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楊健侯秘傳太極拳內功述真!若無理解。則不能握其機巧。若無功夫。理解必成空疏。必待身授,可始親切

楊健侯秘傳太極拳內功述真!若無理解。則不能握其機巧。若無功夫。理解必成空疏。必待身授,可始親切

神凝意靜。

不僵不拙。

自然合度。

首尾一貫。

一氣呵成。

滔滔不絕。

長如江流。

神凝。精神集中之意。不論練拳或打手。如精神散漫。便會全失靈氣。練拳難得宏驗。打手肇失敗之機。皆為病之在己。故我內家以精神為第一條件第一原則。深意。

意靜。頭腦冷靜。不可心浮氣急。若此。必致四肢失靈。反應失常。伏失敗之朕兆。切切當心在意。置敵人於己意之完全監視中。才能置敵於己控制中。

沉穩。沉穩雖為輕快相對之詞。如欲能輕快。但必從沉穩中下過功夫。否則不能至輕靈之境。所謂輕快乃謂臨敵每覺遊刃有餘的輕靈。而不是燥急而言。這兩者是顯然有別的。

要求神凝意靜。必當在沉穩中見得功夫。萬不可浮燥。而這個緩字。不要當作慢得錯過機會講。乃是在緩中以求發現機會。自然可免緩不濟急之弊。

松靜。因有沉緩之教。則易導致凝滯不活之失。務求每一關節。每一肌肉。都能松透。以精神照顧原則。如湯潑雪。須毫無拙力之渣滓存在。能致此。方能關節靈活。反應靈敏。不呆不滯。關防的緊。間隙全無。不予敵人可乘之機。反能在敵身信手拈來妙招即得。若非松凈之妙。則何能致此。

不僵。內家練法要求意靜而沉穩。但不可故作殭屍跳舞之狀。此弊也。以致不能達靈活松透之妙。舉凡虛實不分。開合不明。向背不知。皆有此病。其間大病。端在身手有無靈氣耳。

不拙。拙的病。因其用力。所以見拙了。要知內家拳跟一般拳術大相徑庭。不懂內家才妄自用力。用力便是等於離棄內家了。內家拳所用之力。不是普通拙力。而是用經過琢磨教育的純勁。若開始入門便師心自用。不肯拋下笨力。豈能夠把內家拳學好。

自然。活動要領。務求適應身體之自然。以腰脊為發動全身的樞紐。凡是不根據自然原則之拳法。直如譴人背負牛軛。徒施折磨。徒增勞苦。內家拳雖是以全身運動與技擊為目的的一種活動。然其開合進退。升降浮沉。都是力求謀合自然原則。求身心能力的再發展。

合度。諺語說。失之毫釐。差之千里。練拳的效果問題。都受諺語支配的。練拳的效果問題。乃是遵守原則的準確性的問題。而交手的勝負。乃是接勁取招的精確程度。這兩者必求合度。此也是拳術精奇的核心。余足難足與論。較手本是一件非常直接的競爭活動。生物論之法則。曰。最適者生存。文明社會不以戰鬥為生存手段。然縮小範圍。勝敗問題既合度問題。適者恆操勝算。因為搏鬥運動中的技巧問題。實際上就等於從事者的身軀手足之位置。用勁的大小。取法的上下。等等的求適問題。平時練拳。須不斷的校正自己。明顯地為這個目的而預備。就在這個適字上下功夫。要問勝不勝。先問自己合不合。故應在合度的原則下求磨練。

相續勿斷。後四句訣曰。首尾一貫。一氣呵成。滔滔不絕。長如江流。可納之於一連相續勿斷四字。初習拳時。須一筆一划。一呼一吸。一招一式。厘然分明。不宜有絲毫不明之處。不得有絲毫不勻之處。然而習拳久久。一筆一划的妙處。均已講究到了。已能百骸皆松。透體的玲瓏。此際要求。內須內勁貫穿。外須首尾一貫。銜接完善。如環無端。一套拳乃是一個動作。以達化生莫測。運用靈妙之效。端在能輕靈柔順。始能相續勿斷。故平時下功夫。能作到相續勿斷。乃能施之於人。一招不靈。既換他招。招招相續。滾滾而去。右實左已沓。左實右已沓。有上便有下。有下便有上。處處是引招。處處是實招。處處不見真力。處處是羅敵陷阱。皆依敵而為。毫不須自作主張。更用不著絲毫拙力。此長拳所以為長拳也。昔年劉草堂先生之藝甚得真傳。戚繼光聞其名。效劉備三故茅廬故事。請之入幕。後劉草堂先生感其誠意。在戚之舟山公署盤恆數日。教以拳法。並授以訣曰。不犯招架。一動一下。犯了招架。便是十下。草堂先生晚年自課其弟子。則喜用。長拳一上便沒有停。

以逸待勞。以靜制動。以柔克剛。以無打有。力求不頂。力求不丟。欲丟先頂。欲頂先丟。吞吐為術。消化為能。極虛至靜。所向無敵。

接近。拳到面前。自當謀求應敵之道。求退求逃是退不了也逃不了。要取勝。先須把人站定。要討巧。便當在敵人身體與用力的死角中討巧。此為最安全。最舒服之處。亦既為打擊敵人至便捷之處。若依我內家拳法。必須近身。以我身手與敵身手相接相粘中。找出奧妙來。因為必籍近身。方法了解敵來力的順逆。而捕捉利用之。通常應敵,未接敵時須用眼耳照顧全局。既以接敵不等眼耳之作用。而靈感。曰聽勁。知敵虛實。測敵順背。隨聽隨用。大見威能。故近身為打法原則之始。

粘貼。凡相搏。必籍手足功能為主。外家出手。急進速退。招來定必險。但是懼畏不得。不論對方為何等功夫。一經我粘住。上則隨之上。則下進。下則隨之下。則上取。左隨則右出。右隨則左攻。形成一道攻守兼備的機動的牆。不論敵人多狠。均難得逞。以手化敵乃是我第一道門戶。手化不得乾淨。敵力及身。乃講究身法。隨腰走化。此乃第二層化護功夫。有此二道。方保萬全。然皆是粘貼功夫。非強接硬頂。故遇敵來時。我接之以身手。皆不可硬。初需延長時間空間。然後主宰之。故首先需能接住敵勁。敵發勁如擲球。我接勁如接球。我如硬接。敵力強必傷我。雙力相等必相傷。我何能利用。不可失之先。不可失之後。此乃時間之恰當。不可失之粗。不可偏之細。此乃用勁之恰當。不可失之上。不可失之下。此乃位置之恰當。有此三者之講究。至為精密。方臻準確有效。此乃窮年累月之功夫。不可以一日得之者。故粘貼原則。不僅消極地聽敵之盈虛消息。實際上既聽既用。既化既發。均在此原則中要求得之。

不丟。接近者。粘貼者。不丟者。皆是同一原則之多方面之說明與引伸。句句皆有價值。毋得忽視。不論何等強敵。一經粘上。既入我控制圈內。如蜻蜓投蛛網。愈掙扎愈不得逞。

故既經我粘上。既不可再丟掉。我欲圖還擊方始不用遠求。近取既得。最易丟之時。乃敵突然退縮。或敵猛力將我推出。或我自己鬆懈戰態。這樣。必與敵形成攻擊機會。敵既離身。我之識力識機之特長。較難發揮。前輩教人有。逢丟必打之戒。意既敵欲進不得。必作他圖。其之縮回。我當緊隨敵打。可收借勢之效。與同時摧毀欲圖振作之攻勢。前輩人所謂。吾藝勝敵功夫。全在不丟上做來。

不頂。敵之力來。我以力抗。我力強。敵力弱。則敵力潰敗。如敵力強。我力弱。則我力潰敗。此乃二牛角力也。不關技巧。吾藝所謂乃以小力勝大力。以少動勝多動。以沉細之妙用。其中要領。首戒有絲毫頂抗之意。若有頂抗之意存在。又何能達消化吞吐之妙用。能吞然後能化於無形。能吞後方能吐遠。先吞進。或順勢後化。先吞進後吐出。二種效應。總在吞字上得來。吞既不頂。頂了便在口牙之外。便無從吞起。乃真是自破機關。好頂之徒。皆未識吾藝之奇也。不能柔化自身之勁。皆不足言內家。

丟頂互用。先己有不頂不丟之教。莫將其變成死的要術。欲丟先頂。欲頂先丟。此乃黃金不賣之口訣。此為虛實變化之法也。引敵之妙訣。令敵無法捉摸我真力。虛虛實實。必待功夫純熟。方能運用的妙。

因敵成勢。吾藝應敵。不在乎我身上有多少必勝條件。而在乎我應敵中捕捉敵自已形成之敗象而擴大其效果。故內家拳善者。往往不見其身體特長。而竟能勝人。其原因在此。豈是本身獨立情況下的優異。而是敵我消融的綜合因素。因敵如何我如何。而非我如何敵如何。也就是說我心中不可先立個如何打人的主意。其妙其奇。全在因敵制敵。

以逸待勞。此乃體力經濟原則之運用。不善敵者。咬牙切齒。劍拔弩張。發豎須翹。蹬腳攢拳。未及應敵。其緊張程度足以消殆其體力。以逸待勞者。我必當蓄養間逸冷靜之氣。此既謂安靜之精神狀態。達於四表。無肌肉之緊張。而後因敵施為。方得有濟。

以靜制動。以戰略言。以靜制動為守勢。在戰術手段上講。一方面乃是力的經濟原則的另一說明。一方面是前述的因敵成勢原則的運用法則。且須注意我藝在未動時以靜制動。在已動以後則以少動制多動。乃非死寂的不動。而講求動得當。如動不當。不如無動。

因之我能靜。愈能誘敵欺來。我不論何境。均須從容沉靜。敵欲動。我欲須靜。敵愈急我愈須沉。敵愈力猛。而我勁愈須柔。能以忽 絲毫釐之時間與空間之延長。以盡消敵力。我勝算愈堅。

以柔克剛。若明以靜制動之理。便不難了解柔克剛宗旨。我既有不頂原則。復有靜制動法。當可產生以柔克剛效果。剛的功境。其境界極為有限。人之勁力不剛。且能勝過機械。昔者機械之用。以濟剛之不足。希圖剛則有以過之。可見過人之剛者。物也。而非人之自化物焉。昔年人之練各種功夫。欲圖化身為物之剛。則失人之本旨矣。而柔則可以無限。其境甚高。達至最後。其精神詣天地之容物。其大莫能侮矣。

恆見多年練功之輩。一把天生拙力總不肯拋下。不信無力打有力之教。總不能升堂入室。致柔之法。乃在拋下天然拙力。如此鍛煉陶鑄。方能登堂真正無上利器。君不見水之柔下手。手腳踐之搏之。未曾見抗。待其聚集成勢。足以盪屋宇。倒城坦。柔之用。只待形成傾勢。何力不屈服於我。然柔之功夫甚深。非苦學思之士。不能得其深詮。吾人生活於宇宙。宇宙亦積聚而成。消暴力於無形。至大而無朋。未曾見其形也。

以無打有。無本不能打有。但無能化有。此有乃新生成之有。非本有之有。敵之有。及固有之有。為實有。我本無有。借敵而有。

當我接敵之際。我所有者神也。而不以有力。我無。則敵落空。且無法知我。我能知敵。敵謂神龍出沒。其蹤難測。此精妙。不可不深思詳究。

尚精神不能尚體。相打拉下架子。乃中西傳統成法。本來無可怪言。因為畜生打架。都是先拉架式。人本從畜生中來。自難免怒形於色。力形於身。圖恐嚇敵人。或自鼓其勇耳。然皆不符合內家本旨。內家主張隨手採招。信手拈來。無跡象中取人。此藝中之上藝也。

吾內家教人。以原則至上。所謂拳藝乃是意。學拳習藝。根本實務。乃透澈原則。伺明原理也。而後乃能從中演繹基本動作法出來。所謂基本動作。既運用手足於身體各處之基本要求。能此得全宗旨。

吾內家拳不以形象為重。所重者為何。乃在人身發力之知識。術語謂。識力知機。這是一個基點。

懂勁之焉學。無以言語相授。事關力學體驗。慧心敏思。

所向無敵。此語莫作整體打法的效果解。乃訣中之要也。無敵雲者。乃敵人之真虛之處。我之無人之境也。可以長驅直入。前言不頂者,不打敵之有也。今言所向無敵者。以禪語曰。主人翁不在家也。亦既敵之意與力空出。此我當用力之處。不須猶豫。勿失良機。

若無理解。則不能握其機巧。若無功夫。理解必成空疏。必待身授,可始親切。

《楊健侯秘傳太極拳內功述真》這本書的技藝構架由內功理法、行拳心法、拆架拆手、太極功法和內功勁法五部分組成。

這些內容是太極拳功夫在中級階段由低到高、分層遞進之階梯。

書中記述有前人楊公健侯、楊公少侯和先師汪永泉口耳相傳的行拳要訣,以及精闢獨到的譬喻。

這些融太極大道到理於拳之精微的明言直語盡抒拳藝精髓,是從中華民族文化的深厚凝聚中升華出來的寶貴文化遺產,堪為吾等行拳之楷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 的精彩文章:

擎起太極法寶,挑戰人類生命的頭號殺手!
王戰軍不承認祖師爺張三丰合法性,陳家溝和武當派爭奪太極發源地
太極馬保國練出「太極球」,歐洲MMA冠軍稱:來踢館
太極跑給我帶來的幸福感受
太極宗師馬保國稱練出「太極球」,醫生:肉瘤!歐拳擊手正式下戰書

TAG:太極 |

您可能感興趣

如何正確理解「情深不壽,慧極必傷」?
聶遠脫髮我能理解,吳彥祖脫髮也覺得還好,但他脫髮真的無法理解
道教強調「無為」,是否可以理解為凡事不要作為,即所謂「無為」?
吳卓林堅持不原諒母親,說出背後的原因,真是讓人無法理解!
毛骨悚然還是可愛?這種動物的愛你可能無法理解
林彪性格很是孤僻,卻能和此二人徹夜詳談,原因不難理解
他們的痛苦,你能理解嗎?
父母交待櫥櫃這樣來處理,雖然不太理解,但效果出來確實不錯
愛你卻不能理解你?真正原因在這裡
如何理解書法的「真功夫」?
雪莉《真理商店》吐露真心話,堅持做自己,卻不被理解受到傷害!
雪莉《真理商店》吐露真心話,堅持做自己,卻不被理解受到傷害!
鴻門宴項羽不殺劉邦是他太仁慈,其實不然,原因不難理解
一組「難以理解」的真實照片,你能用物理定律來解釋嗎?
火影忍者:與嘴遁並駕齊驅的神技,它們的存在也許你無法理解!
我們所理解的控制,真的能讓自己搏得未來嗎?
「內傷七情」該如何理解?它們能夠成為致病的因素嗎?
為何雍正不惜自我打臉,都要處死寵臣諾敏?原因很好理解
如何與不理解自己的父母和諧相處?
你理解的成功都是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