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芝公司目前開發出新型氫氣感測器
OFweek感測器網訊 據國外網站報道,東芝公司目前開發出新型氫氣感測器,完成了氫氣感測器的創新。
該新型氫氣感測器與傳統氫感測器相比,該新型氫氣感測器探測速度相當,但消耗功率不到傳統氫感測器的1%。
新型感測器是基於東芝自主研發的微電化學系統(MEMS)結構,使用鈀基金屬玻璃實現快速探測和低功率消耗。據悉,該感測器可以在半導體生產線上製造,實現低成本大批量生產。該技術的相關細節於6月20日在台灣舉行的2017年感測器國際會議上發布。
發展背景
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實現低碳氫能社會,氫能相關科技近幾年發展迅猛。然而,氫氣的可燃性應引起足夠的重視,一旦泄露需要立即探測到。以電池為電源的探測器就是承擔這一職責,需要實時檢測並快速響應,同時消耗儘可能低的功率。目前常規的氫氣探測器內部需要加熱以探測氫氣,因而消耗功率較高。此外,為了實現氫氣探測器的快速響應,內部的加熱器需要頻繁啟動,進一步增加了所需消耗的功率。
新技術的特點
東芝集團目前開發了基於傳統MEMS結構並配以鈀基金屬玻璃的新型探測器,實現了氫氣探測所要求的快速響應和低能耗。因為其內部不需要頻繁加熱,該探測器的消耗功率在100μW左右,不到傳統氫氣探測器消耗功率的1%。
鈀是常見的儲氫材料,但需要較長的時間與氫氣結合,同時在釋放氫氣時需要熱量。採用非晶態鈀基金屬合金代替傳統鈀金屬,可以更為有效地抑制氫鍵結合并實現在幾秒內探測氫氣,這一探測時間與傳統的感測器探測時間相近。新型感測器可以在半導體生產線上製造,許多感測器可以集成在一塊晶片上,使得低成本大規模生產成為可能。、
未來發展、計劃和目標
東芝集團未來會繼續發展並精簡感測器結構、優化工藝流程,最終在2020年滿足商業化大規模生產需求,如用於燃料電池車、加氫站等。


※厲害了 世界首例機器人操刀的克隆豬在天津誕生
※《Nature》:人類壽命的自然限制約為115歲?
※魔浪i2耳機音質體驗評測 到底怎麼樣?
※2016年我國鋰離子電池用電解銅箔產銷分析
※節能減排 中興通訊發布基於NB-IoT的智慧能源管理系統
TAG:維科網 |
※研究人員成功開發出哺乳動物細胞中迄今最高效的紅光激發開關
※日本開發出光通信高速片上石墨烯黑體發射器
※中國研究團隊開發出新型凈水薄膜
※索尼開發出世界首款支持全局快門的背照式CMOS感測器
※奇思妙想!韓國團隊開發出新型液晶生物感測器陣列
※印度科學家開發出可監測海岸地貌的新型遙感技術
※美國液體活塞公司開發新型轉子重油活塞發動機
※西門子研究人員開發了一款「計算溫度」的虛擬感測器
※豐田已經開發出世界上最高效率的量產汽油發動機
※日本理研與東大開發出皮膚貼片型心電監測器,太陽能驅動
※日本防衛裝備開發遇挫 中止新型裝甲車開發計劃
※VR開發和傳統開發區別在哪裡_全影匯
※NASA開發出製造火箭發動機噴嘴的新3D列印工藝
※腦洞飄出天際的科研隊伍開發出3D列印水質檢測器
※歐盟開發檢測軟體「過濾」假消息 提高新聞傳播質量
※中科院開發出全固態柔性平面鋰離子微型電容器
※谷歌聯手哈佛開發出地震預測AI模型
※區塊鏈場外交易平台開發數字資產交易網站開發公司
※嵌入式軟體開發的發展路線
※日開發出「消防機器蛇」, 自由控制水帶(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