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讓優質教育普惠於民

讓優質教育普惠於民

改善辦學條件、夯實義務教育、完善資助體系、強化師資保障……近年來,湖北省鶴峰縣在脫貧攻堅戰中,緊緊圍繞「扶貧必扶智,治窮先治愚」這一核心,打出教育扶貧「組合拳」,用優質教育改變山裡娃的命運,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兌現「不讓一個孩子因貧困而失學」的莊嚴承諾。

讓山區孩子在家門口上好學

知識改變命運,教育擺脫貧困。對於山區孩子來說,讀好書幾乎是他們擺脫貧困的唯一出路。而解決山區學生上學難,學校辦學條件改善是基礎。

「一人一床不說,半夜裡上衛生間不用出門,洗漱隨時可以,比家裡舒服多了。」鶴峰縣下坪鄉民族中心學校學生陳傑搬進新宿舍兩個多月了,如今他周末都不想回家。

在他的宿舍里,單人單鋪,內設衛生間、盥洗室、儲物櫃、晾曬架,而且滅火器、應急燈、安全通道指示牌等消防設施一應俱全。洗浴熱水全天供應,每層樓還安裝了兩台飲水機,免費提供開水。

令人高興的是,學生不僅住進了新宿舍,而且搬進了新教室,配備有錄播功能的多媒體教室也已經投入使用。

「這樣的福利待遇,不只是惠及下坪鄉,全縣農村薄弱學校已經全覆蓋。」鶴峰縣教育局局長徐家富說,今年春季開學時,就有鐵爐鄉、中營鎮等學校的師生搬進新教室、新宿舍。如今,走進鶴峰山村,最好的建築在學校,最美的風景在學校,最吸引人的地方也是學校。

據統計,5年來鶴峰縣累計投入資金2.1億元,完成11個學前教育項目,建成8所鄉鎮中心幼兒園,基本實現了孩子在家門口「上好園」的目標,入園人數4800餘人,毛入園率達到85%。同時,大力實施薄弱學校改造工程,山鄉學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住宿難、就餐難、飲水難、洗浴難、如廁難等問題全部解決。

不讓一個孩子因貧失學

教育扶貧挖「窮根」。如何保證不讓一個孩子因貧失學?

鶴峰縣全面落實國家助學政策,實施「免費午餐」、社會助學等關愛工程,確保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都能接受良好教育。

在鶴峰縣中營鎮民族學校,有一位即將畢業的女孩張自立,與弟弟一起在學校讀書,前年姐弟倆家中遭遇不幸,成為單親孩子。但他們並沒有因為家庭變故和經濟困難而影響學習。校長秦偉介紹說,姐弟倆除了享受「免費午餐」及每人每年1250元的扶貧資金外,還得到縣武警中隊叔叔每人每月300元的資助。學校及社會的愛心幫扶,讓姐弟倆學習生活無憂。

「心裡想的就是能考入重點高中。」張自立課桌的右上角貼著奮鬥目標。秦偉表示,他們都很「陽光、開朗」,剛剛參加中考的張自立,也應該會有個好成績。

與張自立姐弟一樣,如今的鶴峰學子不會因為貧困而失學。這正是得益於鶴峰縣全面落實貧困生生活補助、中職學生免學費、大學生生源地助學貸款等資助政策,並從2015年開始,全縣對建檔立卡的貧困學生實施從學前到小學、中學、大學的「一條龍」資助幫扶。同時還攜手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為農村中小學生提供營養早餐和「免費午餐」。至今,鶴峰「免費午餐」資金已累計到位3026萬餘元,惠及50所農村學校1.1萬餘名農村學生。為了建立留守兒童關愛及安全教育長效機制,37所中小學建起「親情小屋」,配備了女副校長並明確女生專管職責,開展政法女幹警送法律知識進校園活動等。

此外,鶴峰縣還建立了縣領導聯繫村、縣直學校扶貧鄉村薄弱學校、中心學校幫扶教學點、縣局領導聯繫鄉鎮、校長聯繫到班、任科教師幫扶學生等結對幫扶機制,實施省屬高校及重點高中結對幫扶鶴峰行動,通過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實現縣域內教育高位均衡發展。

讓每位教師留得住教得好

保證山區孩子能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需要建設一支相對穩定的師資隊伍。

「我們有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有鄉鎮工作津貼等,加起來一個月薪水3000多元,相比同年參加工作的城鎮教師多700元。」鶴峰縣中營鎮麻水小學一年級班主任嚴露算起經濟賬,一臉滿足的笑容,「鄉下不用花多少錢,年底還有存款」。

學校地處高寒地帶,有學生101人,教師14人,其中10人是近三年新招錄的農村教師,教師隊伍已經從老齡化走向年輕化。

「在這裡工作挺好的,學校環境優美,同事相處融洽,學校充滿朝氣、有活力,學生學得開心。」嚴露介紹,曾經有家長想把孩子轉走,送到遠處學校陪讀,聽說來了新老師,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讓孩子留下,沒想到孩子進步很大,自己可以安心去創業。

家長的笑容與信任,學生的活潑與可愛,給這批年輕教師無限動力,自我成長意願非常強烈。

為實現師資隊伍優質均衡,5年來,鶴峰縣共招錄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教師313人。每年按照政策足額兌現鄉鎮教師的各種津貼及年終獎勵。同時,安排30萬元教師培訓專項經費,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實行中小學教師和校長全員培訓。已建成440套教師周轉房,解決了農村教師住房難問題。同時,在津貼補貼、職稱評審等方面適當向農村教師傾斜的實惠政策,使優秀教師在農村能夠進得來、留得住、教得好。

山區學校條件改善,孩子學習生活無憂,教師幹勁十足,家長致富決心堅定。「最大的變化還在於城鄉學生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享受到公平、優質的教育資源。」徐家富表示,鶴峰教育正在向好發展,而追求優質、均衡的區域教育沒有終點。

《中國教師報》2017年07月05日第10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 精彩觀點
都市裡的布谷鳥
最是相思不忍聽
知行合一為教師修養提供智慧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劉利民委員:提供更加優質普惠的學前教育
素質教育始於家庭教育
素質教育的無奈
惠民皂戶李鎮特色課程點亮素質教育
杭州優質教育資源在哪裡?
儋州推進教育均衡 孩子們家門口樂享優質教育資源
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
閑聊「素質教育」
提升教師教育質量 培養高素質教師
優秀的人民教師陸國軍 帶領團隊打造優質教育
民國教師待遇中的教育觀
張韶維:引進優秀人才促優質教育均衡發展
教育
素質教育PK應試教育
體育教育=生存教育
民族復興 教育當先
民生教育:全國領先的民辦高等教育供應商,深化戰略布局,首次覆蓋「推薦」評級
「素質教育+消費升級」:少兒美術培訓受青睞
升級教育信息化 助力教育系統變革
藝術教育與道德教育的區別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