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防中暑,熱水泡腳小妙招

防中暑,熱水泡腳小妙招

炎熱的夏季,中藥足浴可預防中暑。河北省唐山市中醫醫院腫瘤科副主任王清賢介紹,中藥足浴療法是在浸泡的過程中,藉助藥力和水的熱力作用,通過皮膚毛孔吸收,經絡傳遞,使機體氣血運行通暢;血脈通暢後,藥物隨熱而行,乘熱吸收,直達病所。

祖國醫學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有諸內必形於諸外」,內病外治是祖國醫學的治療原則之一,可起到治療相應臟器疾病的目的。中藥足浴具有調理臟腑、平衡陰陽、疏通經脈、強身健體、延緩衰老等作用,操作簡單、經濟安全、老少皆宜。烈日炎炎,酷暑難耐,人們容易出汗中暑,中醫認為中暑多為暑熱侵襲所致,當以清熱解暑為法,中藥泡腳能夠清熱解暑、芳香化濕、預防中暑。下面推薦3個防中暑中藥泡腳方:

防中暑中藥泡腳方

香蘭荷葉湯:

鮮藿香、鮮佩蘭各30克,鮮荷葉1張,每日兩次,每次10~30分鐘,每日1劑。

二香黃連湯:

連翹、黃芩、藿香、羌活、葛根、鉤藤各15克,蒲公英、生石膏各30克,大黃10克。每日兩次,每次10~30分鐘,每日1劑。

三黃石膏湯:

黃連、黃芩、大黃、柴胡、鉤藤、薄荷各10克,寒水石、生石膏各30克。每日兩次,每次10~30分鐘,每日1劑。

中藥足浴器具質地應無害、安全、保溫性能好,推薦使用木質材料的泡腳桶,這樣吸收藥物的效果更好。器具的高度應超過20cm(水要沒過腳踝),寬度則以能容納雙腳為宜。

泡腳時間不宜過長,以半小時左右為宜。時間太長,容易增加心臟負擔。另外,由於過多的血液會湧向下肢,體質虛弱者容易因腦部供血不足而感到頭暈,嚴重者甚至會發生昏厥。

飯後半小時不宜泡腳。在吃完飯後,人體的血液大量流向消化道,如果這時候選擇泡腳,就會使原本要流向消化道的血液轉而流向下肢,日久會影響消化吸收而導致營養缺乏。所以,最好在飯後1小時再泡腳。泡腳後要注意保暖,待全身熱力慢慢下降,可以輕輕捏捏腳,以達到舒活筋骨的目的。(文/健康報 河北省唐山市中醫醫院 史愛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泡腳 的精彩文章:

西湖變巨大腳盆,岸邊坐滿一圈人竟都在這裡泡腳!
漲姿勢!泡腳也能防中暑,還不快試試!
夏天泡腳,養生好法寶
生活百科:每天堅持泡腳有什麼好處
睡覺前泡腳水裡丟一把它,體內濕氣毒素一掃光,腰細了,肚子平了

TAG:泡腳 |

您可能感興趣

泡腳小妙招——助您逼出體內濕氣?
腳部皸裂不怕,美腳小妙招,效果就是這麼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