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被科學檢測的清宮舊藏十三件宣銅器(上)

被科學檢測的清宮舊藏十三件宣銅器(上)

在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清宮收藏品中,有五百三十件「宣德爐」文物(其中故字型大小「宣德爐」文物數字統計包括器物部金石和工藝組,宮廷部原狀和法器組,以及古建部庭院原狀陳列三個單位的收貯;另有赤銅(純銅)爐器,因不屬宣銅而未計算於此數字內),時代跨越明清,其中不乏眾多清宮舊藏,流傳有續。釐清它們的來龍去脈,自然是當務之急。可喜的是,隨著浩繁的文物梳理研究工作逐步推進,也得益於近年來銅器無損檢測科學方法的應用,我們終於覓得一些關鍵線索。

故177126 嵌銀絲蟬紋簋式爐 明(一三六八年~一六四四年)

高八·一厘米 口徑一一·三厘米來源:清宮舊藏(溢三七一 原藏養心殿)

檢測結果:不含金,含鋅均值3.3%

器形古樸典雅,各部分比例適中,製作精良。尤其是一雙獸吞耳,神秘生動。包漿厚重自然,幾乎掩蓋了嵌銀絲裝飾。宣德爐最初是按照古代各種名器式樣鑄成,並非出於臆造,所以在宣德爐的造型中,如此件青銅簋式造型是應有式樣。爐身所鑄蟬紋、回紋也是商周青銅器上的重要紋飾,但用嵌銀絲手法做成如此華麗的裝飾圖案,卻是時代帶來的變化。鑄嵌工藝精湛,在歲月的侵蝕下仍然不失原有的風格,十分難得。一九七七年十月,耿寶昌、王文昶先生鑒定其為明代。

故142844 沖耳乳足爐 明宣德(一四二六年~一四三五年)

高一一·厘米?口徑一四·三厘米來源:清宮舊藏(繙一二0)

故142844 沖耳乳足爐款識

檢測結果:含金1.9%,含鋅均值12.0%

口外侈,收頸,鼓腹,下腹圜收,三乳足漸起自器外底。口沿上左右各立一衝天耳。器外底有減地陽文三行六字楷書「大明宣德年制」,極精。

此為宣德爐中最常見的造型。器形周正秀雅。經過歲月累積,包漿厚實堅固。無絲毫澆鑄范縫、焊疤,應為傳承古老的失蠟法鑄造。宣德爐造型多按照古代青銅器、《宣和博古圖錄》和各名窯瓷器造型典雅者為鑄造藍本。本件器物造型即是以宋瓷中哥窯的雙耳三足小爐為藍本鑄造。

故142844 沖耳乳足爐 明宣德(一四二六年~一四三五年)

高一一·厘米?口徑一四·三厘米來源:清宮舊藏(繙一二0)

故142844 沖耳乳足爐款識

檢測結果:含金1.9%,含鋅均值12.0%

口外侈,收頸,鼓腹,下腹圜收,三乳足漸起自器外底。口沿上左右各立一衝天耳。器外底有減地陽文三行六字楷書「大明宣德年制」,極精。

此為宣德爐中最常見的造型。器形周正秀雅。經過歲月累積,包漿厚實堅固。無絲毫澆鑄范縫、焊疤,應為傳承古老的失蠟法鑄造。宣德爐造型多按照古代青銅器、《宣和博古圖錄》和各名窯瓷器造型典雅者為鑄造藍本。本件器物造型即是以宋瓷中哥窯的雙耳三足小爐為藍本鑄造。

故177225內壇郊社款蚰龍耳圈足爐 明(一三六八年~一六四四年)

高八·六厘米?口徑一四厘米

來源:清宮舊藏(留平59082 是為古物陳列所留平文物)

故177225內壇郊社款蚰龍耳圈足爐款識

檢測結果:不含金,含鋅均值23.9%

型制近簋。平口外侈,收頸,鼓腹下垂,圈足外撇。雙蚰耳起自頸部,收於腹鼓處。器外底飾凸雕雙龍紋,二龍逶迤團成一圓,圓心有減地陽文四字楷書「內壇郊社」。另配有銅質的香鏟、香箸和木質的香瓶、香盒。

造型樸拙又不失空靈,皮殼使用痕迹明顯但未損。清宮舊藏的宣銅器中,也有在器底款識外圍繞二龍的類似圖案,但龍的形象不太相同,刻畫也粗細有別。本件器物龍紋雄勁有力,龍發從兩角間前聳,張口,龍眉向上,細脖,是比較典型的明代龍形象。其中一龍的龍尾似蛇尾,更加符合宣德時期龍的特徵。但另一龍的龍尾及龍爪特徵有異,不是典型式樣,值得進一步研究。

故142717沖耳乳足爐 明崇禎(一六一〇年~一六四四年)

高六·七厘米?口徑一〇·六厘米

來源:清宮舊藏(留平58449?是為古物陳列所留平文物)

故142717沖耳乳足爐款識

檢測結果:含金0.3%,含鋅均值2.0%

造型與故142865同,但器表經過精心打磨,略呈黑漆古色。唇邊外侈,收頸,鼓腹,下腹圜收,三乳足。口沿上左右兩邊起沖耳。器外底有減地陽文三行六字楷書「大明宣德年制」。 附雲足銅座。一九七七年十月經楊伯達先生鑒定為崇禎年仿。

故177011康熙款戟耳圈足爐 清康熙(一六六二年~一七二二年)

高七·五厘米?口徑一〇厘米

來源:清宮舊藏(麗八五三 1/4?是為古物陳列所留平文物)

故177011康熙款戟耳圈足爐款識

檢測結果:含金0.4%,含鋅均值6.3%

盞式造型。直腹,口略外傾,圈足內縮。口沿下至下腹左右各飾一戟耳,亦似抽象夔形。器外底有減地陽文雙行四字楷書「康熙年制」款。

典型的康熙官造器風格,可為清代宣銅器的斷代提供標準。流傳下來的舊藏宣銅爐,凡盞式造型的多配戟耳或獅耳。據《宣德彝器圖譜》所載圖式及相關資料,戟耳爐又分為滲金裝飾、戟耳鎏金和無金飾三種類型,本件為康熙朝仿製無金飾類戟耳爐。

具有代表性的清宮舊藏(故字型大小)宣銅爐十件與一九四九年後入藏(新字型大小)宣銅爐三件共十三件進行無損檢測,下期將為大家分享剩餘7件銅器的科學檢測結果。

該文章摘選自《紫禁城》雜誌APP,欲知曉更多藏品故事請前往應用商店下載。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藏 的精彩文章:

銀質六世班禪像的探究
識佛覓跡|銀質六世班禪像的探究
如何區別新老瓷器的釉(上)
清宮舊藏十三件宣銅器的科學檢測結果(上)
漫談:所謂的「宣銅爐」到底為何物

TAG:文藏 |

您可能感興趣

清宮舊藏十二美人圖
宮廷舊藏掐絲琺琅彩器賞析(一)
「清宮舊藏」紅瑪瑙十八子手串
清宮舊藏的佩飾
17件清宮舊藏「故字頭」汝窯瓷器!
翡翠釵頭綴玉蟲——賞清宮舊藏翡翠器
賞畫|清 八大山人《溪山無盡圖》(長尾甲家族舊藏)
清宮舊藏宋畫《蘆雁圖》亮相
清宮舊藏賞析:大明宣德爐
台北故宮博物院館藏大器,清恭親王府舊藏紫檀木傢具
清宮舊藏:養眼美玉
御制老物件兒——清宮舊藏香筒
圖說歷史:清宮舊藏竹雕筆筒鑒賞
清宮舊藏的漆器和小木器,這就是乾隆爺的審美!
60件清宮舊藏「古代玉器」,領略古玉之美!
賞畫|齊白石《茅屋幽樹圖》(艾青舊藏)
清宮舊藏「宜興掛釉」與廣鈞器選介
【經典碑帖】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日本端方(三井)舊藏本
(民國)戴潤齋舊藏商代玉器賞析
清宮舊藏筆筒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