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有人罵他,有人告他,他的暢銷書為何引發如此爭議?

有人罵他,有人告他,他的暢銷書為何引發如此爭議?

如果有誰能拿到麥克阿瑟基金會頒發的年度「天才獎」(獎金約為50萬美元),大多數人都會感到欣喜若狂,但賈雷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1985年獲得該獎項時,卻陷入消沉。

當時,47歲的他已是一位頗有建樹的學者,但說起他的研究領域,恐怕沒有幾個人知道:膽囊內鈉的運動和新幾內亞的鳥類。「麥克阿瑟基金會打電話給我說,『大家對你的評價很高,他們期待著你能取得重要成果,並且看到了你已經做出的成就。』」戴蒙德說。

這話反而令他非常難受。他記得,在馬薩諸塞州上學的時候,一位令人欽佩的老師曾對他說,有一天他會「把自然科學和人文學科統一起來」。顯然,他需要更大的舞台,但幾乎沒有人預料到他選擇的舞台有多大。

此後的幾十年里,戴蒙德撰寫了幾本暢銷書,其中最著名的是1997年出版的《槍炮、病菌與鋼鐵》。他的著作就人類歷史提出了最具深遠意義的問題。

例如:直到七萬年前才脫穎而出的一個靈長類物種,為何能發展出語言、藝術、音樂、國家和太空旅行?為什麼有些文明如此繁榮,有些卻崩潰滅亡?為什麼西方人征服了美洲、非洲和澳洲,而不是反過來?

自稱為生物地理學家的戴蒙德,用透徹的文字回答了這些問題,讓人豁然開朗,每個事實都與簡練的泛歷史推理相得益彰。

我們的採訪本身也是一個例子:一個白人來到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在這個曾經遍布印第安人、如今卻鮮有其痕迹的地方,用英語採訪另一個白人。為什麼?借用《槍炮、病菌與鋼鐵》的話說,因為在8000年前,歐洲和中東的地理環境比其他地方更利於耕種作物和養殖動物。

他的解釋是否正確?在這個問題上,戴蒙德和很多人類學家產生了激烈的爭論,有時甚至惡語相向。他們指責戴蒙德是文化帝國主義者,試圖為殘酷的殖民主義辯解,維護西方的道德優越性。

2013年的一篇期刊文章甚至把《賈雷德·戴蒙德是混蛋》作為標題。戴蒙德也不示弱,他把批評者稱為「白痴」,說他們是「滿嘴政治正確言論」的散布者,說他們不懂科學,純粹是在浪費時間。

戴蒙德今年80歲,見到他本人時,他十分謙恭。他的辦公室里沒有電腦,儘管他的孩子們盡了最大努力,但他承認,自己從未學過如何使用電腦。

戴蒙德的首本暢銷書《第三種黑猩猩》曾獲得過英國皇家學會的一個獎項。該書進行了改編再版,以適應更年輕的讀者。與戴蒙德的其他著作一樣,這本書也從一個謎題開始說起。

根據某些衡量方法,人類和大猩猩的DNA相似度達到97%以上,因此按照任何的常識性分類,人類都可以說是另一種黑猩猩。而且在數百萬年的時間裡,我們的表現也很難把我們與黑猩猩區分開。

「如果15萬年前,有外星人來到地球,在他們最感興趣的五個地球物種名單上,可能都不會有人類。」他說。接下來,在人類進化史最後1%的階段,我們變得與眾不同,發展出工具、藝術和文學,成為地球的統治者,而今可能正在毀滅地球。

戴蒙德認為,我們之所以變得與眾不同,是因為我們的喉部發生了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變異,讓我們可以控制發出的聲音,從而形成口頭語言,而口頭語言讓人類具有了其他很多能力。

戴蒙德強調人類是動物的觀點,引起了一些基督徒的不滿。但與進化生物學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等人不同,他選擇不和基督徒爭辯。

「我不想和我不尊重的人爭論。」他說,「與那些持不同觀點的優秀人士爭論,我會受益良多……但對於堅決認為科學無法了解世界、拒絕承認人類起源於其他動物的人,我沒有那種尊重。」而且,他即將踏入另一個「雷區」。

在《第三種黑猩猩》的結尾,他提出了那個足以定義其職業生涯的問題:不是人類為何統治其他動物,而是為何有些人統治其他人。

自從去過幾次新幾內亞島後,這個問題就一直縈繞在戴蒙德的心頭。此後,這個島幾乎成了他的第二個家。

1937年,戴蒙德出生在美國波士頓一個東歐猶太移民家庭,父親是兒科醫生,母親是語言學家和鋼琴演奏家。他從哈佛大學畢業,然後在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獲得生理學博士學位。上世紀70年代,他開始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生理學,但有時間就前往太平洋西南部研究鳥類,這個愛好後來成為了他的另一項專長。

一天,他在新幾內亞島上散步的時候,遇見了當地政治家耶利(Yali)。耶利向這位來訪的學者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什麼你們白人製造了那麼多貨物(指製成品、藥品、服裝),而我們黑人卻幾乎沒有屬於自己的貨物呢?」

戴蒙德進一步擴展了這個問題:「來自歐亞大陸的民族……控制著現代世界的財富和權力……為什麼財富和權力的分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而不是其他方式?例如,為什麼不是印第安人、非洲人和澳大利亞土著去殺害、征服或消滅歐洲人和亞洲人呢?

新幾內亞島當地動物維多利亞冠鳩

《槍炮、病菌與鋼鐵》一開始就否定了具有明顯種族主義色彩的人種決定論,後者認為,歐亞人之所以勝出,是因為他們天生就更加聰明、更加強壯。該書認為,真正的原因在於地理環境。

歐洲和中東擁有肥沃的土壤、大量易於馴化的動植物,以及東西向而不是南北向的主軸線(這意味著作物、牲畜和工具更容易傳播,不會面臨劇烈的氣候變化或晝長變化)。世界上最早的農業社會出現,然後形成了更大的聚居區和政治權力中心。

同時,與牲畜混居的人對牲畜攜帶的疾病也具有了免疫力。與其他社會遭遇時,他們的軍事實力、金屬工具,尤其是致命病菌,使他們擁有了決定性優勢。

在戴蒙德的著作中,幾乎看不到勇敢的探索者和殘忍的殖民者,只有地理上的巧合和它們產生的影響。缺乏引人入勝的人物設定絲毫沒有妨礙該書的成功。《槍炮、病菌與鋼鐵》後來獲得了普利策獎,售出150餘萬冊,被翻譯成36種語言。

天真的圈外人可能以為,戴蒙德的觀點會得到左傾人類學家的認可。畢竟,他們明確反對種族主義,而戴蒙德也否認了歐亞社會為其優越性而洋洋得意的所有理由,把歐亞社會的成功歸結為地理優勢。

然而,左傾人類學家卻指責他的觀點是一種「地理決定論」:批評者認為,他的觀點完全排除了人類能動性和決策的作用,使歷史上的殖民者(和當今的精英)不用為我們這個極其不公的世界承擔任何責任。

在《槍炮、病菌與鋼鐵》被美國電視台PBS改編成紀錄片後,一位作家寫道,戴蒙德的立場意味著,「一位PBS的捐贈者可以心安理得地坐在康涅狄格州的豪宅里,因為畢竟,使他富有、而使玻利維亞人貧窮的,只是地理上的一個巧合而已」。人類學家傑森·安特羅西奧(Jason Antrosio)寫道,「戴蒙德對人類歷史的講述方式造成了巨大危害。」

2005年,戴蒙德又出版了《崩潰:社會如何選擇成敗興亡》一書,這讓他在批評者的眼中顯得更加可惡。他在書中指出,一些文化因為忽視地理環境而導致了自我毀滅。最悲哀的例子莫過於復活節島,那裡的居民濫砍濫伐,陷入戰爭和同類相食的惡性循環,最終走向滅亡(顯然,更重要的訊息是,我們現在的行為和復活節島的居民如出一轍,通過破壞氣候來毀滅自己)。

這無疑是承認了人類能動性的作用,但在被指為壓迫者辯解後,戴蒙德現在似乎又把被壓迫者的厄運歸咎於他們自己。

《紐約時報》總結了批評者的看法:「富人因為超出他們掌控的偶然事件而興旺發達,窮人因為他們自己的所作所為而困頓沒落。」《槍炮、病菌與鋼鐵》和《崩潰》各自都遭到了另一本書的強烈反駁:《耶利的問題》提供了有別於戴蒙德的答案,而《可疑的崩潰》則把復活節島「生態滅絕」稱為一個謊言。

這兩本書的作者指出,戴蒙德對歷史的講述過於簡單化,而且是在為不道德的行為開脫。這種全面性的反駁是唯一能讓戴蒙德不顧禮節的事情。

他說,「每當我聽到『地理決定論』這種說法時,我就知道,我要浪費時間和那些無權討論(人類社會如何發展)的人去討論了。因為地理環境對人類具有重大影響力,這一點是不爭的事實。地理沒有決定一切,但它具有重大影響力。」某些人類學家(戴蒙德說他們「不是科學家」)或許堅持認為,是澳大利亞土著自己選擇不發展農業的,但事實上,他們只是缺乏可馴化的動植物來發展農業。

地理環境有時扮演了重要角色,有時又毫無作用。對於後者,戴蒙德提出的最生動例證是,在新幾內亞的兩個部落,曾經有勒死寡婦的習俗,當然,通常是在徵得寡婦同意的情況下。但生活在同一地區的其他部落卻沒有這種習俗,因此,地理環境在這裡並沒有發揮作用。

另一方面:「如果你問為什麼住在北極圈的因紐特人要穿衣服,而生活在熱帶的新幾內亞人常常不穿,我會說,文化在這方面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我鼓勵那些持不同觀點的人,1月份時不穿衣服到格陵蘭島去試試看。」

人類的主觀選擇非常重要:戴蒙德說,西班牙人遭遇印加人時,西班牙人總是能贏得戰鬥,但這並不意味著殘忍的種族滅絕是不可避免的。「殖民者擁有巨大的優勢,但如何對待被殖民者,這屬於他們的主觀選擇。」

顯然,在這些爭論背後,是學者們普遍不信任戴蒙德所謂的「歷史」。他們沒說錯,戴蒙德確實嚴重依賴趣聞軼事來證明自己的觀點,而單憑這些就得出概述性的看法,這種方式也值得推敲。

戴蒙德把自己對跨學科的喜好歸因於他的童年經歷,尤其是在羅克斯伯里拉丁學校讀書的時候。在這所歷史可追溯至17世紀的私立學校,老師鼓勵他學習拉丁文和希臘語。

家裡人對他的要求也很嚴格,他的妹妹蘇珊曾說,在一次重要的學校辯論中,年少的戴蒙德「用錯了一個動詞不定式,然後他立刻不說話了。他望向觀眾席中的母親,母親和我都埋著頭……我並不是說,母親會因為我們用錯了不定式就打我們,而是我們知道,我們不應該出現這種錯誤。」

1987年,戴蒙德50歲的時候,他的妻子、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心理學家瑪麗·科恩(Marie Cohen)生下了雙胞胎兒子馬克斯和約書亞。

戴蒙德說,他和妻子把兩個兒子當成「俾格米人」來養。也就是說,他們有意識地採用戴蒙德在新幾內亞看到的育兒方法,為孩子們提供最大程度的自由,允許他們冒險、受輕傷,但從來不對他們動手。

傳統社會有很多值得其他人學習的地方,戴蒙德2012年的新書《昨日之前的世界》就是以此為前提。他寫道,狩獵採集社會現在的生活方式就是所有人類在600萬年間的生活方式。在這麼長的時間裡,他們難道沒有發現應對生存挑戰的某些好方法嗎?

乍看之下,這種觀點對土著文化充滿敬意:戴蒙德認為,我們應該向土著文化學習如何集體養育孩子、如何吃得更健康,以及如何尊重長者。

然而,《昨日之前的世界》還是遭到了迄今為止最為激烈的批評。人類學家聲稱,戴蒙德把傳統部落描繪成另一個時代,一個在我們之前的時代,認為它們原始落後,「想要成為我們,但卻沒有成功」。

實際上,除了少數例外,傳統部落並非沒有受到全球貿易或戰爭的波及,但他們的文化依然在這樣的環境下繁榮發展。

此外,部落民族權益保護組織Survival International指責戴蒙德是導致部落文化消亡的幫凶,說他把部落文化描繪成無可救藥的暴力文化,甚至暗示需要加以征服。更有甚者,兩位新幾內亞部落成員將戴蒙德告上法庭,索賠1000萬美元,理由是戴蒙德2008年發表的一篇文章嚴重誇大了新幾內亞氏族戰爭的兇殘程度。後來該案被撤銷。

但他認為,Survival International的立場才是危險的。如果拒絕承認部落生活的缺點,那麼,充滿浪漫色彩的幻想最終將傷害我們想要保護的東西:「對部落居民的虐待應該受到譴責,你以為他們很和平,其實不是。它應該受到譴責,因為這本身就是錯的。」

戴蒙德從他在新幾內亞的親身經歷中學到了一課,就是如何對待重複發生的小危險,也就是「每一次的風險很低、但會頻繁遭遇的危險」。

一次,在野外考察時,他建議在一顆老樹下搭建營地,但同行的新幾內亞人拒絕這麼做。他們解釋說,這棵樹已經死了,半夜可能會倒下來壓死他們。死在樹下的幾率微乎其微,但如果你一年中很多個晚上都睡在樹下,幾率就會上升。

戴蒙德認為,他在洛杉磯生活時,面臨的最大危險是在浴室里滑倒、被突出的鋪路石絆倒以及車禍。即使在浴室里受重傷或者死亡的幾率只有千分之一,但如果你每天都進浴室,幾率就很大了。

他把這種態度稱為「建設性偏執狂」,這就是部落居民的生存哲學:他們不會認為,去看醫生就能解決所有問題。戴蒙德曾經在77歲時重返新幾內亞,繼續他的野外工作。他打算繼續教書,目前他正在寫一本新書,是關於社會如何應對國家危機的,定於他81或82歲的時候出版。

看來,他不想讓倒塌的樹木、濕滑的浴室和憤怒的人類學家阻擋他的腳步。

翻譯:于波

來源:The Guardia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造就 的精彩文章:

專訪人類簡史作者尤瓦爾:面對演算法全面入侵,人類能否免遭淘汰?
周濤:數據時代,人類還需要道德和人格的修鍊嗎?
陸朝陽:量子信息時代,中國要彎道超車
細思極恐!這兩個機器人偷偷聊了些什麼?
人工智慧開竅了,學會了塗鴉,它就能像人一樣思考

TAG:造就 |

您可能感興趣

此人是日本著名女黑社會,19歲被迫給人做情婦,後從新做人反成暢銷書作家
「滯銷書作家」李誕用最遺憾的事告訴你,上名校究竟有多重要?
于謙被殺是因為朱祁鎮回京時無人迎接嗎?原來我們都被暢銷書騙了
還在買暢銷書?這裡有「最少必要知識」的思考
人生本是無字書,寫好寫差靠自己,做最好自己就是暢銷書
只要你用心欣賞,暢銷書中也有天堂
暢銷書這麼多,究竟讀哪幾本最有用?
清代暢銷書作家李漁賣書有一絕招,既賺足了眼球,又堵死了盜版商
皇帝出一暢銷書,小農民閃亮代言,皇帝:確認過眼神,是懂我的人
策劃偷襲珍珠港的不是日本人?事發20年前,有人寫進了暢銷書
「懶癌晚期」李誕丨滯銷書作家,貪生怕死,黑尾為啥要嫁給他?
暢銷書與長銷書,這是一個問題
這本書告訴你如何成為一名暢銷書作家
沒出校門就出版4本暢銷書,她說邊享樂邊賺錢,你要學會這樣寫作!
那些讓人尷尬到臉酸的暢銷書
她曾經賣出百萬本暢銷書,現在她想說服百萬美國人給她投票
孩子總是不聽話?百萬暢銷書作家教你換種說法,親子關係越來越好
看膩了暢銷書的套路,趁假期,來看看出版社都出了哪些好讀不好賣的書吧!
煩透了暢銷書、看膩了經典,你還可以看看這 5 本冷門好書!
根據百萬暢銷書改編,與眾不同的「狗片」,將用另一種視角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