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未來醫院的三種可能!

中國未來醫院的三種可能!

蟠桃會-編者按

中國未來的醫院,會是什麼樣呢?

來源:新浪@扶他檸檬茶及醫護訊整理網路內容

(本文純屬娛樂虛構,作者@扶他檸檬茶 騰訊文學簽約作家)

你以為未來的醫院一定是這樣的:

或者更高級的科幻般醫院,是這樣的:

但是,不不不,這是國外醫院的發展,而國內其實可能完全不是這樣。

隨著醫療暴力衝突加劇,據「倖存」醫學專家估計,可能只有下面三種可能了。(PS:這樣的可能希望永遠不會發生)

第一種可能

公元2051年,醫生被打、被虐到實在挺不下去了,慢慢都改行了,散落在各個角落。

他們從事各種手藝活兒:有的賣麻辣燙,有的當裁縫,有的做鐵匠,有的寫小說。

有一天,有個熟人病了,我偷偷告訴他:「指點你一條生路。你走到前面巷子左拐,有一家裁縫鋪,找那個戴著眼鏡撅著嘴、慢吞吞地一針一線縫衣服的大媽,她怎麼說你就怎麼做。」

「你這病的病灶已經轉移,浸潤不淺,這刀估計隔壁鐵匠開不了,你得去南門找那個賣風箏的才行。他師父在青城山前賣羊肉串,實在不行只能請他出山了。誠意要足,記得多帶上好的孜然。還有,記得請十六鋪賣麻袋的光頭做麻醉。」

——《醫隱》 摘自《讀者》2017第12期

第二種可能

當有一天,所有的醫生都離開了這個刀光斧影激情燃燒的醫療行業,一位患者來到傳說中的免費醫院……

一位患者到傳說中的免費醫院,廣播提示:"您好!您不需要挂號、排隊!"

患者說感覺眼睛看不清楚,廣播提示患者上二樓:"您好!這裡是與眼科有關的全部儀器設備,您可以免費使用!"患者大喜,眼睛貼上去,結果自動列印出來。

患者抱著厚厚一沓結果:"這尼瑪結果是有了,可是誰能告訴我到底啥病?"廣播再次提示患者至三樓:"您好!本院眼科圖書館免費開放! "

患者抱怨:"這尼瑪我得查到啥時候?"廣播提示:"如獲得準確診斷結果,平均花費七年以上!"

患者狂吼:"尼瑪!喊個醫生出來給老子診斷一下,最多一分鐘的事兒!"廣播提示:"好的!不過您需要等待十年以上。系統培養一名醫生需要至少七年以上系統學習,還要有三到五年甚至更長時間的臨床學習,但仍不能保證您可以得到著名的專家,因為那需要更多積累。"

十年過去了, 患者拄著盲人棍摸索著來到醫院:"有沒有醫生啊!救救我吧!"廣播提示:"您好!本來是有一個的,不過考慮從醫風險太高,剛剛辭職了。請您再等十年!"

患者掄起棍子大罵:"是誰把醫生逼成這樣的?出來!我要弄死他!"廣播提示:"好的,請您自裁!"。

第三種可能

2026年,由於醫鬧頻發,普通人家的孩子已經沒有敢當醫生的了,只有黑社會敢讓孩子去當醫生。

1

早上八點,趙虎到了醫院,穿上了白大褂,從白大褂的領口,隱約可以看到趙虎胸口的青龍。

八點時候,科室里的醫生都到齊了,一個個都是嶄亮的光頭,身高一米八九,站的筆挺。趙虎背著手,從弟兄們面前緩緩走過去,目光銳利如虎。

八點零一分,門又開了,一個胳膊上紋龍青年穿著短袖白大褂急匆匆衝進來:虎哥!對不住,早上順道去幫淮海路堂口的兄弟砍了幾個人……

話音未落,趙虎已經一腳將他踹翻在地。

趙虎說:規矩就是規矩,八點早交班,你遲到了,依照規矩……

趙虎扔給了他一把銳利的剪刀,刀刃閃著寒光。

趙虎:你知道該怎麼做。

是的,2026年,由於醫鬧頻發,普通人家的孩子已經沒有敢當醫生的了,只有黑社會敢讓孩子去當醫生。

2

趙虎看看人到齊了,說:交班。

實習醫生張大刀拎起交班本:昨夜無殊,24床咳嗽,開了喘定。25床癔症發了,覺得寂寞,嚷著要醫護都陪著他,否則就投訴……

趙虎皺皺眉頭:我們科室今年的目標可是零投訴科室,你昨晚有好好安撫病人嗎?

張大刀點頭:花了十分鐘一頓胖揍,揍完立刻簽字畫押保證不投訴了。

趙虎滿意地露出了微笑:嗯,處理的很妥當。其他床呢?

大刀:本來有幾床說有事,在25床挨揍之後一下子都沒事了。

趙虎更滿意了:非常好,現在醫保藥費卡得緊,能不用藥的盡量不要用了。

3

交完了班,趙虎帶弟兄們去查房。那個遲到的小青年貓在護士台,用剪刀幫護士剪棉片。護士長也是著名黑幫千家,坐在護士台桌子上,手上的輸液皮條抽得噼啪響:快給老娘幹活!今天剪不完三千張棉片,老娘一空氣針了結了你!

醫生們進了病房,立馬有家屬迎上來:醫生,能用好點的葯嗎?

趙虎:你用自費啊?

家屬搖頭:醫保里還有啥好葯嗎?

趙虎瞥了他一眼:你們醫保早就超了。還有,我們這床位輪轉是14天,你們日子到了,下午準備走人吧。

家屬搖頭:哎哎哎,還沒住夠呢!你看我爸還沒啥精神……

趙虎:那你們就是不走了?

家屬:我們就不走,你敢怎麼樣?!

一看就知道,這床是新來的。

趙虎一揮手,張大刀立刻帶著小弟們衝上去,將家屬連帶病人扭送出去,一腳踹出醫院大門。趙虎走到護士台:熊姐,那床出院了,給他開自帶葯吧。

4

熊姐今天去急診配診間,大早上的,來了個小年輕,腳崴了,要看急診。

熊姐眼都不抬:去門診,你這病用不著急診。

小年輕:怎麼不用了?我急啊,看完了腳還要去上班呢!

熊姐:滾。

小年輕的手指從鼻子底下竄了出來:你什麼態度?!叫你們領導出來!

熊姐拍案而起,剎那間,急診間所有的醫生每個人手持一把西瓜刀沖了出來,將小年輕團團圍住。

小年輕:你、你們要幹什麼……

熊姐:龍哥,病人要看急診,咱們滿足他的需求。

龍哥點頭:要看急診簡單,直接卸一條大腿就行了。注意了,卸的時候別把大血管給弄破了。

小年輕如願以償看上了急診,住進了ICU。

5

有個病人,主動脈血管瘤,手術台上死了,家屬鬧事。

趙虎看了眼病曆本:家屬簽過字的,表示知道手術風險,醫院不管。

家屬院外拉橫幅,衝進院內要拆手術室。趙主任問:你們真要鬧?

家屬一挽袖子:別和他廢話!砸啊!

趙主任冷笑,打了個響指,兩個實習醫生從辦公室里出來,押著被五花大綁的一老一少。

趙主任:你老娘和兒子都在我們手裡,你敢砸手術室大門一下,我卸你兒子一根手指頭,砸兩下,卸一隻手掌。

家屬哇得坐在地上哭了:你們簡直就是黑社會!我要報警!

趙虎沒攔著他報警。

警察很快就來了,一看是趙主任,立馬點頭哈腰:哎呦,趙主任,您這邊今天有什麼吩咐啊?

趙虎指指坐地大哭的家屬:醫鬧。

警察臉一沉:上面說了要嚴打醫鬧,你們居然敢頂風作案?!來啊,都給我銬起來帶回去!

6

年末,醫院考核業績,趙虎主任的科室居然排第二,第一是人稱黑龍的龍哥的科室。

龍哥來自北方的黑社會家族,算外地人,但很快就在醫院裡打下了一片天。

當年,虎幫和龍幫在門診為了爭一個病人大打出手,結下了梁子。

趙虎一仰脖子吹光了一瓶二鍋頭:豈有此理,他黑龍一年才出幾篇論文,才搞幾次臨床實驗?

張大刀:黑龍去年科室里搞出了三十篇論文,我們才二十九篇!

趙虎:為何才二十九篇?我明明記得給醫學雜誌社三十一篇的!

張大刀:那孫子,說我們有兩篇學術造假,不給我們過!其實就是要錢才給發文章!

趙虎:阿飛,你帶一幫弟兄去雜誌社,給那個編輯上點規矩。

過了半小時阿飛回來了,擦擦手上的血:虎哥,行了,咱今年出了三十一篇論文。

7

趙主任準備手術,讓熊姐幫忙準備手術器械。

熊姐:手術刀給你備了二十把,還有兩把蝴蝶刀,一把砍刀。

趙主任過去,一個心梗的,先上了電擊器。

病人叫的和殺豬一樣。門外的家屬聽見了,砸門想衝進去。

熊姐在門外喊:家屬想衝進手術室,怎麼辦?!

趙主任穿著手術服,拿起大砍刀,帶著學生們走出手術室。

那天,家屬們也如願以償,都進了手術室搶救。

8

醫院裡有兩大幫派,虎派和龍派,人稱龍爭虎鬥。

兩個科室,在五年里,都保持了完美的翻床率、藥費和零投訴率,成為了市級優秀科室。

記者採訪兩位主任:電視台將會跟拍一天,想看看兩位主任是如何管理科室的,給其他醫院當個楷模。

趙虎點頭:好。

趙虎的病房裡有個家屬要投訴,因為醫院不許她把摺疊床放走廊。

記者:這樣的情況應該經常遇到吧,病人家屬想在走廊上放摺疊床什麼的。

趙虎:這是不可以的,因為在走廊上放障礙物,會影響搶救車的通行流暢。但是,請放心,我們的張副主任會立刻為家屬解決煩惱。

副主任張大刀立刻為家屬解決了問題——徒手將摺疊床砸得稀巴爛。

家屬立刻表示放棄投訴,並且非常感謝副主任為病人和家屬解決問題的熱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蟠桃會 的精彩文章:

太顛覆了!我們高中所學的DNA複製過程是瞎編的?
左撇子的確比較聰明!關於左撇子的30個冷知識

TAG:蟠桃會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唯一寺院裡面開醫院的古剎,既能燒香拜佛,也能尋醫問病,罕見
阜外醫院鄭哲介紹中國心血管成就:做手術大可不必去國外,在國內同樣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療
韓國女生的好品味,可不是在醫院整出來的
中國菜「惹禍」了,外國小伙第一次來中國就進了醫院!
震驚!原來外國的醫院是這樣子……看完慶幸自己生在中國!
四個癥狀中一個,你的肝可能不太好!得上醫院一趟
中國的醫院,日本的醫院,印度的醫院,俄羅斯的醫院,你生病想去哪裡!
醫聖后人竟然也來醫院實習,剛到醫院就展現令人驚嘆的醫術!
8類人容易患上痛風,中醫的2種療法,不去醫院就能治,趕快收藏!
中國「最牛」醫院海南開業,可用國內未上市新葯,有個人功不可沒
婦產醫院來了一位「特殊病人」!整個醫院的專家都來了!
除了謝娜產女的仁濟醫院,這些國內著名的醫院你都應該了解!
美國十大收入最高職業,竟然有九個來自醫院
國家終於認可了,互聯網醫院能迎來大突破嗎?
沒服一粒葯,大醫院沒治好的病竟然痊癒了
共享醫院全國落地,未來前景你看好嗎
中國人的復活節!養生做得好,一年不往醫院跑!
破水了!自己走來醫院,最後胎心沒了能怪誰
就醫也能「最多跑一次」?溫嶺市中醫院做得蠻成功
得多拼,才能讓父母住進全中國最好的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