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從《虞美人》看李煜的悲劇人生

從《虞美人》看李煜的悲劇人生

據說《虞美人》這個詞牌名源於虞姬,此調原為唐教坊曲。剛開始的時候是歌詠項羽寵姬虞美人,因此得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壺水》、《巫山十二峰》等。雙調,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為兩仄韻轉兩平韻。

後主李煜

李煜在風雨飄搖中登上了南唐國的皇帝皇位。這對於缺乏文韜武略的書生來說,不啻是歷史同他開了個莫大的玩笑。他的很多性格、作為都繼承自他的父親。李煜的父親李璟,《江南野史》里說他「音容閑雅、眉目若畫。尚清潔。好學而能詩。天性儒懦,素昧威武」。李璟是李煜祖父唐烈祖五個兒子中的老大,理所當然的皇位繼承者,可他秉性疏懶,不求功名,是最讓人頭疼的一個兒子。據說他被立為太子的時候,居然再三上疏推辭,懇請父親不要立他為太子。到李煜的時候,命運又偏偏把這個只會弄墨舞文、風流倜儻的才子作對,硬是強人所難地把他推上了皇帝的寶座。真所謂「南朝天子多無福,不作詞臣作帝王。」在《即位上宋太祖表》中,他就表達了對命運這種安排的無奈。「臣本於諸子,實愧非才,自出膠庠,心疏利祿。被父兄之蔭育,樂日月以優遊。思追巢、許之餘塵,遠慕夷、齊之高義……徒以伯仲繼沒,次第推遷。」

公元975年.做了十五年皇帝的李煜被俘後.在開封被封為違命侯.拜左千牛衛將軍。宋制,每逢慶典,命婦按例要進宮朝賀。宋太宗趙匡義是個好色之徒,早就看上了小周后。為此,每當小周后入宮,太宗都會將其扣下,幾天後方放回。史書上說趙光義多次強留小周后於宮中,每次小周后回去,都是又哭又罵。李煜在痛苦鬱悶中,寫下《望江南》、《子夜歌》、《虞美人》等名曲。古代畫家還繪有《熙陵幸小周后圖》。明人沈德符《野獲編》中:宋人畫《熙陵幸小周后圖》,太宗戴襆頭,面黔色而體肥,周后肢體纖弱,數宮人抱持之,周后作蹙額不勝之狀。元人馮海粟就在圖上題詩:「江南剩得李花開.也被君王強折來,怪底金風沖地起.御園紅紫滿龍堆。」

據宋代王銍的《默記》記載:因其「故國不堪回首」、「一江春水向東流」之詞而在978年七月初七被宋太宗用牽機毒殺。從此,銀河之上、雲彩之中,一顆流星划過天際墜入江南,由此引發了千古一恨。牽機葯有人說是中藥馬錢子,服後破壞中樞神經系統,全身抽搐,頭腳縮在一起,狀極痛苦。而《宋史》等正史均未說是毒死.記載為:「三年七月,卒,年四十二。廢朝三日,贈太師,追封吳王。」李煜死後.葬洛陽北邙山.小周后悲痛欲絕.不久也隨之而死.

這首詞感懷故國。以追憶往事入筆,寫眼前之景與回憶之景。「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之物,此刻,淪為階下囚的詞人卻企盼它早日「了」。「春花秋月」並非指今日的春花或秋月,而是想像中的「春花」與「秋月」。王士禎《花草蒙拾》:「鍾隱(李煜曾自號鍾隱、別號鐘山殷隱士、蓮峰居士、鍾峰白蓮居士等)入京後,『春花秋月』諸詞,與『此中日夕只以眼淚洗面』一貼,同是千古情種,較長城公煞是可憐。」小樓「東風」帶來春天的消息,唐圭璋《唐宋詞簡釋》:「小樓」句承起句,縮筆吞咽;「故國」句承起句,放筆呼號。引起了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嘆。尤侗《蒼梧詞序》:「每念李後主『小樓昨夜又東風』,輒欲以眼淚洗面;及詠周美成『低鬟蟬影動,私語口脂香』,則淚痕猶在,笑靨自開矣。詞之能感人如此!」因為它們都觸發了詞人物是人非的惆悵,與他由一國之主淪為階下囚的沉痛,是十分真切而深刻的。

末句「一江春水向東流」,是以水喻愁的千古名句,含蓄地顯示出愁思的長流不斷,無窮無盡。馮金伯《詞苑翠編》卷二十四:大觀中,有紫竹者工詞,善諧虐。一日手李後主集,父問何處最佳,答曰:「『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耳。」。同它相比,劉禹錫的《竹枝調》:「水流無限似儂愁」,有點直率,而秦觀《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則又寫得詳細些了,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

李煜此詞所以能引起廣泛的共鳴,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來源於結句將愁思寫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並沒有明確寫出其愁思的真實內涵——懷念昔日紙醉金迷的享樂生活,而僅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態——「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末句以問答語,吐露心中萬斛仇恨,令人不堪卒讀。通首一氣盤旋曲折動蕩,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人們從句中取得某種心靈上的對話,並借用它來抒發自已內心類似的情感。後句以李煜痛徹肺腑的萬古悲音,在廣泛的範圍內產生共鳴而得以千古傳誦了。

李煜家國不保,鬱悶滿胸,只有寄情於詩酒,寫下了這首流傳千古的佳作。正是「國家不幸詩家幸,話到滄桑語始工」。

附:《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小助手 的精彩文章:

南斯拉夫同時力抗美蘇兩強,是「不結盟運動」創始國,美國是如何把南斯拉夫一分為八的?
誰被稱為日本關東軍的「最強大腦」?
讓人看了不寒而慄的日本「隆中對」
別說蜀漢無人!諸葛亮死後蜀漢還有29年國運

TAG:歷史小助手 |

您可能感興趣

《我不是葯神》的呂受益:聰明小人物的悲劇人生
民國拾遺 - 「美人魚」楊秀瓊的悲劇人生
尼采《悲劇的誕生》:人何以承受悲苦人生?
劉伯溫:「謀臣」的人生悲劇
作為日本人玩偶,她比溥儀悲慘多了:朝鮮李朝末代王女的悲劇人生
漢代好人皇帝劉盈的悲劇人生,令人心酸!
苻堅大帝的悲劇人生
女文人李清照的悲劇
歷史故事——馬援的悲劇人生
歷史故事——信陵君的悲劇人生
皇帝的女婿不好當:劉邦女婿張敖的悲劇人生
勵志人生:人生四大悲劇……
百獸之王的悲劇人生,人與老虎的和諧生活
表情包:人生最大的悲劇
晚唐的無奈——詩人李商隱的悲劇一生
李世民霸佔隋煬帝女兒之後發生的人間悲劇
隋煬帝——高富帥的悲劇人生
歷史上光緒皇帝的悲劇人生
神劇《雍正王朝》最具啟迪、最悲劇的人是誰?
在薛蟠與薛寶釵的悲劇人生里,薛姨媽是第一拿起屠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