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行善受罪,作惡享受,並不代表沒有因果

行善受罪,作惡享受,並不代表沒有因果

因果貫通三世,理解必須圓融。菩薩託夢預言,最終一一實現。

有一次,釋迦牟尼佛對阿難說:「有人今世行善,到臨命終時,他反而轉生到地獄;還有一種人,他今世造作了很多的惡業,但是死後卻轉生到天上。」阿難尊者就不理解,為什麼惡人到天堂去了,善人到地獄裡去了,原因何在?善惡報應的原理怎麼體現的?

現在社會上一些人看到善人往往受罪處境不好,惡人往往得勢,就覺得沒有因果報應。由於他就不相信因果,由此推演而不相信凈土法門——這確實是相信因果的瓶頸。俗語云:「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此話雖淺顯,道理卻很明顯。對此嚴肅的問題,如果不能得到理論上圓滿的解答,因果的法則就被推翻了。推翻因果法則,善惡行為都沒有依據,大家就沒有理由要行善。

佛法對此問題的解答:這在法相唯識宗中稱為異熟果。就是你現在造的業,是在不同時空態中報,即是異時異生而成熟果報。凈土宗初祖慧遠大師《三報論》講到因果報應有三種方式:一、現報,二、生報,三、後報。異熟果即屬於生報或後報。

今世行善,死後墮地獄,是由於他今世行的善還沒有成熟,但他前世造的惡先成熟了。他墮地獄是他前世造的地獄因在今生成熟了,他先得下地獄的報。但今世所行善,會在以後時空態受報。

今世造惡,死後生到天堂去,是由於他今世的惡還沒有成熟,但他前世善因先成熟了,先成熟則先受報。造惡的人前世的善先熟了,由這個善因生到天上。

這一複雜的格局,我們凡夫看不清楚,就會對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律表示很大的懷疑,其實異熟果的情況在我們生命流轉的過程當中出現很多。例如一個修行人生了重病,那是否表明他修行沒有功夫或者修行沒有用?戒賢論師是古印度的高僧大德(據《佛祖歷代通載》等史籍記載,戒賢論師當年已一百零六歲,一說已一百六十歲,大眾由於尊重,不敢直呼其名,都尊稱他為「正法藏」,但是他得了一種病,痛苦到要自殺。他要自殺時,感得文殊、普賢、觀音等大菩薩現前告訴他:「你原來曾經作過國王,殺害了很多眾生,按你的殺業本來是要下地獄,由於你今生修道的成就,重報輕受,受人間病苦的折磨,就把你下地獄的殺業給報掉,不是說你修行沒有功夫。」而且告訴他:「三年之後,大唐國玄奘法師要來向你求學。」這時候戒賢論師心境才穩定下來,慢慢懺悔業障,繼續修行,病漸漸好起來。三年之後,果然玄奘法師來向他學法相唯識。戒賢論師的弟子向玄奘法師介紹戒賢論師生病的情況,由於實在太苦,那位弟子都哭得說不下去。

東北佛教

微信ID:dbfj00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北佛教 的精彩文章:

念佛的十種心
語言勿刺人骨髓,戲謔勿中人心病
涅槃之樂
有人只是小聰明,有人則擁有大智慧
退步原來是向前

TAG:東北佛教 |

您可能感興趣

婚姻感情受傷,該怎麼療傷?他們說,有時哭泣也是一種享受
張作霖被暗殺而死後,主謀受到了懲罰,卻是極「享受」的懲罰
雖然行布施,果報在惡道享受,為什麼?
范瑋琪寧願不停刪惡評也不關閉評論許可權,曾直言被罵是一種享受
慈禧窮奢極欲,為自己死後能享受,抓無數男童只為一事,令人髮指!
老了以後什麼讓你傷心?不是無兒無女,而是沒有享受到這幾件事
人生哲理語錄50句:不能享受,不能承受,不願接受,就沒有精彩
不拒絕,不表態,享受曖昧的星座
孤獨是用來享受的,而不是忍受的
跑步如何能成為一種享受,而不是其他原因才跑步?
人若不懂得感恩,就無法享受擁有的幸福!
其實,生活有享受也有無奈,有欣慰也有困惑
你忍受了別人不能忍受的,才能享受別人不能享受的
無袖連衣裙,讓你享受無限清涼,讓你更具有魅力!
臘腸究竟是怎麼做成的,看著製作過程都享受,不知你看著如何
取經路上他出力做少,好吃懶做,為何仍然享受成果,原來他背後有個讓三界忌憚的秘密!
婚姻中,不做「掉價」的事,不做「廉價」的人,才有資格享受幸福
慈禧有多享受,說出來你也許不信,但事實是慈禧每次都要勞民傷財
適當優化配置,可以享受更不錯的效果哦
軍官的退役方式不同,享受的待遇也不同,差別還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