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師德修養重在情感體驗

師德修養重在情感體驗

知行合一在實踐中怎麼轉化和提升,是每個教師覺得既重要又突出的問題。在師德建設中,認識轉變是高尚師德的前提,師德培訓可以採用講授方式,但不能倚重抽象說教。教師師德相關理念的提升,必須經由教師的情感體驗,避免實踐中的道德「灌輸」。高尚師德的行為轉化必須是教師主動接納和自主建構的過程,不可以奉行「強制邏輯」。從他律到自律的轉化是一個很長的過程,教師必須認同,變成自己內心的堅守。所以,這絕對不僅僅是認知過程,一定要有情感的過程、體驗的環節。

教師德性的超越,需要實踐話語、情感過程、教師在場和自主建構。其中「教師在場」強調教師之間的同伴分享。一位教師站在教室里怎麼處理教學情境,怎麼處理教學細節,怎麼解讀教材文本,這與教師內在的觀念、價值和堅守有關。因此,知行合一很重要,這是一個藉助情感過程去超越,進而在教師內心深處發揮作用,是教師慢慢自主生成的過程。

回到原點來看,教師德性,我認為是在對教育的歷史使命、教育事業偉大意義的深刻理解基礎上,產生的從事教育事業的志向、抱負和追求,是教師理想的一種具體內容和形式。

作為教師,我們需要經常捫心自問:教師這個職業是否重要?我們有無理由為之自豪並心懷敬畏?如果單純只想留在大城市而去做一名教師,這是很難成為好教師的。教師職業是否有獨享的幸福?如有,教師如何去體會和獲得?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始作善也。」教師立德樹人的責任和擔當讓每個教師都必然成為學生髮展中的「重要他人」;每個教師都承載著「隱性德育」的功能,他們會以自己的特有方式影響學生品格的成長。師德在育人中具有「附加學習」的功能,即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既能接受知識和技能的訓練,還能在與教師的交往中形成態度、感受和體驗。

總之,教師的眼界拓寬了學生的視野,拓展了學生的生命寬度;教師的修養豐富了學生的人生,增加了學生生命的厚度。每一位教師要做業務水平高、教學能力強、職業操守好的好教師,並在專業成長、師生對話、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中享受獨到的幸福。

《中國教師報》2017年07月05日第14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有「堅持」才有好教育
精準扶貧一個都不能少
致良知以涵養教師德性
動態的精神文化更育人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

您可能感興趣

找德修軒師傅做婚姻和合術挽回愛情真實體驗
生命重在體驗
我的修行體驗——太虛大師
情感體驗——遊戲化學習的重要著力點
情侶一起養寵物是什麼體驗?
禪舞老師:常麗體驗健康禪養生工作坊
擼擼更健康的全新寵物體驗
不轉職也能體驗慕容派神技 慕容體驗活動介紹
印尼體驗生活 學懂互相尊重
在醫院做醫護人員是什麼樣的體驗?
最稀奇的萌物,帶你體驗反重力
酒的初體驗&再體驗
和男朋友戀情發展太快是什麼體驗?
艾特 零基礎成人油畫體驗——感知心靈的瑜伽
創造更好的家庭體驗
從日常生活親自體驗 中德文化思維差異
養過寵物是一種什麼體驗
養一隻愛撒嬌的寵物是什麼體驗?
註冊營養師吃「垃圾食品」是什麼樣的體驗?
家裡六隻寵物是什麼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