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國牛肉入華:把貿易逆差一口一口吃回來!

美國牛肉入華:把貿易逆差一口一口吃回來!

6月底燥熱的北京,三位身材高大壯碩、全套西裝革履卻戴著牛仔帽的美國內布拉斯加州農場主鼻尖上不時冒出汗珠:也許是天氣,也許是激動,或者僅僅是因為靠著剛烤熟的牛肉太近了。

這是一塊美國農業部(USDA)分級標準中最高等級特優(Prime)級別的牛肉。

依據牛肉的品質(以大理石紋為代表)和生理成熟度(年齡)劃分,全美大約只有3%的牛排被評為「特優」級,其油花分布最細密,肉質最鮮嫩。而在這一時刻拿出這樣的產品,在這些美國牛肉農場主看來,才算是配得上高品質美國牛肉(下稱「美牛」)正式回歸中國市場的這一刻。

「為了這一刻,我們等了快14年了。」美國新任駐華大使布蘭斯塔德抵京後的第一項正式大使職責,便是接待美國農業部部長珀杜,並一同慶祝美牛的回歸。

「這是個好兆頭,預示著我們可以發展什麼樣的關係。」珀杜說,「我希望還可以在其他事項上合作,而我們會從牛肉開始。」

不過,在吃貨們思考著怎麼能儘快買到美牛嘗鮮的同時,時隔近14年才解禁的美牛入華,也承擔了在國際關係乃至美國國內政經關係中的雙重使命:作為中美兩國之間「百日計劃」的成果之一,中國允許美牛對華恢復出口,而美牛也承擔了調節中美雙邊貿易失衡的重任;在美國國內,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之後,倍感挫敗的美牛農場主則將原本對TPP國家的牛肉出口希望轉向了中國。

只有10%符合中方標準

珀杜此次表示,「牛肉在中國是件大事,而我肯定,中國人只要一嘗到美國牛肉,他們就會想吃更多。」那麼首批被允許進入中國市場的是什麼樣的美牛呢?

美國農業部長(中)與美國農場主等一起為「美牛」造勢。

從級別上看,按照USDA的分級方式,美牛分8個質量等級:特優(Prime)、特選(Choice)、優選(Select) 、 標準 (Standard)、商用(Commercial)、可用(Utility)、切碎(Cutter) 和制罐 (Canner)。

美國全國牛肉生產者協會(下稱「美國牛肉協會」)主席吳登(Craig Uden)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考慮到近14年來美牛首次回歸中國市場,此次美牛供應商方面第一批拿出的當然是高品質的牛肉,即特優和特選級別的穀物(玉米)喂飼牛肉。

一般認為,由於以玉米喂飼為主,谷飼牛肉沒有草腥味,可以煎一煎就吃,而草飼牛肉比較適合於燉煮。

不過,由於首批拿出的是上述高等級牛肉產品,其價格(完稅後)也並不符合有些人對於美國超市中有些牛肉價格每磅低至1~2美元(相當於每斤10元人民幣左右)的認知。

美牛在幾家電商平台上已經上架。此前在「中糧我買網」上的預售品種,銷售一空。而在「天天果園」平台,標註為USDA 特優的美國紐約客牛排售價為每200克158元、眼肉牛排每200克178元、菲力牛排每150克138元。

吳登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未來如果需求增大,不排除把優選等級別的美牛引入中國市場,因為優選級別的美牛物美價廉,非常公道;不過一切剛剛開頭,他們還是想觀察觀察中國市場再說。

與此同時,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此次中方為進入中國市場的美牛設立了嚴格的標準,特別是在萊克多巴胺即「瘦肉精」方面。所以美國一下子能拿出來的牛肉供給也相對有限,有部分首次對華出口的牛肉還是來自原本準備對歐洲市場出口的無瘦肉精「美牛」,按照此前美國媒體援引專家估計,只有10%左右的美牛符合中方此次設定的標準。

據中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網站消息,根據有關議定書和中國相關法律法規,允許美牛輸華,美國輸華牛肉應符合《進口美國牛肉檢驗檢疫要求》(下稱《要求》)。

《要求》指出,允許進口的美牛指30月齡以下剔骨和帶骨牛肉,包括心、腎、肝、瓣胃、牛筋,不包括扁桃體、迴腸末端、碎肉及機械分離肉。

同時,輸華牛肉的牛須有完善的記錄,可以保證追溯到牛隻的出生農場。在中國口岸入境時,不得檢出中國法律法規禁止的非天然產生的獸葯、促生長劑、飼料添加劑和其他化合物,包括萊克多巴胺。低於或等於本底水平的內源性激素不在禁止之列。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在這種要求之下,此次大部分的高質量無瘦肉精美牛大多來自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肉牛農場。

肩負多重使命的美牛

讓吳登感慨的是,美牛退出中國近14年,這14年間的中國消費者市場已今非昔比,如此重返機會相當難得,一定要做好長期投資的準備。

2003年之前,美國一直是中國牛肉進口的最大來源國,佔總進口量的70%。2003年因瘋牛病疫情傳播,中國頒布對美牛進口禁令。此後,中國牛肉市場不斷增長。根據美國方面提供的數據,中國的牛肉進口額從2012年的2.75億美元增長至2016年的25億美元,成為世界上增長最快的牛肉進口市場,但很可惜,沒有美國農場主們的份額。

與此同時,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牛肉生產國和世界第四大出口國,2016年全球銷售額超過54億美元。

「再回來,中國的商業業態已經發生改變,走在大街上也能發現,民眾消費明顯有了多樣選擇。」吳登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時候美牛回來是個好時機,面對來自巴西、澳大利亞等國的進口牛肉,美牛準備好了要競爭。

吳登以及其他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的美國牛肉協會代表所一致看好的是中國對牛肉消費需求增長迅猛的中產階層,且該階層的數量還在增長,以及中國人均牛肉消耗量同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

根據美國農業部預測數據,2017年中國牛肉消費量的全球佔比將達到13.42%,超過歐盟,僅次於美國。同時,中國年人均牛肉消耗量仍在5公斤左右,而發達國家的人均消耗量約為20公斤,增長空間依然巨大。此次美國牛肉協會的一位代表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據他們測算,哪怕中國人均消費只是增長1磅(約合454克),這就意味著60萬公噸牛肉的需求增長。

「我們已經向中國出口了許多大豆和豬肉。現在,隨著中國中產階層的崛起,我相信牛肉市場會很廣闊。」布蘭斯塔德表示,「美牛重返中國是兩國合作取得實際成果的一個例子。」

出生於美國傳統農業州艾奧瓦州的布蘭斯塔德此次赴華擔任大使,他對於如何解決中美貿易失衡問題,也有著與前幾任大使迥然不同的看法,並對於向中國推廣美國農產品有著強烈的興趣。正如他在其任職聽證會上強調的,「是在推銷農業產品方面的能手」。彼時,這一發言就引起了美國各主要農業州參議員的濃厚興趣。

布蘭斯塔德上周在北京的就職記者會上說,包括美牛在內,有可能中美之間還要就玉米以及大米方面的貿易進行討論,「而這些都是我們可以考慮來降低中美貿易壁壘的方式,這也將擴大兩國就業,惠及兩國民眾。」

不過,按照美國商務部2月7日公布的2016年貿易統計數據(通關)顯示,美國在商品貿易中對中國的貿易逆差為3470億美元(約合2.36萬億元人民幣),占其整體逆差的47%,僅靠牛肉顯然無法真正扭轉這個逆差。

對於中美貿易,前國家領導人曾有過精闢總結,即「不能總讓中國人坐著美國飛機吃大豆」。 清華大學中美關係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近日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也指出,現在要解決中美貿易逆差,中國人也不能總坐著飛機吃牛肉和大豆啊。

周世儉指出,中美貿易逆差的解決還是將有賴於美方放開對華民用高新技術出售,不僅對中國有利,對美國也意味著上千億美元的商機,3000億美元的逆差就可以減少三分之一。 一財網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清輝 的精彩文章:

美新版移民限制令生效 簽證和航空安全政策收緊
十大國際金融中心揭曉 上海北京入列
特朗普大勝 美最高院宣布部分解禁禁穆令
特朗普扣動扳機 一場超級貿易戰正山雨欲來
特朗普「太陽能邊境牆」提議點亮中國光伏股

TAG:宋清輝 |

您可能感興趣

油菜籽入華受挫後,加拿大大豆豌豆出口商也慌了
一波三折入華後 愛彼迎找到在華髮展的正確路徑了嗎?
一入華為深似海,機型太多不好買?這3款才是華為各價位最火的
又一巨頭跑路:開始考慮放棄美國的核心技術,為了不步入華為後塵
美豪華郵輪高調入華1年就撤離!中國大媽能吃惹的禍?
一群國外人不辭艱辛來中國,現已融入華夏民族,拒絕離開中華民族
又一場腥風血雨,這三款豪華SUV將入華,絕對不愁賣不掉!
三大領域抗病毒新葯相繼入華,吉利德一直在路上!
切換到出境游戰場,入華的外國旅行社能吃得開嗎?
一加進入華為沒進的美國市場 是因為強大還是因為弱小?
和辻本良三一起吃烤肉,一起見證《怪獵》入華
入華十五載終「折戟」,亞馬遜輸給了誰?
家樂福「賣身」,這家美國超市卻要入華!要購物,先交299元!
借著NS即將入華的契機,來聊聊玩家們會看好國行嗎
終於要入華了,上市後或碾壓途昂漢蘭達,一看售價,又要迷倒一片
「國風潮」來襲,跳傘小哥哥霸氣護國,網友:此生無悔入華夏!
最苦的戍邊之地!戰士失去言語能力,軍犬三個月瘋掉!網友淚目:此生無悔入華夏
含著金湯勺的豪車,比瑪莎拉蒂還漂亮,銷量卻讓它入華失敗
與中原王朝斗兩千年的民族,一部分融入華夏血脈,一部分不知去向
美國制裁華為掉入陷阱,誤入華為布局十多年的伏擊圈,後悔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