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力,是對平庸生活最好的回擊
英國小說家毛姆在他的讀書筆記里,講過一個故事:
東方有一個國王,想成為世上最英明的君主,他讓全國的賢士去各國收集智慧箴言,編纂成冊供他閱讀。
30年後,賢士們帶著5000冊書回來了。國王忙於國事,沒有時間看這麼多書,要求賢士們再精選。
15年後,賢士們帶著500冊書回來了。國王還是覺得太多,看不過來。
賢士們走了。又過了10年,他們帶來的書不過是50冊了,國王卻已經老得連讀50冊的精力也沒有了。
他命令賢士們再一次甄選,要在一本書里為他提供人類智慧的精華。
過了5年,滿頭白髮的賢士帶著這本書回來了,可是國王已經奄奄一息,連一本書也來不及讀了。
多遺憾。想法那麼好,所得那麼少。
在故事終結的時候,毛姆說,沒有一本一勞永逸的書,沒有終極智慧在等你。所有的閱讀,都是一個過程。答案就在其中。倘若不開始,你便無法啟蒙,無法體驗書中山河、萬物奧秘。
生活諸事,莫不如此。
我們也想等到一本書,等到一本解決一切疑問的書。這本「書」,或許是人,或許是機會,或許是一個靈光一閃的念頭。我們以為只要與之相遇,千般困苦、萬種匱乏,都可以迎刃而解。
但事實上,很難。因為愛與機會,都只眷顧那些熱氣騰騰的、正在奔跑著來迎接它的人。
面對這種不爭氣的人與事,一句非常流行的網路用語是這樣諷刺的:你長得丑,但你想得美啊!
雖然刻薄,但我們都得好好聽聽!
人與人之所以拉開距離,不在其他,就在於行動力。不行動,夢想就只是好高騖遠;不執行,目標就只是海市蜃樓;不動手去做,理想生活就只是鏡花水月,只能在幻覺里空歡喜一場。
我一直很喜歡張愛玲的一句話,想要做什麼,就立刻去做,人是最拿不準的東西。
如果你喜歡一件事,並且確認這件事非常重要,那麼,站起來,走出去,趕緊做。
就像《亮劍》里,趙剛對李雲龍說:「那好,這事你儘快去辦!」李雲龍說:「不用儘快,我馬上就去!」
世間的牛人千萬種,各有各的厲害之處,各有各的獨到之處。但無一例外的是,執行力都非常卓越。企業家如此,藝術家如此,大導演如此,你我身邊出色的朋友亦然。
如果說,一個人的想法是0,執行力就是1。從0到1,是最關鍵的一步。沒有這一步,你永遠是0。走出這一步,就有可能從1到10,從10到100。
我在2008年開始寫作時,問過一個散文家:「我怎麼樣才能寫好?」他回答了我六個字:「開始寫。別猶豫。」
寫,才是第一位,也是第一要義。其他的,都是次要。
最後,我想說,行動力不是創業者的特權,它是每一個人都應修鍊的素養。因為,追求夢想,實現自我,創造財富,擴展事業,需要行動力;追求真愛,也同樣需要。說一萬句情話,不如為她做一件事。
所以,如果你想做一件事,馬上就開始。別怕錯。一輩子那麼長,我們有的是時間來糾正。
更何況,只要你開始,就會有收穫。
作者:周沖
關注《生活文摘報》公眾號shwzb1992每天都有精選的文章推送。
點擊展開全文


※古代著名詩人的旅行地圖
※生活文摘報-感悟
※茅台鎮原漿酒在山西,僅限五天 10元抵1788元花
※6個動作減輕久坐危害
※別著急,給幸運多一點醞釀時間
TAG:生活文摘報 |
※對生命的最佳回應,是生活的很快樂
※唯有行動力,才會讓生活更有質感,告別平庸
※靠自己的力量生活,是我堅持下來的動力
※人最重要的能力是,過好自己的生活
※沒有平穩、恆好的生活,只有不平穩生活中磨礪出的平穩、恆好的心態。這是真正的財富
※你生活的動力是什麼?
※只有懂得捨棄,勇於為生活付出,才能觸動生活,感動生活,收穫生活的回報
※趕走負能量,找回生活的熱情和動力
※真正的生活,是保持做選擇的能力
※沉迷旅行,是尋找自我,還是對生活的叛逆
※放下生活的壓力,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重要的是可以開闊眼界
※好好生活就是最大的修行
※成長的動力,來源於想給他們更好的生活
※對我們而言,最重要的是將瑜伽變成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生活習慣
※凡事不計較,心平氣和讓一讓,生活會更美好
※生活最美好的一面,就是你能掌控自己的生活
※生活中不起眼的小習慣,卻是最有害健康的行為,一定要注意!
※在平淡的生活中,咀嚼出力量
※我們生活的平靜,是他們不斷堅守的結果
※有大衣在,生活就是不斷移動的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