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原創┃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明代沐王府的那些家事

原創┃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明代沐王府的那些家事

文┃張雅男

來源┃《中國國家歷史·肆》

東方出版社出版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微信號:zggjls

1950年,南京夫子廟的古玩市場上出現了一梅瓶,此瓶高44.1厘米,白釉純凈,青花呈色穩定,腹部繪製「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歷史故事,行里人一看便知此乃元末明初景德鎮窯官燒瓷器。它的出現引起了一片嘩然,人們在感嘆梅瓶的精妙絕倫時,也在紛紛議論著它的來路,究竟是誰生前能夠擁有如此精美的器物。警察順藤摸瓜抓到了盜取瓷瓶的盜墓分子,經審問與調查得知,此瓶出於南京將軍山沐英墓中,由此掀開了將軍山墓地考古挖掘的序幕。

從孤兒到將軍的沐英及其墓穴

南京江寧將軍山南麓的墓地是明代開國元勛沐英的家族墓地。沐英祖籍安徽定遠,八歲時父母雙亡,被朱元璋收為義子,賜沐姓,取永沐皇家恩澤之意。沐英一生提槍勒馬,平疆擴土,戰功赫赫,在功臣廟中列位第六。1392年(洪武二十五年)農曆六月,沐英病逝於雲南任所,年僅48歲。朱元璋十分痛心,命其歸葬京師,追封沐英為黔寧王,謚昭靖,侑享太廟,子孫世襲黔國公爵位,共12代,14任,直到明朝末年。金庸《鹿鼎記》中的沐府指的就是沐英後裔。

前室全景

這座號稱僅次於明十三陵的家族墓地,佔地面積龐大,以沐英夫婦墓 為中心,其餘分布在東西兩側。據記載,沐英墓前有神道,神道兩側有石人、石獸、石望柱。墓前還有供子孫後人前來祭祀的享堂,享堂制度是明代對開國元勛及封王者的特殊禮遇,只有朝廷下達命令後方可修建。雖然現在這些地面建築已被毀,但是從文獻記載中依舊能看出皇家對沐家的禮遇與倚重。沐英墓總長超過16米,總寬近12米,由墓道、前室、中室、後室組成。墓門向南,墓門通過甬道與前室相通,沒有室門,中室呈橫向,以一重雙扇石門與前室、三室並列的後室相隔。中室與前室之間的石門最大,此門用厚48厘米、寬92厘米的石條做門框,用厚48厘米的石板做門楣,石門上下軸均套裝厚約2厘米的銅碹,投入石門墩,門下軸的銅碹底部有突出的乳釘,使笨重的石門能夠靈活開啟。後室為三室並列,沐英居中,左右分別為沐英原配夫人馮氏、續房耿氏的葬室,三室後室上均有壁龕一個,沐英墓中左右墓壁上的壁龕與馮氏、耿氏的墓室相通。「一日夫妻百日恩」、「生同衾死同穴」這是中國人對婚姻的最高禮讚,無論生前因為什麼原因走在一起,也無論生前是否真心相愛過,更無論生前多少次地爭執過,此刻,彼此不再為憂懼而煩惱,緊鎖的眉頭也停止了與命運的抗衡。

中後室(沐英墓室及棺床),後牆有壁龕

整個墓室均用長方形磚來鋪地、券頂。後室均有棺床,以磚石砌長方形框,內填土。墓中一左一右分別放置石架與石台,另有放置頭盔、鐵甲、鐵劍等。前室墓壁十五層磚以上粉白石灰,中室南壁十層磚以上粉白石灰,北壁十三層磚到石門楣之間粉紫紅色白灰,石門楣之上粉白色石灰,後室從十五層磚以上粉白色石灰。沐英墓由於在發掘前就遭過盜掘,所以墓中的隨葬品多已遺失。《明太祖實錄》中記載的「葬用王者明器」現已無從考證。除追回的青花梅瓶外只發現了兩件銅明器。但是其他墓葬保存尚好,目前發掘的墓葬中,出土金銀冥錢120多枚,玉帶7件,束髮冠4件,各種質地的發簪19枚,僅沐英十世孫沐睿墓中出土的金、銀、琥珀、瑪瑙、水晶、珊瑚等各類器物達180餘件,足可見沐氏家族的地位之高,生活之奢華。沐英墓中雖留下可供後世瞻仰的實物不多,但就其墓葬形制而言,也是暗藏玄機。

明朝實授嗣封國公10位,追封87位,恩親9位。目前發現並可明確確認的有中山王徐達家族墓地、黔寧王沐英家族墓地、蘄國公康茂才墓、永國公薛顯墓、郢國公夫人樊氏墓、蔡國公徐忠夫人武氏墓。就已發掘的明代公侯墓而言,總體可分為三種形式,第一種為長方形雙層前後室仿木結構券頂墓,這種墓葬沿襲了唐宋以來的大型墓磚砌仿木結構,但不同的是,墓室做成了上下兩層樓閣式,以此來顯示墓主的特殊身份,如蘄國公康茂才墓。第二種為長方形前後室券頂墓,這種墓葬出現於洪武五年之後,墓主人身份比較統一。《明史·禮制》記載,洪武三年,政府規定了死者的碑碣、墳塋的制度,夫人墓則依丈夫墓制營造。洪武五年,明代政府又進一步規定了喪葬制度,凡死者所用的襲衣、飯含、銘旌、斂衣、棺槨、明器等都有明確規定,墓葬也由工部營造,因此這一時期的公侯墓整齊劃一,如出一轍。第三種便是沐英家族的多室券頂墓,這種墓葬終極明代一朝,只有沐氏家族所有。

沐英墓幾乎融合了明代公爵墓的所有特點,因為它擁有其他墓所擁有的所有因素,還擁有其他墓沒有的因素,故可作為典型案例來分析。沐英墓擁有前室、中室、後室三個墓室,而其他已發現的大型墓也只有前後兩個墓室。其次沐英墓最突出的兩個特點是「前橫券」(指墓室的前室頂部採用橫券的製作工藝,而後室頂部則採用縱券的製作工藝)和「分室葬」,這種結構在沐氏家族的傳承中沒有變過,在明代家族墓中也獨樹一幟。更奇怪的是,作為夫妻合葬墓的沐英墓,夫妻並沒有同處在墓室的後室之中,而是均有相對獨立的小墓室組成,彷彿和生前生活格局一樣。中國夫妻合葬墓在殷周之際就已出現,至戰國時,合葬墓數量增加,但也有異穴合葬與並穴合葬之分,沐英這種在同一墓穴卻用單獨分墓室的做法頗為新穎。以沐英為首的沐氏家族墓在多處都有與明朝所規定的喪葬制度相衝突的地方,但是能夠延續這麼久,顯然是獲得政府允許與同僚認可的,究竟沐英是以怎樣的功績才在死後獲得如此殊榮的呢?在前面我們就提過沐英自幼便失去雙親,跟隨朱元璋左右,年僅18歲,便被授任帳前都尉。洪武十年,任征西副將軍,跟隨衛國公鄧愈討伐吐蕃,大勝。沐英也因此被封為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榮祿大夫、柱國、平西侯,並授予世代享用特權的鐵券,這可以說是沐英人生的重大轉折點。從此刻開始,他不再是那個孤苦伶仃、無依無靠的無名小卒,一躍成為身負江山社稷的國之重臣。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命沐英與傅友德、藍玉率兵30萬征雲南。雲南平定後,沐英留滇鎮守,由此開啟了沐氏家族治理雲南二百八十多年的歷史。在接下來的幾年中,沐英平定普定和廣南,浪穹、東川、越州、廣西等多處蠻族叛亂,徹底穩定了雲南的政治局勢。洪武二十二年,沐英回京述職,朱元璋大賞之後感慨道:「使我安枕無南顧之憂的,是你沐英。」足見朱元璋對沐英的仰重。沐英不僅善於打仗,軍功赫赫,在理政方面也卓有成效。在鎮守雲南時,採取選拔官吏、督促農桑、治理滇池、開通商道、減免勞役等措施,使人民得以安居樂業。回顧沐英的一生,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既是一位身披鎧甲、手勒韁繩、揮舞戰槍、馳騁沙場的大將軍,也是一位手執聖賢書、憂國憂民的士子。因此沐英家族墓地再過奢華似乎也是理所當然,這是朝廷對其功績的認可,也是後人引以為傲的殊榮。以至於在百年之後的今天,我們依舊毫不吝嗇地評價道:沐氏家族消滅了雲南的地方割據政權,統一雲南於明王朝的政治版圖之中,並由此成為掌握雲南實際權力的功勛貴族。

嵌寶石雲龍紋金飾件,出土於沐睿墓

考古發現的沐英家庭矛盾

關於沐英兩位夫人的身世,史書並無太多介紹,而且由於墓葬被損毀嚴重,除了沐英與耿夫人的墓誌外,再無更多的遺物可以來說明兩位夫人的生前狀況。根據墓誌記載,沐英原配夫人馮氏卒於1363年,先沐英29年去世,繼室耿氏卒於1431年。因此,我們可知沐英逝世時,馮氏已離世多年,耿氏尚在,所以在營建墓葬時,就先建好三個後室,馮氏是在沐英下葬後從別處遷葬來的,另一個則留給耿氏。

沐英像

馮氏生子沐春,繼承爵位,耿氏生子沐晟,沐春36歲英年早逝,無子,轉由沐晟承襲爵位。沐晟為了掩蓋自己非嫡子的身份,在《沐晟神道碑》中刻意提高生母耿氏的地位,對嫡母馮氏隻字不提。在耿氏的墓誌中寫道,耿氏生有沐晟、沐昂、沐昶、沐昕四子。可是沐英側室夫人方氏的墓誌寫道,方氏生子沐昂,沐昂異母兄弟沐昕為駙馬都尉,娶常寧公主。經學者的進一步考證認為,僅有沐晟一人為耿氏所出。

明代依舊實行嚴格的嫡長子繼承製,在這種政治氛圍中,沐晟有意迴避自己的出身是情理之中的事。好在他作為次子,母親雖是繼室,卻也是正室,這才使他擁有了繼承爵位的合法資格。我們也能由此猜想出耿氏的出身應該不會太差。就在沐英的子孫絞盡腦汁在證明自己出身時,他們也許已經忘記了自己的長輩沐英當年是如何由一個孤兒成為一名名留青史的將軍。

2000年5月南京雨花台區寧南小區工地發掘了一座墓地,墓碑上的九個大字揭開了這座墓主人的真實身份——「故郢國夫人樊氏之墓」。樊氏是郢國公馮國用的夫人。更重要的是,墓誌中記載,樊氏的女兒正是黔寧王沐英的正室夫人馮氏,換句話說,考古人員找到的是沐英岳母的墓。

馮國用

郢國公馮國用為明初開國功臣,此人驍勇而多謀略又通兵法,元末與弟馮勝(又名國勝、宗異)結寨自保,後同歸明太祖朱元璋筆下。太祖詢天下大計,馮國用獻計「金陵龍蟠虎踞,帝王之都,先拔之以為根本」而成為太祖親信,此後從征,屢立戰功,年三十六卒于軍。洪武三年(1370年)追封郢國公,功臣廟位列第八。馮氏出身於如此顯赫的家族,將門虎女,性情難免有些張揚跋扈。根據《罪惟錄》卷八上《啟運諸臣列傳上》中記載,沐府內使有一養女,一日沐英見後,便臨幸了這位女子,後這位女子懷孕,馮氏知道後,「重刑墮胎」。今日,我們已無從得知「重刑」是怎樣的一些手段,但是足以見馮氏的心狠手辣。我們雖不知馮氏的生辰,但是參照沐英的年紀來推算,馮氏去世時也就二十幾歲,焉知不是平日里妒忌強悍的緣故。

沐英雖為一代國公,可也管不了家庭內部的爭風吃醋,子孫的明爭暗鬥。國公爵位所帶來的榮華富貴已經模糊了沐英當年奔赴戰場的身影,淡化了艱苦卓絕的陳年往事,也消磨了後代子孫的雄心壯志,沐英雖早逝,現在看來這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至少可以保住性命、永享富貴。

沐英的一生頗具傳奇色彩,從一貧如洗到位至國公,其間的艱辛無從想像,其間的機遇更是可遇不可求,因此養成了沐英謹慎、剛毅的性格,這一品行也作為沐氏家族的家訓留給了後代,得以保全沐氏家族二百多年的榮耀。可是再觀黔國公府的夫人們,在當時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婚姻關係中,無論是馮氏還是耿氏也就只是名位上的榮耀,死後以公爵之禮相待,可同樣也把豪門恩怨反映到了自己的墓穴之中。國公夫人的地位尚且如此,那些葬於主墓旁邊的側室(妾)又是怎樣一番境遇呢?考古終究是一門以物見人的學科,每一個遺址的發掘都能為我們帶來不一樣的感觸,有驚喜,有疑惑,更多的卻是對平凡事物的感慨。沐府風雲已離我們遠去,在緬懷古人的同時更要珍惜身邊一直陪伴你的他(她)。

本文原題為《沐王府的家庭內部矛盾——明代公爵夫人考古報告》

熱文推薦

★她,成就了中國甚至世界,卻也毀了中國!

英國乃至歐洲愛喝茶的好習慣,就這樣被中國人培養起來了。但在幾個世紀中,愛喝茶的歐洲人,卻沒有人見過一棵真正的茶樹。以至於長期以來,他們一直相信:茶樹有綠茶樹和紅茶樹之分。綠茶樹產綠茶,紅茶樹產紅茶。直到多年以後,一個叫福瓊的西方人,告訴了所有的西方人,特別是那些品茗者和植物學家:綠茶和紅茶,其二者的區別,只在於制茶工藝的不同而已。

★這是「天翻地覆慨而慷」的幾天, 其中一件大事,一個細節, 一段鮮活的歷史, 被屏蔽、被掩埋了!

三支大軍,不多不少,整整百萬,是名副其實的「百萬雄師過大江」。東路軍35萬人,由第三野戰軍代司令員粟裕、參謀長張震指揮,在南京浦口至南通的張黃港渡江。中路軍30萬人,由第三野戰軍副政治委員譚震林指揮,在蕪湖裕溪口至樅陽鎮段渡江。西路軍35萬人,由第二野戰軍司令員劉伯承、副政治委員張際春、參謀長李達指揮,在江西湖口至安徽樅陽鎮段渡江。

商務合作、訂購微信號:ZGGJLS-307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國家歷史 的精彩文章:

「南腔北調」說方言:哪種最難學?哪種才是古漢語正統嫡傳?
原創┃從國際垃圾場變成碧海藍天——「地中海行動計劃」始末
「皇家財政」與「國家財政」不分:建了一座花園,輸了一場戰爭
原創┃霧毒濛濛——馬斯河谷事件之謎

TAG:中國國家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你真的了解「家族事務」嗎?
賈平凹: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哇
婆媳問題:「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洪應明:無論貧窮還是富貴 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
民國女神林徽因家,也有難以啟齒的事,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一家不知一家難!(句句入心)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一家不知一家難
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說的都是理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一家人,什麼才重要?(句句戳心)!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利他心才是妙方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馬伊琍專訪也說出了她的辛酸和無奈
民國名人冰心家,也有難以啟齒的事,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
婆婆帶娃需要開工資嗎?網友: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世界上最大的無奈,應該就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吧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家庭的情緒哲學對孩子的影響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5部奇葩又有愛的電影,揭秘少見的家庭生活!
家家都有難念經,家裡有這四日的孩子,家裡笑聲不斷!
什麼是婚姻?家家有本難念經,佛教怎麼說?
天皇家也有本難念的「婆媳經」