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莎莉:廣東印象

莎莉:廣東印象

菁菁文苑第228期

廣東印象

幾年前,我隨老公南下。那時正值8月,剛出廣州火車站,陽光亮得刺眼,一股熱浪迎面襲來,我第一次見識了南方夏天的威力。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初到一個地方,得先滿足口腹之慾。那就從吃說起吧!對於久居北方的我來說,自然喜歡吃麵食了。到了廣東才知道,想去飯館吃一碗地道的陝西麵條有多難,因為廣東上頓下頓都吃米飯,各種煲仔飯比比皆是。看來「南米北面」這種飲食差異確實是存在的。

我來到的這座城市地處珠三角腹地,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廣東的飲食文化。後來陝西的老鄉給我講了一件趣事:她邀請廣東朋友去家裡做客,麵條餅子吃了之後,客人坐著沒動,陝西老鄉覺得奇怪,心裡嘀咕:「飯菜這麼豐盛,怎麼還沒吃飽?」客人則等不及了:「怎麼還不上主食(米飯)呀?」在廣東人眼裡,只有米飯才能稱得上是主食。

廣東人也吃麵條,麵條都是那種細細的,類似於速食麵,不過僅限於早餐。怎麼辦呢?這可難不倒心靈手巧的我,我準備去超市買麵粉自己做麵條。在家鄉的糧油店裡,麵粉都是大袋子的,一袋麵粉經常是五十斤。而在廣東,情況剛好相反,米都是大袋子,麵粉都是小袋子,有二斤、五斤的,十斤都算是大袋的。作為老陝人,我自然買的是十斤的麵粉,然後按照我們自己的飲食習慣,關起門來做我們北方的麵食吃。

吃飽喝足後,這才以新鮮好奇的心態留意起廣東的街坊,看看他們都吃些什麼。我們陝西人的一天是從羊肉泡饃、豆腐腦、粉蒸肉、甑糕這些美食開始的。而廣東人的一天則是從各種各樣的腸粉、炒粉、材料豐富的粥、做工細緻的麵條開始的。自從在廣州喝了一次艇仔粥後,我便對這種粥念念不忘了。艇仔粥原是一些水上人家用小船在荔枝灣河畔、珠江邊上販賣的。它的配料很豐富,很適合我的口味,花生和小蝦香脆,魚片和蛋絲軟滑,味道鮮甜香滑。

還有第一次吃腸粉,我也可以接受,因為口感很像家鄉的熱麵皮。做法都差不多,只不過在調味中少了點醋。說到醋,這種北方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佐餐佳品,但廣東本地人很少吃。他們也不喜歡吃辣,喜歡清淡。你要是有什麼麻辣的的小食品和他們分享,他們一定是擺擺手,很有禮貌地說:「謝謝啦,有熱氣(上火)的!」想想我們老陝,頓頓吃飯離不了辣椒,甚至吃麵條的時候還要就生蒜,這種粗獷豪放的吃法,在廣東人眼裡簡直不可思議。

「吃早茶」是廣東人一種常見的社交方式。早晨去茶樓喝茶是一種傳統,或家人一起,或招待朋友,或洽談生意,泡上一壺茶,要上兩件點心,美名「一盅兩件」。到茶樓後,根據各人喜好,點個傳統的「一盅兩件」,或者叉燒包、奶黃包、菠蘿包、榴槤酥、干蒸燒賣、牛百葉、黃金糕、馬蹄糕、糯米雞等。品種豐富、點心精緻,小碟子小碗。廣東人飲早茶,有的是當作早餐,喝完早茶就去上班,有的則以此消閑。消閑族大多為退休老人,他們一般來得最早,走得最晚,從早上茶館開門可以一直坐到十二鍾收檔。

喜歡煲湯是廣東人的一大特色。一般不是問「晚上吃什麼菜」?而是問「晚上喝什麼湯」?廣東太陽猛烈,氣候炎熱,導致身體水份損失大,所以廣東人講究煲湯,又稱 「老火靚湯」,講究的是濃汁潤味、醇香誘人。本地人都很會煲湯,他們煲的湯既好喝又有營養。去菜市場買菜時,總能看到家庭主婦在根據時令選購煲湯的食材。湯的種類很多,我喝過的以排骨為原料的,就有胡蘿蔔玉米淮山排骨湯、蓮藕花生排骨湯、苦瓜黑豆排骨湯等。此外還有五指毛桃燉瘦肉湯、花旗參燉竹烏雞湯……令人眼花繚亂,在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在廣東人眼裡,煲湯的食材隨處可見,煲湯也已經成為了生活中一道不可缺少的風景。有一次,朋友送我一個青木瓜,我忙問:「怎麼吃?」朋友驚訝地看著我:「煲湯呀,你來這裡這麼久,不會煲湯嗎?木瓜豬骨煲湯很好喝的。」在他們眼裡,不管你從哪裡來,只要到了這裡,都應該會煲湯。說來慚愧,我只是會煲一些簡單的湯,如:豬手黃豆湯、胡蘿蔔玉米雞湯、蓮藕排骨湯。至於一些要加藥材的湯,如祛濕解毒要加什麼、清熱涼血要加什麼、補氣養血要加什麼,我不敢輕舉妄動,還需要再請教、再磨練。

時間久了,我也漸漸領悟到煲湯一是要有愛心,二是要有耐心。在市場精心選購好適合家人的食材後,將情感蘊含在湯里,小火慢燉2-3小時,靜靜地聽著鍋里「咕嘟咕嘟」的聲音,這時候不單單只是簡單的一頓飯,還體現著一種濃郁的生活氣息,能讓人浮躁的心情得以平復,實在是修身養性的一種極好的方式。

「吃在廣東」名不虛傳,在廣東這幾年,我已初步領略了粵菜的魅力,它的博大精深不是我這篇文章所能敘述完的。但「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時至今日,在飯店點菜時,我的目光第一時間仍舊是停留在麵條、餅子、餃子等各種麵食上。特別是在電視劇《白鹿原》中,看到那一碗碗熱氣騰騰的油潑面,隔著屏幕我都能聞到它的香。這也許就是家鄉情結吧!就像廣東人對於湯的熱愛,也體現了濃厚悠久的鄉情。但在廣東生活,也要入鄉隨俗,我已由最初的聽不懂「鳥語」,到現在說話時不時夾雜兩句白話(粵語);也習慣了在飯館吃飯先用茶水洗碗筷;飯前先喝湯;和朋友聊各種湯的功效;交流哪裡的早茶好吃……

在我看來,認識一座城最好的方式是用心感受它的飲食文化。在祖國這個大家庭中,不管你是沿海的,還是內地的;不管你是東南的,還是西北的;不管你是廣東的,還是陝西的,各種文化最終都會融會貫通,世間萬物莫不是如此。

作者莎莉,中學教師,一個在廣東打拚的陝西人。

本期編輯 梁穎玲(文責自負,文中圖片來自網路,如有異議可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菁菁文苑 的精彩文章:

石玉峰:最憶是杭州
冀元:歲月終會消散誤會

TAG:菁菁文苑 |

您可能感興趣

詩臉譜 · 廣東特展丨林馥娜
詩臉譜 · 廣東特展丨馮娜
《話說廣東一,真正的廣東在江西》
廣東詩人古漢新作品《東莞印象》
廣東謝賢,廣東甄子丹,廣東羅家英,都不如廣東的他知名度高!
詩臉譜·廣東特展丨阿 翔
廣東韻味,旖旎嶺南
東體:阿洛伊西奧或被回租至廣東華南虎
詩臉譜·廣東特展丨舒丹丹
廣東十大旅遊聖地-圖說廣東
官方:國安球員王巍博加盟廣東華南虎
廣東姑娘邵書琴紮根南疆,是綻放在帕米爾高原上的馬蘭花
廣東的向華強,廣東的甄子丹,廣東的謝賢,都比不過廣東的他!
廣東的向華強,廣東的甄子丹,廣東的謝賢,都比不過廣東的他!
廣東的向華強,廣東的甄子丹,廣東的謝賢,都比不過廣東的他!
『東莞』,如何從山東到了廣東?
CBA半決賽群雄臉譜:遼寧努爾哈赤廣東李隆基,浙江朱棣山東梁山好漢
曝廣東山東瘋狂爭奪趙泰隆?朱芳雨幽默調侃重金加盟山東傳聞
廣西宗親,廣東台山尋根記
廣東 韶關市「南華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