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還原列寧、布哈林的共產革命思想——評列寧批註本《過渡時期經濟學》

還原列寧、布哈林的共產革命思想——評列寧批註本《過渡時期經濟學》

上海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主管

GIF/64K

以學術為底色 以思想為旗幟

還原列寧、布哈林的共產革命思想

——評列寧批註本《過渡時期經濟學》

鄭異凡 | 中共中央編譯局研究員

本文原載《探索與爭鳴》2017年第6期

【摘要】1920年,布哈林完成了他的經濟學新作《過渡時期經濟學》。當時布哈林把此書作為生日禮物獻給列寧,列寧在閱讀過程中還在書的邊角寫下了詳細的批註,有批評有表揚,表揚多於批評。不過,由於蘇聯不成文的規定,列寧的批註從來沒有同布哈林的原著完整地合排在一起。最近,重慶出版社出版了把列寧批註同布哈林原文合排在一起的「列批版」《過渡時期經濟學》。這不僅有利於理解布哈林的思想,更有利於理解列寧那時的思想。

1920年在國內戰爭行將結束的時候,布哈林完成了他的經濟學新作《過渡時期經濟學》。此書是一本開創性的經濟學著作,影響很大,在20年代的蘇聯是蘇聯政治經濟學的樣本,其觀點和架構為經濟學界所接受。我國也很早就有其譯本。1930年出過兩個版本,當時譯作《轉型期的經濟學》(上海北新書局)、《轉型期經濟學》(上海東華)。1981年三聯書店出版了由余大章和鄭異凡翻譯的《過渡時期經濟學》,這是我國解放後首次公開出版布哈林的著作,並且不是作為機會主義、修正主義著作出版的。

布哈林把此書作為生日禮物獻給列寧。書上有布哈林的獻詞,其全文如下:「獻給偉大的思想和行動的革命家、我熱愛的導師、同志和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祝賀他50大壽。作者。」列寧的生日是4月22日。他收到布哈林的這份禮物,很快就讀完全書,在閱讀過程中還在書的邊角寫下了詳細的批註,有批評有表揚,表揚多於批評。5月31日寫了總評,總體上給予良好的評價。

列寧的批註一直沒有公開發表。1929年斯大林為了打倒「黨的最寶貴的和最大的理論家」布哈林,敗壞他的學術聲譽,在《列寧文集》第11卷(1929年版)首次公布了列寧對布哈林《過渡時期經濟學》的批註。《列寧文集》第11卷印數不多,年代久了不易找到,「鑒於批註具有巨大的理論價值和方法論價值」,1985年《列寧文集》第40卷再次刊載了列寧對此書的批註。

1958年,我國首次出版了由中央編譯局翻譯的《列寧對布哈林〈過渡時期的經濟〉一書的評論》。1990年出版的《列寧全集》中文第2版第60卷收入了列寧對此書的評註《在尼·布哈林〈過渡時期經濟學〉一書上作的批註和評論》。這兩版雖然全文收入列寧的批註,但按照蘇聯的一貫做法,布哈林的原文只選取有列寧批註的段落和句子。這不僅是限於篇幅,更是蘇聯不成文的規定,像布哈林這樣的反對派分子的著作是不能公開出版,也是不能公開引用的。因此,列寧的批註從來沒有同布哈林的原著完整地合排在一起。這種做法把布哈林的文本搞得支離破碎,讀者無法從中看到布哈林原作的全貌,無法看到列寧批註的布哈林的真實想法,也不能從中看到列寧本人的完整思想。1981年中國公開出版《過渡時期經濟學》的時候,蘇聯的學者只能從列寧的批註本中看到布哈林的零零碎碎的文字。

我早就有把列寧的批註同布哈林的全文放在一起出書的想法,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理解列寧的思想,也才能更好地理解布哈林的原意以及列寧批註的針對性。1989年年底,我在研究布哈林思想的時候,根據俄文本閱讀了列寧的批註,發現1958年中文版的譯文存在多處差錯,於是把自己翻譯的批註寫在我們翻譯的書的邊角上,1990年春節完成了這項工作。過不多久,看到中文第二版《列寧全集》第60卷中刊載的列寧對此書的批註,很遺憾,1958年版中錯譯的地方,《全集》中並沒有改過來,1992年我曾在《讀書》發表文章《吃透兩頭》,對譯文做了評論。最近,重慶出版社出版了把列寧批註同布哈林原文合排在一起的「列批版」《過渡時期經濟學》,這樣中國讀者可以完整地讀到布哈林的原著和列寧所做的批註。這不僅有利於理解布哈林的思想,更有利於理解列寧那時的思想。

布哈林在十月革命後不久寫了兩本很有影響的著作,一本是同普列奧布拉任斯基合作的《共產主義ABC》,這本書曾經是我國老一代革命家的共產主義啟蒙讀物,入門書。另一本就是《過渡時期經濟學》。此兩書都寫於蘇俄軍事共產主義時期,對軍事共產主義思想做了廣泛的描述和論證。

列寧在《過渡時期經濟學》的批註中對布哈林有多處批評,主要是從哲學角度出發的,批評布哈林追隨亞·亞·波格丹諾夫,使用波格丹諾夫的術語名詞,陷入哲學唯心主義。這些內容對研究列寧和布哈林的哲學思想,無疑是很有意義的。

亞·亞·波格丹諾夫何許人也?他是經濟學家、哲學家、文學評論家,是布爾什維克的早期領導人。據歷史學家波克羅夫斯基回憶,在上世紀初他曾在黨內坐過第一把交椅。後來在哲學上同列寧發生分歧,組織「前進派」,被開除出布爾什維克隊伍。列寧的《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一書,有相當篇幅是批判波格丹諾夫的「經驗一元論」的。十月革命前後波格丹諾夫倡導「無產階級文化」,又受到列寧的批評。可以看出,列寧是非常不喜歡波格丹諾夫的,把布哈林在書中不斷使用的波格丹諾夫的術語名詞,直接等同於宣揚唯心主義。

布哈林顯然考慮到列寧對自己的批評,包括對《過渡時期經濟學》的評點,所以在他的遺著《辯證法概論》中把重點放在辯證法上,力求克服過去的缺點。不過,他對列寧的某些批評也持有自己的看法。對波格丹諾夫,布哈林並沒有全盤否定。1925年他在談到文化問題時說:「我要說,波格丹諾夫這方面說的並不全是壞東西——他有一些很正確的想法。」那時候還沒有把列寧的話當作句句是真理,因而布哈林敢於公開聲明不同意列寧的某些論斷。

以往談到列寧的批註時強調的都是列寧對布哈林的批評,是兩者的不同。實際上,從《過渡時期經濟學》整書和列寧的批註看,更多的是列寧對布哈林一系列觀點的認同,「好!」、「很好!」的批語不勝枚舉。最後對全書的整體評價,更是讚譽有加,稱之為「出色的書的出色的質量」,並以玩笑的方式寫道:「我們為院士寫了一部輝煌的作品向科學院表示祝賀。」這說明列寧與布哈林在許多問題上有共通點,這個共通點就是軍事共產主義。他所不喜歡的只是「二三十頁煩瑣哲學和不自覺的唯心主義的、折中主義的」東西。

刊載列寧批註的俄文版《列寧文集》有一個題注,說在布哈林的書中可以找到布哈林關於向社會主義過渡道路的錯誤觀點,他「讚揚『無產階級強制』是建設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基本方法」,「提出『超經濟強制』的錯誤理論」,列寧對此進行了批駁。

實際情況到底如何呢?

《過渡時期經濟學》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這就是論證和肯定當時實行的軍事共產主義的思想和實踐,把這些當做過渡時期的必然特徵。對這一方面的具體論述,列寧幾乎都是交口讚許的。例如,列寧讚賞國家權力是有組織的暴力的提法,在「國家權力……是……集中的有組織的暴力」一語旁批:「注意。『定義』極妙。」

列寧對第10章「過渡時期的『超經濟』強制」尤為讚賞。這一章有七個小標題:1.暴力和強制及其同經濟的相互關係;2.過渡時期中的暴力;3.國家政權是集中的暴力;4.無產階級專政的經濟意義;5.對無產階級階層的暴力和強制;6.強制是勞動人民自我組織的表現;7.強制的消亡。可以看出,這一章強調超經濟強制(或者說,經濟外的強制)的作用,這是軍事共產主義的一大特色,正是在這一時期黨內國內取消了選舉制和民主制,廣泛實行上級任命制、「戰鬥命令制」。實行糧食壟斷,「糧食專政」,在農村實行糧食徵收制,組織征糧隊、攔截隊到農村奪糧搶糧。在城市實行勞動義務制,把大批知識分子趕去從事簡單的體力勞動。在「紅色恐怖」下,大批持有不同意見的人被當作反革命鎮壓。

布哈林在這一章寫道:「從更廣的角度來看,即從大的歷史範圍的角度來看,無產階級的各種形式的強制,從槍斃到勞動義務制都是,不管聽起來多麼離奇,一種把資本主義時代的人培養成為共產主義的人類的方法。」在這一段話的旁邊,列寧划了三道線,批道:「正是!」在該章的末尾列寧點贊道:「這一章很出色!」

可以看出,這一時期列寧是完全贊同布哈林的「超經濟強制」的,不僅對敵對階級,而且也對勞動人民,對無產階級中的不同階層,甚至把包括槍斃在內的各種形式的強制看作是培養共產主義人類的方法!對這一章,僅看列寧的批語,不看布哈林的原文,是很難深入理解列寧當時的觀點的。

軍事共產主義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否定商品、貨幣、市場關係,布哈林對這一觀點的論述得到列寧的贊同。布哈林寫道:「只有在生產無政府狀態的基礎上存在著經常的而不是偶然的社會聯繫的時候,商品才會成為普遍的範疇。因此,當生產過程的不合理性消失的時候,也就是當自覺的社會調節者出來代替自發勢力的時候,商品就變成產品而失去自己的商品性質。」列寧在第一句旁邊批道:「對!」在第二句旁邊批道:「不確切,不是變成『產品』,而是變成別的什麼。例如變成不經過市場而供給社會消費的產品。」列寧還是主張在未來的共產主義社會中不存在商品,只存在不經過市場直接供給社會消費的產品。布哈林否認過渡時期價值的存在,寫道:「價值這一處於平衡狀態的商品資本主義體系的範疇,最不適用於過渡時期,因為在過渡時期商品生產在很大程度上正在消失。」列寧在旁邊批道:「對!」他們都認為在過渡時期商品、商品生產正在消失,價值規律正在失去作用!

看到這些,我們就會明白,為什麼1920年內戰臨近結束的時刻,反而成為軍事共產主義的頂點,為什麼這時候列寧還在堅持軍事共產主義政策,反對取消糧食徵收制,對全國各地農民反對軍事共產主義政策的暴動繼續採取武裝鎮壓的方針。這種狀況直到1921年初爆發喀琅施塔得水兵暴動,直接威脅到蘇維埃政權的生存,布爾什維克黨面臨最嚴重的政治經濟危機的時候,才開始轉變過來,廢除了以糧食徵收製為核心的軍事共產主義,改行以糧食稅為開端的新經濟政策。說「開始」是因為此後還需要半年左右的時間,列寧才通過實踐認識到需要市場關係,才承認商業的必要性。要研究列寧和布爾什維克黨在一段時間裡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市場機制和商品買賣的真實看法,布哈林的這本書和列寧的批註是很重要的一份資料。

需要指出的是,從實施新經濟政策起,列寧拋棄了軍事共產主義的那一套不得人心的政策,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引進了市場機制。列寧對軍事共產主義做了深刻的反省。1921年10月14日他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一文中承認:「我們計劃(說我們計劃欠周地設想也許較為確切)用無產階級國家直接下命令的辦法在一個小農國家裡按共產主義原則來調整國家的產品生產和分配。現實生活說明我們錯了。」1921年10月17日列寧在《新經濟政策和政治教育委員會的任務》中說:「我們先前的經濟政策,如果不能說計劃過(在當時的情況下,我們一般很少進行計劃),那麼在一定程度上也曾設想過(可以說是缺乏計劃地設想),舊的俄國經濟將直接過渡到國家按共產主義原則進行生產和分配。」「我們犯了錯誤:決定直接過渡到共產主義的生產和分配。當時我們認定,農民將遵照糧食徵收制交出我們所需數量的糧食,我們則把這些糧食分配給各個工廠,這樣,我們就是實行共產主義的生產和分配了。不能說我們就是這麼明確具體地給自己描繪了這樣的計劃,但是我們差不多就是根據這種精神行事的。不幸這是事實。」

「用無產階級國家直接下命令的辦法」,這就是用強制的辦法來搞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列寧承認這是錯誤的辦法,不是強制,而是引導,尤其是對廣大農民,要通過做買賣的合作社用利益去引導他們走向社會主義。列寧對先前的錯誤的反省是深刻的,真誠的,甚至對並沒有明確具體地給自己描繪出來的計劃也做了檢討,這不僅在蘇聯歷史上,甚至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歷史上也是罕見的,我們沒有見過其他革命領袖做過這樣深刻的自我反省!

布哈林在列寧逝世後維護並發展了新經濟政策,承認了價值規律的作用,反對實施強制的「非常措施」。正因為如此,在1920年代末同斯大林發生了尖銳的衝突。布哈林失敗了,斯大林重新撿起了軍事共產主義體制,全盤集體化、大規模鎮壓、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的計劃體制,都是軍事共產主義體制的翻版。

本書對列寧批註的譯文做了較多的修改,現在再舉一個例子。列寧在讀《過渡時期經濟學》的時候寫了大量的批註,最後寫了總評。總評第二段有這樣一段舊譯:「當作者獨立論述問題的時候,非常可愛,愉快,也沒有學究氣。但是,為了裝腔作勢,為了顯示學院派,開始在他的書中盲目地模仿波格丹諾夫的『術語』(事實上根本不是『術語』,而是哲學上的錯誤)的時候,就常常倒懸在空中,然後倒過來,站起來,——不幸,正好是一派學究氣。」

這段話譯者完全脫離了原文的意思,是想當然的「編譯」了。我們先看看原文:「Когда автор встает на голову—выходит очень мило и весело и непедански. А когда он,слепо подражая богдановским ?терминам? (на деле-то вовсе не ?терминам?,а философским ошибкам ) сначала в своей книге,для ради важности,для ради академизма,частенько встает на голову,чтобы потом перевернуться и встать на ноги,-- вышло как раз по-педантски,некстати. 」

文中兩次出現「встает на голову」的短語,此短語的意思既不是「獨立論述問題」,也不是「倒懸在空中」,而是「頭足倒立」、「拿大頂」的意思。依我的理解,這段話的譯文應當是:「當作者獨自頭足倒立拿大頂的時候顯得非常可愛,愉快,沒有學究氣。而當他盲目模仿波格丹諾夫的『術語』(實際上根本不是術語,而是哲學錯誤),為了顯示了不起、顯示學院氣派,而開始在自己的書中屢屢頭足倒立,為的是以後轉過身並站起來的時候,立即顯出學究氣,不靠譜。」

恩格斯曾經說過,黑格爾的辯證法是頭足倒立的。看來列寧這裡是借用這個說法來指出布哈林論述中的唯心主義,認為如果是他本人的唯心主義倒還顯得可愛,而如果是模仿波格丹諾夫而陷入唯心主義,那麼他的表演就顯出學究氣。《列寧全集》把第一個встает на голову譯作「獨立論述問題」,把第二個встает на голову譯作「倒懸在空中」,這就使前後失去了邏輯聯繫,也無法理解列寧這段話的原意了。

布哈林生性活潑好動,不拘形跡。1936年布哈林出差巴黎,商談收購德國社會民主黨檔案。一天與妻子在蒙馬爾特高地散步,眼見一對對戀人當眾接吻,布哈林評論說,瞧這風俗,最隱秘的事,竟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然而,他轉過身來對妻子說:「難道我比別人差嗎?」說完這話,他也去親吻自己的妻子。接著,他突然雙手撐地倒立起來,拿大頂走了一段路,引起許多路人圍觀。不能排除布哈林也曾當著列寧的面拿過大頂,所以列寧在評語中會以拿大頂說事。

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曾經寫道:「黑格爾在某個地方說過,一切偉大的世界歷史事變和人物,可以說都出現兩次。他忘記補充一點:第一次是作為悲劇出現,第二次是作為笑劇出現。」如果說,蘇俄初期實行軍事共產主義是缺乏經驗導致的悲劇,那麼中斷行之有效的新經濟政策,回歸軍事共產主義體制,那就是不折不扣的笑劇,雖然這是令人笑不起來的「卑劣的笑劇」,它給蘇聯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蘇聯存在的70多年時間裡,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和教訓,對於社會主義來說,這是一份極其寶貴的財產。列寧和布哈林在本書所表達的不僅是他們個人的觀點,也是那時候布爾什維克黨全黨的共識。布哈林的這本書以及列寧的批註是社會主義初創時期的產物,那時候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都是一個探索中的問題,布哈林在探索,列寧在探索,布爾什維克黨也在探索。對一個時段中的錯誤,後人無需諱言,也無需苛責,但需要認識和記取他們留下的教訓,這是歷史唯物主義的態度。

END

人文社科學者的平台

《探索與爭鳴》

唯一官方微信平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探索與爭鳴雜誌 的精彩文章:

陸揚 80後與公眾號
流弊與突圍:「日語語言文學」學科的名與實
後人類境遇的中國儒家應戰——走向「儒家後人文主義」的啟示
論學術創新與「接著講」

TAG:探索與爭鳴雜誌 |

您可能感興趣

庫恩《科學革命的結構》的哲學遺產
戈登·塔洛克《公共選擇》:公共選擇一開始是一種革命性的科學
《科學革命的結構》札記
史學連載 | 梁茂信:美國革命時期的選民財產資格與政治等級制度(三)
曹征路 | 「山溝里的馬列主義」處於下風的時期——重訪革命史之十八
《文學革命論》
武夷山把革命歷史檔案、民國時期檔案統統「搬」上網
大革命時期的周恩來與共產國際
革命文學史上的豐碑《天安門詩抄》精選
特朗普宣布將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列為恐怖組織
十八世紀革命戰爭時期,保盧斯胡克戰役的歷史
谷歌首席科學家:半監督學習的悄然革命
《科學》特刊聚焦五大生物學革命性技術
羅志田:辛亥革命的「歷史書寫」
五指山中心革命根據地歷史陳列館開館
《學習的革命》與圖書炒作
法國大革命時期:君主制和共和制之間的割據戰
關於一本書的解讀:《舊制度與大革命》
《革命之路》:流沙之上的中產生活
【揭秘】徹底的革命者 台共黨人張志忠曾求學廈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