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怎樣保證臨終之時「心不顛倒」

怎樣保證臨終之時「心不顛倒」

《阿彌陀經》是我們日常最熟悉的一部經典。關於《阿彌陀經》,有幾處重要的經文,如果不了解,甚至誤解,凈土教義就不能明朗,念佛就感到膽怯。怎樣保證臨終之時「心不顛倒」?這有兩點?:?

第一,我們稱念彌陀名號是「正定之業」,平生之時往生一定,不待臨終,已經決定下來了。

第二,根據《阿彌陀經》的經文,專修念佛之人,臨終之時都是正念現前的,都是心不顛倒的。臨終心不顛倒,不是我們自己有力量達到這樣的功夫,不是說「以此為前提,阿彌陀佛才來接引」,而是只要我們平時專修念佛,臨終之時阿彌陀佛自然現前來接引;?由於阿彌陀佛現前慈力加持,光明攝護,所以令命終之人心不顛倒。

我們來複習《佛說阿彌陀經》這段經文?:?

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

「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平常是專修念佛。

「其人臨命終時」?:現在到臨終了,是怎樣一種狀態呢?

「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經中描述,專修念佛的人臨終之時,佛就來接引了,這是得到利益的時候。這個時候不談你修行功夫的深淺,只要一向專修念佛,臨終的時候佛與聖眾自然來到面前。?

「是人終時」?:?佛先來現前迎接,然後這個人才命終。平時是「若一日…若七日」地專修念佛,得到臨終的利益就是「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因為佛聖現前,所以得到第二種果報。

「心不顛倒」?:?佛聖現前,光明加持,讓他心不顛倒。

玄奘大師翻譯的《阿彌陀經》說:慈悲加佑,令心不亂。

每一個專修念佛的人,臨終的時候都會得到阿彌陀佛現前接引的利益;?阿彌陀佛來接引,念佛人當下心中如入禪定,正念分明,心不顛倒,所謂「是人終時,心不顛倒」。他是在什麼狀況下命終的呢?是「心不顛倒」的狀況下命終的,當下就跟著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有人以為我們要念佛達到心不顛倒的功夫,自己能夠保證這一點,阿彌陀佛才來接我們,我們再往生——這是顛倒了經文的次第關係,是錯誤的。我們每一個人,只要平時專修念佛,不必擔心臨終阿彌陀佛不來接,根本不用擔心!阿彌陀佛之所以發這個「臨終現前接引願」,就是憐憫我們臨終不能做主。臨終四大分離,種種業緣相纏,哪能自己做主呢?阿彌陀佛知道我們有這樣的倒亂之苦,所以才要加持我們?:?你臨終我現前接引,就是為了保證你命終之時能夠正念分明、心不顛倒!

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里解釋「我見是利,故說此言」這句話?:佛見眾生臨終倒亂之苦,特為保任此事。

佛特別來保證我們?:不用擔心!你臨終時,我現前接引你。釋迦牟尼佛才說「我見是利,故說此言」。「是利」,什麼利益呢?臨終之時,佛必來接。

大家對這一點不必擔心,專修念佛不會有閃失的,不然就不能稱為「正定之業」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和尚 的精彩文章:

供養僧寶實為自己種福田!
愚痴有六苦,唯念佛得解脫!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
輪迴中誰是親人, 誰又是仇人?
信願不真切的五種表現

TAG:小和尚 |

您可能感興趣

賈母臨終時,最放心不下的是誰?
這樣修,臨終時不怕說再見
癌症不吃不喝臨終徵兆是什麼 晚期要注意哪些
劉邦臨終之時,為何還要賜死自己的好兄弟樊噲,只能怪他不懂這事
平常功力不堅定,臨終時冤親債主找你算帳
如果有太多放不下,臨終時又該怎麼辦?
天啟皇帝臨終留下一句話,只可惜崇禎不聽,否則大明不會亡國
臨終被動放棄,何若生時不貪
曹操沉溺美人美色,卻唯獨放心不下她,臨終:我對你始終沒有負心
到底是什麼心事,讓孔子臨終前都放不下?
不是臨終的時候你念十句「阿彌陀佛」就能往生
怎麼確定臨終時,來接引的是阿彌陀佛不是魔
既然「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為什麼又說臨終一念很重要?
經常放逸的人,臨終時會極其痛苦可怕!
習慣在臨終時的影響,不可忽視
臨終教誨 不可僭禮
平常的習慣在臨終時的影響甚大,不可不慎
她讓無數外國記者因其魅力而傾倒 臨終對丈夫不放心 死後果然應驗
不可不知:死後去向與臨終處理有極大關係
臨終時真有佛來接引還是心識所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