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寶寶腦後長一雞蛋大腫塊,竟是因為懷孕時缺了它!
真正的教育,就源自於我們孕育胎兒的肚子;真正的起跑線,就在我們的肚中;聰明的父母,會讓孩子在出生的瞬間,就已經遙遙領先!
——晨晨老師
李先生的寶寶出生時,腦袋後面長出一個雞蛋大小的腫塊,並一天天長大,最後長至跟寶寶腦袋差不多大小,就像多了一個「頭」。
據醫生診斷孩子患有腦膨出疾病,屬於先天性神經管發育畸形的一種,病因主要和環境忽然和葉酸缺乏有關。
幸好經過手術將長在患兒腦後的膨出包塊成功切除,寶寶脫離了生命危險。
看到這新聞,很多家長或許不會在意,覺得這是個別例子,不需要自己嚇唬自己。
但現實是,神經管畸形是小兒最常見的畸形之一。
想預防,補充葉酸很關鍵
神經管畸形多發生在孕期第3-4周,而孕早期也正是胎兒中樞神經系統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如果此時能補充足夠的葉酸,可使胎兒患神經管的危險減少50%~70%。
葉酸是一種水溶性B族維生素,孕婦對葉酸的需求量比正常人高4倍。
孕早期
胎兒器官系統分化,胎盤形成的關鍵時期,細胞生長,分裂十分旺盛。
此時葉酸缺乏可導致胎兒畸形.如在中國發生率約為3.8‰的神經管畸形,包括無腦兒,脊柱裂等。
另外還可能引起早期的自然流產。
孕中期+孕晚期
除了胎兒生長發育外,母體的血容量,乳房,胎盤的發育使得葉酸的需要量大增。
葉酸不足,孕婦易發生胎盤早剝,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巨幼紅細胞性貧血;胎兒易發生宮內發育遲緩,早產和出生低體重,而且這樣的胎兒出生後的生長發育和智力發育都會受到影響。
食補+葯補,一樣都不能缺
天然葉酸:
廣泛存在於動植物類食品中,尤以酵母、肝及綠葉蔬菜中含量比較多。
但由於葉酸遇光、遇熱就不穩定,容易失去活性,所以人體真正能從食物中獲得的葉酸並不多。
如:蔬菜貯藏2~3天後葉酸損失50%~70%;
煲湯等烹飪方法會使食物中的葉酸損失50%~95%;
鹽水浸泡過的蔬菜,葉酸的成份也會損失很大。
因此,人們要改變一些烹制習慣,儘可能減少葉酸流失,還要加強富含葉酸食物的攝入。
1.買回來的新鮮蔬菜不宜久放。
2.淘米時間不宜過長。
3.熬粥時不宜加鹼。
4.做肉菜時,最好把肉切成碎末、細絲或小薄片,急火快炒。大塊肉、魚應先放入冷水中用小火燉煮燒透。
5.最好不要經常吃油炸食品。
合成葉酸:
合成的葉酸在數月或數年內可保持穩定,容易吸收且人體利用度高,約高出天然製品的一倍左右。
市面上正常出售的複合的維生素片或者是單純的葉酸補充劑,都能滿足孕婦對此的需求了。
但也別補充過量!
經常聽到強調準媽媽服用葉酸的益處,但也不能因此忽略了它的副作用。
長時間大劑量服用葉酸,會干擾人體內鋅的代謝,導致缺鋅。而准媽媽缺鋅不僅影響自身健康,出現免疫力下降、加重妊娠反應、食慾減退,還會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
那麼,補充多少葉酸才是最合適的呢?
晨晨老師建議:正常孕前3月至懷孕後開始每天服用葉酸片的含量應為0.4~0.6毫克。如果准媽媽過度肥胖,或者患有癲癇,建議葉酸的增補劑量要增大。具體補充量,請與醫生溝通。


※小小的去殼雞蛋,研究細胞物質的進進出出!
※你吃過雞蛋灌油條嗎?看到這發黑的毛巾,估計再好吃也沒有了胃口!
※遇到這種雞蛋要警惕,這種殼的雞蛋絕對不能吃
※雞蛋買來直接放冰箱加速變質!教你一保鮮小妙招,放很久都不會壞
※這1種蔬菜比雞蛋營養高,下過雨才能得的珍品,太陽出來就消失了
TAG:雞蛋 |
※脖子上長了一個腫塊兒,怎麼判斷是不是腫瘤性腫塊兒?
※張家界女子胸口長腫塊不疼不癢,1年後「蠶豆」變「雞蛋」?
※寶寶脖子上有腫塊?醫生提醒:這些情況要注意!
※足跟後出現紅色疼痛腫塊,注意了,這是跟腱後滑囊炎的重要特點
※皮膚上有腫塊就是腫瘤?醫生:這樣的才是!
※醫生提醒:乳腺增生別慌,做到一戒,二摸,三吃,四好,腫塊變小
※無痛腫塊竟是肺癌轉移,小疙瘩可能「潛伏」著大毛病!
※大爺上腹疼痛,胰腺鉤突處長囊性腫塊?手術難度太大
※女子懷孕9月卵巢出現奇怪腫塊,仔細一查竟是自己的雙胞胎姐妹
※脖子上突然冒出一個腫塊是什麼問題?可能的原因是這些
※懷孕3個月,乳腺腫塊長得比乒乓球還大!為什麼孕期乳腺腫塊會「瘋長」?
※有了乳腺腫塊就一定是癌?有可能!
※我身上長了一個腫塊!「結節」是什麼?它離癌變有多遠?
※母女倆頸上「掛大包」,甲狀腺腫塊危害這麼大,你知道嗎?
※這些腫塊,到底是囊腫還是腫瘤?你分得清嗎?
※子宮肌瘤是「吃」出來的?這3種美食不忌口,「腫塊」會越喂越大
※乳腺腫塊就是乳腺腫瘤嗎?一字之差,讓人迷惑,醫生將實情告訴你
※多加留意:皮下長出這樣的腫塊,先要懷疑是脂肪瘤
※就一口,清熱解毒,醫生長疔瘡、腫塊都靠它,家人少擔憂!
※男子腿上長了個紅色腫塊沒太在意,3個月之後發現是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