「糊塗老人」,出語皆都不凡。

雖為山間茅屋,老翁房中竟陳列古硯一尊。硯台有方桌大小,質地細膩,刻鏤精良。因知鄭板橋之名,老翁遂請他題字刻於硯背。鄭板橋笑許,取「糊塗老人」之名,大筆一揮,留下了傳世墨寶「難得糊塗」,隨後便取出他最愛的一方印,落款上印:「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

茅屋老人見後,笑而不語。

鄭板橋丨聰明難,糊塗尤難,由聰明轉入糊塗更難

因硯台頗大,硯面尚且留有餘地。鄭板橋便說:「老先生似還應寫一段跋語。」

老翁思忖片刻,便寫下:「得美石難,得頑石尤難,由美石轉頑石更難,美於中頑於外,藏野人之廬,不入富貴之門。」其後,老翁又取一方玲印,輕蓋於落款處。

只見印上赫然寫道: 「院試第一、鄉試第二、殿試第三」。

鄭板橋看後大驚,心中不覺黯然成愧。他雖為進士出身,能力卻未及殿試之准。鄭板橋感於此,便再次提筆在空隙處補寫道:「聰明難,糊塗尤難,由聰明轉入糊塗更難。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安心,非圖後來福報也。」

老翁看後,仰天大笑道「真乃高士也」。而鄭板橋也若有所思,低頭笑而不語。

從茅屋老翁處歸來不久,鄭板橋便掛印而去,大隱於市,棄官雲遊,從此以書畫為生。

鄭板橋丨聰明難,糊塗尤難,由聰明轉入糊塗更難

有人言:外智而內愚,實愚也;外愚而內智,大智也。說的正是鄭板橋的「難得糊塗」。

而鄭板橋的這一出幡然領悟,正來源於那日山中老翁的隱於點化。

有時,真正的強者往往是外不露鋒芒的,正如故事中老者一般,他們雖表面看起來平凡甚至會「糊塗」,其實是斂藏鋒芒,大智若愚,其人達觀大度,不拘小節。相反,那些一有點小才就四處炫耀之人,擁有的並非是真正的大智。

◎本文轉載自「國館」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知行 的精彩文章:

聰明難,糊塗尤難,由聰明轉入糊塗更難
學會蘇軾「八面受敵」精讀法,受益終身
重讀那些詩詞,遇見這些成語
解讀丨傳統文化如何進入現代生活
長知識丨關於「聖旨」的那些事兒

TAG:大道知行 |

您可能感興趣

聰明難,糊塗尤難,由聰明而轉入糊塗更難!
「聰明難,糊塗亦難,由聰明轉糊塗更難,所以難得糊塗
善良的糊塗,比聰明更難
金玉良言:人生苦短,聰明難,糊塗更難
難得糊塗,糊塗難得
鄭板橋「難得糊塗」
鄭板橋「難得糊塗」的來歷
難得糊塗!
難得糊塗,是最頂級的聰明
做人,糊塗難得,難得糊塗!
鄭板橋的「難得糊塗」的來歷
人啊,難得糊塗,糊塗也是福
聰明人,最糊塗!
自稱「難得糊塗」的鄭板橋,遇到小偷可不糊塗,憑几句詩逢凶化吉
人這輩子,糊塗難得,難得糊塗!活得太清楚,才是最大的不明白!
懂得糊塗,才算聰明人
聰明人,都糊塗!
胸無成竹,難得糊塗的鄭板橋,居然這麼可愛
該糊塗時就糊塗,該聰明時就聰明
做人不要太精明,大智若愚,難得糊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