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普外科手術部位感染現狀及危險因素分析

普外科手術部位感染現狀及危險因素分析

普外科手術部位感染現狀及危險因素分析

王發濤

434000 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市第五人民醫院普外科

[中圖分類號] R 63

[文獻標識碼] B

doi:10.3969/j.issn.1003-9198.2017.04.026

普外科手術部位感染一直是臨床防控及研究的重點之一,其中關於手術部位感染現狀及其危險因素的研究則是防控措施制定的依據與前提[1]。

不同時間段的感染情況可能存在一定差異,因此對此方面的不定期調查極為必要[2-3]。本研究就普外科手術部位感染現狀及危險因素進行探討及分析,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於本院普外科進行治療的789 例手術病人為研究對象,其中男408 例,女381 例,年齡60~75 歲,平均(60.3±6.7)歲,手術種類:惡性腫瘤手術病人156 例,非惡性腫瘤手術病人633 例;手術方式:腔鏡微創手術342例,開放式手術447 例,所有病人均對本研究知情且同意。

1.2 方法將789 例手術治療病人的手術部位感染率進行分別統計,並比較不同個人基本情況:性別、年齡、體質量指數(BMI)、營養狀況、伴發基礎疾病情況、美國麻醉協會(ASA)分級及治療情況(手術種類、手術方式、手術時間、手術切口長度、手術情況及抗生素應用情況)、病人的感染率。

1.3 統計學處理統計軟體為SPSS 15.0,計數資料以百分(%)表示,比較採用X2 檢驗,Logistic 回歸分析個人基本情況及治療情況與手術部位感染的關係,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不同基本情況的手術病人手術部位感染率比較789 例手術病人共發生28 例手術部位感染,總感染率為3.55%,淺表感染22 例(2.79%),深部感染6例(0.76%)。不同性別病人的手術部位感染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其他不同個人基本情況病人的手術部位感染率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均<0.05)。見表1。

普外科手術部位感染現狀及危險因素分析

2.2 不同治療情況病人的手術部位感染率比較不同手術種類、手術方式、手術時間、切口長度、手術時機及抗生素使用病人的手術部位感染率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均<0.05)。見表2。

普外科手術部位感染現狀及危險因素分析

2.3 個人基本情況及治療情況與手術部位感染的關係分析 Logistic 回歸分析顯示,年齡較大、BMI 較高、營養狀況較差、伴發基礎疾病及ASA 分級較高、惡性腫瘤手術、開放式手術、手術時間較長、手術切口長度較長、急診手術及未應用抗生素均是普外科手術部位感染的危險因素。見表3。

普外科手術部位感染現狀及危險因素分析

3 討論

3.1 普外科手術部位感染現狀 普外科手術部位感染是指有植入物病人發生於術後1 年內的感染,沒有植入物病人發生於術後30 d 內的感染。普外科手術部位感染的分類主要包括淺表手術部位感染、深部手術部位感染與器官(腔隙)感染,其中以前兩者為主。本研究結果顯示,普外科手術部位感染髮生率為3.49%(28/789),與相關文獻相一致[4] 。

3.2 普外科手術部位感染的危險因素 普外科手術部位感染是常見的手術部位併發症,要達到較好地控制手術部位感染的目的,對於其高危因素的掌握是必要前提[5]。研究顯示,此類手術部位感染與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相關性也極為突出[6-7],故對普外科病人不同時間段的手術部位感染情況研究價值較高,可為手術部位感染的進一步控制奠定基礎[8]。

本文中789 例普外科手術病人共28 例發生手術部位感染,其中淺表感染與深部感染均存在,且除了性別,不同個人基本情況及治療情況病人的感染率均存在一定的差異,主要表現為年齡較高、BMI 較高、營養狀況較差、伴發基礎疾病及ASA 分級較高、惡性腫瘤手術、開放式手術、手術時間較長、手術切口長度較長、急診手術及未應用抗生素者的手術部位總感染率更高,我們認為上述高危因素的存在主要與免疫力低下、切口癒合條件較差及創口病原菌接觸概率較高、接觸時間較長等有關,故對於上述高危因素的干預及防控均極為必要[9]。

3.3 普外科手術部位感染的干預對策 為了充分預防普外科手術部位感染的發生,醫護人員應針對上述危險因素不斷完善相應的干預對策:(1)對於普外科手術病人,術後常規使用抗菌藥物,同時應增加手術部位換藥頻次,確保手術部位的衛生乾淨。(2)對於年老體弱且自身存在基礎疾病的普外科手術病人,術後應加強營養干預,加強病人機體自身免疫功能,確保術後病人具備抵抗病原菌感染的能力,從而促進手術部位的癒合,避免手術部位淺表感染與深部感染。(3)對於手術存在的ASA 分級較高、惡性腫瘤手術、開放式手術等客觀因素,醫護人員應嚴格加強無菌操作規範,確保病人在最合適的條件下實施手術操作,選擇最合適的手術方法以縮短手術時間,降低手術切口長度,縮短切口暴露時間,以充分降低手術部位感染的發生風險[10]。(4)術後加強營養支持處理,同時採取有效積極的術後護理對策,確保病人早日出院,降低病原微生物感染的發生風險[11]。(5)院感科應加強對普外科老年病人的感染監測力度,以最大程度降低感染風險。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普外科手術部位感染率仍有較大的控制空間,且其影響因素較多,個人基本情況及治療情況均是對其影響較大的方面,應給予充分的監測及干預。

[參考文獻]略



來源:選自醫學空間戰略合作夥伴《實用老年醫學》2017年4月第31卷第4期,轉載請標明出處!

普外科手術部位感染現狀及危險因素分析

醫學空間-讓連接有價值

四大主版塊:MS.TV,醫學文獻,行業資訊,醫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學空間 的精彩文章:

《英國全科醫學雜誌》:血小板計數升高可能預示癌症
特殊患者磁共振檢查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患者的焦慮與醫生的態度——記一次肺動脈高壓患者的訪談
下咽癌的外科治療進展
腹部腫瘤靶向治療的影像學評價:現狀與展望

TAG:醫學空間 |

您可能感興趣

腹腔鏡技術在膽道惡性腫瘤外科治療中應用的現狀
腫瘤免疫療法行業現狀分析
甲狀腺疾病射頻消融治療現狀與爭議
歐美生物質能源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低級別膠質瘤的術後輔助治療:現狀與展望
金融科技發展現狀及監管對策
醫療器械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高端產品嚴重依賴進口
國外直升機產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
一文初識「癌症之王」胰腺癌及其治療藥物發展現狀
智能裝備製造行業現狀及風險分析
化妝品中防晒劑的國內外監管現狀
現代科技改變醫療現狀的N種方法
中國化妝品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高端市場被外資壟斷
美國地質調查局環境地質科學現狀、戰略及啟示
相親之怪現狀分析
加固技術研究現狀
侵害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的現狀及特徵分析
國內金融風險管理人才現狀及培養意義
肉食動物被素食主人強迫吃素 現狀悲慘引眾怒
教師行業生存現狀揮淚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